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開始幹活
逍遙皇帝還有萬倍返現係統 作者:高俊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零六章 開始幹活
皇帝已經告訴他,這就是混凝土,用模具把這些混凝土裝起來,第二天把模具拆掉,就是磚,隻是這樣的磚成本太大,還是土燒的磚成本小,而且那些淤泥能派上用場。
牛龍記住了皇帝的吩咐,然後就安排人去調遣報名後的災民了。
那些大臣們看到皇帝在安排牛龍事情,自己也去劉關張那裏幫忙了,他們幫著他們登記前來報名的災民們,然後把名冊交給劉備管理,畢竟現在劉備是這次賑災的負責人。
他們隻是臨時來看看的,現在看到皇帝現場指揮,自己也在這裏發揮一點兒作用。
晚上的時候,鍋裏麵飄出了肉的香味,而且是好多鍋裏都飄散出來了不同的香味。
通過劉備的吩咐,這裏所有人都領到了賑災團隊來到這裏的第一頓飯,這飯的味道真美啊,吃著大米飯,還有肉菜,這是以前沒有災難的時候,自己也享受不到的日子啊。
吃完飯之後,劉備又下了一個命令,就是所有人的帳篷都已經準備好了, 然後說了帳篷的位置,說讓有需要的人到帳篷裏麵居住。
夜裏皇帝就帶著大臣們住到了搭建好的帳篷裏,看到如此豪華的帳篷,那些大臣們也想要一個這樣的帳篷呢。
當冷遂過去與皇帝商量的時候,皇帝很痛快的表示,迴到長安城之後,每個大臣賞賜一套這樣的帳篷。
冷遂很高興的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諸位大臣,大臣們都到皇帝的帳篷裏感謝了一番,然後迴去休息了。
練了一會兒功夫,然後就休息了。
翌日一早,剛練完功夫,吃完早餐,就聽到了張飛的大嗓門。
“所有人開飯了,吃飯之後開始幹活了。”
很快的,吃完了早餐,災民們看到竟然還有早餐,一個個的都按照分配下來的任務去幹活了。
第一項任務就是挑選好地方建造房屋了,這次高俊鵬讓劉備他們為這裏建造的房屋是六層的樓房,而且都是大戶的樓房,選的地方都是比較大的,有樹的就把樹砍掉備用,然後把樹根挖出來,再把樹坑填平。
第二項任務就是今天多擺一些桌子,登記今天前來報名的災民,把那些人登記在冊,這些人現在能幫著幹活,以後災後也方便管理了。
第三項任務就是增加大鍋的數量,隨著災民來的越來越多,做飯也是越來越多,幸虧皇帝得到了很多係統返現的糧食,賞賜了這些災民一千萬噸糧食,係統給他返現了一千億噸,無論如何也吃不完了。
第四項任務就是牛龍帶著一群人選址建造窯廠,一群人正在伐木製作模具,準備先製造混凝土磚塊呢。
第五項任務就是開始組織人開始測量江的寬度了,而且要想加深江的深度,就要先打圍堰,截斷水流,才能挖江底。
在皇帝的指揮下,挖機派上了用場,十台挖機一個隊伍,開始了在距離差不多三十米的地方打圍堰,這樣就能快速抽幹裏麵的水,開始加深江底了。
隨著圍堰打好,係統又給皇帝提供了一大批抽水的機器人,讓皇帝高興不已,本來想著把那些水先收到自己空間裏的湖泊裏麵呢。
看到係統提供的機器人與自己想的方法差不多,就是那些機器人先把水存放到機器人的肚子裏,而且那些機器人能容納很多水,一下子給皇帝提供了十萬個,如果把這些機器人全部裝滿水,以後再過沙漠的話,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了。
隨著江裏的水被抽幹,挖機也開始了工作。
災民們看到挖機的效率,實在是太興奮了,因為挖機一爪子就能挖出來五立方泥土,這樣加深江底絕對很快。
江底有災民拿著皇帝發下去的鐵鍬清理著挖機留下的一些掉下來的泥土,扔到挖機的爪子裏麵。
機器人直接把挖出來的土收走了,準備運到窯廠裏麵去準備燒磚。
看到挖機挖過去那平整的麵兒,讓災民們再次看到了皇帝的神奇。
隨著挖機的運轉,傳遞,第一個三千一百米寬三百多米深的江麵形成了,然後挖機又打了四十五度斜坡,斜坡五十米,讓災民們來看的時候,都表示很滿意。
皇帝想的就是既然整理這條長江了,那就索性一次整理到位,省的以後再出現什麽災禍,危及百姓們的生命安全,三千多米寬的長江,足以應付一切大水了。
而且如果太窄太淺的話,自己的計劃就沒法進行了,自己購買的貨輪可是一千五百米的長度,將近五百米的寬度,如果長江都不能過船,那還能放到哪裏呢?
這次把長江加寬到三千多米,就是為了應付自己的大船,而且能容納很多水,三千多米寬的江麵,能應付很多船隻了,能開辟一條水上運輸的線路了。
窯廠選址的地方,已經堆放了很多泥土,很多人在牛龍的帶領下已經學會了如何製作磚坯,隨著機器人不斷向窯廠邊上堆土,災民們學會了如何製作磚坯,就馬不停蹄的製作磚坯,看的牛龍高興不已,皇帝教的技術果然好啊。
磚坯已經製作了很多,就等著窯廠建造好之後,把這些磚坯燒好,就能建設房屋了。
關羽帶著一批人組成了混凝土大隊,這個隊伍足有十萬人,就是為了聽候調遣的,他們先開山,碎石,然後攪拌混凝土,用自己砍伐的樹木做成了推車,有皇帝這個現代人的指導,他們做成了簡易的三輪車,而且是能騎著走的,正常的橡膠輪的三輪車。
眾人再次誇讚了皇帝。
這裏幹的熱火朝天。
皇帝讓混凝土大隊把挖好的江底邊上做了五米寬,半米厚的混凝土,然後連著斜坡都是半米厚的混凝土,這樣的話,以後就能控製江水的深度了。
四十五度的斜坡,往外延伸了五十米,也就是說原來五六米寬的長江,現在變成了三千二百米寬的長江。這次皇帝就給這裏取名為長江,不再叫大周江了。
江邊還做了十米高的大壩,就是為了防止洪水的,大壩旁邊修建了一個六米寬的花園,花園外麵修建了一條二十米寬的大路,全是混凝土路麵。
皇帝已經告訴他,這就是混凝土,用模具把這些混凝土裝起來,第二天把模具拆掉,就是磚,隻是這樣的磚成本太大,還是土燒的磚成本小,而且那些淤泥能派上用場。
牛龍記住了皇帝的吩咐,然後就安排人去調遣報名後的災民了。
那些大臣們看到皇帝在安排牛龍事情,自己也去劉關張那裏幫忙了,他們幫著他們登記前來報名的災民們,然後把名冊交給劉備管理,畢竟現在劉備是這次賑災的負責人。
他們隻是臨時來看看的,現在看到皇帝現場指揮,自己也在這裏發揮一點兒作用。
晚上的時候,鍋裏麵飄出了肉的香味,而且是好多鍋裏都飄散出來了不同的香味。
通過劉備的吩咐,這裏所有人都領到了賑災團隊來到這裏的第一頓飯,這飯的味道真美啊,吃著大米飯,還有肉菜,這是以前沒有災難的時候,自己也享受不到的日子啊。
吃完飯之後,劉備又下了一個命令,就是所有人的帳篷都已經準備好了, 然後說了帳篷的位置,說讓有需要的人到帳篷裏麵居住。
夜裏皇帝就帶著大臣們住到了搭建好的帳篷裏,看到如此豪華的帳篷,那些大臣們也想要一個這樣的帳篷呢。
當冷遂過去與皇帝商量的時候,皇帝很痛快的表示,迴到長安城之後,每個大臣賞賜一套這樣的帳篷。
冷遂很高興的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諸位大臣,大臣們都到皇帝的帳篷裏感謝了一番,然後迴去休息了。
練了一會兒功夫,然後就休息了。
翌日一早,剛練完功夫,吃完早餐,就聽到了張飛的大嗓門。
“所有人開飯了,吃飯之後開始幹活了。”
很快的,吃完了早餐,災民們看到竟然還有早餐,一個個的都按照分配下來的任務去幹活了。
第一項任務就是挑選好地方建造房屋了,這次高俊鵬讓劉備他們為這裏建造的房屋是六層的樓房,而且都是大戶的樓房,選的地方都是比較大的,有樹的就把樹砍掉備用,然後把樹根挖出來,再把樹坑填平。
第二項任務就是今天多擺一些桌子,登記今天前來報名的災民,把那些人登記在冊,這些人現在能幫著幹活,以後災後也方便管理了。
第三項任務就是增加大鍋的數量,隨著災民來的越來越多,做飯也是越來越多,幸虧皇帝得到了很多係統返現的糧食,賞賜了這些災民一千萬噸糧食,係統給他返現了一千億噸,無論如何也吃不完了。
第四項任務就是牛龍帶著一群人選址建造窯廠,一群人正在伐木製作模具,準備先製造混凝土磚塊呢。
第五項任務就是開始組織人開始測量江的寬度了,而且要想加深江的深度,就要先打圍堰,截斷水流,才能挖江底。
在皇帝的指揮下,挖機派上了用場,十台挖機一個隊伍,開始了在距離差不多三十米的地方打圍堰,這樣就能快速抽幹裏麵的水,開始加深江底了。
隨著圍堰打好,係統又給皇帝提供了一大批抽水的機器人,讓皇帝高興不已,本來想著把那些水先收到自己空間裏的湖泊裏麵呢。
看到係統提供的機器人與自己想的方法差不多,就是那些機器人先把水存放到機器人的肚子裏,而且那些機器人能容納很多水,一下子給皇帝提供了十萬個,如果把這些機器人全部裝滿水,以後再過沙漠的話,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了。
隨著江裏的水被抽幹,挖機也開始了工作。
災民們看到挖機的效率,實在是太興奮了,因為挖機一爪子就能挖出來五立方泥土,這樣加深江底絕對很快。
江底有災民拿著皇帝發下去的鐵鍬清理著挖機留下的一些掉下來的泥土,扔到挖機的爪子裏麵。
機器人直接把挖出來的土收走了,準備運到窯廠裏麵去準備燒磚。
看到挖機挖過去那平整的麵兒,讓災民們再次看到了皇帝的神奇。
隨著挖機的運轉,傳遞,第一個三千一百米寬三百多米深的江麵形成了,然後挖機又打了四十五度斜坡,斜坡五十米,讓災民們來看的時候,都表示很滿意。
皇帝想的就是既然整理這條長江了,那就索性一次整理到位,省的以後再出現什麽災禍,危及百姓們的生命安全,三千多米寬的長江,足以應付一切大水了。
而且如果太窄太淺的話,自己的計劃就沒法進行了,自己購買的貨輪可是一千五百米的長度,將近五百米的寬度,如果長江都不能過船,那還能放到哪裏呢?
這次把長江加寬到三千多米,就是為了應付自己的大船,而且能容納很多水,三千多米寬的江麵,能應付很多船隻了,能開辟一條水上運輸的線路了。
窯廠選址的地方,已經堆放了很多泥土,很多人在牛龍的帶領下已經學會了如何製作磚坯,隨著機器人不斷向窯廠邊上堆土,災民們學會了如何製作磚坯,就馬不停蹄的製作磚坯,看的牛龍高興不已,皇帝教的技術果然好啊。
磚坯已經製作了很多,就等著窯廠建造好之後,把這些磚坯燒好,就能建設房屋了。
關羽帶著一批人組成了混凝土大隊,這個隊伍足有十萬人,就是為了聽候調遣的,他們先開山,碎石,然後攪拌混凝土,用自己砍伐的樹木做成了推車,有皇帝這個現代人的指導,他們做成了簡易的三輪車,而且是能騎著走的,正常的橡膠輪的三輪車。
眾人再次誇讚了皇帝。
這裏幹的熱火朝天。
皇帝讓混凝土大隊把挖好的江底邊上做了五米寬,半米厚的混凝土,然後連著斜坡都是半米厚的混凝土,這樣的話,以後就能控製江水的深度了。
四十五度的斜坡,往外延伸了五十米,也就是說原來五六米寬的長江,現在變成了三千二百米寬的長江。這次皇帝就給這裏取名為長江,不再叫大周江了。
江邊還做了十米高的大壩,就是為了防止洪水的,大壩旁邊修建了一個六米寬的花園,花園外麵修建了一條二十米寬的大路,全是混凝土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