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十年磨一劍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太原後,劉邦快速整頓好軍隊,從周勃手中接過了整個軍隊的權力。
軍權隻有掌握在自己手裏才最真實,相信任何人都是放屁。
劉邦先是親自到大牢裏釋放出被自己冤枉的婁敬,親自給他道歉,並給他官複原職並賞金百兩。
劉邦又親自給他賜姓,從此他就改成了劉敬,這對一個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殊榮。
對於之前去打探的那十幾批使者,劉邦直接把他們都殺了,因為他們對局勢的判斷不力,才導致自己戰敗,為了穩住朝局,這個鍋他們必須背。
至於那些激進求戰的官員,在劉邦有生之年,他們肯定是得不到重用了。
~
經過初步計算,漢匈雙方的軍隊損失幾乎持平,這場仗並沒有什麽贏家。
聽了下麵的匯報,劉邦總算是放下心來。
這場仗雖然丟人了點,但也不是什麽敗仗,要算上之前收複的太原和呂梁,這場仗劉邦還算是大勝呢!
他倒沒怎麽在意後世史官的評價,他看得很開,自己受命於天,三年滅秦,七年統一全國,有著曆史不可磨滅的功績。
這時候也沒什麽史官亂記載的例子,畢竟先秦時期的古籍、曆史記載等等都在戰亂中遺失了,現在保留下來的真的不多。
……
匈奴冒頓在平城一帶整頓好兵馬後,就率領著全軍迴到了匈奴。
此時此刻,在這占不到一點便宜,不如賣個麵子給劉邦,此時撤軍對雙方都好看。
匈奴騎兵不適合大規模的作戰,而且也沒有攻城的器械,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騎兵偷襲戰術,到某個地方搶劫糧食物資,搶完就跑,一點機會也不給對麵。
並不占領,隻是掠奪……
但是掠奪比占領更可惡!
因為騎兵的速度很快,等漢軍反應過來出兵迎戰時,匈奴騎兵早已經跑得沒影了,所以麵對匈奴的騎兵,漢軍幾乎是束手無策。
盛產馬匹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河套,一個是匈奴的腹地,現在都在匈奴手中。
中原地區也有馬匹生產,但品種不好,質量都不咋地。
而且沒有廣闊的草原來喂養馬匹,中原地區和匈奴地區不一樣。
匈奴地區大多都是散養,而漢朝大多數都是聚眾群養,馬匹吃的不如人家的好,練的也不如人家開,自然就沒辦法和人家草原相比。
綜合下來,匈奴在騎兵方麵會越來越強,而漢朝在騎兵方麵會越來越弱。
劉邦也沒辦法,大漢百廢待興,自然是打不過正在巔峰時期的匈奴,隻能寄希望於後世子孫了……
……
在大帳中作戰後總結時,劉邦並沒有給蘇雲升官,但蘇雲一點不在乎,本來也沒想著做啥官。
自己這次及時把消息傳到周勃軍中,使漢軍能夠快速救援,讓劉邦隻在山上被圍了四天。
曆史上的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士兵連馬匹都吃完了,最後逃生的時候自然比現在狼狽的多。
他也算變相救了劉邦,讓漢軍的損失最小化。
迴到軍帳,再次躺到熟悉的小床上,蘇雲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許多天來的疲憊,徹底得到了放鬆,蘇雲連衣服都沒脫,很快就進入了沉沉的夢鄉……
再次醒來,已經是黃昏時分,由於是冬天,外麵已經黑透了。
揉了揉惺忪的眼,卻差點沒把蘇雲嚇背過去。
劉邦坐在自己床邊盯著自己呢!
我尼瑪……
自己不會是沒睡醒呢吧?
出於身體的習慣,蘇雲還趕緊起身:“臣蘇雲,拜見陛下!”
劉邦趕緊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蘇雲的肩,把即將打算行禮的蘇雲按了迴去。
“哎哎哎,不用拜,不用拜,這麽些天奔波,別說是你,連寡人也累了,確實該好好休息。”
劉邦說完,又解下身上的大布襖,把他鋪到了蘇雲的床上。
“冬天冷,睡覺穿著衣服還蓋這麽薄,這哪行啊,要是受了風寒啊,那可太難受了!
不用起身了,朕這次來啊,是想告訴你一聲。
朕已經下了詔書,封你為車騎將軍,命你為主帥,周勃為副帥,統領十萬大軍先行返迴都城,朕要繞道去趙國看看,
關中地區沒有軍隊鎮著可不行,朕可把這支軍隊的大權都交給你了,不要辜負了朕啊!”
接著,劉邦換了一個語氣,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先迴去,替朕好好看著朝中,另外去看看太子,如果有機會的話,好好教教太子。”
這……
如此大的恩典,蘇雲沒想到,劉邦居然這麽信任自己!!
劉邦的話頗有托孤的意味,但是此刻蘇雲滿滿的都是感動,即便劉邦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心甘情願!
“臣,接詔!”
~~
等蘇雲緩好了狀態,兩個人又聊了一些具體的軍隊調動細節,劉邦才起身準備離開。
這時候,蘇雲特別識趣地說道:“臣起身送送陛下。”
他現在隻想著趕緊把劉邦攆走,因為憋笑實在太難受了……
走了兩步,劉邦好似又想到了什麽,轉過頭來又看了一眼蘇雲。
蘇雲被劉邦直視得有些發毛,心想:這劉邦不會覺得對自己太好了,反悔了吧?
劉邦隻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徑直走出了蘇雲的軍帳。
蘇雲緊繃的神經瞬間放下,這老頭,總算走了……
“哈哈哈哈———!”
現在,劉邦將十萬大軍軍權交給自己,隻任命周勃為副帥,很明顯就是對自己有信任,雖然不多,但對蘇雲來說已經是大恩了。
皇帝誰都不信,隻信製衡,用自己來製衡周勃,用周勃來製衡自己。
蘇雲也懶得想這麽多,軍權給不給自己都無所謂,反正自己沒有任何造反的心,這破皇帝誰愛當誰當,反正自己沒有任何心思。
蘇雲現在心裏,隻有對劉邦滿滿的感激。
最讓他感動的,就是劉邦對他的恩典。
一個為君的人,會擔心一個臣子的身體狀況,還表示對臣子100%信任。
換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痛哭流涕,並向皇帝表示死死的效忠。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
劉邦一直在選擇合適的人,選來選去,最後鎖定在了蘇雲身上。
無他,因為蘇雲太合適了。
年輕,激進,進步很快,有權謀,有政治天賦,在統兵方麵也有自己的見解,最關鍵的是沒有野心。
這就是一把合適的劍啊!
十年磨一劍,這把劍,劉邦就是要留到最後再使用!
軍權隻有掌握在自己手裏才最真實,相信任何人都是放屁。
劉邦先是親自到大牢裏釋放出被自己冤枉的婁敬,親自給他道歉,並給他官複原職並賞金百兩。
劉邦又親自給他賜姓,從此他就改成了劉敬,這對一個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殊榮。
對於之前去打探的那十幾批使者,劉邦直接把他們都殺了,因為他們對局勢的判斷不力,才導致自己戰敗,為了穩住朝局,這個鍋他們必須背。
至於那些激進求戰的官員,在劉邦有生之年,他們肯定是得不到重用了。
~
經過初步計算,漢匈雙方的軍隊損失幾乎持平,這場仗並沒有什麽贏家。
聽了下麵的匯報,劉邦總算是放下心來。
這場仗雖然丟人了點,但也不是什麽敗仗,要算上之前收複的太原和呂梁,這場仗劉邦還算是大勝呢!
他倒沒怎麽在意後世史官的評價,他看得很開,自己受命於天,三年滅秦,七年統一全國,有著曆史不可磨滅的功績。
這時候也沒什麽史官亂記載的例子,畢竟先秦時期的古籍、曆史記載等等都在戰亂中遺失了,現在保留下來的真的不多。
……
匈奴冒頓在平城一帶整頓好兵馬後,就率領著全軍迴到了匈奴。
此時此刻,在這占不到一點便宜,不如賣個麵子給劉邦,此時撤軍對雙方都好看。
匈奴騎兵不適合大規模的作戰,而且也沒有攻城的器械,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騎兵偷襲戰術,到某個地方搶劫糧食物資,搶完就跑,一點機會也不給對麵。
並不占領,隻是掠奪……
但是掠奪比占領更可惡!
因為騎兵的速度很快,等漢軍反應過來出兵迎戰時,匈奴騎兵早已經跑得沒影了,所以麵對匈奴的騎兵,漢軍幾乎是束手無策。
盛產馬匹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河套,一個是匈奴的腹地,現在都在匈奴手中。
中原地區也有馬匹生產,但品種不好,質量都不咋地。
而且沒有廣闊的草原來喂養馬匹,中原地區和匈奴地區不一樣。
匈奴地區大多都是散養,而漢朝大多數都是聚眾群養,馬匹吃的不如人家的好,練的也不如人家開,自然就沒辦法和人家草原相比。
綜合下來,匈奴在騎兵方麵會越來越強,而漢朝在騎兵方麵會越來越弱。
劉邦也沒辦法,大漢百廢待興,自然是打不過正在巔峰時期的匈奴,隻能寄希望於後世子孫了……
……
在大帳中作戰後總結時,劉邦並沒有給蘇雲升官,但蘇雲一點不在乎,本來也沒想著做啥官。
自己這次及時把消息傳到周勃軍中,使漢軍能夠快速救援,讓劉邦隻在山上被圍了四天。
曆史上的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士兵連馬匹都吃完了,最後逃生的時候自然比現在狼狽的多。
他也算變相救了劉邦,讓漢軍的損失最小化。
迴到軍帳,再次躺到熟悉的小床上,蘇雲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許多天來的疲憊,徹底得到了放鬆,蘇雲連衣服都沒脫,很快就進入了沉沉的夢鄉……
再次醒來,已經是黃昏時分,由於是冬天,外麵已經黑透了。
揉了揉惺忪的眼,卻差點沒把蘇雲嚇背過去。
劉邦坐在自己床邊盯著自己呢!
我尼瑪……
自己不會是沒睡醒呢吧?
出於身體的習慣,蘇雲還趕緊起身:“臣蘇雲,拜見陛下!”
劉邦趕緊伸出手來,輕輕地拍了拍蘇雲的肩,把即將打算行禮的蘇雲按了迴去。
“哎哎哎,不用拜,不用拜,這麽些天奔波,別說是你,連寡人也累了,確實該好好休息。”
劉邦說完,又解下身上的大布襖,把他鋪到了蘇雲的床上。
“冬天冷,睡覺穿著衣服還蓋這麽薄,這哪行啊,要是受了風寒啊,那可太難受了!
不用起身了,朕這次來啊,是想告訴你一聲。
朕已經下了詔書,封你為車騎將軍,命你為主帥,周勃為副帥,統領十萬大軍先行返迴都城,朕要繞道去趙國看看,
關中地區沒有軍隊鎮著可不行,朕可把這支軍隊的大權都交給你了,不要辜負了朕啊!”
接著,劉邦換了一個語氣,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先迴去,替朕好好看著朝中,另外去看看太子,如果有機會的話,好好教教太子。”
這……
如此大的恩典,蘇雲沒想到,劉邦居然這麽信任自己!!
劉邦的話頗有托孤的意味,但是此刻蘇雲滿滿的都是感動,即便劉邦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心甘情願!
“臣,接詔!”
~~
等蘇雲緩好了狀態,兩個人又聊了一些具體的軍隊調動細節,劉邦才起身準備離開。
這時候,蘇雲特別識趣地說道:“臣起身送送陛下。”
他現在隻想著趕緊把劉邦攆走,因為憋笑實在太難受了……
走了兩步,劉邦好似又想到了什麽,轉過頭來又看了一眼蘇雲。
蘇雲被劉邦直視得有些發毛,心想:這劉邦不會覺得對自己太好了,反悔了吧?
劉邦隻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徑直走出了蘇雲的軍帳。
蘇雲緊繃的神經瞬間放下,這老頭,總算走了……
“哈哈哈哈———!”
現在,劉邦將十萬大軍軍權交給自己,隻任命周勃為副帥,很明顯就是對自己有信任,雖然不多,但對蘇雲來說已經是大恩了。
皇帝誰都不信,隻信製衡,用自己來製衡周勃,用周勃來製衡自己。
蘇雲也懶得想這麽多,軍權給不給自己都無所謂,反正自己沒有任何造反的心,這破皇帝誰愛當誰當,反正自己沒有任何心思。
蘇雲現在心裏,隻有對劉邦滿滿的感激。
最讓他感動的,就是劉邦對他的恩典。
一個為君的人,會擔心一個臣子的身體狀況,還表示對臣子100%信任。
換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痛哭流涕,並向皇帝表示死死的效忠。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
劉邦一直在選擇合適的人,選來選去,最後鎖定在了蘇雲身上。
無他,因為蘇雲太合適了。
年輕,激進,進步很快,有權謀,有政治天賦,在統兵方麵也有自己的見解,最關鍵的是沒有野心。
這就是一把合適的劍啊!
十年磨一劍,這把劍,劉邦就是要留到最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