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縣是一個新縣。


    成化十五年(1479年)開縣治,複名為恩平縣,縣治為恩平堡故址,建成至今不足七十年。


    周圍的民情複雜。


    百姓們也都有著不同的民風。


    有人不喜歡在此處為官,自然也就有人向往這種地方。


    端的是看個人的為官手段。


    與各個縣城不斷趕場子平叛的俞大猷不同,此時的恩平已經平靜了下來。


    若是不看街道上,偶爾有人家披麻戴孝,很難看出此地遭受過叛亂。


    酒樓裏。


    一派歌舞升平。


    “大人,俞大人已經快要平叛結束了。”


    一名身穿捕快服,腰間挎著繡春刀的漢子,湊到一名聽曲的人身邊小聲說道。


    “哦!這次的平叛速度這麽快嗎?”


    聽曲人顯得很是意外。


    以前幾次可都是需要他給湊足糧餉,那些兵漢們才會出力氣的。


    “摧枯拉朽啊,老爺,您是沒見到,俞大人手一揮,就是一顆人頭,那殺人的速度,快得比割麥子都快。”


    捕快嘖嘖稱奇地說著在遠處看到的場景。


    一開始他的脖子都感覺涼颼颼的,生怕被人不講道理地當做反賊給砍了。


    隨後意識到,自己也是吃皇糧的,怕什麽。


    “聽說,此次平叛所有的糧餉,都是從總督府直接下撥的,你找人問問,看能不能走咱們恩平縣的賬本。”


    作為知縣,他能夠賣一個歐陽必進的人情,已經可以了。


    軍功他不要了,但銀子必須要有。


    “那些被退還的土地,可都得算作官田,這一點也得讓俞大人清楚。”


    坐在另一邊的縣丞,也點撥了一句。


    都是為財。


    上麵需要孝敬,他們就得想辦法在底下人的身上盤剝。


    而把豬養肥了殺掉,就是最快速的賺錢之道。


    不然,十萬雪花銀怎麽到手?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捕快漢子連連應道。


    他的工錢,都是縣裏的幾位老爺發放,自然是老爺說什麽,就是什麽。


    “順便在通知一下新興縣和陽江縣。”


    有錢大家一起賺,才是真正的為官之道。


    一個人獨吞,是要不得的。


    “小的記得了。”


    捕快來得快,去得也快。


    酒樓裏,繼續奏樂,繼續舞。


    歌舞聲中。


    濃縮了恩平縣的所有盛景所在。


    “不知為何總督大人,會下大力氣來平叛?”


    良久,主薄才心裏不是很踏實的問道。


    作為一個縣裏的最末尾的九品官,他的話語權從來不大。


    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縣裏的士紳們得罪不去,因為要靠這些人給他錢花的同時,還和上麵的人有點關係。


    上麵的知縣和縣丞,更加得罪不去。


    升官發財全靠人家。


    自己最多就是個跑腿的,拿一點散碎銀子迴家而已。


    “怕是被那些刁民們煩的吧。”


    旁邊伺候著的酒樓掌櫃的,笑著說道。


    一邊說,還一邊給在座的幾位老爺們斟滿了酒。


    “說什麽屁話,還不是做給京城來的人看的,等這陣風過去了,底下人還是該幹嘛幹嘛去。”


    作為一縣之長。


    知道的消息,肯定比別人多。


    但窮鄉僻壤的地方,再多也多的有限。


    隻知道京城來人了,來的是誰,有什麽目的,都無從得知。


    若不然,也不會這麽悠閑的來聽曲,喝酒。


    另一邊。


    俞大猷戰鬥結束,打掃完戰場,就帶著士卒們往迴趕。


    時間並不充裕,他也不敢多耽擱。


    這就導致了人情世故再次無法做到位。


    “嗬嗬!咱們這位俞大人,還真的是個愣頭青,戰功拿到了,也不知道迴來感謝一二。”


    等了一下午的知縣,不滿地說道。


    他可以不要俞大猷的銀子,有可以不分潤戰功,但他需要的是一個人的態度。


    自己一群人配合著他平叛,居然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


    實在是不當人子。


    “誰說不是呢,去了一趟大同,據說戰功是有的,就是沒人重用,隻能灰溜溜地跑了迴來。”


    縣丞也湊趣地說了一點聽到的見聞。


    不管真假,捧場是必須要有的。


    “能領兵打仗有啥用?這世道啊,講的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主簿也不甘示弱的捧場道。


    “嘿嘿!看來這一次從咱們手中過的糧餉,得多留下一點了,縣裏需要恢複民生,銀子花費的缺口也很大。”


    知縣哈哈一笑。


    平叛的銀子還沒有到賬,就已經三言兩語,給出了去處。


    “知縣大人說得對,不知有多少人家因為這場叛亂,從而導致無家可歸,知縣大人仁慈啊。”


    口中說著仁慈。


    縣丞已經想著怎麽去花這一份銀子了。


    是再納一房小妾,還是置辦一點商鋪?


    很難抉擇啊。


    “縣裏有了知縣大人這樣的活菩薩,就應該給上書萬民書,打造萬民傘,縣裏的那些百姓們,真的是不識好歹,完全不懂事。”


    主薄的話,讓知縣聞言一怔。


    心中琢磨了一下,暗道:自己也該弄點名聲了,也好換一個更來銀子的地方,不然一直勞心勞力地做事,實在是有負讀了那麽多年的聖賢書。


    無為而治,才是最高的治理水平。


    “想法不錯,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記得不要擾民。”


    知縣特意叮囑了一句,讓主薄一愣。


    隨後心中狂喜。


    這是什麽?


    是知縣給他的政績啊。


    更是給他機會撈銀子。


    擾民肯定是不會擾民的。


    那些窮鬼,已經算不上民了。


    “大人放心,下官必定辦好這件事。”


    縣丞張了張嘴,他也想攬過來這個活計,可到底為了臉皮,沒有繼續發聲。


    反正最後好處,也少不了他的一份。


    最偶沒有了額外收入而已。


    不打緊。


    “嗯!好好做事,本官升的快了,你們也就升得快了。”


    知縣勉勵了一句。


    也沒想著迴去,酒樓裏啥都有,何必舍近求遠。


    一時間,除了主薄出去幹活之外。


    知縣和縣丞,各自迴到了自己的專屬院子裏。


    裏麵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兩位美男人。


    有些癖好,不容外人得知。


    關上門,外麵的人也就不會知道,縣裏的老爺們,玩得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


    也隻有酒樓的掌櫃,暗中呸了一口,惡心得連忙轉過頭忙別的去了。


    他得算一算,這一次酒樓虧了多少銀子。


    又該從哪個地方給補迴來。


    還有請了青樓裏的幾個美人,這些也要算進去。


    剛好時間還有,老爺們隻是看了跳舞唱曲,他得親自用一次才甘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