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開會的地方,選的是一處新的地址。
由裕王手下的一支施工隊建造,朝堂上的大臣們,似乎很是信不過工部自己建造的工程也算是一樁奇聞。
因為這件事,還上了一期的報紙。
說什麽的都有。
就連民間都開始利於行一句話,那就是工部造的橋,連衙門的人都不敢走。
雖然是誇張了些。
但誰讓工部做的工程,在以前人們的印象之中,拉胯的可以呢?
“今日的內閣議題是,工部尚書位置懸空的事情,諸位有什麽好人選,都可以提出來。”
嚴嵩坐在首位,目光掃視全場。
底下坐著的禮部,吏部,工部的大臣們,立刻就竊竊私語了起來。
“本閣老也不想諸位傷了和氣,到時候會選擇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來從你們的提名中,選出票數最大的一位。”
簡單地說,今日的工部尚書,隻能全憑天意。
而這種辦法,實際上還是嚴世蕃告訴他的,嚴世蕃則是學的裕王殿下,在選擇工廠和工坊等產業之中,各個大小主管的方法。
隻要做好記錄。
完全不需要自己費心思。
不但簡單,還很實用。
更不用因為自己的喜好問題,而錯過了有本事的人。
嚴嵩覺得,工部如今是一個吃力不要好的衙門,自己選的人,萬一出了問題,自己也會跟著倒黴。
可要是一群人選出來的。
那就所有人分攤風險。
於是隨著嚴嵩的放權,底下正小聲討論的人,先是一靜,接著聲音就大了幾分。
嚴嵩看向了身邊立著的巨大詹希元計時器,接著道:“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想好了之後,可以把名字記錄在你們麵前小桌上的紙張上折好。”
眾人此時也終於知道,眼前的炭筆和巴掌大的紙張,到底是做什麽用的了。
想著往後工部尚書的任職,以他們的一票。
所有人都有種莫名的期待。
全新的選官方式。
似乎一切都在看命,可以看作是一場另類的科舉。
不同的是,一個選進士,一個選官。
一個還可以憑借才華,另一個則是要憑借運氣了。
或許以後,會有人在選票上做手腳。
但目前來說,人們還沒有找到做手腳的方法,一切都是臨時起意,根本就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機會。
在計時器的鍾聲敲響之後。
人們才開始在紙片上,寫上自己認可的名字。
一刻鍾後。
就有人魚貫而入,看身上的官府,明顯刑部的人也參加了,隻是沒有參加投票,而是在維持秩序。
很快所有人折起來的紙片,都被裝進了一個盒子裏,擺在了最前方的桌子上。
“去個人在大街上,找三個識字地前來讀票。”
既然一切都要憑運氣,那麽這種事情就做到底。
自己安排人,肯定是有人不服氣。
那麽隨便找抓三個不相幹的,想必就很能讓人信服了吧?
一個可能念錯人名字。
三個人總不能一起錯吧?
今日意外連連,讓與會的所有人,都在目瞪口呆中,完成了對工部尚書的選擇。
內閣的做法,可以說開了官場選官的先河。
消息被傳出去的時候,知道的所有人都是一陣嘩然。
“嚴嵩的手筆是真的大,這樣也敢玩?”
朱載坖聽聞之後,連最喜歡的冰淇淋都放下了。
“誰說不是呢,現在許多報紙都在為了此事加刊,殿下,他們抄襲咱們的做法,會不會對工坊和工廠有影響?”
劉敬堂問道。
“影響是有的,或許這些大小主管,也覺得自己大小是個官了。”
說完,連朱載坖都開始了哈哈大笑。
他選擇大小主管,是為了圖省事。
沒想到如今的大明,選官也可以如此,真是長見識了。
“對了當時得票最多的幾人是誰?最終選上的那人又是誰?”
朱載坖突然好奇地問道。
“一共有三人,分別是周用,王以旂和文明。”
“文明?”
聽到一個很奇怪的名字,讓朱載坖都是一怔,劉敬堂卻沒有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是文明,不過最終選中的是王以旂。”
“此人什麽來頭?”
“應天府江寧縣(今江蘇南京)人,祖籍吳縣(今屬江蘇),正德六年(1511)進士,任上高知縣的時候,有過剿匪的經曆,寧王謀反的時候,此人有功,後來還抄家寧王的同黨鎮守太監劉璟,再後來還總理河漕,功績很高的。”
劉敬堂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朱載坖一開始還以為此人是一名儒將,沒想到人家也是懂水利的。
這樣看來,選出來的官員,水平應該還可以。
“知道嚴嵩為何要這樣做嗎?”
沒有糾結,王以旂到底能不能做好工部尚書的職位,他隻是好奇,一向把權利看得很重的嚴嵩,為何這一次舍得放權了。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
一旦形成慣例,那麽內閣首輔的權利,就要進行大幅度的縮減了。
“據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嚴世蕃,坐上工部尚書的位子,也不知真假,反正外麵是這麽傳開的。”
有人想要做官,但有的人,就是不想做官。
世間的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有趣。”
朱載坖輕笑道。
他有點想要再見一麵這個嚴世蕃了。
這種事情,嚴嵩肯定是想不到的,也隻有嚴世蕃的話,嚴嵩才聽得進去。
“不知道,嚴世蕃有沒有在京師,你吩咐下去,就說本殿下想要讓他請一頓茶水。”
身旁伺候著的滕祥,立刻應下,轉身就出去安排了。
而同樣的事情,嘉靖聽聞之後,也是哭笑不得。
他還想著,嚴嵩會用怎樣的手段來任選賢能的,沒想到一切都靠投票。
“這個嚴嵩,有個好兒子啊!”
嘉靖也一眼就看出,這種新奇的手段,絕對不是嚴嵩這樣的人,想得出來的。
“朕更想用此人來做事了。”
若是嚴嵩知道,自己的做法,反而引起了皇上更大的興趣,怕是死的心都有了。
嘉靖正開心著,突然就看到一份密折,臉色瞬間就拉垮了下來。
密折是兵部送過來的。
用的是五百裏加急。
“錦衣衛沈煉,帶了一個陌生人,需要軍隊護送?”
嘉靖一時間判斷不出來,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麽。
起身在屋子裏來迴轉了好幾圈。
“錦衣衛有沒有消息傳來?算了,去把陸炳給朕叫來。”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錦衣衛居然敢隱瞞不報。
嘉靖不能不懂多想一層。
“皇上,錦衣衛在很早之前,就因為此事,有過備案的。”
在出門之前,黃錦小心翼翼地一醒了一句。
“有嗎?”
嘉靖一愣,問道。
“在半年前。”
不是黃錦的記憶力好,而是嘉靖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點,這樣的小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他記住。
所以在某些時候,就要有人提醒了。
“是嗎?”
嘉靖懷疑了一下又道:“把這份錦衣衛的奏疏,給朕找出來看看。”
由裕王手下的一支施工隊建造,朝堂上的大臣們,似乎很是信不過工部自己建造的工程也算是一樁奇聞。
因為這件事,還上了一期的報紙。
說什麽的都有。
就連民間都開始利於行一句話,那就是工部造的橋,連衙門的人都不敢走。
雖然是誇張了些。
但誰讓工部做的工程,在以前人們的印象之中,拉胯的可以呢?
“今日的內閣議題是,工部尚書位置懸空的事情,諸位有什麽好人選,都可以提出來。”
嚴嵩坐在首位,目光掃視全場。
底下坐著的禮部,吏部,工部的大臣們,立刻就竊竊私語了起來。
“本閣老也不想諸位傷了和氣,到時候會選擇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來從你們的提名中,選出票數最大的一位。”
簡單地說,今日的工部尚書,隻能全憑天意。
而這種辦法,實際上還是嚴世蕃告訴他的,嚴世蕃則是學的裕王殿下,在選擇工廠和工坊等產業之中,各個大小主管的方法。
隻要做好記錄。
完全不需要自己費心思。
不但簡單,還很實用。
更不用因為自己的喜好問題,而錯過了有本事的人。
嚴嵩覺得,工部如今是一個吃力不要好的衙門,自己選的人,萬一出了問題,自己也會跟著倒黴。
可要是一群人選出來的。
那就所有人分攤風險。
於是隨著嚴嵩的放權,底下正小聲討論的人,先是一靜,接著聲音就大了幾分。
嚴嵩看向了身邊立著的巨大詹希元計時器,接著道:“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想好了之後,可以把名字記錄在你們麵前小桌上的紙張上折好。”
眾人此時也終於知道,眼前的炭筆和巴掌大的紙張,到底是做什麽用的了。
想著往後工部尚書的任職,以他們的一票。
所有人都有種莫名的期待。
全新的選官方式。
似乎一切都在看命,可以看作是一場另類的科舉。
不同的是,一個選進士,一個選官。
一個還可以憑借才華,另一個則是要憑借運氣了。
或許以後,會有人在選票上做手腳。
但目前來說,人們還沒有找到做手腳的方法,一切都是臨時起意,根本就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機會。
在計時器的鍾聲敲響之後。
人們才開始在紙片上,寫上自己認可的名字。
一刻鍾後。
就有人魚貫而入,看身上的官府,明顯刑部的人也參加了,隻是沒有參加投票,而是在維持秩序。
很快所有人折起來的紙片,都被裝進了一個盒子裏,擺在了最前方的桌子上。
“去個人在大街上,找三個識字地前來讀票。”
既然一切都要憑運氣,那麽這種事情就做到底。
自己安排人,肯定是有人不服氣。
那麽隨便找抓三個不相幹的,想必就很能讓人信服了吧?
一個可能念錯人名字。
三個人總不能一起錯吧?
今日意外連連,讓與會的所有人,都在目瞪口呆中,完成了對工部尚書的選擇。
內閣的做法,可以說開了官場選官的先河。
消息被傳出去的時候,知道的所有人都是一陣嘩然。
“嚴嵩的手筆是真的大,這樣也敢玩?”
朱載坖聽聞之後,連最喜歡的冰淇淋都放下了。
“誰說不是呢,現在許多報紙都在為了此事加刊,殿下,他們抄襲咱們的做法,會不會對工坊和工廠有影響?”
劉敬堂問道。
“影響是有的,或許這些大小主管,也覺得自己大小是個官了。”
說完,連朱載坖都開始了哈哈大笑。
他選擇大小主管,是為了圖省事。
沒想到如今的大明,選官也可以如此,真是長見識了。
“對了當時得票最多的幾人是誰?最終選上的那人又是誰?”
朱載坖突然好奇地問道。
“一共有三人,分別是周用,王以旂和文明。”
“文明?”
聽到一個很奇怪的名字,讓朱載坖都是一怔,劉敬堂卻沒有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
“是文明,不過最終選中的是王以旂。”
“此人什麽來頭?”
“應天府江寧縣(今江蘇南京)人,祖籍吳縣(今屬江蘇),正德六年(1511)進士,任上高知縣的時候,有過剿匪的經曆,寧王謀反的時候,此人有功,後來還抄家寧王的同黨鎮守太監劉璟,再後來還總理河漕,功績很高的。”
劉敬堂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朱載坖一開始還以為此人是一名儒將,沒想到人家也是懂水利的。
這樣看來,選出來的官員,水平應該還可以。
“知道嚴嵩為何要這樣做嗎?”
沒有糾結,王以旂到底能不能做好工部尚書的職位,他隻是好奇,一向把權利看得很重的嚴嵩,為何這一次舍得放權了。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
一旦形成慣例,那麽內閣首輔的權利,就要進行大幅度的縮減了。
“據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嚴世蕃,坐上工部尚書的位子,也不知真假,反正外麵是這麽傳開的。”
有人想要做官,但有的人,就是不想做官。
世間的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有趣。”
朱載坖輕笑道。
他有點想要再見一麵這個嚴世蕃了。
這種事情,嚴嵩肯定是想不到的,也隻有嚴世蕃的話,嚴嵩才聽得進去。
“不知道,嚴世蕃有沒有在京師,你吩咐下去,就說本殿下想要讓他請一頓茶水。”
身旁伺候著的滕祥,立刻應下,轉身就出去安排了。
而同樣的事情,嘉靖聽聞之後,也是哭笑不得。
他還想著,嚴嵩會用怎樣的手段來任選賢能的,沒想到一切都靠投票。
“這個嚴嵩,有個好兒子啊!”
嘉靖也一眼就看出,這種新奇的手段,絕對不是嚴嵩這樣的人,想得出來的。
“朕更想用此人來做事了。”
若是嚴嵩知道,自己的做法,反而引起了皇上更大的興趣,怕是死的心都有了。
嘉靖正開心著,突然就看到一份密折,臉色瞬間就拉垮了下來。
密折是兵部送過來的。
用的是五百裏加急。
“錦衣衛沈煉,帶了一個陌生人,需要軍隊護送?”
嘉靖一時間判斷不出來,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麽。
起身在屋子裏來迴轉了好幾圈。
“錦衣衛有沒有消息傳來?算了,去把陸炳給朕叫來。”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錦衣衛居然敢隱瞞不報。
嘉靖不能不懂多想一層。
“皇上,錦衣衛在很早之前,就因為此事,有過備案的。”
在出門之前,黃錦小心翼翼地一醒了一句。
“有嗎?”
嘉靖一愣,問道。
“在半年前。”
不是黃錦的記憶力好,而是嘉靖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點,這樣的小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他記住。
所以在某些時候,就要有人提醒了。
“是嗎?”
嘉靖懷疑了一下又道:“把這份錦衣衛的奏疏,給朕找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