“裕王殿下這是要幹什麽?好好的錢莊不開了?真要把散財童子的名頭,進行到底?”
一連串的疑問,在嚴嵩的腦海裏,不斷地迴蕩。
他這一輩子,見過的稀奇古怪,都沒有最近幾年多。
而且每一樣,都是曾經想都不敢想的。
“本官找人算了一筆賬,裕王殿下想要重啟四衛,手中的現銀,應該是不足夠了。”
在報紙上刊登了大明錢莊家利息這件事情之後,戶部尚書陳經,就開始找人算賬了。
一切不合理的背後,總是有原因的。
而現在,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裕王接手了一個一百萬兩銀子的大工程。
結果不算不知道。
一算嚇一跳。
看著裕王的產業四麵開花,多的不行,也是日進鬥金,可花錢的速度同樣飛快。
最大的一個花錢的地方,不再是演道院,而是修路。
很是不可思議。
畢竟,發動的人力物力,是朝廷的四倍還多。
另外還有在某些縣城的擴建工程,那也是要錢的。
雖然一定會賺錢,可那個需要很長的時間,銀子的流轉周期太長的話,就會形成虧損的局麵。
若不加節製地繼續擴張下去。
除了養活一些人之外,沒有半點利潤可言。
“現銀不足夠了,還要給人付利息?你覺得的可能嗎?”
嚴嵩不滿地看著陳經。
戶部尚書,不懂的數算,還來蒙騙他這個老頭子,是想幹嘛?
“可數據是錯不了的,本官一開始也不相信,所以讓兩波不相幹的人,算了好幾遍,結果都是如此!”
陳經也很委屈。
任何外在的表象,都不會騙人。
隻有數字是最真實,這還是裕王殿下親口說的,事實證明,確實沒錯。
“現在擠兌的風波,愈演愈烈,裕王府也沒有任何的反應,隻要有人來兌換銀子,都不用多說話,隻管兌換,現在已經影響到了其他的錢莊,隻這一下,最近兩天,已經有三個錢莊倒閉了。”
大理寺最近沒有少接案子。
方鈍處理的全都是和存取的銀子有關。
隻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裕王隻是在自己的錢莊裏麵加了一點利息,就導致有各種流言飛出。
裕王的錢莊,沒有任何事情。
反而是別人的錢莊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本閣老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你們家也開得有錢莊對不對?對你們的衝擊大不大?”
嚴嵩又看向了大理寺卿方鈍。
他現在很懷念自己兒子在京城的時候,想這種事情,還是年輕人的腦子轉得快,立刻就能給出答案。
可惜的是,嚴世蕃還在大同,一個勁地研究畜牧。
不是不好,銀子沒少賺。
而且往後,還會成為他們嚴家有一個金山銀山。
就是他這個老人,身邊沒有了兒子,總覺得空落落的。
做任何事都感覺不踏實。
“還好,我方家的錢莊,大多隻為我方家服務,現在的生意,大多都在大同和天津,以及京師,也隻開了三個錢莊,方便銀子的周轉。”
嚴嵩聽著方鈍的話,心中默默地念叨著,幸好他們家中沒有開辦錢莊的,不然現在也是焦頭爛額,拆東牆補西牆。
那麽大的一筆銀子,存在錢莊,誰不想拿出來用一下?
若是生意好的話,隨時都能夠補足窟窿。
可要是虧本了呢?
那就是滅頂之災。
或許以前,還會有人仗著權勢,來一個吞沒百姓們的財產,吃得滿嘴流油。
現在不同了。
誰若是這麽做的話,大理寺就很歡迎他們了。
一群不講規矩的人,也就不要想著受到朝廷的庇護。
“其實,殿下這一招,也是有好處的,可以甄別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開辦錢莊作為斂財的手段,來坑害我大明的百姓。”
思索了好一會,禮部尚書張璧,也隻想到了這麽一個可能。
作為皇子,總有手段會知道一些隱秘的東西。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散財,來戳破別人的謊言。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裕王殿下做事從來都是天馬行空,或許這一次還真就是這個想法也不一定。”
方鈍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往好處去想。
通過裕王殿下的所作所為,許多手段,都是為了讓百姓們過得好一點。
不像其他人,其他朝代的皇帝。
口口聲聲地說著,一切都是為了百姓,民為貴,君為輕。
全都是騙人的。
特別是口號喊得最響亮的那幾個。
就如同裕王說的那樣子,越是被曆史吹捧的皇帝,就越是不咋地。
而那些暴君們就很奇怪,雖然被稱之為殘暴,可人家到底是給百姓們做了點事實,還有一些在曆史上,並不怎麽出名的皇帝。
人家所在的時代,治下的百姓們,反而是活得最像個人。
功績越大,戰爭就也頻繁。
不斷地打仗,不斷地加收稅收,功勞是皇帝的,死的卻是百姓們,這樣的朝代,能夠被吹捧的也就是所謂的豐功偉績了。
“那就再看看,風波總會過去,那些欠了百姓們銀子的,也趕快付清欠款,該賣房的賣房,別等著事情鬧大了,誰都不好收場。”
嚴嵩瞟了在場的幾位同僚。
誰的身後沒有幾個親戚朋友?
小一點的錢莊,家底豐厚的可以自己來辦,大一點的誰不是靠著一點手續費,給人放高利貸賺錢?
現在有了擠兌。
貸出去的銀子,一時半會收不迴來,那麽就給人付不出銀子。
最後慘淡收場,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此時,要想快刀斬亂麻保住自家的錢莊,就得自家往裏麵貼銀子。
有家底的還好,
若家底薄弱一點,手中產業頗多,卻沒有多少現銀的,那就遭老罪了。
他們可以借給別人高利貸。
別人也能夠借給他們高利貸,時間一久,沒有大的進項的話,很快就會一無所有。
會議很快解說。
都說在看看,可一看就是四五天,倒閉的錢莊又多了兩個。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在這種亂哄哄的情況下,誰也看不清前麵等著的是什麽。
擠兌的風波,已經從百姓們的身上,延伸到了那些大戶人家的身上。
而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錢莊的生意,慘淡得不行。
可朱載坖開辦的錢莊,經過了一輪淘汰之後,居然得到了大部分的認可,取錢的人少了,存錢的卻多了起來。
隻因為,在他們擠兌取錢的時候,朱載坖的錢莊已經開始給這些人算利息了。
不多,卻和別的地方比起來,簡直就是在散財。
“殿下,到了今天下午為止,存錢的人,已經超過了五成。”
反轉來得太快。
劉敬堂激動地大聲喊道。
一連串的疑問,在嚴嵩的腦海裏,不斷地迴蕩。
他這一輩子,見過的稀奇古怪,都沒有最近幾年多。
而且每一樣,都是曾經想都不敢想的。
“本官找人算了一筆賬,裕王殿下想要重啟四衛,手中的現銀,應該是不足夠了。”
在報紙上刊登了大明錢莊家利息這件事情之後,戶部尚書陳經,就開始找人算賬了。
一切不合理的背後,總是有原因的。
而現在,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裕王接手了一個一百萬兩銀子的大工程。
結果不算不知道。
一算嚇一跳。
看著裕王的產業四麵開花,多的不行,也是日進鬥金,可花錢的速度同樣飛快。
最大的一個花錢的地方,不再是演道院,而是修路。
很是不可思議。
畢竟,發動的人力物力,是朝廷的四倍還多。
另外還有在某些縣城的擴建工程,那也是要錢的。
雖然一定會賺錢,可那個需要很長的時間,銀子的流轉周期太長的話,就會形成虧損的局麵。
若不加節製地繼續擴張下去。
除了養活一些人之外,沒有半點利潤可言。
“現銀不足夠了,還要給人付利息?你覺得的可能嗎?”
嚴嵩不滿地看著陳經。
戶部尚書,不懂的數算,還來蒙騙他這個老頭子,是想幹嘛?
“可數據是錯不了的,本官一開始也不相信,所以讓兩波不相幹的人,算了好幾遍,結果都是如此!”
陳經也很委屈。
任何外在的表象,都不會騙人。
隻有數字是最真實,這還是裕王殿下親口說的,事實證明,確實沒錯。
“現在擠兌的風波,愈演愈烈,裕王府也沒有任何的反應,隻要有人來兌換銀子,都不用多說話,隻管兌換,現在已經影響到了其他的錢莊,隻這一下,最近兩天,已經有三個錢莊倒閉了。”
大理寺最近沒有少接案子。
方鈍處理的全都是和存取的銀子有關。
隻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裕王隻是在自己的錢莊裏麵加了一點利息,就導致有各種流言飛出。
裕王的錢莊,沒有任何事情。
反而是別人的錢莊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本閣老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你們家也開得有錢莊對不對?對你們的衝擊大不大?”
嚴嵩又看向了大理寺卿方鈍。
他現在很懷念自己兒子在京城的時候,想這種事情,還是年輕人的腦子轉得快,立刻就能給出答案。
可惜的是,嚴世蕃還在大同,一個勁地研究畜牧。
不是不好,銀子沒少賺。
而且往後,還會成為他們嚴家有一個金山銀山。
就是他這個老人,身邊沒有了兒子,總覺得空落落的。
做任何事都感覺不踏實。
“還好,我方家的錢莊,大多隻為我方家服務,現在的生意,大多都在大同和天津,以及京師,也隻開了三個錢莊,方便銀子的周轉。”
嚴嵩聽著方鈍的話,心中默默地念叨著,幸好他們家中沒有開辦錢莊的,不然現在也是焦頭爛額,拆東牆補西牆。
那麽大的一筆銀子,存在錢莊,誰不想拿出來用一下?
若是生意好的話,隨時都能夠補足窟窿。
可要是虧本了呢?
那就是滅頂之災。
或許以前,還會有人仗著權勢,來一個吞沒百姓們的財產,吃得滿嘴流油。
現在不同了。
誰若是這麽做的話,大理寺就很歡迎他們了。
一群不講規矩的人,也就不要想著受到朝廷的庇護。
“其實,殿下這一招,也是有好處的,可以甄別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開辦錢莊作為斂財的手段,來坑害我大明的百姓。”
思索了好一會,禮部尚書張璧,也隻想到了這麽一個可能。
作為皇子,總有手段會知道一些隱秘的東西。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散財,來戳破別人的謊言。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裕王殿下做事從來都是天馬行空,或許這一次還真就是這個想法也不一定。”
方鈍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往好處去想。
通過裕王殿下的所作所為,許多手段,都是為了讓百姓們過得好一點。
不像其他人,其他朝代的皇帝。
口口聲聲地說著,一切都是為了百姓,民為貴,君為輕。
全都是騙人的。
特別是口號喊得最響亮的那幾個。
就如同裕王說的那樣子,越是被曆史吹捧的皇帝,就越是不咋地。
而那些暴君們就很奇怪,雖然被稱之為殘暴,可人家到底是給百姓們做了點事實,還有一些在曆史上,並不怎麽出名的皇帝。
人家所在的時代,治下的百姓們,反而是活得最像個人。
功績越大,戰爭就也頻繁。
不斷地打仗,不斷地加收稅收,功勞是皇帝的,死的卻是百姓們,這樣的朝代,能夠被吹捧的也就是所謂的豐功偉績了。
“那就再看看,風波總會過去,那些欠了百姓們銀子的,也趕快付清欠款,該賣房的賣房,別等著事情鬧大了,誰都不好收場。”
嚴嵩瞟了在場的幾位同僚。
誰的身後沒有幾個親戚朋友?
小一點的錢莊,家底豐厚的可以自己來辦,大一點的誰不是靠著一點手續費,給人放高利貸賺錢?
現在有了擠兌。
貸出去的銀子,一時半會收不迴來,那麽就給人付不出銀子。
最後慘淡收場,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此時,要想快刀斬亂麻保住自家的錢莊,就得自家往裏麵貼銀子。
有家底的還好,
若家底薄弱一點,手中產業頗多,卻沒有多少現銀的,那就遭老罪了。
他們可以借給別人高利貸。
別人也能夠借給他們高利貸,時間一久,沒有大的進項的話,很快就會一無所有。
會議很快解說。
都說在看看,可一看就是四五天,倒閉的錢莊又多了兩個。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在這種亂哄哄的情況下,誰也看不清前麵等著的是什麽。
擠兌的風波,已經從百姓們的身上,延伸到了那些大戶人家的身上。
而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錢莊的生意,慘淡得不行。
可朱載坖開辦的錢莊,經過了一輪淘汰之後,居然得到了大部分的認可,取錢的人少了,存錢的卻多了起來。
隻因為,在他們擠兌取錢的時候,朱載坖的錢莊已經開始給這些人算利息了。
不多,卻和別的地方比起來,簡直就是在散財。
“殿下,到了今天下午為止,存錢的人,已經超過了五成。”
反轉來得太快。
劉敬堂激動地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