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義的口中沒有被塞著核桃。


    更沒有被繼續捆綁,蠟燭小皮鞭地伺候著。


    “現在本殿下,給你一個任務,就是去郊外,找一片地方養豬。”


    朱載坖明白,他自己出不去皇宮,可有人出得去啊。


    養豬也不過是一個苦力活。


    交給別人,自己隻管產出就成。


    養多少頭豬,一頭養多久出欄,都是有很大的時間限製,作假是很難的。


    隻要自己經常派人查閱賬單的話,也沒誰敢輕易地在其中做手腳。


    陳仁義笑不出來了。


    堂堂錦衣衛指揮使的兒子去養豬?


    多少會讓人笑掉大牙。


    可此時有不能不答應,在掉腦袋和丟麵子之間選擇,他覺得養豬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差事。


    “對了,現在一個九品官的俸祿是多少兩銀子?”


    見到陳仁義答應了下來,朱載坖就要琢磨著怎樣給人付工錢。


    官職給不了,若是工錢再不到位的話,他怕養豬的人會陰奉陽違,看起來辛辛苦苦地養一兩年,豬都出不了欄也不是天方夜譚。


    “每月米一石,其餘折銀數為十九到二十兩之間,正九品的官職應該能夠超過二十兩銀子,但不會太多。”


    太醫許紳聞言如數家珍地說道。


    似乎這一套俸祿,已經刻在了他的腦海深處。


    每時每刻都在做比較,看看自己的俸祿,和別人的差距有多大。


    突然,朱載坖就對自己花出去三百多兩銀子,開始心疼了。


    搞研究太費錢,還不容易出成果。


    在這一刻,朱載坖都想放棄繼續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了,落後就落後點,也不是不能忍受。


    自己已經站得夠高了,享受著最好的待遇。


    還要怎麽奢求?


    不過在轉念想到,幹淨衛生一點,自己也可以少生病,自然也就可以少受罪。似乎銀子花了也就花了,沒啥大不了的。


    往後掙迴來就成了。


    隨即又問道:“外麵的豬肉價格怎樣?”


    決定養豬,考察市場暫時難了一點,但平常的物價還得了解一二。


    “每斤在十二文到十五文之間。”


    許紳已經很久都沒有吃到豬肉了,別看他是太醫,俸祿不少,可居住在京城也是不容易。


    物價飛漲,若不是還能夠偶爾出去掙點外快。


    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


    之所以留下來給朱載坖做研究,也不是朱載坖的想法打動了他,而是一個月多給三十兩銀子的賞錢,就足以晃花他的眼睛。


    也是朱載坖不了解三十兩銀子到底是多麽巨大的一筆財富,輕易地就許諾了出去。


    畢竟,在皇宮中,吃喝拉撒,都是有人在辦。


    根本就花不了錢,也就無從了解銀子的購買力,到底是多麽的紮實。


    “等等,一兩銀子可以換多少文錢?”


    聽著許紳說的大明物價,朱載坖頭暈眼花,完全換算不來。


    剛剛說銀子,忽然就成了多少文。


    實在是不習慣。


    “一兩黃金可以換十兩到十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可以換一千文,也就是一吊錢。”


    舉一反三,這次許紳聰明了一點,問了銀子換製錢的額度,他又補充了一下金子換銀子的額度。


    朱載坖暗自咂舌。


    銀子的購買力真的很瘋狂。


    同時又開始後悔,給許紳開的賞錢高了,三十兩銀子啊。


    大明九品官一年的俸祿都拿不到。


    而許紳在說出了物價之後,心裏也在後悔,悶聲大發財不行嗎?為啥要說得這麽清楚呢?


    眼看著裕王殿下有了反悔的意思。


    修身就心痛的滴血,正要開口返還一些的時候,隻聽朱載坖繼續說道:“一頭豬在二百到三百斤之間,也就是說,本殿下隻能毛賺四兩多銀子?”


    為了避免真的後悔,給許紳多賞了銀子,朱載坖就連忙轉移注意力。


    此時仰著頭,靜靜地看著陳仁義問道:“你覺得,本殿下給你開多少俸祿合適?養豬的那些人,又該給多少工錢?”


    成本價要算進去。


    不然窟窿大了,他可補不起。


    陳仁義也不知道,裕王殿下從哪裏知道,一頭出欄的豬重量的。


    隻是認真地道:“小的能夠給裕王殿下辦事,就是小的的榮幸,俸祿什麽的就不用給了。”


    朱載坖睜大了眼睛,世上還有這種好事?


    若是他上輩子能夠遇到這種合夥人,他相信若是公司的話,公司能夠開到全世界的各個地方去。


    “真不要俸祿?”


    試探地,朱載坖在此問了一句。


    “不要。”


    陳仁義迴答得很是幹脆。


    被父親綁進宮裏來是為了什麽,他一清二楚。


    家裏又不缺錢,不就是養豬嗎?


    不是和養馬差不多?


    區別就是一個有官職,另一個沒有罷了。


    “這可是你說的,不要後悔哦?”


    朱載坖心中也清楚是怎麽迴事,但能夠不花銀子,自然是最好不過。


    “你可以不要俸祿,底下幹活的那些養豬人不能拿錢,暫時就按照每月,每人一兩銀子來算好了。”


    估摸了一下自己剩下的銀子,還可以拿出一千兩來折騰。


    虧了也不心疼。


    對於給養豬人的工錢的多少,不用養家,家中也不愁吃喝,更不愁銀子使用,所以陳仁義的心中也沒有多大的概念。


    隻有許紳卻是暗中決定,等到二殿下的養豬場建成之後,讓自己家的親戚們,前去幹活。


    自己看不上,有失身份。


    在老百姓們的眼中,可是下金蛋的雞。


    同時心中暗自慶幸,還好他沒有說,一個百姓一年賺多錢,就能夠安生的生活。


    不然哪會有這種好事被他知道。


    若是朱載坖有讀心術的話,恐怕會一拍大腿,哎呦一聲“靠!工錢又給高了”。


    送走了陳道義,朱載圳還是沒有弄明白,自家哥哥到底是做了什麽。


    思索良久,才拉到一旁小聲的問道:“養豬是幹嘛?像父皇一樣養咱們嗎?”


    一直生活在皇宮之中,沒有誰和朱載圳說過這些。


    即便是教書的夫子們,也都是之乎者也,閉口不談銀子,仿佛那就是洪水猛獸一般。


    “不一樣,你哥我養豬,就是為了掙銀子,而掙銀子,就可以吃到吃不完的冰糖葫蘆。”


    說買朱載圳不會理解,但要說到吃,情況就不一樣了。


    此時的朱載圳兩眼放光。


    仿佛吃不完的冰糖葫蘆,就在眼前,小拳頭緊緊的握著,一咬牙,一跺腳道:“我也要養豬。”


    “你有銀子嗎?”


    朱載坖問道。


    “不是養豬才有銀子嗎?我有銀子了,還養豬幹嘛?”


    天真無邪的迴答,瞬間就讓朱載坖繃不住了。


    人家這邏輯,似乎沒有半點毛病。


    朱載坖想要解釋一下,養豬和銀子之間的關係,卻在心中默默思索了一下,忽然發現不知從何說去。


    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糾纏不清。


    半晌,朱載坖才緩緩地說道:“有道理。”


    “二哥也覺得我說的話有道理了!”


    朱載圳掩藏不住心中的喜悅。


    在他母親眼中,自己啥也不是,而二哥才是學習的榜樣。


    如今就連二哥都稱讚自己的話有道理,是不是他以後也會成為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同時又在心中補充了一句“大哥肯定說的話,沒有自己有道理的”。


    由此延伸下去,自己比不上二哥,可一定比大哥強。


    太醫許紳,看看二殿下,在看看三殿下。


    兩人之後的這一段對話,讓他明白小孩子依舊是小孩子。


    剛剛二殿下朱載坖對貨值之道的熟悉,差點讓他以為是看到了那些狡猾的大商人。


    “二殿下,香皂的研究,還需不需要繼續下去?”


    眼看著朱載坖要走了,他手中的銀子也快花完了,不得不開口提醒,一個月的賞錢有三十兩銀子。


    比他的太醫俸祿都要多。


    可不想輕易地放棄,來之不易的活計。


    “今天給你放假,等本殿下有錢了,咱們再來研究。”


    感覺到,研究的巨大花費,朱載坖也是怕了。


    “那·····臣的賞賜???”


    許紳是窮過的,沒有啥扔不掉的尊嚴,麵對小孩子許諾,還是多強調幾次最好,免得人家突然忘了,而自己又不曾外出賺外快,家裏就得出去乞討了。


    “一個月三十兩,放心,本殿下少不了你的。”


    對技術型人才,朱載坖還是很看重的。


    拿一點銀子養著,也沒啥大不了。


    得了準信,許紳也不遲疑,既然可以休息的時候,還有銀子拿,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


    陳道義迴到了家中。


    說起了裕王殿下的吩咐,還拿出了一包一千兩的銀子,擺在了桌上。


    陳夫人聽得很是仔細。


    中間還多詢問了幾遍。


    “聽說裕王殿下,連三字經都剛剛認全,是怎麽清楚商人這一套手段的?”


    陳夫人很是不解。


    自己也是養兒子的,怎麽感覺差距好大。


    她道現在都還記得,陳道義懂事的時候,是在哪一天。


    “人家身為皇子,身邊有幾個能人,不過分吧?隻是出自裕王殿下的口罷了,而且裕王殿下這麽做,太子那一邊的人是不是就更加的放心?”


    在兒子被送出宮的時候,陳寅不放心,也跟了出來,此時為了培養兒子的大局觀,說了一點平時都不會說的話。


    “爹爹是不是說,經商會被士大夫厭惡,所以裕王殿下就······”


    陳夫人眼睛一亮,後半句與皇位無緣的話,噎在了喉噥,說不出來。


    她隻求兒子安安穩穩一生,別再像他父親一樣,讓人經常心驚肉跳。


    “心裏明白就成。”


    陳寅訓斥了夫人一聲,才對著陳道義吩咐道:“最近就不要去私塾進學了,把殿下交代事情辦好,咱們家的富貴也就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