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豨手下賓客數千,陳豨難以約束他們,有的賓客竟然和匈奴私自交易!


    劉邦多次警告陳豨,都沒有任何迴應。


    而此時太上皇駕崩,舉國哀悼,陳豨不聽劉邦進京奔喪的命令,反而在暗中和匈奴韓王信勾結。


    周昌匆匆忙忙從趙國返迴長安,給劉邦帶來代相陳豨聯絡匈奴,有造反跡象的消息。


    朝中動蕩,此時陳豨造反,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長樂宮中。


    劉邦找來蕭何、蘇雲和陳平三人,來商量對策。


    如果不是張良已經隱退了,蘇雲也沒法站在這個位置。


    太上皇已經去世,蘇雲現在算是又迴到了太子老師這個職業,為了提拔蘇雲和朝中文臣等級一樣,劉邦專門設計了太子太傅這個官職。


    太子太傅,顧名思義就是太子府署官,是太子的老師,是未來太子登基後較大的倚仗,一般就是用來頂替朝中的舊臣,從而使太子能夠快速掌握朝局。


    見識到了蘇雲的手段,劉邦這次想把蘇雲和太子強行綁定。


    太子太傅是虛職,但眼下這個節骨眼上,誰敢說蘇雲權力小呢?


    劉盈信任他,呂後信任他,劉邦也信任他,未來劉邦駕崩,太子劉盈一登基,蘇雲的地位必然扶搖直上。


    虛職雖虛,但地位不低。


    ~~


    劉邦端坐於龍椅之上,率先開口:“這次禦史大夫周昌親自跑到長安,帶來如此的重大消息,三位怎麽看?”


    三個人作為朝中重臣,自然都知道了陳豨的事情,但不知聖意如何,三個人都不敢隨便開口。


    三個人,三百個心眼子……


    蘇雲站在蕭何的右後方,陳平站在蕭何的左後方,兩個人默契地同時推了推蕭何,讓他上前迴答。


    兩個人意思很明顯,相國是百官之首,有領百官的職責,自然要率先發言。


    蕭何掏出毛巾擦了擦身上的冷汗,心裏早罵了陳豨幾百遍了。


    “陛下,臣覺得陳豨的勢力太過強大,不知道他是真反還是假反,我們必須先安撫住他,


    我們有充足的時間調兵和準備,即便他真造反,也能來得及應對。”


    陳豨手握代趙30萬精銳部隊,而且他要真和匈奴聯絡的話,匈奴還會派兵支援,要真打起來,劉邦心裏也沒底。


    蘇雲在腦子裏迴憶著昔日劉邦平定叛亂的場景——


    這一戰打了兩年多,許多人都被升官,可見這一仗打的真得很艱辛。


    如果按照曆史,就在今年的九月份,陳豨就發動叛亂了。


    而現在已經是八月了……


    也就是說,隻剩下不到一個月了……


    蘇雲上前一步,根據當前的形勢判斷道:“陛下,陳豨手握重兵,他的造反隻是時間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安撫好其他異姓王,以防止多線開戰,倘若集中兵力對付一個陳豨,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聽完蘇雲的話,劉邦微微頷首。


    蘇雲樂壞了,劉邦這是認同他說的啊。


    從開始到結束,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平,最後站了出來。


    “陛下,朝中許多人都是陳豨的舊識,倘若開戰……”


    陳平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聽完他說的,蘇雲心裏不禁暗歎:“毒!太毒了!不愧是毒士,想得就是深啊!”


    一旦朝廷和陳豨開戰,那麽朝中大臣就會麵對戰隊問題,即便是原來劉邦信任的重臣,現在也會被疑慮三分。


    蘇雲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韓信。


    韓信統兵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一旦劉邦領兵出征,倘若韓信和陳豨裏應外合控製住長安,到時候劉邦做的一切都白費了。


    此時,無論韓信會不會反,在劉邦心裏都已經容不下他了。


    陳平當然知道劉邦的心思,當初讓劉邦駕幸雲夢澤活捉韓信,就是他陳平出的計策。


    倘若韓信控製了皇城,他陳平就得第一個死,為了他自己,他必須把京城裏的水攪渾。


    ……


    聽了三人的話後,劉邦想靜一靜好好想一想,便叫三個人都退下了。


    蘇雲和兩個人道別後,便迴到了自己的小屋,躺在躺椅上,打算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


    究竟怎樣才能保下韓信呢……


    第二天大朝會,劉邦頒布了兩條明詔。


    一條是寫給陳豨的,說他是朝廷的忠臣,實心為朝廷辦事,又加封他為趙國的丞相。


    一條是寫給全國各諸侯王的,明地裏是各種賞賜,暗地裏是威脅加招撫,目的就是想讓他們安分一點。


    兩道詔書一發,劉邦已經在這件事上徹底占了主動權。


    第一道詔書已經給陳豨加恩,倘若陳豨再造反,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反正代趙兩地的兵權都已經被陳豨掌握住,這個趙相的名頭封不封已經無所謂了。


    第二道詔書安撫住了其他諸侯國,他們會老老實實地,不會協助陳豨反叛,等於說變相瓦解了陳豨的勢力。


    還沒完,在大朝會上,劉邦又加封韓信為右丞相,許開丞相府。


    朝中不缺陳豨的細作,劉邦目的就是將長安的水攪渾,讓陳豨覺得劉邦有後手,不敢造反。


    實際上,劉邦已經暗地裏將兵權交給了太尉周勃,韓信沒有兵權,即便是想造反,也沒有能力了。


    至此,劉邦的三條陽謀已成,不僅瓦解了陳豨的勢力,還徹底穩住了朝局,蘇雲是打心眼裏佩服劉邦。


    為了防止陽謀失敗,劉邦已經在秘密調兵和籌備糧食,開始為平叛做準備了。


    武力,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雖說這三條計策分別由根據蕭何、蘇雲和陳平提出來的,但不過是建議,最後的完善和具體的操作還得是劉邦來。


    能做到這個程度,足以看出劉邦的權謀之術有多高了,這也是為什麽劉邦能夠牢牢掌控朝政的原因。


    ……


    詔書發到眾諸侯手中,眾諸侯是老實了,都打消了反叛的念頭。


    盧綰、吳臣(長沙王吳芮的兒子)目前絕不會反,這樣異姓王裏,有能力造反的隻剩下彭越和英布兩個人。


    畢竟他們都離劉邦太近了,他們要協助陳豨造反,肯定會被劉邦先撲滅。


    可……


    陳豨坐不住了!


    劉邦這麽一做,徹底攪亂了他的計劃。


    看著那封滿滿都是威脅語氣的詔書,似乎就像是把趙相施舍給了陳豨,他陳豨怎麽能忍!


    陳豨一腳踢翻桌子,徹底撕爛了那封詔書!


    他劉邦能起兵奪江山,讓這天下姓劉,他陳豨怎麽就不能起兵奪江山,讓這天下姓陳呢!


    娘的!


    老子30萬大軍!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顧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顧雲生並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