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憐?”
陳以勤自嘲一笑道:“我可要比你慘多了。”
現在,消息還沒有徹底的放出去,朝中的大臣們,也都沒有反應過來。
而他自己除了等待最後的結果,沒有其他任何手段可以施展。
口誅筆伐啊!
已經可以想到,他自己將要麵臨的困境,說實在的,本來這件事和他就沒有多大的關係,隻在最後不得已站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
可就是這一句公道話,成了壓死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時還遇到了皇上想來看看文華閣的情況。
怎一個巧合可以解釋的通的。
“車到山前必有路,反正已經這樣了,還是喝酒吧。”
陳道義能夠安慰出口的話,也隻有這一句。
瞧著眼前的陳道義,陳以勤陷入了沉思,車到山前必有路說得容易,可真的會有路嗎?
方向錯了,麵臨的就是萬丈懸崖。
他沒有具體了解過陳道義此人,隻知道最後離開了裕王府,這麽多年過去了,接替他的陸繹過得風生水起。
巨大的差距。
任誰也會頹廢的隻會喝悶酒。
端著酒杯,陳以勤遲疑著不敢輕易地喝下去。
此時就在做決定,他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了人生的路口上,是喝了這一杯酒,從此認命,還是放下這杯酒,出去走走看看,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酒,就不喝了,這一桌酒菜,就當是咱們兩人相識一場的見麵禮,在下還有未曾做完事的事情要辦,還請見諒。”
很快,陳以勤就有了選擇。
說完,起身就走,隻留下陳道義,一臉若有所思地看向他離開的方向。
心裏五味雜陳。
人的選擇不同,往後的道路也就不同了。
他自己也想選擇,可是頹廢的時間太久了,自己已經忘記了如何去努力。
如今唯一嫻熟的技能,隻有喝酒。
而剛剛自認為交上的朋友,往後也走不到一起了。
突然,他眼神一凝。
看著街道上一名風流倜儻的青年,手搖著折扇,身後跟著四名護衛緩步走過。
此人就是化成灰,陳道義也認識。
可以說他能夠有今日的落魄,有此人一半的責任。
“嚴世蕃,他怎麽迴京城了?”
當年當街堵車之後,嚴世蕃都很低調,此次不但迴來了,看樣子心情還很不錯。
陳道義想了想,沒啥心情再坐下吃酒。
反而起身之後,就遠遠地跟著嚴世蕃,他忽然想要看看此人這次迴來,到底要做些什麽。
穿過了幾條街。
一名護衛上前在嚴世蕃的耳邊耳語了一陣。
“有人暗中跟隨?你們沒有看錯?”
嚴世蕃在接到了裕王府傳去的書信之後,就連夜乘坐馬車趕了迴來,為了怕失禮,隻簡單地洗漱了一下,換了一身衣服。
他都很少在京師住著了。
朋友也沒有幾個,難道是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仇家,想要當街行兇?
而仇家,也隻能是生意上的仇家。
自己仔細的思量了一下,得罪的人有點多,完全想不起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天子腳下當街行兇。
哪怕是他隻因為飛揚跋扈的堵了一次街道。
就狼狽到了現在。
更不要說別人了。
應天府,也早就不是以前那種不敢管事的應天府了。
“少爺,我們四個人都察覺到了此人,應該不會有錯,而且此人表現出來的一些手段,很像錦衣衛的人,就是稚嫩了一些。”
護衛的話,讓嚴世蕃再次陷入了沉思。
和錦衣衛有關係?
那麽這事情就顯得很複雜了。
背後是誰,連深想一下都不敢琢磨。
“你們有把握擺脫此人嗎?”
嚴世蕃不想追究下去。
人家暫時也沒有對他產生多大的威脅,也就用不出過激的手段。
至於報官?
也不是不可以,但隻是下下策。
“沒問題,咱們轉過那道彎,就到了最熱鬧的街道,隨便晃一下,就可以脫身。”
身後跟著的陳道義,越來越吃力。
錦衣衛的手段,還是在他父親的手下人身上學到的。
一直都沒有機會用過。
此次跟隨一個人,都是漏洞百出。
“應該是被人發現了。”
氣喘籲籲的陳道義,沒有注意到,一處酒樓的窗口處,正有一人在看著他。
陳道義扶著牆,臉色蒼白的四下看了一眼。
心中明白,嚴世蕃既然不想見他,也就表示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就形同陌路了。
“原來是陳道義,難怪!”
嚴世蕃在看到身後跟蹤他的人,是陳道義的時候,很有種隔世的感覺。
仿佛一切都發生在夢裏。
自己是怎麽一步步地從高飛揚跋扈,變成了如今的溫良恭謙呢?
而陳道義又是怎麽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走吧,不用管他了。”
嚴世蕃心中的思緒,在刹那間百轉千迴。
若不是因為敬畏權利。
他也不會一直收斂自己的脾氣和個性。
更不會有現在這一番成就。
說來說去,人這一輩子,還是要有敬畏之心的,別管敬畏的是什麽。
不再隱藏行蹤的嚴世蕃,很快又被陳道義給發現了。
陳道義一怔,心中明鏡似的,知道嚴世蕃應該是想要讓他看到點什麽。
於是也不再遮掩,兩人拉開了一個很合適的距離,誰也妨礙不到誰。
一路行來,很快就到了裕王府的門口。
一個很意外的地方。
嚴世蕃仰頭看著裕王府的牌匾。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踏足此地。
交了拜帖,在被人領進門的那一刻,迴頭看了一眼身後,明明沒有人,卻肯定陳道義在一直看著他。
事實也是如此。
陳道義緊緊地咬著牙關,生怕因為情緒太過於激動,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出來。
嚴世蕃都敢親自上裕王府的門了。
他頹廢至今,除了折磨自己之外,沒有半點用處。
同時也明白了陳以勤的選擇到底是多麽的明智。
“多謝你給我上的這一課。”
裕王府再次關上了門。
陳道義卻深深地對著那道門鞠了一躬。
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大明的變法都能夠成功,憑什麽他自己還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心態有了變化。
看什麽都會有所不同。
周圍的一切,都仿佛有了生命,瞬間鮮活了起來。
“我還年輕,還有許多路要去走。”
陳道義突然想起了那位離開京師,想要畫一幅特殊地圖的道學院。
六十一歲的老道士,人家都可以用腳來丈量山河,並且用新的繪圖方式畫下來。
自己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當務之急,應當是弄到銀子。
越多越好。
至於能不能東山再起,隻要自己努力過,那麽一切就都交給老天爺好了。
陳以勤自嘲一笑道:“我可要比你慘多了。”
現在,消息還沒有徹底的放出去,朝中的大臣們,也都沒有反應過來。
而他自己除了等待最後的結果,沒有其他任何手段可以施展。
口誅筆伐啊!
已經可以想到,他自己將要麵臨的困境,說實在的,本來這件事和他就沒有多大的關係,隻在最後不得已站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
可就是這一句公道話,成了壓死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時還遇到了皇上想來看看文華閣的情況。
怎一個巧合可以解釋的通的。
“車到山前必有路,反正已經這樣了,還是喝酒吧。”
陳道義能夠安慰出口的話,也隻有這一句。
瞧著眼前的陳道義,陳以勤陷入了沉思,車到山前必有路說得容易,可真的會有路嗎?
方向錯了,麵臨的就是萬丈懸崖。
他沒有具體了解過陳道義此人,隻知道最後離開了裕王府,這麽多年過去了,接替他的陸繹過得風生水起。
巨大的差距。
任誰也會頹廢的隻會喝悶酒。
端著酒杯,陳以勤遲疑著不敢輕易地喝下去。
此時就在做決定,他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了人生的路口上,是喝了這一杯酒,從此認命,還是放下這杯酒,出去走走看看,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酒,就不喝了,這一桌酒菜,就當是咱們兩人相識一場的見麵禮,在下還有未曾做完事的事情要辦,還請見諒。”
很快,陳以勤就有了選擇。
說完,起身就走,隻留下陳道義,一臉若有所思地看向他離開的方向。
心裏五味雜陳。
人的選擇不同,往後的道路也就不同了。
他自己也想選擇,可是頹廢的時間太久了,自己已經忘記了如何去努力。
如今唯一嫻熟的技能,隻有喝酒。
而剛剛自認為交上的朋友,往後也走不到一起了。
突然,他眼神一凝。
看著街道上一名風流倜儻的青年,手搖著折扇,身後跟著四名護衛緩步走過。
此人就是化成灰,陳道義也認識。
可以說他能夠有今日的落魄,有此人一半的責任。
“嚴世蕃,他怎麽迴京城了?”
當年當街堵車之後,嚴世蕃都很低調,此次不但迴來了,看樣子心情還很不錯。
陳道義想了想,沒啥心情再坐下吃酒。
反而起身之後,就遠遠地跟著嚴世蕃,他忽然想要看看此人這次迴來,到底要做些什麽。
穿過了幾條街。
一名護衛上前在嚴世蕃的耳邊耳語了一陣。
“有人暗中跟隨?你們沒有看錯?”
嚴世蕃在接到了裕王府傳去的書信之後,就連夜乘坐馬車趕了迴來,為了怕失禮,隻簡單地洗漱了一下,換了一身衣服。
他都很少在京師住著了。
朋友也沒有幾個,難道是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仇家,想要當街行兇?
而仇家,也隻能是生意上的仇家。
自己仔細的思量了一下,得罪的人有點多,完全想不起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天子腳下當街行兇。
哪怕是他隻因為飛揚跋扈的堵了一次街道。
就狼狽到了現在。
更不要說別人了。
應天府,也早就不是以前那種不敢管事的應天府了。
“少爺,我們四個人都察覺到了此人,應該不會有錯,而且此人表現出來的一些手段,很像錦衣衛的人,就是稚嫩了一些。”
護衛的話,讓嚴世蕃再次陷入了沉思。
和錦衣衛有關係?
那麽這事情就顯得很複雜了。
背後是誰,連深想一下都不敢琢磨。
“你們有把握擺脫此人嗎?”
嚴世蕃不想追究下去。
人家暫時也沒有對他產生多大的威脅,也就用不出過激的手段。
至於報官?
也不是不可以,但隻是下下策。
“沒問題,咱們轉過那道彎,就到了最熱鬧的街道,隨便晃一下,就可以脫身。”
身後跟著的陳道義,越來越吃力。
錦衣衛的手段,還是在他父親的手下人身上學到的。
一直都沒有機會用過。
此次跟隨一個人,都是漏洞百出。
“應該是被人發現了。”
氣喘籲籲的陳道義,沒有注意到,一處酒樓的窗口處,正有一人在看著他。
陳道義扶著牆,臉色蒼白的四下看了一眼。
心中明白,嚴世蕃既然不想見他,也就表示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就形同陌路了。
“原來是陳道義,難怪!”
嚴世蕃在看到身後跟蹤他的人,是陳道義的時候,很有種隔世的感覺。
仿佛一切都發生在夢裏。
自己是怎麽一步步地從高飛揚跋扈,變成了如今的溫良恭謙呢?
而陳道義又是怎麽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走吧,不用管他了。”
嚴世蕃心中的思緒,在刹那間百轉千迴。
若不是因為敬畏權利。
他也不會一直收斂自己的脾氣和個性。
更不會有現在這一番成就。
說來說去,人這一輩子,還是要有敬畏之心的,別管敬畏的是什麽。
不再隱藏行蹤的嚴世蕃,很快又被陳道義給發現了。
陳道義一怔,心中明鏡似的,知道嚴世蕃應該是想要讓他看到點什麽。
於是也不再遮掩,兩人拉開了一個很合適的距離,誰也妨礙不到誰。
一路行來,很快就到了裕王府的門口。
一個很意外的地方。
嚴世蕃仰頭看著裕王府的牌匾。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踏足此地。
交了拜帖,在被人領進門的那一刻,迴頭看了一眼身後,明明沒有人,卻肯定陳道義在一直看著他。
事實也是如此。
陳道義緊緊地咬著牙關,生怕因為情緒太過於激動,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出來。
嚴世蕃都敢親自上裕王府的門了。
他頹廢至今,除了折磨自己之外,沒有半點用處。
同時也明白了陳以勤的選擇到底是多麽的明智。
“多謝你給我上的這一課。”
裕王府再次關上了門。
陳道義卻深深地對著那道門鞠了一躬。
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大明的變法都能夠成功,憑什麽他自己還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心態有了變化。
看什麽都會有所不同。
周圍的一切,都仿佛有了生命,瞬間鮮活了起來。
“我還年輕,還有許多路要去走。”
陳道義突然想起了那位離開京師,想要畫一幅特殊地圖的道學院。
六十一歲的老道士,人家都可以用腳來丈量山河,並且用新的繪圖方式畫下來。
自己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當務之急,應當是弄到銀子。
越多越好。
至於能不能東山再起,隻要自己努力過,那麽一切就都交給老天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