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和親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媽,我餓……”
“別殺我…別殺我!我錯了!我交錢…”
“……”
沒有說話的,是遍地慘死的人……
匈奴率軍在邊境劫掠,無數邊境的百姓死於匈奴人的刀下……
等劉邦率大軍趕來,匈奴的軍隊早就快馬逃走了,一個匈奴士兵的影子都見不到。
眼前的景象跟一年前完全不同,如果說一年前劉邦的治理讓雲中郡變成了天堂的話,現在的雲中郡就是地獄。
整個郡中幾乎沒有一個活口,血流成河物資被劫掠一空,即便是沒有被殺死的百姓,也沒有了活下去的能力。
站在山頂上的大漢皇帝劉邦,看著下麵百姓的慘狀,已經是緊緊握住了拳頭,咬牙切齒,恨透了匈奴人。
這些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如今,他的子民受到了欺負,他這個君父卻無能為力……
劉邦已經在安排軍隊盡力的救災了,可這樣終歸不是辦法,匈奴隨時都有可能來,自己又不能一直待在這,現在真的是束手無策。
迴到軍營中,也到了午飯時間,下麵的人送來了一碗小米粥。
他老了,而且經曆過連日的奔波,胃口已經很小了。
舀了一小勺小米粥,劉邦又想到了百姓的慘狀,一想到他們連小米水都喝不上,自己就心絞痛。
劉敬走了進來。
劉邦知道,劉敬這時候來找自己,一定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臣劉敬,拜見陛下!”
劉邦擺了擺手,示意讓他不用客氣。
“來,還沒吃午飯吧?讓下麵的人再端些飯來,我們一起吃。”說罷,劉邦就招唿著下人往上端飯。
皇帝賞賜臣子共同用膳,對一個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殊榮,劉邦正是從這些小恩小惠處著手來拉攏群臣,讓大家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
果然,劉敬感動的不行,起身給劉邦出了一計。
“陛下,匈奴冒頓也是一位英主,匈奴現在也需要和平的發展,
他之所以連年帶兵侵擾邊境,隻是因為他們活不下去了,必須要靠劫掠才能夠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
而漢朝也是這樣,天下剛剛統一,百姓和士兵都非常厭戰,即便陛下有雄心壯誌,此時也不是和匈奴開戰的好時機。
陛下,如果能把長公主嫁給冒頓,那麽他成為了您的女婿,未來他的兒子就會是您的外孫,這樣匈奴人就有了漢家的血脈,總有一天會把它們同化掉。”
劉敬給劉邦細細講述了和親政策的好處,以及具體的實行方案,為報劉邦的知遇之恩,劉敬願意親自北上麵見匈奴。
這時候,漢匈關係是十分緊張,劉敬願意親自前往匈奴,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的。
劉邦是有雄心壯誌的,誰不想在有生之年立下大功?
可現在的朝局,實在是不具備他立功的條件……
內部不穩,倘若外敵再不斷入侵,大漢王朝可是真的風雨飄搖了。
劉邦讚同了劉敬的計策,但這種大事還得需要和群臣商量後決定,等吃完飯後,劉邦率領大軍班師迴長安了。
劉邦封三子劉如意為新的代王,由於劉如意年紀較小,就把陳豨封成了他的丞相,實際接管代國的軍隊。
而長公主就是魯元公主,是劉邦的第一個女兒,這事還要征得家裏那位婆娘的同意才能實行。
……
劉邦再次經過趙國返迴長安,趙王張敖盛情接駕,當時想把劉邦留在柏人縣過夜。
當時漢朝的柏和迫字同音,劉邦覺得這個字有被人迫害的意思,不吉利,於是就沒有在趙國過夜,連夜返迴了長安。
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小的舉動,居然救了他一命,他真不愧是天命之子……
而朝堂之上,此事引起軒然大波。
眾臣有的支持劉敬之計,認為這可保邊疆數年安寧;有的則反對,稱此舉有損大漢顏麵,而且匈奴反複無常,難以保證他們不會反悔。
連著吵了好幾天,都沒有拿出一個決定來,劉邦已經沒耐心了。
諸侯王不安分,百官的屁股也不幹淨,事情太多了,匈奴的問題必須趕緊解決了。
由於張良已經隱居,劉邦想來想去,最後把注意力放到了蘇雲身上。
蘇雲正在學宮裏教小太子劉盈上課,課還沒講完,就被劉邦拉走了。
蘇雲的臉上寫滿了大大的無奈二字……
伺候完小的,伺候老的,我是你們劉家的保姆啊!
之前劉邦迴來之後,也知道了蘇雲成為劉盈先生的事情,劉邦也同意了。
對於蘇雲,他還是很放心的,期待他能教好太子吧。
為了讓蘇雲全力的教小太子,劉邦並沒有給蘇雲官職,讓他每天老老實實的來老師職務打卡。
本來蘇雲覺得劉邦還挺人性化的,結果給自己搞這出……
感情不是不上班,而是隨叫隨到啊!
……
蘇雲聽完劉邦講的,開始迴憶起曆史上劉邦的做法。
曆史上的劉邦就是采用了劉敬的和親之法,換來了漢匈之間短暫的和平。
雖說和親讓漢朝丟失了臉麵,但對於此時的漢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時間,時間!時間!!
現在漢朝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時間!!
“陛下,臣認為和親是必須要的,天下戰亂已久,也該讓百姓和士兵們歇下了,等我們徹底的發展起來,到那時和匈奴決戰,我們也會有必勝的把握。
至於和親,沒必要用長公主啊,匈奴人並不認識長公主,可以從民間挑一位貌美的女子嫁到匈奴去,這也是可以的嘛。”
可以明顯看出,劉邦是想和親保和平的,但是百官都反對嫁長公主,蘇雲便取兩個人的意見,實行折中之法。
“哈哈哈,完美,這樣娥姁也不會反對了,為了大漢的和平安定,就這麽定了!”
在蘇雲走之前,劉邦叫住了他。
“太子那裏,你和他走的近,寡人不在意,他叫你雲哥,寡人也不在意,但你自己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讓寡人失望啊……”
蘇雲怔怔的愣在原地,劉邦這是在敲打他啊!
……
當天晚上,劉邦特地去了呂雉的椒房殿。
蘇雲給劉盈布置了作業,劉盈正在做作業,呂雉想給兒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坐在一旁讀書。
劉邦幾乎沒來過呂雉的宮裏,和皇後太子並沒有什麽親近的感覺,但是看著如今母子二人的情況,劉邦不禁有些動容。
劉邦的突然出現,讓呂雉有些不知所措,她沒想到,劉邦居然剛迴來當天晚上就進了她的寢宮。
這還是自己認識那個劉邦嗎?
看來是有大事找我啊……
“臣妾拜見……”
劉邦將她扶起,擺了擺手。
“娥姁,不用拜了,今天朕就在這睡了,你收拾一下,朕有些事要跟你說……”
“別殺我…別殺我!我錯了!我交錢…”
“……”
沒有說話的,是遍地慘死的人……
匈奴率軍在邊境劫掠,無數邊境的百姓死於匈奴人的刀下……
等劉邦率大軍趕來,匈奴的軍隊早就快馬逃走了,一個匈奴士兵的影子都見不到。
眼前的景象跟一年前完全不同,如果說一年前劉邦的治理讓雲中郡變成了天堂的話,現在的雲中郡就是地獄。
整個郡中幾乎沒有一個活口,血流成河物資被劫掠一空,即便是沒有被殺死的百姓,也沒有了活下去的能力。
站在山頂上的大漢皇帝劉邦,看著下麵百姓的慘狀,已經是緊緊握住了拳頭,咬牙切齒,恨透了匈奴人。
這些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如今,他的子民受到了欺負,他這個君父卻無能為力……
劉邦已經在安排軍隊盡力的救災了,可這樣終歸不是辦法,匈奴隨時都有可能來,自己又不能一直待在這,現在真的是束手無策。
迴到軍營中,也到了午飯時間,下麵的人送來了一碗小米粥。
他老了,而且經曆過連日的奔波,胃口已經很小了。
舀了一小勺小米粥,劉邦又想到了百姓的慘狀,一想到他們連小米水都喝不上,自己就心絞痛。
劉敬走了進來。
劉邦知道,劉敬這時候來找自己,一定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臣劉敬,拜見陛下!”
劉邦擺了擺手,示意讓他不用客氣。
“來,還沒吃午飯吧?讓下麵的人再端些飯來,我們一起吃。”說罷,劉邦就招唿著下人往上端飯。
皇帝賞賜臣子共同用膳,對一個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殊榮,劉邦正是從這些小恩小惠處著手來拉攏群臣,讓大家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
果然,劉敬感動的不行,起身給劉邦出了一計。
“陛下,匈奴冒頓也是一位英主,匈奴現在也需要和平的發展,
他之所以連年帶兵侵擾邊境,隻是因為他們活不下去了,必須要靠劫掠才能夠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
而漢朝也是這樣,天下剛剛統一,百姓和士兵都非常厭戰,即便陛下有雄心壯誌,此時也不是和匈奴開戰的好時機。
陛下,如果能把長公主嫁給冒頓,那麽他成為了您的女婿,未來他的兒子就會是您的外孫,這樣匈奴人就有了漢家的血脈,總有一天會把它們同化掉。”
劉敬給劉邦細細講述了和親政策的好處,以及具體的實行方案,為報劉邦的知遇之恩,劉敬願意親自北上麵見匈奴。
這時候,漢匈關係是十分緊張,劉敬願意親自前往匈奴,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的。
劉邦是有雄心壯誌的,誰不想在有生之年立下大功?
可現在的朝局,實在是不具備他立功的條件……
內部不穩,倘若外敵再不斷入侵,大漢王朝可是真的風雨飄搖了。
劉邦讚同了劉敬的計策,但這種大事還得需要和群臣商量後決定,等吃完飯後,劉邦率領大軍班師迴長安了。
劉邦封三子劉如意為新的代王,由於劉如意年紀較小,就把陳豨封成了他的丞相,實際接管代國的軍隊。
而長公主就是魯元公主,是劉邦的第一個女兒,這事還要征得家裏那位婆娘的同意才能實行。
……
劉邦再次經過趙國返迴長安,趙王張敖盛情接駕,當時想把劉邦留在柏人縣過夜。
當時漢朝的柏和迫字同音,劉邦覺得這個字有被人迫害的意思,不吉利,於是就沒有在趙國過夜,連夜返迴了長安。
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小小的舉動,居然救了他一命,他真不愧是天命之子……
而朝堂之上,此事引起軒然大波。
眾臣有的支持劉敬之計,認為這可保邊疆數年安寧;有的則反對,稱此舉有損大漢顏麵,而且匈奴反複無常,難以保證他們不會反悔。
連著吵了好幾天,都沒有拿出一個決定來,劉邦已經沒耐心了。
諸侯王不安分,百官的屁股也不幹淨,事情太多了,匈奴的問題必須趕緊解決了。
由於張良已經隱居,劉邦想來想去,最後把注意力放到了蘇雲身上。
蘇雲正在學宮裏教小太子劉盈上課,課還沒講完,就被劉邦拉走了。
蘇雲的臉上寫滿了大大的無奈二字……
伺候完小的,伺候老的,我是你們劉家的保姆啊!
之前劉邦迴來之後,也知道了蘇雲成為劉盈先生的事情,劉邦也同意了。
對於蘇雲,他還是很放心的,期待他能教好太子吧。
為了讓蘇雲全力的教小太子,劉邦並沒有給蘇雲官職,讓他每天老老實實的來老師職務打卡。
本來蘇雲覺得劉邦還挺人性化的,結果給自己搞這出……
感情不是不上班,而是隨叫隨到啊!
……
蘇雲聽完劉邦講的,開始迴憶起曆史上劉邦的做法。
曆史上的劉邦就是采用了劉敬的和親之法,換來了漢匈之間短暫的和平。
雖說和親讓漢朝丟失了臉麵,但對於此時的漢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時間,時間!時間!!
現在漢朝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時間!!
“陛下,臣認為和親是必須要的,天下戰亂已久,也該讓百姓和士兵們歇下了,等我們徹底的發展起來,到那時和匈奴決戰,我們也會有必勝的把握。
至於和親,沒必要用長公主啊,匈奴人並不認識長公主,可以從民間挑一位貌美的女子嫁到匈奴去,這也是可以的嘛。”
可以明顯看出,劉邦是想和親保和平的,但是百官都反對嫁長公主,蘇雲便取兩個人的意見,實行折中之法。
“哈哈哈,完美,這樣娥姁也不會反對了,為了大漢的和平安定,就這麽定了!”
在蘇雲走之前,劉邦叫住了他。
“太子那裏,你和他走的近,寡人不在意,他叫你雲哥,寡人也不在意,但你自己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讓寡人失望啊……”
蘇雲怔怔的愣在原地,劉邦這是在敲打他啊!
……
當天晚上,劉邦特地去了呂雉的椒房殿。
蘇雲給劉盈布置了作業,劉盈正在做作業,呂雉想給兒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坐在一旁讀書。
劉邦幾乎沒來過呂雉的宮裏,和皇後太子並沒有什麽親近的感覺,但是看著如今母子二人的情況,劉邦不禁有些動容。
劉邦的突然出現,讓呂雉有些不知所措,她沒想到,劉邦居然剛迴來當天晚上就進了她的寢宮。
這還是自己認識那個劉邦嗎?
看來是有大事找我啊……
“臣妾拜見……”
劉邦將她扶起,擺了擺手。
“娥姁,不用拜了,今天朕就在這睡了,你收拾一下,朕有些事要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