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戰艦建造技術,在整個時代,都是名列前茅的。


    哪怕是其中,斷層了幾十年。


    拿出來一樣可以算是頂配。


    不過,隨著朱載坖建設造船廠,為此花費的銀子,許多人都不敢想象,這種用銀子堆起來的戰艦。


    性能各方麵,早就超越了時代。


    特別是新的火器配備,盡管現在俞大猷手中的戰艦很少,卻也能封鎖很長的一段海岸線,就是這個原因。


    許多時候,遇到了遭遇戰,都是一艘戰艦,對戰好幾艘戰艦。


    海戰,有時候並不是看誰的戰艦多,誰才能夠取得勝利。


    而俞大猷的水軍威名,就是這樣看起來如同兒戲一樣的小打小鬧,堆積起來的。


    “這些人現在學老實了,給了他們追擊的機會,也隻是做個樣子。”


    俞大猷歎息一聲。


    在有過一次,佯裝敗退打反擊的戰果之後。


    這種方法就不再好用了。


    “人家也不蠢,吃一次虧,上一次當,還不允許人家學乖?”


    李逢時都沒有說,他們手中有著望遠鏡,隨時可以觀察到,更遠地方的敵人。


    也就在雷雨天氣,太過影響視線。


    才有敵人們的一絲反打的機會。


    “哎!沒意思,這些人怎麽就不老老實地停下來,轟轟烈烈地來一場英雄的對決呢?”


    俞大猷的歎息,讓李逢時心中暗自嘀咕:原來老實人也會有不老實的時候。


    “算了,不和他們這些已經嚇破膽的人玩了,傳令下去,撤退。”


    這一次是真的撤退。


    越是靠近岸邊,風雨也就越是小了起來。


    “你覺得,羅亮的建議,皇上會聽嗎?”


    “會的!”


    俞大猷迴答得很幹脆。


    “為何?”


    這次輪到李逢時不解了。


    因為需要花費的銀子太多,多到讓戶部尚書們看到,都會覺得他們瘋了的地步。


    實際上,在俞大猷要求羅亮記下他的請求時,李逢時都覺得,俞大猷真的是不智。


    打仗很厲害,說句不好聽的,也隻是一個打手罷了。


    “我這一支水軍太能打了,皇上需要製衡。”


    一個武將,說出了文臣們才會考慮的事情,讓李逢時一呆。


    仿佛重新認識了一下,這個看起來很憨厚的老實人。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就是,水軍不需要皇上花銀子。”


    俞大猷嘿嘿一笑的說道。


    他們領的是二皇子裕王殿下的俸祿,可實際上則是受到了皇上和兵部的雙重管理。


    隻要不是皇上花錢,皇上絕對樂意有人給他養兵。


    李逢時又是一呆。


    連續兩次的吃驚,讓李逢時都覺得,之前他所了解過的那個俞大猷,是不是真正的俞大猷。


    偽裝得也太好了一點。


    他卻不知道,能夠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人,又有哪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許多人看史書,都說那一個武將死的憋屈,不值得,又或者是其他的什麽話。


    可真的身處在那個時代。


    又有多少選擇?


    看似有很多條路可以走,轉悠一圈之後,會發現隻有一條,那就是死路。


    “咱們做武將的,以前兢兢業業,生怕文臣下絆子,現在好了,可以出來透透氣了。”


    一直都是武將,俞大猷經曆了太多。


    要想做出點事情,隻能把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


    然而,即便是如此,也不成。


    他不怕死,但卻怕死的憋屈,所以才會給人獻計謀,為的就是讓自己可以活著,並且帶著那些跟隨他的人一起活著。


    可惜的就是,木秀於林。


    有人欣賞你,就有人會詆毀你。


    人心就是這麽複雜。


    嘴上一套,心裏一套的人那就更多了。


    能熬到見到皇上,還領了一支能戰的水軍,就是他的幸運。


    大明,不知道多少的武將,在羨慕他呢。


    遠的不說,就說近一點的曾銑。


    往來書信,都能夠看出其中隱藏著的酸勁,仿佛打翻了醋壇子一樣。


    “你的想法沒錯,可要是曾銑在旁邊的話,羅亮說出來的那些話,就會成為挑起水陸兩軍的對立,這個又該怎麽辦?”


    李逢時的腦子轉動得也很快。


    瞬間就想到了許多可能遇到的難題。


    找出了其中一道,最有可能發生的,問了出來。


    “能怎麽辦?水陸兩軍,天生就是對頭,原來水軍沒有向海上擴張的意思,隊伍和人數,以及開支都不算大,有時候還會有陸軍統領水軍的做法。


    現在情況變了,對立也就會更加的尖銳,這一點,我解決不了,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俞大猷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水軍不發展不行。


    可發展,勢必會引起陸軍的不滿。


    軍費的分配,就是一個老大難。


    誰多一點,誰少一點,都會引起紛爭。


    唯一比較說的出口的就是,他們水軍的一切糧餉,走的不是兵部,也不是皇上的內帑。


    就算有人眼紅。


    也隻能找上裕王殿下。


    “說的也是,咱們是武將,職責就是打仗,想那麽多,完全是自尋煩惱。”


    李逢時晃了晃腦袋。


    嗤笑一聲。


    再尖銳的矛盾,能有文武對立的矛盾大?


    如今皇上,給劃了一道線,也差不多算是解決了。


    “想明白了?”


    俞大猷哈哈一笑道。


    自己一個武夫,粗人,沒成想,也會給一個曾經是文人的人講道理。


    最後還給說服了。


    “想明白了。”


    李逢時翻了一個白眼,迴答道。


    “那就去找歐陽必進和朱執兩人,咱們的船快,應該能夠趕上一場大戰。”


    此地出現了海上蠻子的戰船。


    那麽另一邊,就意味著已經開戰了。


    軟刀子割肉,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忍受得了的。


    “他們兩人不會有事吧?”


    “肯定不會有事,歐陽大人的能力,在下是佩服的,就是那個叫做朱執的,也是很能打。”


    能讓俞大猷給出一個很能打的評價。


    朱執的領軍能力就是毋庸置疑的。


    “你判斷得這麽有把握,那就說一下,接下來戰鬥的位置,大概是哪個地方?”


    李逢時不是很服氣地問道。


    “我又不是神仙,這哪猜得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那個位置,離著咱們這裏應該不遠,不然也不會有蠻子們的戰船,摻雜其中,監視咱們的動向了。”


    一個很微妙的猜測,李逢時嘴裏說著不信,可心裏已經認可了這個說法。


    若是俞大猷不說,他看到的那一艘海上蠻子的戰艦是監視他們的,他都會以為隻是敵人的試探。


    果然。


    船隻掉頭,沿著海岸線向南航行了差不多一刻鍾之後,就聽到了隆隆的火炮聲。


    夾雜在雷雨之中,沒有豐富經驗的人,還真不一定聽得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