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計劃,拉攏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懂醫術,這太尉清楚吧,剛迴朝中,我已經看出太後身體不佳,大限將近……”說到這,蘇雲突然頓了頓,給周勃足夠的想象時間。
“倘若有一天呂家人封鎖消息秘不發喪,趁機調兵入宮,將你們這些前朝舊臣通通殺死,到那時你們就是想反抗,也沒有辦法了。”
周勃常年帶兵,又何嚐不知道如今局勢的嚴峻?
周勃是在思考著,他不能確定蘇雲到底是呂雉派來試探的,還是真心想要動手。
蘇雲明白他的顧慮,勸解道:“太尉不必多想,這麽多年我跟著呂後隻是為了獲得她的信任,實不相瞞,我獲得先帝授意,奉命守衛劉氏江山,絕無異心!
先帝曾說過,安劉氏江山者,必然是你我二人,先帝的話,你還不信嗎?
曹相國臨終前給了我一份名單,上麵有著所有他在北軍安插的親信,如今我迴朝又在北軍做事;
隻需要太尉挾持住酈商來要挾酈寄,讓他說服呂祿交出兵權,趁著呂祿猶豫不決之際,發動其他親信奪取北軍軍權!”
周勃思考了半天,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可照你這麽說的,倘若呂太後有所發覺怎麽辦?你這麽大的動作,呂太後又怎能沒有反應?”
蘇雲撇嘴一笑,這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太尉別忘了,我還擔任著郎中令,況且前任的郎中令是劉章,他對呂家也是深仇大恨,自然會願意幫助我們,郎中令負責保衛皇宮的安全,手裏還有著一支軍隊;
我和陛下親近,隻需要陛下點頭,假裝陛下身體不好駕崩,呂太後必定親自前來查看,到那時調兵將她軟禁起來,你們就趁此機會進入北軍,奪下北軍的兵權!”
蘇雲的話確實很有吸引力,當然風險也很大,收益也是成正比的,關鍵就在蘇雲身上。
當初功臣集團低估了呂家的野心和呂後的手腕,沒想到呂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徹底蛀空了劉家王朝;
時間拖的越久,獲勝的機會越小,呂家人已經遍及朝堂各地,如果再給呂家幾年時間,周勃還真沒把握平定呂家人。
眼看著呂家蛀空朝堂,周勃也是心痛無比,他就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創造驚天一擊!
如今,蘇雲的計劃還算縝密,再加上各地反呂的勢力,內外聯合,說不定還真能成功。
要知道,任何政變都沒有100%的把握。
這麽大的事情,周勃需要思考,蘇雲也不是要周勃現在就答應,隻是讓他不要泄露消息,便離開了。
周勃和陳平私下裏必定有聯係,陳平那邊就讓周勃去聯係吧,蘇雲一迴來一次性去那麽多家裏,難免會讓別人起疑。
臨走之際,蘇雲用眼睛掃了一遍府裏的這些家丁,給周勃暗示得很清楚了。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不能留!
自古以來,大事泄露許多都是因為家丁聽到了什麽而舉報,為了以防萬一,這些家丁一個都不能留!
———————
走到門口,蘇雲又看到了躲到屋外牆角的周亞夫,決定上前調侃一下他。
“嘿,周亞夫,想不想成為名震一方的大將軍啊?”
周亞夫初生牛犢不怕虎,很自然的挺起了胸膛,抬起了頭:“怎麽不想?我想要成為父親那樣的大將軍,統領大軍,建立大功,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你可不能因為小時候對我有偏見就小看我!雖然我現在隻是一名百夫長,但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將來一定可以做到大將軍!”
這話在別人聽來,也不過是一個小孩子鼓勵自己的話,或許笑笑就過去了;
可蘇雲不一樣,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周亞夫未來會有怎樣的成就,對周亞夫的話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不如先來我北軍,到我手底下做一個千夫長,怎麽樣?”
周亞夫也不管父親同意不同意,連連答應了蘇雲的要求。
這個太有誘惑力了!
百夫長升千夫長,看似隻是一個字的轉變,可在軍中的權力卻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在和平年代沒有軍功可以立,軍中每升一級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周勃剛想上前阻止,可惜兒子嘴快已經答應了,他也隻能無奈接受。
因為蘇雲來找周勃商討誅呂的事情,這時候把兒子調到蘇雲手裏,難免有一種把兒子送過去當人質的感覺。
周亞夫不管父親怎麽想,他現在隻為自己升官而高興。
周亞夫:我太想進步了呀!
周勃看著兒子興奮的樣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孩子很有軍事天賦,可惜政治天賦一點都不遺傳自己;
未來,這孩子走的越高,就會摔得越慘……
……
諸呂之亂能夠順利平定,曆史上的劉章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這一次要想成功,依然離不開劉章的全力支持。
蘇雲答應事成之後,表奏劉章為趙王,將趙國世世代代封給劉章。
他和呂家人有深仇大恨,早就投靠了周勃等人,即便是蘇雲不許給他巨大利益,他也會出手的。
況且,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因此,對蘇雲的招攬,他欣然同意,答應了下來。
臨走之際,劉章問道:“這麽大個事,你有把握成功嗎?”
蘇雲沒有迴頭,“周勃、陳平會為我的內應,曆史會見證我的成功。”
這次,無論周勃動不動手,蘇雲都會逼他一把。
隱忍了12年,在得到韓信的指點後,蘇雲可以確定計劃成功的概率有九成。
剩下的一成,就看天命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今,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不得不動手了。
三天後。
長青侯府的府門被敲響了,蘇雲親自打開門後,門外沒有一個人,隻有門口的地上放了一塊布絹。
小心揣到懷裏,走到角落中打開,上麵寫著:拉劉章下水,他曾是我們內應,事成讓夫遞信號,在外製造些動亂,裏應外合。
是周勃的親筆字無疑了,周勃既然敢寫這封信,就說明已經做好了準備,下定動手的決心了。
在動手之前,還必須見一見這次行動的主角。
—————————
公元前184年,遠在齊國的劉襄,收到了弟弟劉章的一封書信。
他等這一天好久了,就等著這封書信!
所有的諸侯王都知道呂後患了重病,身體已經危在旦夕,都在等著呂後去世的這一刻,起兵誅呂!
書信的內容不短,但劉襄很快就總結出了其中的重點:
呂太後去世,呂祿、呂產兄弟密不發喪,準備帶兵入皇宮誅殺功臣和皇帝,改朝換代!
忍了那麽多年,也該動手了,讓呂家人看看,我劉家兒郎的風采!
我劉襄!
在齊國起兵了!
“倘若有一天呂家人封鎖消息秘不發喪,趁機調兵入宮,將你們這些前朝舊臣通通殺死,到那時你們就是想反抗,也沒有辦法了。”
周勃常年帶兵,又何嚐不知道如今局勢的嚴峻?
周勃是在思考著,他不能確定蘇雲到底是呂雉派來試探的,還是真心想要動手。
蘇雲明白他的顧慮,勸解道:“太尉不必多想,這麽多年我跟著呂後隻是為了獲得她的信任,實不相瞞,我獲得先帝授意,奉命守衛劉氏江山,絕無異心!
先帝曾說過,安劉氏江山者,必然是你我二人,先帝的話,你還不信嗎?
曹相國臨終前給了我一份名單,上麵有著所有他在北軍安插的親信,如今我迴朝又在北軍做事;
隻需要太尉挾持住酈商來要挾酈寄,讓他說服呂祿交出兵權,趁著呂祿猶豫不決之際,發動其他親信奪取北軍軍權!”
周勃思考了半天,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可照你這麽說的,倘若呂太後有所發覺怎麽辦?你這麽大的動作,呂太後又怎能沒有反應?”
蘇雲撇嘴一笑,這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中,“太尉別忘了,我還擔任著郎中令,況且前任的郎中令是劉章,他對呂家也是深仇大恨,自然會願意幫助我們,郎中令負責保衛皇宮的安全,手裏還有著一支軍隊;
我和陛下親近,隻需要陛下點頭,假裝陛下身體不好駕崩,呂太後必定親自前來查看,到那時調兵將她軟禁起來,你們就趁此機會進入北軍,奪下北軍的兵權!”
蘇雲的話確實很有吸引力,當然風險也很大,收益也是成正比的,關鍵就在蘇雲身上。
當初功臣集團低估了呂家的野心和呂後的手腕,沒想到呂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徹底蛀空了劉家王朝;
時間拖的越久,獲勝的機會越小,呂家人已經遍及朝堂各地,如果再給呂家幾年時間,周勃還真沒把握平定呂家人。
眼看著呂家蛀空朝堂,周勃也是心痛無比,他就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創造驚天一擊!
如今,蘇雲的計劃還算縝密,再加上各地反呂的勢力,內外聯合,說不定還真能成功。
要知道,任何政變都沒有100%的把握。
這麽大的事情,周勃需要思考,蘇雲也不是要周勃現在就答應,隻是讓他不要泄露消息,便離開了。
周勃和陳平私下裏必定有聯係,陳平那邊就讓周勃去聯係吧,蘇雲一迴來一次性去那麽多家裏,難免會讓別人起疑。
臨走之際,蘇雲用眼睛掃了一遍府裏的這些家丁,給周勃暗示得很清楚了。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不能留!
自古以來,大事泄露許多都是因為家丁聽到了什麽而舉報,為了以防萬一,這些家丁一個都不能留!
———————
走到門口,蘇雲又看到了躲到屋外牆角的周亞夫,決定上前調侃一下他。
“嘿,周亞夫,想不想成為名震一方的大將軍啊?”
周亞夫初生牛犢不怕虎,很自然的挺起了胸膛,抬起了頭:“怎麽不想?我想要成為父親那樣的大將軍,統領大軍,建立大功,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你可不能因為小時候對我有偏見就小看我!雖然我現在隻是一名百夫長,但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將來一定可以做到大將軍!”
這話在別人聽來,也不過是一個小孩子鼓勵自己的話,或許笑笑就過去了;
可蘇雲不一樣,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周亞夫未來會有怎樣的成就,對周亞夫的話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不如先來我北軍,到我手底下做一個千夫長,怎麽樣?”
周亞夫也不管父親同意不同意,連連答應了蘇雲的要求。
這個太有誘惑力了!
百夫長升千夫長,看似隻是一個字的轉變,可在軍中的權力卻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在和平年代沒有軍功可以立,軍中每升一級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周勃剛想上前阻止,可惜兒子嘴快已經答應了,他也隻能無奈接受。
因為蘇雲來找周勃商討誅呂的事情,這時候把兒子調到蘇雲手裏,難免有一種把兒子送過去當人質的感覺。
周亞夫不管父親怎麽想,他現在隻為自己升官而高興。
周亞夫:我太想進步了呀!
周勃看著兒子興奮的樣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孩子很有軍事天賦,可惜政治天賦一點都不遺傳自己;
未來,這孩子走的越高,就會摔得越慘……
……
諸呂之亂能夠順利平定,曆史上的劉章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這一次要想成功,依然離不開劉章的全力支持。
蘇雲答應事成之後,表奏劉章為趙王,將趙國世世代代封給劉章。
他和呂家人有深仇大恨,早就投靠了周勃等人,即便是蘇雲不許給他巨大利益,他也會出手的。
況且,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因此,對蘇雲的招攬,他欣然同意,答應了下來。
臨走之際,劉章問道:“這麽大個事,你有把握成功嗎?”
蘇雲沒有迴頭,“周勃、陳平會為我的內應,曆史會見證我的成功。”
這次,無論周勃動不動手,蘇雲都會逼他一把。
隱忍了12年,在得到韓信的指點後,蘇雲可以確定計劃成功的概率有九成。
剩下的一成,就看天命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今,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不得不動手了。
三天後。
長青侯府的府門被敲響了,蘇雲親自打開門後,門外沒有一個人,隻有門口的地上放了一塊布絹。
小心揣到懷裏,走到角落中打開,上麵寫著:拉劉章下水,他曾是我們內應,事成讓夫遞信號,在外製造些動亂,裏應外合。
是周勃的親筆字無疑了,周勃既然敢寫這封信,就說明已經做好了準備,下定動手的決心了。
在動手之前,還必須見一見這次行動的主角。
—————————
公元前184年,遠在齊國的劉襄,收到了弟弟劉章的一封書信。
他等這一天好久了,就等著這封書信!
所有的諸侯王都知道呂後患了重病,身體已經危在旦夕,都在等著呂後去世的這一刻,起兵誅呂!
書信的內容不短,但劉襄很快就總結出了其中的重點:
呂太後去世,呂祿、呂產兄弟密不發喪,準備帶兵入皇宮誅殺功臣和皇帝,改朝換代!
忍了那麽多年,也該動手了,讓呂家人看看,我劉家兒郎的風采!
我劉襄!
在齊國起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