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亮確實對傳教士所知甚少。


    其中一點有用的消息,還是在演道院的一些閑書中看到的,若不是出自裕王殿下的口,被人記述了下來,編訂成冊。


    估計不會有多少人看上一眼。


    “這麽說,想要成為一個傳教士,學問的高低是必須的,而且也要對某些技術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說掌握?”


    鄭若曾若有所思地問道。


    若是如此的話,就會和道士差不多。


    大明的道士,也是掌握著不少特殊技術的,在演道院中,道士的數量可是占據了大多數。


    相比起來,佛門的和尚,就顯得單薄了許多。


    那些所謂的高僧,也隻會耍點嘴皮子。


    說一些心靈雞湯。


    愚弄一些信徒可以,對他們這些研究學問的人來說,一眼就可以看穿虛實,沒啥多大的用處。


    心靈雞湯,還是裕王殿下經常掛在嘴邊的。


    弄得許多揭語,都不忍直視。


    和尚們熬雞湯?


    這叫什麽事!


    目前來說,許多寺廟裏,已經不流行說偈語了,怕的就是讓信眾們誤會,一個和尚居然熬雞湯,壞了佛門清譽。


    “是的,他們不學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傳教的時候,用的大多都是這些技術,在許多貧困的地方,一種小技術,就足以提高整個小國家,乃至於小部落的實力。”


    羅亮知道的就隻有這麽多了。


    更具體的,還得見到人才能夠深入地了解。


    鄭若曾表示明白。


    在演道院之中,也是有著曆史這一學科的,有人就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那就是,在漢武帝時期,一漢當五胡,是什麽原因引起的。


    研究到最後,居然是青銅器過渡到了鐵器。


    使得戰鬥的時候,武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時的匈奴可是剛剛學會冶煉青銅,麵對大漢的八麵漢劍之類的鐵質兵器。


    根本就像是紙糊的似的。


    那打得過。


    再後來,等到那些遊牧民族掌握了冶鐵技術之後,中原王朝就很難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了。


    直到最後,火器的大規模出現,才真正地打垮了騎兵。


    而這一點,正是現在的大明,做出來的戰績。


    所以,現在文臣們依舊對技術斥之為奇技淫巧的時候,兵部上下,已經不這樣認為了。


    每一次給出來的兵器訂單,就足以讓裕王工坊內的鍛造工匠,占滿了鍛造額度。


    “也就是說,這些傳教士們,走過的地方越多,幫助過的人也就越多?”


    外麵到底有多少個國家,誰也不知道。


    世界到底有多大,也沒有人去丈量過,演道院之中倒是有人在研究,可也隻停留在了研究階段。


    何時能夠出成果。


    那就有看天意了。


    鄭若曾心中思索了一陣,若是這麽算下來的話,大明將要麵對的葡萄牙人,不管是戰略縱深,還是各方麵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強大的。


    而敵人越是強大,大明就越是危險。


    難怪裕王殿下,一個勁地在提高演道院的開支,或許就是想要一高一些跨越時代的技術,來達到平衡世界局勢的目的。


    鄭若曾雖然猜測得不是很準確,但也差不了多少。


    另一邊。


    脫離危險之後,正藏身在澎湖島嶼之中休整的海盜們,圍成一團。


    “大明這一次沒有大範圍的殺戮,據說是因為大明的大明律有了新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不再判決死刑。”


    徐元亮緩緩說道。


    “真的假的?不死人,到時候不是犯法的人更多了嗎?”


    毛海峰不可思議地問道。


    坐在前麵的汪直,不著痕跡的迴頭看了一眼,毛海峰立刻就閉嘴了,剛剛是因為太過驚訝,才不由得犯了規矩。


    他的身份隻是汪直的義子,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幾位海盜頭子們坐在一起談論事情。


    “讓人生不如死的辦法多了,不過大明官府現在使用的是修路和挖礦,除了沒有自由之外,其他一切都還不錯。”


    能夠活到現在的人,都是人精。


    徐惟學不以為意地淡淡解釋了一句。


    總的來說,大明開出來的條件太好了,之所以他知道得這麽清楚,不過是因為,自己手下的一些海盜,已經拖家帶口的向大明投降了。


    若不是他反應及時。


    手中的人,絕對會失去一半。


    都是為了討生活。


    在什麽地方不是幹活?


    何必做海盜?還命不保夕的那樣子。


    “難怪,我的那些手下,打了一場仗之後,戰死的沒幾個,走丟了的隊伍卻是成隊的消失。”


    葉宗滿是福建人,得到的消息,不如徽州人的徐惟學快。


    原本他還想著,留點線索,等一等走丟了的兄弟,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迴頭還得把沒有清理的那些線索,再清理一遍,免得被大明的水軍摸上門了,還不自知。


    “那些葡萄牙人,大明的人,也沒有斬殺示眾,看情況,大明是想要接受和談了。”


    和談意味著什麽。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裏清楚。


    那就是開通海上貿易。


    原來應該小打小鬧,偷偷摸摸的舉動,就會成為符合大明律法的正當行為。


    徐海這一次的損失很大。


    也怪他一開始就沒有想好該怎麽應對歐陽必進,總覺得那個老小子,靠著朝中的小舅子嚴嵩,才能夠笑到了最後。


    沒想到,人家打仗是不行。


    可在關鍵時刻,能夠豁得出去。


    “在看看吧!等到澳門的那一邊,沒有傳出大明有殺戮的消息,咱們再說其他。”


    汪直也是怕了大明朝廷的出爾反爾。


    明明上一刻說得好好的,轉眼就變卦。


    好幾次若不是他心眼多,溜得快,早就被抓住斬首了。


    哪還能活到現在。


    “現在就看葡萄牙人能不能請得動那位方濟各·沙勿略先生了。”


    有人歎息一聲說道。


    隨著大明對水軍的重視,他們這些小打小鬧的海盜們,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明的水軍會越來越壯大。


    他們的生存空間,則會越來越小。


    想不出好辦法的話,他們也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趁著自己還有點價值,趕緊投降。


    “沒想到在,咱們有一天,居然會把一個蠻夷當做最後的希望。”


    汪直搖了搖頭。


    無奈的神色,滿是心酸。


    奮鬥了大半輩子,到頭來朝廷隻是多看了一眼,他們就受不了。


    曾經天真地還以為,隻要到了海上。


    他們就是橫行無忌的勇者。


    事實證明,海盜就是海盜。


    如今,連給官員們送銀子的路子,都已經堵死了。


    誰還能夠幫他們說一句好話?


    “隻憑一個蠻夷,肯定不行,咱們誰有門路,就趕緊說出來,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也就不要在藏著掖著了。”


    徐惟學建議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