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壡和朱載圳兩兄弟,商量了一會。


    最後發現手中缺人。


    任何類型的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緊缺的。


    能夠撈到一個就是賺。


    “其實,寫小說不一定要有進士才行,像其他考不上進士的讀書人,隻要人多起來,集思廣益之下,也不是寫不出好看的小說。”


    一直被忽略的朱載坖,眼看著自己的哥哥,弟弟又想要挖他的人了。


    連忙開口給出了另外一條路子。


    看到兩人正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自己,朱載坖立刻又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句話你們聽說過沒有?更不要說十幾個考不上功名的讀書人了。”


    “真是如此嗎?我怎麽覺得,二弟你是怕我們挖你的人呢?”


    太子朱載壡越來越不好忽悠。


    每一次都會抓住重點來詢問,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怎麽可能,你我兄弟之間,不就是一個小說寫得好的人才嗎,送你又何妨?


    可你也知道,人才就一個,我要是送給大哥,三弟心裏不舒服,送給三弟,大哥心裏也膈應得慌,所以猜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朱載坖立刻搖了搖頭。


    承認是不可能承認的。


    “嗯!辦法是不錯,就這麽辦了。”


    三兄弟,隨著年歲漸長,身高胖瘦也就有了很大的區別。


    相對來說,朱載坖個子要高一點,太子卻要胖一點,朱載圳看起來黝黑一點,壯實一點。


    此時圓臉的朱載壡,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朱載坖的說法。


    “正好,今年來京想要科舉的讀書人還不少,明天咱們就出去貼告示。”


    朱載圳是個急性子,一點也不想耽擱。


    至於辦報紙好不好弄,一點都沒有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於是,三兄弟說說笑笑的,就一起去看望了康妃。


    緊接著就順路把各個嬪妃們都拜訪了一下。


    然後才出宮,迴到了自己的裕王府。


    一晃就是一個月過去。


    小說的連載,使得朱載坖的報紙,一度被人瘋傳。


    也就交通不便,不然銷量還會增加。


    現在走到茶館內,都能夠聽到一些人在討論著,龍鳳,麒麟,白虎之類的神獸,到底哪一個更厲害。


    誰又會功德圓滿。


    也正是在這一種氛圍下,京城決定出兵了。


    兵分兩路。


    一路從陸地上,沿著漕運,一路向南。


    另一路則是沿著海上航道,乘風破浪,向著蘇州府行去。


    朝廷的邸報,內參,還有各種報紙,都報道了此事,就連朱載坖辦起來的報紙,也不落下風。


    “才過了多久的好日子,怎麽朝廷又要打仗了?”


    大多數的百姓們,還是很討厭戰爭的。


    特別是現在京師附近的百姓,更是如次。


    吃飽肚子了,也有了閑錢。


    好生活剛剛開始,突然打仗就是朝廷要加賦。


    自然沒有幾個人願意。


    “聽說是浙江一帶的官老爺們,把朝廷的政令不當一迴事,陰奉陽違的,讓許多老百姓們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也有明事理的人,開口解釋了一句。


    再說,報紙上可是說了,這次出兵不允許底下的官員們給百姓們加賦。


    若是那個地方有官吏們胡作非為,亂收苛捐雜稅,隻要傳出點風聲,立刻就會有禦史在朝堂上參一本。


    刑部和大理寺也不會放任不管。


    捉拿,審理,然後刊登報紙。


    一套流程下來,就得去挖礦,還是拖家帶口,沒有工錢的那種。


    “真的假的?底下的官吏們,不是一直都不把朝廷的政令,當一迴事嗎?”


    也有人很是不解。


    “你不會就是從浙江那一塊地方跑來做工的吧?”


    立刻就有人拆穿了他的身份。


    “我聽他的口音,也不像本地人,盡管學得還像那麽迴事。”


    邊上附和道。


    “你們猜得可真準。”


    隻要到了京師,就沒有人查他的路引,說話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嗬嗬!你們可真的是趕上了好時候,聽說這次帶兵前去的人,還有你們浙江的將軍,叫什麽俞大猷。”


    一群人得意揚揚地說著自己的見解。


    若是以前,誰敢談論朝廷大事。


    抓到了一定會被關進去不可。


    可現在不同了。


    具體哪個地方不同,百姓們感覺不到,但總覺得渾身都自由了一點。


    盡管隻有一點。


    立刻就有了不一樣的精氣神。


    海上。


    三十艘戰艦,乘風而去,破開海浪的壯觀場景,讓站在岸邊送行的人,一個個的興奮不已。


    “好雄偉的戰船,好精銳的水軍。”


    徐學詩喃喃自語道。


    目光迷離的看著破浪而去的戰船,已經想象到,戰鬥時候的樣子了。


    火炮齊射。


    火槍齊射。


    不需要什麽絕妙的兵法,隻憑著巨大的船體,橫衝直撞,就可以讓敵人沉到海地去喂魚。


    “此去浙江,不知何人能擋俞將軍的艦隊。”


    嚴世蕃也是目光迷離。


    同樣是官,可文官到底沒有武官在戰場上,來去如風的暢快。


    不過,讓他選擇的話,一樣會當文官。


    畢竟,不用受多大的苦去訓練。


    “必能一戰而下,俞將軍去,也隻是練兵而已,恐怕都不會有多大,多激烈的戰鬥。”


    站在嚴世蕃身後的一人緩緩說道。


    “含章兄看來對俞將軍很了解啊?”


    嚴世蕃笑著問道。


    此人名叫羅龍文,字含章,隨著大明的印刷業,不但的擴張,需要的油墨種類也多不勝數。


    借著這一股東風,算是發家致富。


    本來在他小的時候,文不成,武不就,隻學會了製墨這一種手藝。


    誰能想到,最後卻成了他安身立命的絕活。


    就連遠在浙江的大商人,都在吹捧,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厲害了。


    “我去過浙江,雖然當時沒有見到過俞將軍,可將軍的兵法,是仰慕已久,你是不知道,十幾天時間平叛,最後一刀斬斷敵酋首級,到底是多大的壯舉。”


    羅龍文迴憶著當時聽到的一些傳說。


    若是不是俞大猷離開浙江的時間太早,恐怕關於俞大猷的英雄事跡,還會更多。


    “走,海邊風大,咱們去酒樓暢談一番。”


    不知為何,嚴世蕃總覺得羅龍文和他是一路人。


    可此時,聽著羅龍文吹捧一個仰慕已久的武將,似乎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好!一直都吃京城的聚賢樓酒菜,這一次嚐一嚐天津的美味。”


    羅龍文從善如流。


    “我還有事,就不去了。”


    徐學詩則是擺了擺手拒絕道。


    天津少了一支精銳水軍,他可不敢輕易地疏忽了天津的治安問題。


    刑科的權利很大,可相應的責任也很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