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問的時候,陣仗很大,不但準備了齊全的刑具。
還請到了一位賦閑在家的老捕快,想要借助其使用刑具的手藝。
然而,那些鏢師們顯然並沒有誰的,有那種寧死不屈的骨氣,刑具一擺出來,每個人都在承認自己的罪名。
生怕慢了一步,自己承認得不夠徹底。
從而受到刑罰的招待。
畢竟,他們也知道,現在的大明很少有死刑。
能活著,幹嘛要受罪?
“交代的也太快了吧,難道你們就不怕死嗎?”
“我們更怕疼!”
王好問隨意地一問,卻問出了意外的迴答。
"好吧!"
王好問轉身問道:“都記下了嗎?”
“都記下了,總共殺人是一個,都是單身前去京師科舉的讀書人,就連他們三歲和尿泥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一名捕快停下了手中的筆,嘖嘖稱奇地道。
“嗯!那麽現在開始詢問你們另外一件事情,前幾天,你們押了一趟鏢,有沒有這迴事?”
殷士儋狀似隨意的問道,目光卻在仔細地觀察著,幾人對於這件事情的印象。
“有的,那人還很大方的給了二十兩銀子的費用,不過這次我們可沒有動手。”
其中一名鏢師,以為又出了人命,不由地解釋道。
“沒問你們動沒動手,知道他們運送的都是什麽嗎?”
若是小案子,肯定是要交給手下人來辦的。
現在又是人命,又是幾萬兩銀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案要案。
由不得殷士儋和王好問不重視。
卷宗已經交到的順德府。
他們必須要在府衙來人之前,把案件理清楚,不然就算是有功勞,也得分出去一些。
“說是墨錠,本來是要賣往京師的墨錠,後來因為京師已經不再大量地需要這種墨錠了,才又押送了迴去。”
總鏢頭不假思索地說道。
“你確定?”
墨錠和銀錠之間,隻差一個字,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我,草民,確定。”
突然反問了一句,差點讓總鏢頭的舌頭都打結了。
“就這膽子,還敢去殺人越貨。”
殷士儋嗤笑了一聲。
旁邊的王好問立刻拆台道:“殺人越貨,和膽子大小無關,不是我說的,是行不整理了大明幾乎所有這方麵的案件,歸納總結出來的。”
“本官,知道!”
狠狠地瞪了王好問一眼。
殷士儋才繼續問道:“那人叫什麽名字,你知道嗎?”
“文羅,他叫文羅。”
所有的交接,都是他在處理,人名必然不會記錯。
“文羅,文龍羅,嘿嘿!這人連起一個假名字,都懶得費神,看來是真的有恃無恐啊。”
王好問口中念叨了一遍,冷笑地說道。
“不對,他不來文羅,叫羅龍文。”
另一名鏢師,立刻插口道。
殷士儋看了王好問一眼,仿佛在說這種事情是不是會傳染,怎麽到處都有這種病情。
王好問扭過頭,看向了一邊的刑具。
耳朵卻支棱了起來。
不說話可以,但一些審訊出來的消息,自己不能不知道。
他還想著有朝一日,把那個騙子,捉拿歸案呢。
“仔細說說。”
殷士儋繼續詢問道。
“這人又一次說漏了嘴,當時隻有我一人聽到,還以為是聽錯了,若不是大人詢問,草民也想不起來這件事情。”
這名鏢師的目光一直都在王好問的身上,眼中的害怕,怎麽都遮掩不住。
他實在想不明白,剛剛還說得好好的,怎麽就看起了刑具了。
是要給他們上刑了嗎?
剛剛他看的是刷子,要給自己刷毛?
後來又換了一張漁網,難道是要給自己千刀萬剮,在殺到快一千刀的時候停手,讓自己自生自滅?
官府是沒有多少死刑了。
可能夠讓人死得不明不白的刑罰還是有的。
像他們這些殺過人的人,死了也就死了,沒有誰會上書說自己死得蹊蹺。
眼看著王好問的目光,遊離般地轉到了一排鐵簽上麵。
這名鏢師腦門上的汗水豆大地滾了下來。
臉色蒼白的,哆嗦著嘴唇道:“我,草民,還知道,車子上拉運的不是墨錠,是銀錠子,還有,那人的口音是徽州口音,不會錯的。”
說完這句話,鏢師仿佛沒了力氣一樣地癱軟在地上。
瞬間一股子騷臭味,撲麵而來。
殷士儋看了看鏢師,又看了看王好問。
心中無語。
看把人家嚇的。
“收拾一下,換一個地方接著審訊。”
王好問也很無辜,自己隻是目光沒處放,隨便地看了看刑具。
又不是真的要用刑。
至於嗎?
不你過,對於結果來說,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叫什麽?
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厲害的那種兵法,一般人還學不會。
得意的王好問,也不再去糾結,到底誰是主審這件事情了。
意外得來的消息。
也算是解開了一些謎團,銀子怎麽運送出去的,走的是哪一條路。
文龍羅到底是哪個地方的人。
將要向那個地方去。
刑部在接到這一份卷宗的時候,也是無可奈何,南邊現在什麽情況,他們心裏最清楚。
刑部得力量暫時還沒有辦法,延伸過去。
想要執行大明律,還得等兩路大軍,把南邊平一邊才行。
最後事情,又扔給了內閣。
需要更多衙門協同的事情,就交給內閣去辦,不會有錯。
與此同時。
迴到京師述職的嚴世蕃,也在自己老父親的書房裏,看到了這一份卷宗。
上麵的名字,讓他心中升起了一陣波瀾。
好家夥!
膽子真的挺大。
墨錠賣不上價格了,就搞了朝廷一把,而且還成功了。
“怎麽?你認識此人?”
嚴嵩的目光,銳利地看了過來。
自己兒子以前什麽德行,他隻一清二楚,也就這幾年突然給活明白了。
不但不惹是生非,還得他很有助力。
就連他們家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可千萬不要再有那些狐朋狗友們,拉他兒子下水了。
不然他怕是會被氣死。
當然,在死之前,肯定要讓那些人跟著陪葬。
“此人來過天津,當時想要見一麵水軍將軍俞大猷的,隻是來遲了一步,沒有趕上。”
緊接著,嚴世蕃就說了一遍,他偶遇此人的整個經過。
“卷宗上說,此人是徽州的,這一點沒有錯。”
嚴嵩沉吟了一下道:“這件事你就當沒有發生過,一切有我做主,千萬不要插手,聽到沒有?”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很聰明。
就怕在關鍵的時刻,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請到了一位賦閑在家的老捕快,想要借助其使用刑具的手藝。
然而,那些鏢師們顯然並沒有誰的,有那種寧死不屈的骨氣,刑具一擺出來,每個人都在承認自己的罪名。
生怕慢了一步,自己承認得不夠徹底。
從而受到刑罰的招待。
畢竟,他們也知道,現在的大明很少有死刑。
能活著,幹嘛要受罪?
“交代的也太快了吧,難道你們就不怕死嗎?”
“我們更怕疼!”
王好問隨意地一問,卻問出了意外的迴答。
"好吧!"
王好問轉身問道:“都記下了嗎?”
“都記下了,總共殺人是一個,都是單身前去京師科舉的讀書人,就連他們三歲和尿泥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一名捕快停下了手中的筆,嘖嘖稱奇地道。
“嗯!那麽現在開始詢問你們另外一件事情,前幾天,你們押了一趟鏢,有沒有這迴事?”
殷士儋狀似隨意的問道,目光卻在仔細地觀察著,幾人對於這件事情的印象。
“有的,那人還很大方的給了二十兩銀子的費用,不過這次我們可沒有動手。”
其中一名鏢師,以為又出了人命,不由地解釋道。
“沒問你們動沒動手,知道他們運送的都是什麽嗎?”
若是小案子,肯定是要交給手下人來辦的。
現在又是人命,又是幾萬兩銀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案要案。
由不得殷士儋和王好問不重視。
卷宗已經交到的順德府。
他們必須要在府衙來人之前,把案件理清楚,不然就算是有功勞,也得分出去一些。
“說是墨錠,本來是要賣往京師的墨錠,後來因為京師已經不再大量地需要這種墨錠了,才又押送了迴去。”
總鏢頭不假思索地說道。
“你確定?”
墨錠和銀錠之間,隻差一個字,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我,草民,確定。”
突然反問了一句,差點讓總鏢頭的舌頭都打結了。
“就這膽子,還敢去殺人越貨。”
殷士儋嗤笑了一聲。
旁邊的王好問立刻拆台道:“殺人越貨,和膽子大小無關,不是我說的,是行不整理了大明幾乎所有這方麵的案件,歸納總結出來的。”
“本官,知道!”
狠狠地瞪了王好問一眼。
殷士儋才繼續問道:“那人叫什麽名字,你知道嗎?”
“文羅,他叫文羅。”
所有的交接,都是他在處理,人名必然不會記錯。
“文羅,文龍羅,嘿嘿!這人連起一個假名字,都懶得費神,看來是真的有恃無恐啊。”
王好問口中念叨了一遍,冷笑地說道。
“不對,他不來文羅,叫羅龍文。”
另一名鏢師,立刻插口道。
殷士儋看了王好問一眼,仿佛在說這種事情是不是會傳染,怎麽到處都有這種病情。
王好問扭過頭,看向了一邊的刑具。
耳朵卻支棱了起來。
不說話可以,但一些審訊出來的消息,自己不能不知道。
他還想著有朝一日,把那個騙子,捉拿歸案呢。
“仔細說說。”
殷士儋繼續詢問道。
“這人又一次說漏了嘴,當時隻有我一人聽到,還以為是聽錯了,若不是大人詢問,草民也想不起來這件事情。”
這名鏢師的目光一直都在王好問的身上,眼中的害怕,怎麽都遮掩不住。
他實在想不明白,剛剛還說得好好的,怎麽就看起了刑具了。
是要給他們上刑了嗎?
剛剛他看的是刷子,要給自己刷毛?
後來又換了一張漁網,難道是要給自己千刀萬剮,在殺到快一千刀的時候停手,讓自己自生自滅?
官府是沒有多少死刑了。
可能夠讓人死得不明不白的刑罰還是有的。
像他們這些殺過人的人,死了也就死了,沒有誰會上書說自己死得蹊蹺。
眼看著王好問的目光,遊離般地轉到了一排鐵簽上麵。
這名鏢師腦門上的汗水豆大地滾了下來。
臉色蒼白的,哆嗦著嘴唇道:“我,草民,還知道,車子上拉運的不是墨錠,是銀錠子,還有,那人的口音是徽州口音,不會錯的。”
說完這句話,鏢師仿佛沒了力氣一樣地癱軟在地上。
瞬間一股子騷臭味,撲麵而來。
殷士儋看了看鏢師,又看了看王好問。
心中無語。
看把人家嚇的。
“收拾一下,換一個地方接著審訊。”
王好問也很無辜,自己隻是目光沒處放,隨便地看了看刑具。
又不是真的要用刑。
至於嗎?
不你過,對於結果來說,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叫什麽?
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厲害的那種兵法,一般人還學不會。
得意的王好問,也不再去糾結,到底誰是主審這件事情了。
意外得來的消息。
也算是解開了一些謎團,銀子怎麽運送出去的,走的是哪一條路。
文龍羅到底是哪個地方的人。
將要向那個地方去。
刑部在接到這一份卷宗的時候,也是無可奈何,南邊現在什麽情況,他們心裏最清楚。
刑部得力量暫時還沒有辦法,延伸過去。
想要執行大明律,還得等兩路大軍,把南邊平一邊才行。
最後事情,又扔給了內閣。
需要更多衙門協同的事情,就交給內閣去辦,不會有錯。
與此同時。
迴到京師述職的嚴世蕃,也在自己老父親的書房裏,看到了這一份卷宗。
上麵的名字,讓他心中升起了一陣波瀾。
好家夥!
膽子真的挺大。
墨錠賣不上價格了,就搞了朝廷一把,而且還成功了。
“怎麽?你認識此人?”
嚴嵩的目光,銳利地看了過來。
自己兒子以前什麽德行,他隻一清二楚,也就這幾年突然給活明白了。
不但不惹是生非,還得他很有助力。
就連他們家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可千萬不要再有那些狐朋狗友們,拉他兒子下水了。
不然他怕是會被氣死。
當然,在死之前,肯定要讓那些人跟著陪葬。
“此人來過天津,當時想要見一麵水軍將軍俞大猷的,隻是來遲了一步,沒有趕上。”
緊接著,嚴世蕃就說了一遍,他偶遇此人的整個經過。
“卷宗上說,此人是徽州的,這一點沒有錯。”
嚴嵩沉吟了一下道:“這件事你就當沒有發生過,一切有我做主,千萬不要插手,聽到沒有?”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很聰明。
就怕在關鍵的時刻,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