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法海不懂愛
四合院:距離槍斃還有三天 作者:水不爭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匯報工作迴來,齊振東凳子還沒捂熱,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打進來。
基本上都是昨晚舞會抓的那些幹部的單位來電,詢問情況的。
一聽是上上上麵的領導,要嚴懲嚴辦,當即話鋒一轉,批評那些假借舞會之名,亂搞男女關係,生活作風嚴重敗壞,表示公安要嚴懲不貸。
那十幾個幹部,送去勞教肯定是少不了的,就看是一年還是三年。
齊振東抱著蜂窩爐子剛清閑幾分鍾,徐槐推門而入,齊振東剛要發火時,看見是得力幹將,立馬一副笑臉:
“累不?趕緊過來休息一下,忙了一天一夜,真是辛苦。”
“齊局長,有個重要情況……”
徐槐跟迴了自己家似的,自己泡茶,自己找煙,明明兜裏有華子,就不抽。齊振東直咧嘴:
“你買那麽多老家具幹嘛?又貴又不好用,改天我幫你踅摸一些新家具,帶海綿的沙發,坐著多舒服。”
法海不懂愛!局長你不懂文化傳承!
那些舊家具都是文化遺產,不管是用料還是審美,都是珍品。
我徐槐,是要保護這些將來可能會被宵小之輩,打砸的曆史文化!
我容易嗎我!
“我家裏不是人多嘛,幾個男孩子還沒床呢,讓人把東西拉迴來,估個價,我花錢買下來。”
齊振東嗬嗬一笑:
“你小子真不懂啊,軟沙發都不要,行,你讓莊南臨多帶幾個人跟你走一趟,估算一下價格,然後讓他寫條子,我簽字。”
“但我得提醒你一句,價格不能太低,現在很多眼睛盯著你呢,袁領導讓我提醒你,一切都要按流程辦事。”
“明白,絕不給人落下口舌!”
齊振東拉住要走的徐槐:
“我就剩那半包煙了。”
徐槐瞥了眼齊振東,沒見過這麽寒酸的領導,他語重心長地向上管理:
“齊局長,你也是馬上要高升的人了,要注意搞好群眾基礎,你說以後沒有群眾支持,你怎麽做好工作?”
你特麽……要不你來當我的領導?
“兩件事!第一,把你微表情那一套,總結成文字經驗,上麵要。”
“第二,一會紫禁城要來人取東西,你自己的案子,自己處理。”
徐槐呆若木雞,最討厭的就是寫材料寫工作匯報,他甚至連卷宗都懶得寫。
啪!
一包華子和半包牡丹,拍在齊振東麵前:
“不就是拿你半包煙嗎?你至於這麽報複我?我還你一包半,寫材料的事……我讓汪大飛寫,行不行?”
齊振東順手把煙裝進兜裏:“誰寫我不管,反正半個月之內,把你那套寫成報告就行。”
……
徐慧珍和蔡全無在街角處停下
“我說句實話,你別生氣,徐槐那麽年輕,怕是辦事不牢靠,我們還得想別的辦法。”
“我聽你的。”蔡全無嘿嘿一笑,他以徐慧珍馬首是瞻。
“我公公說過,金大鼎家裏至少有這麽多。”徐慧珍豎起手指,比了個耶,在蔡全無眼前晃了晃。
“二十根大黃魚!?”蔡全無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光芒。
“你呀,膽子太小了,往多了猜!”
徐慧珍比耶的手收迴來,抹了把清鼻涕,抹在布鞋鞋底,然後挽住蔡全無的胳膊,左右看看,壓低聲音:
“你太看不起漢奸了,金大鼎當初開的一容齋,表麵是他自己的,其實那是給鬼子斂財的!”
“他以為自己幹的事人不知鬼不覺,我公公一清二楚。”
“我公公生前有一次閑聊,說金大鼎家裏,至少有兩百根大黃魚,還有不少從紫禁城弄出來的好東西,小鬼子投降的時候,沒來得及帶走。”
“上次參加舞會,我四處看了他家的宅子,院子裏那至少棵三十年牡丹樹以前沒有,鬼子投降後,金大鼎花重金買的。”
“為什麽那種時候買牡丹樹?肯定是為了隱藏什麽。”
蔡全無瞪大眼睛,有幾分慌亂和著急,二百根金條?他們能把握住那麽多財富嗎?
把握不住的話,那就是殺人的刀。
“慧珍,咱們是不是太貪心了?兩百根大黃魚呢,萬一小鬼子找迴來怎麽辦?要我說,還不如告訴徐公安呢。”
徐慧珍氣不打一處來,輕輕戳了一下蔡全無的腦門:
“你覺得小鬼子還敢來?十七國的聯合軍都不怕,還怕小鬼子?”
“小酒館我可以公私合營,是因為那是大勢所趨,咱們小老百姓改變不了,等過幾年,股息還完,小酒館就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以後靠什麽生活?”
“就算不為咱們考慮,也得為老大和肚子裏的孩子考慮。”
蔡全無的眼神瞬間溫柔,輕撫著徐慧珍還尚且平坦的小肚子,剛剛的擔憂已然蕩然無存。
作為父母,是該為孩子算計。
愛之深,則計之遠。
“所以呀,我們得另找門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小年輕身上,你不是也說過,徐槐以前浮躁的很。”
“那找誰?”蔡全無問道。
“找我七舅老爺!”
“你還有七舅老爺?”
“遠房的,八竿子都打不著了,但得去試一試,也是公安,在市局上班呢。”
“那你這關係,比我硬,市局上班肯定比分局強。”
……
紫禁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有一部分是1925年,紫禁城博物館成立之初,就在紫禁城工作的,參加過文物南遷的浩大工程。
有一部分是公私合營之後,琉璃廠一些古玩店關門歇業,老師傅們聘用到博物館工作。
還有一些,是民間從事古玩這一行的。
來接收張玉成偷盜贓物的,是報警的盧象升帶隊,來了四個師傅,八個保衛科工作人員,全都帶著槍。
盧象升今年六十出頭,小老頭一個,戴著厚厚的眼鏡,頭上扣著瓜皮帽,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小徐同誌,除了這些之外,金刀還差兩把,攢絲嵌石金如意一把,鏨花金執壺三個,金冊三冊,鑲寶珠金手鐲兩副,禦用金碗八個。”
“最重要的是,乾隆年間的一個金編鍾,一定得找迴來。金編鍾的工藝,是金器的巔峰之作……”
徐槐呆若木雞。
好家夥!
直接好家夥!
報警時候你們可沒說丟了這麽多金器,起碼金編鍾的事你們就沒說。
你確定是張玉成和李良傑偷走的?
(呀呀呀,昨天忘了定時發布,起床一看沒更新,還有兩章,馬上送到)
基本上都是昨晚舞會抓的那些幹部的單位來電,詢問情況的。
一聽是上上上麵的領導,要嚴懲嚴辦,當即話鋒一轉,批評那些假借舞會之名,亂搞男女關係,生活作風嚴重敗壞,表示公安要嚴懲不貸。
那十幾個幹部,送去勞教肯定是少不了的,就看是一年還是三年。
齊振東抱著蜂窩爐子剛清閑幾分鍾,徐槐推門而入,齊振東剛要發火時,看見是得力幹將,立馬一副笑臉:
“累不?趕緊過來休息一下,忙了一天一夜,真是辛苦。”
“齊局長,有個重要情況……”
徐槐跟迴了自己家似的,自己泡茶,自己找煙,明明兜裏有華子,就不抽。齊振東直咧嘴:
“你買那麽多老家具幹嘛?又貴又不好用,改天我幫你踅摸一些新家具,帶海綿的沙發,坐著多舒服。”
法海不懂愛!局長你不懂文化傳承!
那些舊家具都是文化遺產,不管是用料還是審美,都是珍品。
我徐槐,是要保護這些將來可能會被宵小之輩,打砸的曆史文化!
我容易嗎我!
“我家裏不是人多嘛,幾個男孩子還沒床呢,讓人把東西拉迴來,估個價,我花錢買下來。”
齊振東嗬嗬一笑:
“你小子真不懂啊,軟沙發都不要,行,你讓莊南臨多帶幾個人跟你走一趟,估算一下價格,然後讓他寫條子,我簽字。”
“但我得提醒你一句,價格不能太低,現在很多眼睛盯著你呢,袁領導讓我提醒你,一切都要按流程辦事。”
“明白,絕不給人落下口舌!”
齊振東拉住要走的徐槐:
“我就剩那半包煙了。”
徐槐瞥了眼齊振東,沒見過這麽寒酸的領導,他語重心長地向上管理:
“齊局長,你也是馬上要高升的人了,要注意搞好群眾基礎,你說以後沒有群眾支持,你怎麽做好工作?”
你特麽……要不你來當我的領導?
“兩件事!第一,把你微表情那一套,總結成文字經驗,上麵要。”
“第二,一會紫禁城要來人取東西,你自己的案子,自己處理。”
徐槐呆若木雞,最討厭的就是寫材料寫工作匯報,他甚至連卷宗都懶得寫。
啪!
一包華子和半包牡丹,拍在齊振東麵前:
“不就是拿你半包煙嗎?你至於這麽報複我?我還你一包半,寫材料的事……我讓汪大飛寫,行不行?”
齊振東順手把煙裝進兜裏:“誰寫我不管,反正半個月之內,把你那套寫成報告就行。”
……
徐慧珍和蔡全無在街角處停下
“我說句實話,你別生氣,徐槐那麽年輕,怕是辦事不牢靠,我們還得想別的辦法。”
“我聽你的。”蔡全無嘿嘿一笑,他以徐慧珍馬首是瞻。
“我公公說過,金大鼎家裏至少有這麽多。”徐慧珍豎起手指,比了個耶,在蔡全無眼前晃了晃。
“二十根大黃魚!?”蔡全無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光芒。
“你呀,膽子太小了,往多了猜!”
徐慧珍比耶的手收迴來,抹了把清鼻涕,抹在布鞋鞋底,然後挽住蔡全無的胳膊,左右看看,壓低聲音:
“你太看不起漢奸了,金大鼎當初開的一容齋,表麵是他自己的,其實那是給鬼子斂財的!”
“他以為自己幹的事人不知鬼不覺,我公公一清二楚。”
“我公公生前有一次閑聊,說金大鼎家裏,至少有兩百根大黃魚,還有不少從紫禁城弄出來的好東西,小鬼子投降的時候,沒來得及帶走。”
“上次參加舞會,我四處看了他家的宅子,院子裏那至少棵三十年牡丹樹以前沒有,鬼子投降後,金大鼎花重金買的。”
“為什麽那種時候買牡丹樹?肯定是為了隱藏什麽。”
蔡全無瞪大眼睛,有幾分慌亂和著急,二百根金條?他們能把握住那麽多財富嗎?
把握不住的話,那就是殺人的刀。
“慧珍,咱們是不是太貪心了?兩百根大黃魚呢,萬一小鬼子找迴來怎麽辦?要我說,還不如告訴徐公安呢。”
徐慧珍氣不打一處來,輕輕戳了一下蔡全無的腦門:
“你覺得小鬼子還敢來?十七國的聯合軍都不怕,還怕小鬼子?”
“小酒館我可以公私合營,是因為那是大勢所趨,咱們小老百姓改變不了,等過幾年,股息還完,小酒館就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以後靠什麽生活?”
“就算不為咱們考慮,也得為老大和肚子裏的孩子考慮。”
蔡全無的眼神瞬間溫柔,輕撫著徐慧珍還尚且平坦的小肚子,剛剛的擔憂已然蕩然無存。
作為父母,是該為孩子算計。
愛之深,則計之遠。
“所以呀,我們得另找門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小年輕身上,你不是也說過,徐槐以前浮躁的很。”
“那找誰?”蔡全無問道。
“找我七舅老爺!”
“你還有七舅老爺?”
“遠房的,八竿子都打不著了,但得去試一試,也是公安,在市局上班呢。”
“那你這關係,比我硬,市局上班肯定比分局強。”
……
紫禁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有一部分是1925年,紫禁城博物館成立之初,就在紫禁城工作的,參加過文物南遷的浩大工程。
有一部分是公私合營之後,琉璃廠一些古玩店關門歇業,老師傅們聘用到博物館工作。
還有一些,是民間從事古玩這一行的。
來接收張玉成偷盜贓物的,是報警的盧象升帶隊,來了四個師傅,八個保衛科工作人員,全都帶著槍。
盧象升今年六十出頭,小老頭一個,戴著厚厚的眼鏡,頭上扣著瓜皮帽,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小徐同誌,除了這些之外,金刀還差兩把,攢絲嵌石金如意一把,鏨花金執壺三個,金冊三冊,鑲寶珠金手鐲兩副,禦用金碗八個。”
“最重要的是,乾隆年間的一個金編鍾,一定得找迴來。金編鍾的工藝,是金器的巔峰之作……”
徐槐呆若木雞。
好家夥!
直接好家夥!
報警時候你們可沒說丟了這麽多金器,起碼金編鍾的事你們就沒說。
你確定是張玉成和李良傑偷走的?
(呀呀呀,昨天忘了定時發布,起床一看沒更新,還有兩章,馬上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