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白登山?駕崩之地?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邦再次騎上他的那匹“汗血寶馬”,似乎又找迴了當年的雄心壯誌。
雖說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年齡也不小了,可當時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是天不怕地不怕,以為有眾兄弟在身邊,好歹也能混出一番事業。
別人創業最多也就是地獄級難度,沒想到他劉邦更屌,開局就遇到天神級難度……
千古無二的霸王……
好不容易事成歸來,他已經黃袍加身,可身邊的兄弟們死的死、叛的叛,現在還和他一心的人已經沒幾個人了。
騎在馬上,馬兒帶著自己狂奔,劉邦已經幻想著自己擊敗匈奴,創下不世之功的場麵了。
壯哉!
……
行至半路,遇到了打探迴來的婁敬。
可是他的匯報卻徹底激怒了劉邦。
“陛下,臣此去匈奴看到的,也確實是一些老弱殘兵,可臣覺得事實應該不是如此。
古今往來,兩軍交戰,都是將最強的一麵展現給對方,哪有給對方展示老弱殘兵的?
因此,臣認為匈奴這是示敵以弱,故意想讓陛下掉入匈奴的陷阱之中,陛下還是趕快撤軍吧,不要打了!”
聽到婁敬那麽說,後麵的許多士兵已經打起了退堂鼓,婁敬的話已經影響了漢軍的軍心。
劉邦哪裏還聽得進去,大聲喝止住婁敬。
開弓沒有迴頭箭,已經帶兵出征了,就不可能退迴去。
婁敬的話顯然已經影響了劉邦的軍心,這時候劉邦肯定不能放過他。
“你這個齊國的孬種,不過是靠嘴皮子獲得了一官半職,現在還敢來亂我軍心!
來人啊,把他壓下去先關起來,等我軍大勝而迴後再行定奪!”
考慮到陣前斬將於軍不利,劉邦就把婁敬關了起來,率領著大軍繼續前進。
……
劉邦在戰場上躍馬馳騁,可苦了其他的士兵們,前軍的士兵還能開足馬力地追趕上,可後軍和中軍都已經被落得遠遠的了。
劉邦根本沒考慮這些,帶著一眾士兵們又打勝了兩次匈奴,看著丟盔棄甲的匈奴士兵,劉邦早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他一直把嬴政當成奮鬥的目標,打贏這一仗,說不定在史書上的評價會超過政哥呢!
……
中軍和後軍已經追不上劉邦了,找不到主帥,又在陌生的地盤上,兩軍已經開始大亂。
殊不知,一隻無形的大手已經在操縱著一切,劉邦正在掉入匈奴冒頓設好的陷阱之中。
匈奴冒頓連戰連退,佯裝戰敗,將大軍撤到了平城一帶。
等劉邦率領大軍衝上去,想要發動斬首行動,活捉匈奴冒頓時,早就埋伏好的匈奴軍隊從四麵八方殺出,將劉邦率領的萬餘前軍團團包圍。
“陛下!四麵八方全是精銳的匈奴部隊,我軍已經被包圍了!”
士兵的話擊碎了他的夢,現實給他沉重的上了一課。
劉邦哪裏還看不明白?自己這是輕敵冒進中計了。
“大軍不要慌,我們的支援很快就會來的!變進攻陣型為防守陣型,緩緩往山上撤退!”
劉邦反應很快,這時候需要安頓軍心,主帥必須親自站出來,給大家指明下一步的方向。
漢軍都是精銳,許多都是多年和楚軍交戰後的精銳部隊,在劉邦的率領下,他們很快結成了防禦陣型,連戰連退一直撤到了山上。
劉邦在山上擺好防禦陣型,匈奴幾次衝鋒都沒占到便宜,劉邦總算是安下心來。
由於不知道中軍和後軍什麽時候能趕來,劉邦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援兵。
劉邦現在看到的是四麵八方的匈奴軍隊唿唿的圍了上來,遠遠地望去全是匈奴的鐵騎,看不到一點漢軍的標誌。
他轉頭問旁邊的士兵:“這是什麽地方?”
“陛下,此處乃白登山。”
劉邦滿臉惆悵,都怪他輕敵冒進,也沒有通知周勃和灌嬰的軍隊,而中軍和後軍因為沒有主帥,肯定會亂成一團,也就是說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救兵的。
“白登山,或許就是上天賜給朕駕崩的地方吧……”
……
蘇雲騎著黑鷹,此刻,他隻希望這馬跑的再快一點。
經過一天的疾馳,蘇雲總算趕到了周勃鎮守的太原,卻被守城的士兵攔住了去路。
“站住!你是何人,下馬!”
蘇雲扼住韁繩,朝著守城的士兵大聲吼道:“叫周將軍來,有皇帝調令!”
士兵不敢有絲毫怠慢,急急忙忙地趕去通報。
沒有人敢偽造皇帝的調令,這可是誅九族的罪過。
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周勃就急匆匆地領著十幾個人從城上出來了。
周勃治軍很有一套,他一直跟著韓信,被韓信帶得很好,他所統領的軍隊軍紀嚴整都是精銳部隊,兵出將行無往不利。
就連劉邦本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而且周勃待人謙和友善,對待士兵很好,因此很受軍隊士兵的愛戴,許多的百姓都想投到周勃手下參軍。
周勃和蘇雲的關係也不錯,畢竟兩個人曾經一起跟過韓信,周勃算是蘇雲的第二個朋友,兩個人私下裏的感情也不錯。
“監軍大人,陛下有什麽調令,可是十萬火急?”
周勃前些日子裏因為攻下了太原而被封為了太尉,現在的官比蘇雲高多了。
“周太尉,十萬火急,你且隨我來。”
蘇雲把周勃拉到一邊,這種事情可不能讓別人聽見,不然會亂了軍心。
“兄弟,出什麽事了,這麽慌張,而且就算有調兵令,也不應該由你這個監軍大人親自出馬吧?”
“是陛下出事了……”
周勃愣在了原地,他不明白陛下帶著30多萬大軍,能出什麽事。
除非……
陛下駕崩了……
古代沒有手機這樣的通訊手段,戰場上消息傳得很慢,全靠士兵去打探。
而周勃奉命駐守太原,劉邦又領著30多萬大軍,周勃沒理由去打探劉邦的情況,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劉邦軍中發生了什麽事。
蘇雲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給周勃講了一遍,還按照自己對曆史的記憶,把劉邦被圍在白登山的事情告訴了周勃。
雖然他不知道這時候劉邦有沒有被困在白登山,但是他顧不了那麽多了。
周勃不愧是帶兵的老手,在蘇雲講出劉邦執意帶全軍出動的時候,周勃已經猜出了這是匈奴的誘敵深入之計。
麵對這樣的局麵,周勃並沒有自亂陣腳,畢竟軍中最忌諱的就是主帥心亂。
現在,周勃必須扛起漢軍的大旗,做軍中的頂梁柱。
先把蘇雲請進了城中,有了監軍的調兵令,周勃開始對全局進行布劃……
雖說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年齡也不小了,可當時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是天不怕地不怕,以為有眾兄弟在身邊,好歹也能混出一番事業。
別人創業最多也就是地獄級難度,沒想到他劉邦更屌,開局就遇到天神級難度……
千古無二的霸王……
好不容易事成歸來,他已經黃袍加身,可身邊的兄弟們死的死、叛的叛,現在還和他一心的人已經沒幾個人了。
騎在馬上,馬兒帶著自己狂奔,劉邦已經幻想著自己擊敗匈奴,創下不世之功的場麵了。
壯哉!
……
行至半路,遇到了打探迴來的婁敬。
可是他的匯報卻徹底激怒了劉邦。
“陛下,臣此去匈奴看到的,也確實是一些老弱殘兵,可臣覺得事實應該不是如此。
古今往來,兩軍交戰,都是將最強的一麵展現給對方,哪有給對方展示老弱殘兵的?
因此,臣認為匈奴這是示敵以弱,故意想讓陛下掉入匈奴的陷阱之中,陛下還是趕快撤軍吧,不要打了!”
聽到婁敬那麽說,後麵的許多士兵已經打起了退堂鼓,婁敬的話已經影響了漢軍的軍心。
劉邦哪裏還聽得進去,大聲喝止住婁敬。
開弓沒有迴頭箭,已經帶兵出征了,就不可能退迴去。
婁敬的話顯然已經影響了劉邦的軍心,這時候劉邦肯定不能放過他。
“你這個齊國的孬種,不過是靠嘴皮子獲得了一官半職,現在還敢來亂我軍心!
來人啊,把他壓下去先關起來,等我軍大勝而迴後再行定奪!”
考慮到陣前斬將於軍不利,劉邦就把婁敬關了起來,率領著大軍繼續前進。
……
劉邦在戰場上躍馬馳騁,可苦了其他的士兵們,前軍的士兵還能開足馬力地追趕上,可後軍和中軍都已經被落得遠遠的了。
劉邦根本沒考慮這些,帶著一眾士兵們又打勝了兩次匈奴,看著丟盔棄甲的匈奴士兵,劉邦早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他一直把嬴政當成奮鬥的目標,打贏這一仗,說不定在史書上的評價會超過政哥呢!
……
中軍和後軍已經追不上劉邦了,找不到主帥,又在陌生的地盤上,兩軍已經開始大亂。
殊不知,一隻無形的大手已經在操縱著一切,劉邦正在掉入匈奴冒頓設好的陷阱之中。
匈奴冒頓連戰連退,佯裝戰敗,將大軍撤到了平城一帶。
等劉邦率領大軍衝上去,想要發動斬首行動,活捉匈奴冒頓時,早就埋伏好的匈奴軍隊從四麵八方殺出,將劉邦率領的萬餘前軍團團包圍。
“陛下!四麵八方全是精銳的匈奴部隊,我軍已經被包圍了!”
士兵的話擊碎了他的夢,現實給他沉重的上了一課。
劉邦哪裏還看不明白?自己這是輕敵冒進中計了。
“大軍不要慌,我們的支援很快就會來的!變進攻陣型為防守陣型,緩緩往山上撤退!”
劉邦反應很快,這時候需要安頓軍心,主帥必須親自站出來,給大家指明下一步的方向。
漢軍都是精銳,許多都是多年和楚軍交戰後的精銳部隊,在劉邦的率領下,他們很快結成了防禦陣型,連戰連退一直撤到了山上。
劉邦在山上擺好防禦陣型,匈奴幾次衝鋒都沒占到便宜,劉邦總算是安下心來。
由於不知道中軍和後軍什麽時候能趕來,劉邦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援兵。
劉邦現在看到的是四麵八方的匈奴軍隊唿唿的圍了上來,遠遠地望去全是匈奴的鐵騎,看不到一點漢軍的標誌。
他轉頭問旁邊的士兵:“這是什麽地方?”
“陛下,此處乃白登山。”
劉邦滿臉惆悵,都怪他輕敵冒進,也沒有通知周勃和灌嬰的軍隊,而中軍和後軍因為沒有主帥,肯定會亂成一團,也就是說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救兵的。
“白登山,或許就是上天賜給朕駕崩的地方吧……”
……
蘇雲騎著黑鷹,此刻,他隻希望這馬跑的再快一點。
經過一天的疾馳,蘇雲總算趕到了周勃鎮守的太原,卻被守城的士兵攔住了去路。
“站住!你是何人,下馬!”
蘇雲扼住韁繩,朝著守城的士兵大聲吼道:“叫周將軍來,有皇帝調令!”
士兵不敢有絲毫怠慢,急急忙忙地趕去通報。
沒有人敢偽造皇帝的調令,這可是誅九族的罪過。
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周勃就急匆匆地領著十幾個人從城上出來了。
周勃治軍很有一套,他一直跟著韓信,被韓信帶得很好,他所統領的軍隊軍紀嚴整都是精銳部隊,兵出將行無往不利。
就連劉邦本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而且周勃待人謙和友善,對待士兵很好,因此很受軍隊士兵的愛戴,許多的百姓都想投到周勃手下參軍。
周勃和蘇雲的關係也不錯,畢竟兩個人曾經一起跟過韓信,周勃算是蘇雲的第二個朋友,兩個人私下裏的感情也不錯。
“監軍大人,陛下有什麽調令,可是十萬火急?”
周勃前些日子裏因為攻下了太原而被封為了太尉,現在的官比蘇雲高多了。
“周太尉,十萬火急,你且隨我來。”
蘇雲把周勃拉到一邊,這種事情可不能讓別人聽見,不然會亂了軍心。
“兄弟,出什麽事了,這麽慌張,而且就算有調兵令,也不應該由你這個監軍大人親自出馬吧?”
“是陛下出事了……”
周勃愣在了原地,他不明白陛下帶著30多萬大軍,能出什麽事。
除非……
陛下駕崩了……
古代沒有手機這樣的通訊手段,戰場上消息傳得很慢,全靠士兵去打探。
而周勃奉命駐守太原,劉邦又領著30多萬大軍,周勃沒理由去打探劉邦的情況,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劉邦軍中發生了什麽事。
蘇雲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給周勃講了一遍,還按照自己對曆史的記憶,把劉邦被圍在白登山的事情告訴了周勃。
雖然他不知道這時候劉邦有沒有被困在白登山,但是他顧不了那麽多了。
周勃不愧是帶兵的老手,在蘇雲講出劉邦執意帶全軍出動的時候,周勃已經猜出了這是匈奴的誘敵深入之計。
麵對這樣的局麵,周勃並沒有自亂陣腳,畢竟軍中最忌諱的就是主帥心亂。
現在,周勃必須扛起漢軍的大旗,做軍中的頂梁柱。
先把蘇雲請進了城中,有了監軍的調兵令,周勃開始對全局進行布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