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思慮再三後,還是決定施行列侯就國的政策。


    劉恆要公開和功臣集團宣戰,從上次列侯集體抱團行為來看,此時一次性解決,遠比一刀一刀的割肉強的多。


    當然了,想一次性解決是很困難的,劉恆將列侯劃成了三個批次,分批解決。


    第一批便是一些還活著的開國功臣,因功獲封的列侯;第二批便是那些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現在還年輕的二代;第三批便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了,讓他們留在朝中擔任官職也無妨。


    ————————


    在這次大朝會上,群臣都不是很積極。


    畢竟上次劉恆確實妥協了,而且朝中上下最近也無大事發生,大家都以為劉恆這次叫他們來,純粹是走個形式。


    隻有周勃激動萬分,從上殿到行禮都是帶著笑的。


    一想到馬上就可以保留著爵位退休,周勃怎能不激動?


    畢竟周勃確實老了,又在家歇了五年,人在享受過安逸過後,很難在找到之前的工作狀態。


    現在的人放幾天假都不想複工,更何況周勃放了五年假,整個人都習慣了懶散。


    等一切禮儀結束後,劉恆便率先發言:“如今正值春季,糧食尚處於未成熟的階段,國庫吃緊,京城中實在沒有存糧;


    諸位臣工,大家可有好的建議,應對這次糧食的危機啊!”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漢朝是農業國,一般秋天收獲糧食後,儲存起來用於過冬,春天再重新播撒糧種。


    春天實際上是國家最窮的時候,老百姓秋天積攢的糧食,吃了一個冬天,到春天就幾乎所剩無幾了。


    大家一時間都不敢亂開口,因為大家都熟悉了皇帝的套路,這麽說肯定是為了下麵要說的做鋪墊。


    見朝中沒人說話,蘇雲知道,自己應該出場了。


    蘇雲站了出來,走到大殿最中央。


    群臣一見是蘇雲站出來了,都不自覺的往兩邊和後麵挪了挪。


    上次蘇雲可把他們坑慘了,收了他們的錢不辦事,還帶兵上殿威脅群臣,壓了群臣一頭,讓大家心裏都恨透了蘇雲。


    這些天,大家私下裏幾乎沒有不罵蘇雲的,一時間,蘇雲在大家口中的風評都降為了負數。


    尤其是那幾個在大朝會上叫的最兇的九卿官員,他們飯後覺前幾乎都要罵一遍蘇雲。


    可蘇雲畢竟是丞相,官職遠在他們之上不說,蘇雲可還掌握著北軍的兵權呢!


    他們也隻敢背地裏罵罵,正麵遇到蘇雲,還得是客客氣氣的行禮。


    “陛下,自高祖登基之初,便定下了列侯迴封地的國策;


    可當時正值建國之初,異姓王叛亂四起,國家根基不穩,因此高祖對於列侯迴封地這件事,便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如今天下暫定,戰事已經大大減少,不需要列侯們再上戰場殺敵,況且國庫吃緊,難以供養,列侯現在沒有留在長安的必要。


    諸位開國時期的老功臣們,應當按照高祖時期定下的國策,迴到各自的封地,安享晚年。”


    此言一出,在場的群臣無不嘩然。


    我們在長安住了20年了,根都紮下了,哪是你說讓我們走就走的啊!


    況且大家在京城培養了20多年的人脈,軍功一代間有著深厚的兄弟情,軍功二代間有著從小一起玩大的朋友情,你一句話就想把人家多年的情誼拆散?


    酂侯蕭延和平陽侯曹奇第一個站了出來反對,他們屬於功臣二代中地位最高的,這時候他們必須站出來唱反調。


    見有人出來挑大梁,大家也就都站了出來反對。


    就連太仆汝陰侯夏侯嬰都站出來反對,畢竟他一把年紀了,又在長安呆了多年,實在不想迴到自己的封地。


    劉恆早已料到大家反對,“你們這又是何苦呢?京城中已經沒有糧食了,即便你們待在京城,國家也無法給你們發糧食。


    你們現在迴到封地多好,朕給你們多加點食邑,讓你們迴去過過享福的生活,朕這是心疼你們啊!”


    劉恆這麽一利誘,不少人的內心已經動搖,隻不過看了看大家都沒動,他們也不好意思接受。


    周勃站了出來,這場戲的高潮終於來了。


    周勃手捧著相印跪倒在地上,將相印高高舉起,“臣對陛下實在是感佩之極,臣周勃年事已高,願交出權力迴封地養老,還望陛下接受。”


    周勃這麽一插手,群臣再次嘩然,許多人的內心已經有了動搖。


    要知道,周勃可是三朝老臣,為開國立下無數戰功,對當今皇帝更是有擁立之功,可謂風光無限。


    當初陳平去世後,大家都以為接替陳平的應該是灌嬰,沒想到劉恆又把周勃叫了迴來,可見周勃在劉恆心中究竟是何地位。


    連周勃這個大腿都甘心交權了,他們這些連腳趾頭都不是的人,能擰得過劉恆這個胳膊嗎?


    就在殿下群臣嘩然之際,劉恆站起身走下台來,將周勃扶了起來。


    “周丞相勞苦功高,在朝中做事令大家無不信服,朕又豈能忍心讓您迴封地呢?”


    “老臣實在力不從心,這天下是年輕人的天下,我們老一輩的人也該退下來了,迴到封地頤養天年有何不可?”周勃這裏已經不像演戲,倒像是真情流露了。


    在經過三辭三讓後,劉恆終是答應了周勃的要求,接過了相印,並給周勃加了1000戶的食邑。


    有周勃這個例子在先,老一輩的列侯們也都放下心來,紛紛表示願意迴封地。


    當然,承繼爵位的一些軍功二代肯定是不願意迴去的,他們依然唱著反調。


    劉恆倒也不急,一步步的瓦解,如今老一輩的人能夠交出權力,劉恆已經心滿意足了。


    要知道,那些開國功臣的影響力,要比這些功臣二代強太多了。


    這次大朝會,劉恆不僅收迴了權力,將功臣集團瓦解,還給了一批老臣體麵的退場,除了承繼爵位二代們,都算是皆大歡喜了。


    臨走之前,周勃又親自去了一趟北軍,看望了一下兒子。


    周亞夫肯定是不能跟著周勃迴封地的,他現在是北軍的校尉,還有著屬於自己的使命。


    父子二人,終於由吵不完的架,變成了說不完的情,在這一刻,以前所有的不愉快都釋懷了。


    或許下次相見,便是在另一個世界了……


    周勃的人脈還是很廣的,臨走之際,大家都來送行,連劉恆都親自來了。


    周勃和他們一一作了告別,送走他們之後,周勃還是沒舍得走。


    直到等來了蘇雲。


    蘇雲悄悄將之前答應周勃的東西,塞到了他的車駕裏。


    是道家的不傳之秘,修習之後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可以讓周勃晚年在封地好好地練一練。


    兄弟二人就這樣麵對著麵,有無數的話,到了嘴邊卻說不出來……


    最後,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個擁抱。


    周勃終於放下了心中的那個執念,“兄弟,別活這麽累,大漢終是劉姓江山,和你無關,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別把肩上的責任看得太重。”


    “我!走了!”


    周勃坐上了馬車,迎著夕陽,緩緩離開了這長安城,離開了這權力的旋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顧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顧雲生並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