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疊紙張。


    一支筆,一根尺子,還有溫度計等等,需要用到的小東西。


    嘉靖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緊緊盯著。


    羅亮不是自己在預測天氣,而是引導者皇帝也參與了進來。


    “現在的濕度······”


    “溫度······”


    外麵的雨水量,一刻鍾填滿了多少一升的壇子,天空的,明暗程度。


    一連竄的數字,都是嘉靖親眼看得到的。


    最後,還說了一下,最近三天時間,紹興府的天氣情況。


    種種數據,結合到了一塊。


    被羅亮羅列了出來,填在一張製好的表格內。


    表格嘉靖很熟悉,嘉靖連續一年多的時間,都在看這種東西,很有心得。


    隻一眼,就明白這些數字的含義。


    緊接著,羅亮就開始製圖,然後又把數字添加進去演算。


    每一個步驟,嘉靖都看得明白。


    良久,演算結束之後,就出來了結果。


    就仿佛,隻要鍋裏淘了米,倒進了水,底下燒了材火,算好了時間,就一定能夠把飯做熟一樣簡單。


    “預測天氣,是有一套方式方法,隻要數據越是準確,預測的結果也就越準確,紹興府的天氣情況,受到海上洋流和天氣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明天早上,雨勢就會放緩,下午就會停下來。”


    嘉靖就很難受。


    看著簡單,屬於眼睛會了,手卻不會,腦袋更是一團亂麻。


    而鄭若曾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他屬於是看懂了,也可以上手操作。


    一切都隻需要填充數據,最後做出計算就行,屬意傻子都能玩的類型。


    “很神奇。”


    嘉靖讚歎了一句,盡管他看不懂整個過程的演算,和最後的結果有多少關係。


    哪怕親身參與了一次,也依舊迷糊得很。


    但此時就得有一句誇讚。


    “對於學過的人來說,一點都沒有神奇的地方,皇上若是過段時間迴京之後,就會發現會這一門演算方法的很多。”


    各個縣城都需要一位能夠測算天氣的人。


    可人才並不多,隻能滿足州府的一些要求。


    朝堂上是通過了的。


    在載坖學院當中,現在就有先生,特意培養了一群,會這一門學問的人。


    “是嗎?”


    嘉靖有些茫然地問道。


    隨即又想起來,當時還是他蓋了印璽的。


    原因就是,羅亮去往天津的一路上,展現出來的能力,把他給驚住了。


    “哦!朕想我來了。”


    所謂的神通,不過是一種數字的疊加,嘉靖心中默默地嘀咕了一句。


    他心中想的也沒有錯。


    隻是這種疊加方式,不是任何人都能夠輕易掌握的。


    “好了,你的神通也展示結束了,說說俞將軍,接下來有什麽戰事?”


    對於嘉靖轉移話題的本事。


    羅亮沒有半點意外。


    “將軍想要打一場海上蠻子,把廣州府,惠州府清理一遍,若是可以的話,將軍希望皇上能夠重建廣海衛。”


    廣海衛建城,比天津衛城還要早了十七年,曾經是和天津同樣級別的軍事重鎮,如今卻隻是一座布滿瘡痍的地方。


    廣海,古稱溽洲,其實曆史非常悠久,早在宋朝,朝廷便設立了廣海巡檢司,加強海防,負責沿海航路安全,對付日趨活躍的海寇和私鹽商的活動。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遷廣海巡檢司於望頭鎮,設置廣海衛。


    然而好景不長,倭寇經常從海上襲擾大明。


    景泰三年(1452年),倭寇嚴重侵擾新會、海豐等地,張通奉命,初次進剿無效。


    天順二年(1458年),張通受參劾,英宗下詔,令張通務必盡力剿平廣東東南倭寇,以殺賊贖罪。


    次年,張通帶兵平倭,發起民眾相助,在兵民的協力下,對倭寇進行全麵圍剿,俘虜大批海盜,取得了大捷。


    成化三年(1467年),巡視海疆副使徐海(浙江餘姚人)巡視於此,他了解到張通平倭的輝煌戰績後,即在一塊巨石上刻下了“海永無波”四個大字,作為平倭紀功石碑。


    意思就是:海上已經平靜,再也不會有倭盜的搔擾了,表達對這片土地美好的祝願。


    事實上的事情,並不如讀書人說的那麽美好。


    廣海衛到底是沒落了。


    失去了海永無波的寓意,更使得廣海衛連可以對戰倭寇的兵員,都不再足夠。


    那樣一個重要的地方,居然就靠著一塊破石頭,來忽悠朝堂上下。


    那些做了官的讀書人,真的是心很大。


    把別人的性命,都不當迴事。


    “朕同意俞大猷的想法,還有呢?”


    一個廣海衛怎麽夠?


    水軍的作用,嘉靖已經認識到了。


    此前經常聽說,沿海一直受到倭寇們的襲擊,可是有了俞大猷海上水軍的巡邏之後,這種事情不能說沒有。


    但已經減少到了一個很低的次數。


    若是水軍再多一點的話,沿海真的可以像他給俞大猷下達的命令一樣,風平浪靜。


    “還有就是,俞將軍覺得琉球島,是一個戰略要地,隻要守著那塊地方,就可以防範很大範圍內海上敵人的進攻。”


    琉球島在什麽地方,嘉靖一無所知。


    手中的地圖上也看不明白,重要性有多大。


    不過既然是俞大猷提出來的,那麽就一定有他的用意。


    俞大猷的不斷勝利,雖然大多都是小仗,可一直都是在成功,給他這個欽點為將軍的皇帝,漲了不少的臉麵。


    所以對其信任,也不是常人能比得了的。


    “朕,準了。”


    嘉靖思索了一下,也點頭應下,反正水軍的所有花費,都是二兒子在給。


    都說崽賣爺田不心疼。


    其實,嘉靖覺得,老子花兒子的銀子,也一樣很爽。


    反正他銀子多。


    做父親的若不花一點的話,父親心裏不好受啊!


    憑什麽朕的內帑已經快空了,自己的二兒子家中,卻富得流油?


    “還有呢?”


    繼續追問。


    “還有就是,大明需要水軍,更多的水軍,最好是能夠把敵人,攔截在海上,不使敵人越雷池半步。”


    羅亮的這一句話,嘉靖喜歡。


    大同現在就是如此。


    常年征戰,讓大明九邊荒蕪了不少。


    也就近一年的時間,和蒙古人有了交往之後,才漸漸地恢複了人氣,也有了很可觀的稅收。


    若是能夠把大明的沿海,也打造成九邊一樣的規模。


    那麽大明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


    到了浙江,嘉靖才真的意識到,海上貿易到底有多賺錢。


    “朕原本就打算成立四個水軍將軍,既然與將軍說了,那麽朕就再多加一個,有防守水軍,也得有出去戰鬥的水軍嗎。”


    嘉靖嘴巴一張。


    仿佛立刻就有了水軍艦隊一樣。


    豪氣的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