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文剛剛送走朱載坖的人。


    就聽見外麵傳來了一陣陣的喧嘩聲。


    “去,派人看看,那裏到底發生了何事?大敵當前,還在喧鬧成何體統。”


    周尚文點了一位親兵命令道。


    親兵去的時候很快,迴來的時候,都是小跑著迴來的,速度更快。


    “稟報將軍,喧鬧的是三少爺帶過來的士兵,說是二殿下開出了懸賞,每一個活著帶迴來的韃靼可以換到三兩紋銀。”


    在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他也很是振奮。


    那可是銀子啊。


    當兵的沒有比這個更能激勵人心了。


    “三,三,三兩銀子一個人?”


    周尚文都聽得目瞪口呆。


    若是以往打了勝仗,俘虜都是一個大問題,如今居然還能夠賣錢。


    “是的,三兩銀子一人。”


    “你確定是二殿下親口說的?”


    周尚文不是很確定的問道。


    見過豪橫的,沒見過這種豪橫的。


    都說二殿下財神轉世,難道是真的不成?


    不然怎麽支出這麽大的一筆銀子?


    大明征收天下稅收,連糧餉都發不夠,現在卻有人來告訴他,一個人就可以支撐一次戰爭。


    對商人的恐怖能力,不知為何周尚文突然感到有點害怕。


    “彥章想什麽呢?二殿下是咱們大明的二殿下,現在該害怕的應該是那些該死的韃靼。”


    跟隨著一起出來的翁萬達,仿佛看穿了周尚文的心思,立刻上前說道。


    “確實是老夫想多了,不管如何,這次俺答來襲,必定無功而返。”


    隻有邊軍的將領,才能夠真切地明白邊軍的恐怖戰力。


    隻要糧餉足夠,從漠北殺到漠南都沒有一點問題。


    更何況不差錢的二殿下親口許諾。


    這種許諾如今在大同,可是要比大明朝廷的公文,更加的讓人信服。


    畢竟朝廷會騙人,而二殿下從來都會真金白銀地伺候著。


    “去把周君仁叫過來,我要好好的詢問一下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在親兵找到周君仁的時候,他正在被士兵們圍著講述到底如何,讓二殿下給了他們這麽大的好處。


    沒人去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隻因隨同而來的還有一輛拉著銀子的馬車。


    為的就是拿韃靼來換銀子。


    如今所有在宣大的士兵們,都已經默認了這些銀子,都會是他們的。


    府內。


    周君仁可不敢欺騙自己的父親,以偶無意識地說了整件事情的經過。


    “殿下還說,可以提供軍隊武器,皇上已經批準就用如今大同的稅收來購買,三天之後就會派人送過來,不過最先送來的是箭矢,這個容易生產製作。”


    “箭矢大概會有多少?”


    盡管大明的射手不如草原人。


    可隻要數量上去了,一樣戰力十足。


    士兵們不是缺少射箭的手藝,而是缺少強弓硬弩。


    “最先會送來五萬支箭矢,就是刀槍麻煩了一點,不過打造的速度殿下會想辦法提升起來的。”


    周君仁是親眼見過在禦河邊上的工坊捏,如何讓一支箭成型的。


    速度快得不可思議。


    一位熟練的鐵匠,一天最少可以生產一千支還要多。


    而禦河邊上的工坊現在有十座,熟練的工匠也都聚集在了那處。


    若不是一時半會特礦石不夠用,數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這麽多?”


    周尚文覺得,自己這一天吃驚的次數已經夠多了。


    每一件都很出乎意料。


    從一開始的望遠鏡,到銀子攻勢,再到現在的武器裝備。


    算下來二十多年了,從來都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仗。


    翁萬達也不遑多讓。


    胡須都差點因為驚訝而拔光了。


    “咱們大明的朝廷,現在這麽富裕了嗎?”


    翁萬達喃喃自語道。


    “是二殿下太有錢了。”


    周尚文糾正道。


    此時對於有錢人的印象,周尚文已經不在於局限在幾百畝地上麵了,而是看能不能夠一個韃靼兌換三兩銀子上麵。


    這種任性的花錢方式,絕對會對某些人產生巨大的衝擊。


    “哼!天下商人何其多,有錢的也不一定隻有二殿下,可能夠做到這樣的卻隻有一個二殿下。”


    迴過神來的翁萬達狠狠地咒罵道。


    商人由來已久,可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被稱作奸商。


    能夠為了朝廷著想的少之又少。


    “這次打擊韃靼結束之後,老夫倒要看看,我大明其他商人們的嘴臉。”


    說完一甩衣袖,轉身出門。


    他也要想辦法讓士兵們怎樣才能夠拿到更多的銀子迴家了。


    一場巨大的危機,被二殿下三板斧下來,突然成了一場比賽誰換得銀子最多的比試。


    若是晚一步的話,怕是大同的百姓們,都快要把他們碗裏的肉給吃完了。


    事實也是如此。


    周君仁已經把消息封鎖的很嚴密了,可總有人的三五好友還在貧窮著。


    你一句,我一句。


    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了。


    大同還有力氣的百姓們瘋狂了。


    那些賭客們則是更加的瘋狂。


    而朱載坖孩子啊為了這次戰爭做著準備工作。


    行軍打仗,武器有了,隻等著特礦石的到來,就可以三班倒地生產。


    可行軍糧是一個大問題。


    在懸賞了一千兩銀子之後,就有不計其數的人,貢獻出了自己的絕密方子。


    一個個的實驗之下,都不太滿意。


    隻能把人聚集起來,集思廣益地來辦成這件事。


    或許是老天爺也看不慣朱載坖的奢侈。


    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有兩撥人拿出了另種不同的行軍糧製作方法。


    朱載坖品嚐過後,已經記憶中的壓縮餅幹,並無二致了。


    不同的是一個用的是五穀雜糧,另一個用的則是肉類的粉末。


    最後不但給了兩撥人各一千兩銀子之外,還附贈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在二十年之內,這兩款行軍糧,每售賣出一塊,就有一文錢的專利費。


    發明行軍糧的人,並不明白所謂的專利費是什麽玩意,可不妨礙他們知道往後還有源源不盡的錢可以拿。


    “果真是朕的好兒子啊,有錢了之後,朕想要一點銀子,都得想著法子去要,他到好輕易的給人承諾了出去。


    一塊餅幹一文錢是不多,可要是十萬快餅幹呢?”


    嘉靖在王府內氣的都摔碎了兩個茶盞。


    三位美人都無法壓下旺盛的肝火。


    此時不管是黃錦,還是陸柄他們都是一言不發的眼觀鼻,鼻觀心,就當沒有聽見。


    皇帝別看似在發脾氣,可心中指不定有多高興。


    隻是顯擺兒子的方式,不同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