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師傅的過往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師傅在,韓信這件事的善後工作,自然是不用蘇雲擔心。
那山絕對夠隱蔽,說是與外界隔絕,也不為過。
蘇雲現在隻想了解師傅的過往。
神仙啊!
自己隻在封神演義那類電視劇裏看過……
三天後,師傅趕了迴來。
韓信已經為平安送出長安,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麽大的阻礙。
“怎麽?很好奇老夫的身份?”師傅笑盈盈的,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讓蘇雲突然感覺特別親近,對師傅似乎有了家中長輩的感覺。
自從穿越過來,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如今的師傅對自己來說,是如師,又如父。
“師傅有本事啊,蘇雲也想學一些仙術,嘻嘻~”
“你很有修道的天賦,這也是老夫收你做弟子的原因,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
“既然你好奇為師的身份,那就讓為師來給你講講為師的經曆吧。”
這時候沒有小馬紮,蘇雲隻能搬過來一個自製的小凳子,靜靜地聽起了故事……
要是有個薯片吃就好了……
“我出生在秦國,當時連年戰爭不斷,但是我們家是貴族出身,生活還算富裕,而我從小就對道家學說感興趣,閑著沒事就會捧著一本道家的書看。
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支持我的父親,父親散盡家財支持我投到了先賢莊子的門下,我從小便在山上跟著先師學到了正統的道家思想。
直到先師逝去以後,我才正式出山。
可出山那一年,我遇到了一次慘無忍睹的大屠殺……
無數的人死在了那位被稱為“人屠”的白起手下,看著皚皚的白骨,我發誓要解天下危難,救人於水火。”
聽著師傅形容白起坑殺降卒時的情況,蘇雲不禁感覺後背發冷……
另外,在師傅的話中,蘇雲也抓住了一個關鍵!
先賢莊子亦是修道仙人,難道仙人也會去世嗎?
師傅像是能聽到自己心裏想的,“當然了,仙人也是人啊,是人就有壽命的壽限,即便是修道之人可長生而不可永生啊!”
蘇雲一點都不懷疑師傅知道自己心裏想什麽,能把韓信從守衛森嚴的皇宮中救出來,足可以見師傅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長生不是永生,即便是老夫,總有一天也逃不過時間的製裁,也會死的。”
說到這,周術麵部並沒什麽變化,像是訴說著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蘇雲心裏不禁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師傅,看得開啊!
“先師對我教導至深,他仙逝後,我便按照我的發誓,四處行醫救人積德行善。
至於崔廣他們三人,也是我們道家兄弟,在雲遊天下時我們相遇,我們四人的老師不同,而道家也分很多派,我師莊子承繼先祖老子的思想,是道家最純正的部分,因此我也是四人中內功最深厚的。
我們四人遊曆天下,行醫救人懲惡揚善,可最後我發現,我們錯了……
僅靠我們是難以實現天下大治的。”
聽到這,蘇雲深深的點了點頭,他是現代人,在這點上的思想要先進得多。
行醫治病根本救不了根,天下亂了,連年戰爭百姓渴望和平,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統一。
至始皇帝完成大一統,大漢朝承繼了秦朝的大一統,以傳至日後千秋萬代,但凡是一個不想統一的偏安政權,都會被唾罵成鼠輩。(是吧,我們唯一一個諡號為大的皇帝。)
想到這,蘇雲的心情好多了,對我們繼承大秦製度的“秦二世”劉邦,更加高看了一眼。
師傅繼續迴憶著:“我和崔廣(就是大家熟知的黃石公)本來是打算跟著秦朝完成大一統的,是秦國的一名官員,為天下的統一而努力著。
直到後來,雖然秦國為了統一造下了太多的殺孽,但我等也是很信服始皇帝的,直到後來……
二世登基,一切都變了,我們無奈隻能隱居到山林中,繼續修身養性。
直到如今,大漢再次一統,劉盈請我們出山,我們是見證了大秦衰亡的,二世登基後大秦又亂了起來,為了天下安穩,我們才出山輔佐太子劉盈,以防止太子被廢帶來無窮的禍患。”
說到這兒,蘇雲就全明白了。
原來“商山四皓”真的是仙人,而且張良便是崔廣老先生的徒弟,怪不得張良會讓呂後去請“商山四皓”。
師傅幾人一生都在為了天下做貢獻,得道修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師傅平時一直以80餘歲老人的麵相示人,直到如今,為了救韓信才展現出自己的真實麵目。
“師傅,有沒有什麽仙術可以教教我啊!”一提到仙術,蘇雲兩眼放光,畢竟誰不渴望那些東西啊!
“哎呦!哎呦!哎呦!”
蘇雲被師傅連著敲了三下腦袋,感覺腫出了一個大包。
師傅,您怎麽這麽喜歡敲別人頭呢……
雖然痛痛的,但蘇雲想起了當年西遊記裏的場麵,不會是讓自己半夜三更去找他學仙術吧?
蘇雲:?? ?? ? ?? ??
“你想什麽呢?哪有這麽多仙術?我們道家講究道法自然,萬物皆是有規律的,莫要急於求成,你先學好我教給你的,把那些書看完,你能理解其中的道義就不錯了,
你有大機緣,將來會修煉屬於自己的道法的。”
不知怎的,蘇雲麵對師傅總有一種被看光了的感覺,因為不管自己想什麽,師傅總能看穿……
一點隱私都沒了……
“其他的三位師伯呢?他們都去哪兒了?”
“雲遊去了,他們不喜歡這煩悶的皇宮,陰沉沉的,總是搞政治鬥爭。
至於我啊,不是留下來救韓信了嘛,我就沒有走,救下一個人便是積一份功德。
他南征北戰,為漢朝為天下統一立下大功,不應該死在這裏。”
蘇雲很讚同師傅的說法,畢竟他自己都是這麽想的,韓信這個天生的軍事家,應該是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死在這種政治鬥爭中。
救下他來,或許等老熟人都死後,他韓信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
公元前196年,陳豨喊來了韓王信,帶來了一批匈奴的士兵,二人聯合共同進攻漢朝。
結果就是韓王信記吃不記打,雖然兩次栽在劉邦手裏僥幸沒死,但是這次率領的五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不說,本人還被棘浦侯柴武給斬殺了。
要說這韓王信在劉邦手下打匈奴沒這麽努力,投降了匈奴反過來打劉邦居然這麽積極。
可惜沒本事啊,三次被劉邦擊敗……
如果不是他帶著自己手下的士兵投降了匈奴,劉邦甚至懷疑他跑到匈奴當臥底去了……
前前後後讓匈奴損失了不少的士兵啊……
曹參、樊噲和酈商等人率領的軍隊連戰連捷,幾個大將沒打下幾十個縣都不好意思呈上戰報。
這下,劉邦著實是把陳豨狠狠的痛擊了一頓。
自此,陳豨已經被趕到了邊境上,叛亂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連日的車馬勞頓和征戰,已經讓劉邦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況且現在也不需要劉邦一直在這指揮了。
劉邦留下了眾將領繼續追擊,自己則率領著幾萬人馬返迴了洛陽。
就在劉邦覺得總算是萬事大吉,可以好好的休息休息的時候……
彭越的一名門客匆匆跑到了洛陽,要求麵見劉邦,舉報彭越在梁地大肆招兵,意欲造反!
劉邦氣的直接掀了桌子!
一群畜牲玩意兒!
你們天天要造反,能不能讓老子休息休息!
那山絕對夠隱蔽,說是與外界隔絕,也不為過。
蘇雲現在隻想了解師傅的過往。
神仙啊!
自己隻在封神演義那類電視劇裏看過……
三天後,師傅趕了迴來。
韓信已經為平安送出長安,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麽大的阻礙。
“怎麽?很好奇老夫的身份?”師傅笑盈盈的,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讓蘇雲突然感覺特別親近,對師傅似乎有了家中長輩的感覺。
自從穿越過來,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如今的師傅對自己來說,是如師,又如父。
“師傅有本事啊,蘇雲也想學一些仙術,嘻嘻~”
“你很有修道的天賦,這也是老夫收你做弟子的原因,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
“既然你好奇為師的身份,那就讓為師來給你講講為師的經曆吧。”
這時候沒有小馬紮,蘇雲隻能搬過來一個自製的小凳子,靜靜地聽起了故事……
要是有個薯片吃就好了……
“我出生在秦國,當時連年戰爭不斷,但是我們家是貴族出身,生活還算富裕,而我從小就對道家學說感興趣,閑著沒事就會捧著一本道家的書看。
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支持我的父親,父親散盡家財支持我投到了先賢莊子的門下,我從小便在山上跟著先師學到了正統的道家思想。
直到先師逝去以後,我才正式出山。
可出山那一年,我遇到了一次慘無忍睹的大屠殺……
無數的人死在了那位被稱為“人屠”的白起手下,看著皚皚的白骨,我發誓要解天下危難,救人於水火。”
聽著師傅形容白起坑殺降卒時的情況,蘇雲不禁感覺後背發冷……
另外,在師傅的話中,蘇雲也抓住了一個關鍵!
先賢莊子亦是修道仙人,難道仙人也會去世嗎?
師傅像是能聽到自己心裏想的,“當然了,仙人也是人啊,是人就有壽命的壽限,即便是修道之人可長生而不可永生啊!”
蘇雲一點都不懷疑師傅知道自己心裏想什麽,能把韓信從守衛森嚴的皇宮中救出來,足可以見師傅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長生不是永生,即便是老夫,總有一天也逃不過時間的製裁,也會死的。”
說到這,周術麵部並沒什麽變化,像是訴說著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蘇雲心裏不禁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師傅,看得開啊!
“先師對我教導至深,他仙逝後,我便按照我的發誓,四處行醫救人積德行善。
至於崔廣他們三人,也是我們道家兄弟,在雲遊天下時我們相遇,我們四人的老師不同,而道家也分很多派,我師莊子承繼先祖老子的思想,是道家最純正的部分,因此我也是四人中內功最深厚的。
我們四人遊曆天下,行醫救人懲惡揚善,可最後我發現,我們錯了……
僅靠我們是難以實現天下大治的。”
聽到這,蘇雲深深的點了點頭,他是現代人,在這點上的思想要先進得多。
行醫治病根本救不了根,天下亂了,連年戰爭百姓渴望和平,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統一。
至始皇帝完成大一統,大漢朝承繼了秦朝的大一統,以傳至日後千秋萬代,但凡是一個不想統一的偏安政權,都會被唾罵成鼠輩。(是吧,我們唯一一個諡號為大的皇帝。)
想到這,蘇雲的心情好多了,對我們繼承大秦製度的“秦二世”劉邦,更加高看了一眼。
師傅繼續迴憶著:“我和崔廣(就是大家熟知的黃石公)本來是打算跟著秦朝完成大一統的,是秦國的一名官員,為天下的統一而努力著。
直到後來,雖然秦國為了統一造下了太多的殺孽,但我等也是很信服始皇帝的,直到後來……
二世登基,一切都變了,我們無奈隻能隱居到山林中,繼續修身養性。
直到如今,大漢再次一統,劉盈請我們出山,我們是見證了大秦衰亡的,二世登基後大秦又亂了起來,為了天下安穩,我們才出山輔佐太子劉盈,以防止太子被廢帶來無窮的禍患。”
說到這兒,蘇雲就全明白了。
原來“商山四皓”真的是仙人,而且張良便是崔廣老先生的徒弟,怪不得張良會讓呂後去請“商山四皓”。
師傅幾人一生都在為了天下做貢獻,得道修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師傅平時一直以80餘歲老人的麵相示人,直到如今,為了救韓信才展現出自己的真實麵目。
“師傅,有沒有什麽仙術可以教教我啊!”一提到仙術,蘇雲兩眼放光,畢竟誰不渴望那些東西啊!
“哎呦!哎呦!哎呦!”
蘇雲被師傅連著敲了三下腦袋,感覺腫出了一個大包。
師傅,您怎麽這麽喜歡敲別人頭呢……
雖然痛痛的,但蘇雲想起了當年西遊記裏的場麵,不會是讓自己半夜三更去找他學仙術吧?
蘇雲:?? ?? ? ?? ??
“你想什麽呢?哪有這麽多仙術?我們道家講究道法自然,萬物皆是有規律的,莫要急於求成,你先學好我教給你的,把那些書看完,你能理解其中的道義就不錯了,
你有大機緣,將來會修煉屬於自己的道法的。”
不知怎的,蘇雲麵對師傅總有一種被看光了的感覺,因為不管自己想什麽,師傅總能看穿……
一點隱私都沒了……
“其他的三位師伯呢?他們都去哪兒了?”
“雲遊去了,他們不喜歡這煩悶的皇宮,陰沉沉的,總是搞政治鬥爭。
至於我啊,不是留下來救韓信了嘛,我就沒有走,救下一個人便是積一份功德。
他南征北戰,為漢朝為天下統一立下大功,不應該死在這裏。”
蘇雲很讚同師傅的說法,畢竟他自己都是這麽想的,韓信這個天生的軍事家,應該是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死在這種政治鬥爭中。
救下他來,或許等老熟人都死後,他韓信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
公元前196年,陳豨喊來了韓王信,帶來了一批匈奴的士兵,二人聯合共同進攻漢朝。
結果就是韓王信記吃不記打,雖然兩次栽在劉邦手裏僥幸沒死,但是這次率領的五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不說,本人還被棘浦侯柴武給斬殺了。
要說這韓王信在劉邦手下打匈奴沒這麽努力,投降了匈奴反過來打劉邦居然這麽積極。
可惜沒本事啊,三次被劉邦擊敗……
如果不是他帶著自己手下的士兵投降了匈奴,劉邦甚至懷疑他跑到匈奴當臥底去了……
前前後後讓匈奴損失了不少的士兵啊……
曹參、樊噲和酈商等人率領的軍隊連戰連捷,幾個大將沒打下幾十個縣都不好意思呈上戰報。
這下,劉邦著實是把陳豨狠狠的痛擊了一頓。
自此,陳豨已經被趕到了邊境上,叛亂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連日的車馬勞頓和征戰,已經讓劉邦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況且現在也不需要劉邦一直在這指揮了。
劉邦留下了眾將領繼續追擊,自己則率領著幾萬人馬返迴了洛陽。
就在劉邦覺得總算是萬事大吉,可以好好的休息休息的時候……
彭越的一名門客匆匆跑到了洛陽,要求麵見劉邦,舉報彭越在梁地大肆招兵,意欲造反!
劉邦氣的直接掀了桌子!
一群畜牲玩意兒!
你們天天要造反,能不能讓老子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