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嚇壞了眾人,他們沒想到,蘇雲居然那麽夠膽!


    帶兵入殿,這可是謀反的大罪!


    在座的大多是軍功二代,他們哪見過這種場麵?


    一時間,大家都僵住了,誰也不敢亂動、亂說話了。


    有幾個膽大的想上前,指責蘇雲的謀反罪,也被劉恆一個眼神瞪了迴去。


    在這情況下,劉恆不開口,誰還敢隨便說話?


    當然了,也該到劉恆開口的時候了。


    “好了!


    大朝會之上,豈容如此放肆?”


    聽了這話,蘇雲朝著劉恆行了個禮,“臣有罪,驚擾了陛下,還望陛下治罪。”蘇雲邊說邊吩咐士兵退下。


    群臣紛紛效仿,朝著劉恆行禮,“臣等有罪,望陛下恕罪。”


    “諸位臣工,這次是朕的錯,朕不該縱容自己的弟弟,朕有錯,朕向天下人檢討。


    就按照長青侯說的,削去淮南王劉長的一個郡作為懲罰,以儆效尤。


    朕在這裏向各位保證,以後凡是不犯都漢律者,朕一律不會動他。


    對各位功臣和其後代們,犯大漢律者,朕以後也會從輕處罰,隻要不造反,最嚴重的朕也不會削其爵位,讓你們爵位傳給子孫後代。”劉恆說得情真意切,眼角竟情不自禁的流下兩行淚來。


    皇帝如此袒露心跡,群臣自然也上了頭,紛紛用袖子掩著麵容哭泣。


    況且這話算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功臣集團,功臣們見好就收、借坡下驢,紛紛站了出來讚同了劉恆的話。


    “陛下聖明!”


    為了徹底堵住大家的嘴,劉恆又罰了蘇雲一年俸祿。


    群臣現在正在高興的頭上,陛下有罰的心就行,大家肯定不會計較罰了多少……


    ……


    其實,這場大朝會都是蘇雲下的一個套。


    不亮亮自己的手段,群臣還真以為自己好欺負!


    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蘇雲唱著白臉,和群臣徹底決裂;劉恆就唱起了紅臉,讓群臣可以借坡下驢,順勢結束這次鬧劇。


    劉恆妥協了,群臣也妥協了,隻能說在第一場的交鋒中,互有勝負。


    當然,這次和群臣的交鋒中,劉恆隻要沒輸,保持朝廷的正常運作,便是大贏。


    不然要真鬧大了,群臣集體罷工,讓朝廷運轉不起來,那劉恆可就惹了大事了。


    大漢這時的選官製度可不是科舉製,皇帝沒法在短時間內將朝臣全部大換血,也沒法在短時間內就培養好自己的勢力。


    唯獨蘇雲,幾乎和群臣站在了對立麵。


    不過現在的蘇雲也不一樣了,在經過劉恆同意後,蘇雲也開了丞相府,意味著蘇雲可以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了。


    之前蘇雲幾乎是獨自一人,承擔一個類似皇帝參謀的角色,不掌握實權,在朝堂上也沒有什麽話語權。


    從今天開始,蘇雲要漸漸走向一個權臣之路!


    這一切都是淩駕在劉恆的信任之上,在經曆過上次的誤會之後,劉恆現在對雲哥是絕對信任。


    畢竟高祖嚴選,那必為精品。


    當然,劉恆也是有要求的;


    就是蘇雲丞相府裏的所有屬官,都必須和太子親近。


    這是一個要求,也可以說請求,並不是劉恆對蘇雲權力的限製。


    太子本來也需要培養太子府的屬官,直接讓蘇雲一步到位,再當上太子太傅,這樣蘇雲培養多年的官員就可以直接被太子直接利用,保證皇位的順利交接。


    在劉恆之前的皇位,就沒幾個傳穩的,劉恆現在一定要保證皇位在自己這支裏傳下去,打破凡皇位交接必不穩定的流言。


    —————————


    在這場大朝會上,分成了那麽幾派,被劉恆看在了眼裏。


    一是那些要和劉恆對峙的臣子,二是現在懂得明哲保身的周勃及其黨羽,三則是一些沒有站隊的人。


    第三派則是袁盎、賈誼等人。


    他們都是朝廷的新人,無論群臣怎麽鬧,他們都得不到什麽好處,所以幹脆就不站隊,靜靜地看著。


    以他們這種層次,即便是不站隊,也不會招來大家的記恨。


    袁盎是真心直諫,要削減劉長封地就是袁盎提出來的。


    袁盎認為劉長此舉太過囂張跋扈,隻有對他小有懲戒,引起他的重視,這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保護。


    劉恆本來不予采納的,直到雲哥提出了這次的計劃。


    恰巧蘇雲的計劃和袁盎的建議相吻合,劉恆最後還是采納了袁盎的建議,削去了劉長的一個郡,以示懲戒。


    賈誼不同,他是從中看到了一展才華機會。


    當然他也不傻,這次的事情中,他也看到了蘇雲的能力和皇帝對蘇雲的信任,於是他就先來到了蘇雲的家。


    要是直接在朝堂上給劉恆提這建議,那賈誼這輩子可就不敢再出門了,說不定躺床上睡覺都能被人刺殺。


    賈誼是全程參加了這次朝會的,現在他可把蘇雲當成他佩服的偶像。


    賈誼來到了蘇雲家,得到了蘇雲的熱情招待。


    蘇雲正好也想去見見他,畢竟自己小時候也背過他的《過秦論》,當時學過他的人物生平,蘇雲還是想勸勸他,在朝堂上不要那麽顯眼。


    “蘇丞相,你可是老帥了啊,簡直就是我的偶像。”賈誼倒也不客氣,“誼這次來是有一計給陛下獻上,但是拿不定主意,想讓丞相來幫我看看。”


    “哪裏哪裏,賈大夫有什麽國策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一起商量一下。”


    蘇雲對賈誼的行為還是很滿意的,他還是懂得藏些鋒芒,說明還有救。


    賈誼開門見山:“陛下所慮者,乃功臣列侯也,這一次的事情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當然,功臣們也不是傻子,他們很快就能反映出端倪來,再次抱團抵抗。


    此時要做的就是必須打散他們的團結,讓他們成為一盤散沙,陛下方可從中斡旋。


    功臣及功臣二代們,之所以在朝堂上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呆在京城,他們互相之間都有聯係。


    要知道,他們之間有著兄弟情,這都是過命的交情,即便是二代,他們之間也保持著深厚的朋友情誼。


    上下級之上還有提拔的友情,功臣之間還有相互聯姻所形成的親情,另外還有為了共同利益而奮鬥的團結之情。


    由此,他們之間的感情緊緊聯係在一起,牢不可破,即便是陛下,也隻能妥協。


    我認為,隻有讓列侯們各自迴到各自的封地,不讓他們留在長安,斷了他們之間的相互聯係,將他們打成一盤散沙,他們彼此之間情誼就會越來越小;


    慢慢的,陛下在通過各種手段不斷的打壓,削弱他們的權力。


    如此,便可瓦解功臣集團。


    此,便是列侯就國之計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顧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顧雲生並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