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吳王妃的主動示好
催著我和離,公主上門你哭啥? 作者:江東飛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未來丈母娘不再反對他們談戀愛,李想非常開心。
劉鶯拉著李想的手。
“你這一去就是十幾天。你們要再不迴來,我都準備去黑水鎮找你們了。”
趙清竹此時也從馬車上跳下來。
“怎麽著,怕我把你男人拐跑啦?”
劉鶯俏臉一下子紅起來,趕緊放開李想的手。
幾人進了院子,劉鶯拿出一塊掌心大小的黃金令牌。
“這是我母妃讓我給你的。”
李想接過金令,就見上麵寫著一個楚字。
李想十分不解。
“王妃這是什麽意思?”
劉鶯低聲道:“這塊金令是母妃的一件信物,也是我舅舅給她的護身符。有了這東西,萬一你在京城遇到危險,便可將此物拿出來。
京城有不少楚王密探。
隻要你拿出此物,楚王密探便會想辦法救你。”
李想倒是沒想到,吳王妃會將如此重要的東西送給他。
“王妃將如此重要之物給我,不太好吧?”
劉鶯將金令往李想懷裏一塞。
“這有什麽不好的。反正楚王的密探都認識我母妃,她有沒有這個金令,並沒什麽區別。
但是你拿著這個金令,關鍵時刻就有可能會救你的命。
另外,母妃送你這個金令,也不是白送。她想讓你給她做幾個更清晰,可以看更遠的望遠鏡。她打算送給她王兄。”
李想知道,吳王妃的王兄便是楚王。
李想一口便答應下來。
“沒問題!”
楚王是大夏七大諸侯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不僅國土最大,而且國中的帶甲之軍也是高達十萬以上。
自趙王李信被殺後,楚王便成了太後與元壽帝的眼中釘。這也是楚王要暗中派大量密探到京城的原因。
楚王也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趙王。
不過,自從元壽帝過世,太後便似乎忘了楚王的存在,再也沒有為難楚王。
但楚王卻不敢放鬆警惕。
李想知道,他如果能與楚王打好關係,對他複國會有巨大好處。
既然吳王妃是楚王的妹妹,李想自然要借這次的機會,好好討好一下楚王。
“小鶯你迴去告訴王妃,我不僅可以給她十把可以看更遠、更清楚的望遠鏡,我還可以送楚王兩百把射程、射速更快的連弩。”
對李想來說,要造出看得更清楚、更遠的望遠鏡,並不難。他隻要讓劉景青再建個作坊,在原有的工藝上進行一番改進,便可以做到。
不過,這種望遠鏡,李想並不打算往外賣。
李想打算用這批望遠鏡裝備隴西軍。每個百戶以上,都要配備一把這種望遠鏡。
這樣,隴西軍在與匈奴人日常作戰時,便可以提前發現對手。
還有一些重要的合作者,李想也可以送一些。
至於那種連弩,現在已經不算李想的最新武器。李想很快就能造出可射五百箭的戰車,這種連弩已經算不上先進。
但是對於楚王來說,這種連弩卻是非常的先進。
李想相信,隻要楚王收到他這兩百把連弩,就一定會主動來找他合作。
有楚王在暗中支持,李想的複國大業,又多了一成希望。
劉鶯早就聽說,李想在黑水鎮,有幫衛盈盈造一批非常厲害的連弩。聽說李想要送她舅舅兩百把連弩,劉鶯一喜。
“真的嗎?”
劉鶯知道,她母妃現在已經越來越重視李想。雖然母妃嘴上還沒同意她嫁給李想,但是也已經不再阻止她與李想見麵。
如果李想能再送她舅舅兩百把這種連弩,他舅舅楚王一定會非常開心。
到時候,舅舅再幫她在母妃和父王麵前講幾句李想的好話。她和李想的婚事就差不多了。
劉鶯越想越開心,整張俏臉都因為興奮,變得紅撲撲。
“我現在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妃。”
劉鶯說著,轉身就要往外跑。
李想忙將她叫住。
“你等一下!”
李想叫住劉鶯,拿出兩把他帶來的連弩交給劉鶯,然後又教她這種連弩的用法。
劉鶯在院子裏現場試了一下。
這一試射,劉鶯更加興奮。這種連弩不僅射程更遠、射速更快,而且由於有瞄準星,學習起來也要簡單得多。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按目前的情況,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要五年。弩手雖然難度低一些,但也至少要一年。
可是李想的這種連弩由於有準星,想要培養一名合格弩手,隻要大半個月便可以。
將劉鶯送走後,李想又去了一趟劉景青的青田社。
他要將望遠鏡的改進工藝畫出來,並讓劉景青再建一個新作坊。
處理完望遠鏡的工藝改進,李想又順便去看了一下他們的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的前期工作也已完成,並開始按李想的要求,開始印刷書籍。隻是因為還沒得到李想的命令,這些書籍暫時還沒對外出售。
李想來到印刷社,卻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由於造紙藥水被公孫良完全控製,馬經武說下個月便沒辦法再造出白紙。他們印刷社也將因為無紙可用,不得不停工。
看到印刷社裏眾人一個個愁眉苦臉,李想卻笑了。
“大夥兒不用擔心!”
“你們忘了這造紙術是誰發明的了嗎?有我李想在,你們覺得他公孫良可能獨占這造紙的藥水嗎?”
眾人這才想起來,這種造紙術本來就是李想教馬經武的。
既然李想能發明造紙術,自然就有辦法解決藥水的問題。
於是大家放心下來。
李想安撫好印刷社,又讓人把郭青梅找來。
郭青梅現在也終於知道,李想便是她一直欽慕的青田先生。雖然心中後悔,但郭青梅知道,她現在已經配不上李想。她也不敢再有這樣的非分之想。
見到李想,郭青梅顯得有些拘謹。
“李先生找我有事?”
李想讓郭青梅先坐,然後才向她道:“製作白糖的事情,你就不用親自幹了。找兩個可靠的人,交給他們去做就行了。
另外,香皂的生意你也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這兩項生意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你隻需偶爾去檢查一下他們的工作就行了。
接下來,我打算把印刷社的生意,也交給你負責。
另外,你自己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千萬別把身體累垮了。”
半個多月不見,郭青梅明顯清瘦了不少。李想這樣說,也是不希望郭青梅把身體累垮了。
郭青梅見李想關心她的身體,頓時感動得眼眶濕潤了。
“公子放心,我身體好得很,不會有事的。我現在就去調整白糖和香皂的生意,然後來幫公子處理這邊印刷社的事情。”
郭青梅說著,匆匆出門。
在郭青梅的心裏,她能幫李想做的事情越多,她心裏便越高興。
劉鶯拉著李想的手。
“你這一去就是十幾天。你們要再不迴來,我都準備去黑水鎮找你們了。”
趙清竹此時也從馬車上跳下來。
“怎麽著,怕我把你男人拐跑啦?”
劉鶯俏臉一下子紅起來,趕緊放開李想的手。
幾人進了院子,劉鶯拿出一塊掌心大小的黃金令牌。
“這是我母妃讓我給你的。”
李想接過金令,就見上麵寫著一個楚字。
李想十分不解。
“王妃這是什麽意思?”
劉鶯低聲道:“這塊金令是母妃的一件信物,也是我舅舅給她的護身符。有了這東西,萬一你在京城遇到危險,便可將此物拿出來。
京城有不少楚王密探。
隻要你拿出此物,楚王密探便會想辦法救你。”
李想倒是沒想到,吳王妃會將如此重要的東西送給他。
“王妃將如此重要之物給我,不太好吧?”
劉鶯將金令往李想懷裏一塞。
“這有什麽不好的。反正楚王的密探都認識我母妃,她有沒有這個金令,並沒什麽區別。
但是你拿著這個金令,關鍵時刻就有可能會救你的命。
另外,母妃送你這個金令,也不是白送。她想讓你給她做幾個更清晰,可以看更遠的望遠鏡。她打算送給她王兄。”
李想知道,吳王妃的王兄便是楚王。
李想一口便答應下來。
“沒問題!”
楚王是大夏七大諸侯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不僅國土最大,而且國中的帶甲之軍也是高達十萬以上。
自趙王李信被殺後,楚王便成了太後與元壽帝的眼中釘。這也是楚王要暗中派大量密探到京城的原因。
楚王也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趙王。
不過,自從元壽帝過世,太後便似乎忘了楚王的存在,再也沒有為難楚王。
但楚王卻不敢放鬆警惕。
李想知道,他如果能與楚王打好關係,對他複國會有巨大好處。
既然吳王妃是楚王的妹妹,李想自然要借這次的機會,好好討好一下楚王。
“小鶯你迴去告訴王妃,我不僅可以給她十把可以看更遠、更清楚的望遠鏡,我還可以送楚王兩百把射程、射速更快的連弩。”
對李想來說,要造出看得更清楚、更遠的望遠鏡,並不難。他隻要讓劉景青再建個作坊,在原有的工藝上進行一番改進,便可以做到。
不過,這種望遠鏡,李想並不打算往外賣。
李想打算用這批望遠鏡裝備隴西軍。每個百戶以上,都要配備一把這種望遠鏡。
這樣,隴西軍在與匈奴人日常作戰時,便可以提前發現對手。
還有一些重要的合作者,李想也可以送一些。
至於那種連弩,現在已經不算李想的最新武器。李想很快就能造出可射五百箭的戰車,這種連弩已經算不上先進。
但是對於楚王來說,這種連弩卻是非常的先進。
李想相信,隻要楚王收到他這兩百把連弩,就一定會主動來找他合作。
有楚王在暗中支持,李想的複國大業,又多了一成希望。
劉鶯早就聽說,李想在黑水鎮,有幫衛盈盈造一批非常厲害的連弩。聽說李想要送她舅舅兩百把連弩,劉鶯一喜。
“真的嗎?”
劉鶯知道,她母妃現在已經越來越重視李想。雖然母妃嘴上還沒同意她嫁給李想,但是也已經不再阻止她與李想見麵。
如果李想能再送她舅舅兩百把這種連弩,他舅舅楚王一定會非常開心。
到時候,舅舅再幫她在母妃和父王麵前講幾句李想的好話。她和李想的婚事就差不多了。
劉鶯越想越開心,整張俏臉都因為興奮,變得紅撲撲。
“我現在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妃。”
劉鶯說著,轉身就要往外跑。
李想忙將她叫住。
“你等一下!”
李想叫住劉鶯,拿出兩把他帶來的連弩交給劉鶯,然後又教她這種連弩的用法。
劉鶯在院子裏現場試了一下。
這一試射,劉鶯更加興奮。這種連弩不僅射程更遠、射速更快,而且由於有瞄準星,學習起來也要簡單得多。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按目前的情況,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要五年。弩手雖然難度低一些,但也至少要一年。
可是李想的這種連弩由於有準星,想要培養一名合格弩手,隻要大半個月便可以。
將劉鶯送走後,李想又去了一趟劉景青的青田社。
他要將望遠鏡的改進工藝畫出來,並讓劉景青再建一個新作坊。
處理完望遠鏡的工藝改進,李想又順便去看了一下他們的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的前期工作也已完成,並開始按李想的要求,開始印刷書籍。隻是因為還沒得到李想的命令,這些書籍暫時還沒對外出售。
李想來到印刷社,卻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由於造紙藥水被公孫良完全控製,馬經武說下個月便沒辦法再造出白紙。他們印刷社也將因為無紙可用,不得不停工。
看到印刷社裏眾人一個個愁眉苦臉,李想卻笑了。
“大夥兒不用擔心!”
“你們忘了這造紙術是誰發明的了嗎?有我李想在,你們覺得他公孫良可能獨占這造紙的藥水嗎?”
眾人這才想起來,這種造紙術本來就是李想教馬經武的。
既然李想能發明造紙術,自然就有辦法解決藥水的問題。
於是大家放心下來。
李想安撫好印刷社,又讓人把郭青梅找來。
郭青梅現在也終於知道,李想便是她一直欽慕的青田先生。雖然心中後悔,但郭青梅知道,她現在已經配不上李想。她也不敢再有這樣的非分之想。
見到李想,郭青梅顯得有些拘謹。
“李先生找我有事?”
李想讓郭青梅先坐,然後才向她道:“製作白糖的事情,你就不用親自幹了。找兩個可靠的人,交給他們去做就行了。
另外,香皂的生意你也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這兩項生意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你隻需偶爾去檢查一下他們的工作就行了。
接下來,我打算把印刷社的生意,也交給你負責。
另外,你自己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千萬別把身體累垮了。”
半個多月不見,郭青梅明顯清瘦了不少。李想這樣說,也是不希望郭青梅把身體累垮了。
郭青梅見李想關心她的身體,頓時感動得眼眶濕潤了。
“公子放心,我身體好得很,不會有事的。我現在就去調整白糖和香皂的生意,然後來幫公子處理這邊印刷社的事情。”
郭青梅說著,匆匆出門。
在郭青梅的心裏,她能幫李想做的事情越多,她心裏便越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