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變化好大。”


    越是靠近京師,俞大猷就越是有一種很奇怪的感受。


    似乎隻有在京師附近,百姓們的身上,才會有活著的感覺。


    一個人眼中有沒有光,很能在外麵體現得出來。


    “那是自然,外城剛剛擴建了一次,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外城的外城又要擴建了。”


    就連高忠出去了一趟,時間不是很久,都感到了一點對京師的陌生。


    更不要說俞大猷了。


    “朝廷可真有銀子。”


    俞大猷還是沒有忍不住,嘲諷了一句。


    他們底下的人,拚死拚活的才多少俸祿,京師卻已經在大手筆地花銀子了。


    聞言,高忠心中暗道:果真是個忠勇之人,說話就是直接。


    不過口中卻道:“不是朝廷擴建的,是二殿下沒有要朝廷的一文錢,自己建起來的。”


    在來京師的路上,俞大猷沒少聽到關於二殿下的消息。


    其中最多的就是,能夠生財。


    如今又聽到,裕王殿下自己一手擴建的京師外城,無法想象的那種財力,讓俞大猷一陣恍惚。


    得花費多少銀子,才能建造得這麽豪華?


    外城的建造,真的很豪華,讓內城的一些人都心中嫉妒的不行。


    若不是沒法推倒重來,他們自己都想動手了,然後讓二殿下再來一次建設。


    “裕王殿下真有錢。”


    良久,俞大猷也不得不承認,沿途聽到的那些故事,不但沒有誇大其詞的意思,反而說得還保守了很多。


    “嗬嗬!”


    高忠隻是笑笑,不說話。


    以前確實很有錢,可最後都成了皇上的了。


    要不然,哪有錢財來改製九邊的軍隊。


    都是銀子堆起來的。


    已經遇到過好幾個沒有城門稅的縣城,在進入京城的時候俞大猷依舊不是很習慣。


    仿佛不收錢,他們就是一群要被衙門帶走的賊人。


    很快,兩人帶著護衛就到了府衙交接清楚,最後才被皇帝召見。


    乾清宮。


    嘉靖看著眼前穿著寒酸的漢子,更是對其他地方的官府感到失望。


    給軍隊的糧餉有多少他是知道的。


    一個士卒可以維持一家人最簡單的生活,將官也可以很體麵。


    可現在除了他改製過的地方,都是一地雞毛。


    要隻靠著這些武將們,來守護大明的安定,卻總是被那些文人們不斷地挖牆腳。


    “朕想要對海上蠻子用兵,兵部尚書劉天一和前尚書毛伯溫兩人都推薦了你,你對朕的決定有什麽建議?”


    嘉靖開門見山的詢問,讓一直以來麵對官吏,都是雲山霧罩的說一通,讓自己體悟的說話方式,使得俞大猷輕鬆了不少。


    彎彎繞的猜來猜去,真的很難受。


    而且不是他所擅長的。


    “迴皇上,打海戰和陸戰不同,需要更多更大的戰船,火器也有最大,才有勝算。”


    俞大猷說得很明白。


    整個意思就是,得花錢,花更多的錢。


    而且還不能省。


    “以現在大明水師的力量能不能打得過那些海上蠻子?”


    新的火器容易鍛造,新的戰船暫時還是沒有辦法解決。


    嘉靖想有一次勝利,就隻能憑借舊有的戰船來成事了。


    “能行,海上蠻子遠道而來是無根之萍,無論是輜重還是補給,都不會有大明方便,打敗他們沒有問題。”


    來的路上,高忠也提前說了一點關於寧波港的消息。


    那些原來的蠻子,俞大猷也有所耳聞。


    一路上也在琢磨怎麽戰勝敵人的辦法。


    “好!”


    嘉靖定的就是俞大猷這句話。


    立刻展顏笑道:“誌輔(俞大猷的字)既然有信心,那麽朕就可以給你重任了,從今日起組建新的水軍,無論是水軍士卒,還是訓練船隻,都有你負責,隻需給朕一個清單就行。”


    有銀子的皇帝,底氣就是足。


    “謝皇上榮恩。”


    好大的權利,砸得俞大猷腦子暈乎乎的。


    除了謝恩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話可以說。


    “先不忙著謝恩,朕給了你想要的權利,你也得給朕一個答複,多長時間,才能夠練出一隊敢戰的水軍?”


    嘉靖經常給別人畫大餅。


    也被別人的大餅砸暈過,好在反應及時,沒有一條路走到黑。


    對於俞大猷說的是不是真話,嘉靖看得出來,但要說有用,沒有真上戰場戰鬥過,自然是心存疑惑的。


    所以檢驗一番就很有必要了。


    “臣立下軍令狀,半年之內必定成軍。”


    這個時代的武將戰敗了大多都會死,立不立軍令狀,都沒啥區別。


    但態度一定要有。


    嘉靖很滿意。


    滿意的是,此人果真沒有文人的那些花花腸子,引經據典的一通亂侃,就是隻要銀子和權利,卻從不肯背負責任。


    “好,明日早朝,你也來,朝議通過就立刻去天津衛訓練水師。”


    沒多少君臣之間推心置腹的話。


    像俞大猷這樣的小武將,能夠見到皇帝說上幾句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臣遵旨。”


    激動的俞大猷,滿臉通紅。


    來的時候,可沒有想過,會有這麽大的餡餅砸下來。


    隻知道朝廷要用人,還以為是像以前一樣,文人主帥,他們武將從旁協助。


    誰知結果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


    “嗯!你剛到京師,朕也沒有什麽好賞賜你的,就賞賜你一千兩銀子,一座宅院吧。”


    因為外城擴建已經結束,嘉靖手中的宅院和商鋪,可有不少。


    若讓嘉靖自己感覺的話,那就是手中隻剩下銀子了。


    一千兩銀子?


    俞大猷好歹也是領過全軍糧餉的人,可單獨給他的賞賜這麽多,還是平生第一次。


    呐呐的口不能言。


    激動得再次高唿萬歲。


    說其他的話容易錯,但三唿萬歲絕對不會錯。


    本來嘉靖在得知自己二兒子朱載坖比較看好俞大猷,還特地前去城門口觀望,心中覺得能夠省一筆銀子的。


    可得知最後,真的隻是觀望了一次。


    此時也就不得不拿出一點賞賜了。


    父子之間的一次博弈。


    以嘉靖付出了一千兩銀子而告終。


    在俞大猷將要退下的時候,嘉靖心中還覺得很虧,憑啥自己出銀子了,兒子就不能再出一次?


    “你在來京之前,裕王可是一直都很看好你的,若是無事的話,可以前去看看。”


    看看是假。


    要朱載坖出銀子是真。


    朱載坖以前的產業全部被收走了,現在不知不覺中又弄出來了一大堆產業。


    依舊很是能賺錢。


    “臣遵旨。”


    糊裏糊塗的俞大猷,再次應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