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長生的意義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匈奴冒頓騎著他征戰一生的馬,踏過他打下的每一寸江山。
迴想起自己的來時路,不禁感到一陣心酸。
當年,他的父親想立小兒子,就把他送到月氏當質子,然後趁機發兵攻打月氏,想要借刀殺人。
可惜的是冒頓非常聰明,趁機搶了一匹快馬,偷偷跑了迴來。
等他迴來之後,暗中發育擴大勢力,最後成功殺了自己的父親,自立為匈奴的單於控製了整個匈奴地區。
之後,他又陸續南征北戰,擊敗了東胡、月氏以及西域諸國,統一了漠南漠北和西域,建立起龐大的匈奴帝國。
現在他們隻剩下了最後的敵人——中原的大漢王朝。
此時的匈奴可以說是遊牧民族曆史上真正的大強國,已經建立了完全的國家政權,內部穩定,國家處於上升期,實力極為強勁。
匈奴的冒頓手握40萬鐵騎,物資更是數不勝數,幾乎橫掃整個亞洲無敵手。
這一次,他也同樣有信心。勢必要啃下這最後的骨頭,建立不世的功勳。
……
而此時的劉邦,按照陳平的計策巡遊雲夢澤,下詔讓韓信前往陳縣覲見。
韓信在經曆過兩次被劉邦奪兵權的事情之後,也隱隱約約覺得這件事並沒那麽簡單。
他現在很後悔,為了恩情收留了鍾離昧,現在恐怕會引起了劉邦的猜忌。
他很無奈,隻能去見鍾離昧。
鍾離昧也知道韓信現在進退兩難,不忍心讓韓信受到猜忌,拔劍自殺。
韓信隻能帶著鍾離昧的人頭去求見劉邦。
可劉邦根本不會給他機會,韓信剛剛到陳縣,就被劉邦埋伏好的武士給摁在地上活捉了。
韓信還沒明白怎麽迴事,就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隻能開口為自己辯解。
“陛下,韓信無罪啊!”
劉邦看著如今卑躬屈膝的韓信,不禁迴想起了當年兩個人共事的時候。
三年多的交情,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為劉邦立下的功勞何其的大。
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今天。
想到這裏,劉邦不禁有些動容,對韓信遲遲下不去手。
在一旁的陳平意識到不對勁,如果此時劉邦仁慈不肯下手,放韓信迴去的話,這次韓信說不定真的要造反了。
“陛下,不管他有沒有反心,此刻您都不能仁慈,如果放他迴去以後再想抓他可就難了,您手下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有能打得過他的嗎?”
劉邦瞬間反應了過來,陳平這是在變相提醒他,為了大漢江山,不管韓信有沒有罪,不能留下他。
劉邦想狠下心來不再去看他,可轉念一想自己對韓信真的狠不下心來。
不過為了大漢江山,他不能放走韓信。
劉邦下令把韓信捉了,裝入囚車押迴長安,貶為淮陰侯。
韓信無奈跪倒在地,吼出了他心中最後的悲憤: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敵國破,謀臣亡。
不管他韓信有沒有謀反,隻要他有謀反的能力,這天下的人都不會容他。
不過他現在的結局也不算差,最起碼保住了小命,留在朝中安分聽話的話,可以說榮華富貴不會缺的。
……
劉邦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兩個月後返迴了長安。
到了長安,劉邦就徹底放心了,最大的麻煩終於沒了。
劉邦削減了楚國的軍隊,同時將韓信的地盤一分為二,分給了他的弟弟劉交和堂哥劉賈,封號分別為楚王和荊王。
對於這個和自己無比親近的弟弟劉交,劉邦是放一百個心。
這下,南方地區總算是安穩了。
……
蘇雲在這兩個月內也沒怎麽幫忙處理政務,基本上天天請假。
他癡迷上了這本書,對道教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時常跑到“商山四皓”那裏詢問自己不明白的。
一開始呂後還有所懷疑,躲在屏風後麵偷聽了幾次,生怕幾個人合起夥來密謀什麽。
結果偷聽了幾次,蘇雲都是來找“商山四皓”討論道家的問題,慢慢也就放下了心來,給蘇雲批假了。
現在蘇雲將四個老人奉為自己的老師,沒有真正的拜師,但在修道方麵進步飛快,四個老人都為之驚歎。
四個老人雖然並稱,但精通的方向並不同,崔廣擅長軍事,吳實擅長政事,唐秉擅長相麵,在道家的造詣方麵最高的則是周術。
四個人共同編撰了這本《四道全冊》,現在傳到了蘇雲手中,蘇雲看得愛不釋手。
蘇雲對四個老人並沒有隱瞞,詢問了四個老人自己的情況。
四個老人像早就知道一樣,並沒有太多驚訝。
得到的答案是……
自己因為穿越過來,所以已經被曆史長河遺忘而不會老,要想迴到自己的時代,隻有好好活下去。
活兩千多年……
其實蘇雲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事實,可是突然得到了真正的答案,又有些不能接受了。
長生,真的有那麽好嗎……?
自己不是始皇帝劉邦這種人,渴求長生來保證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世,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穿越過來的普通人,長生對自己有什麽意義呢?
周術老先生給出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享受生活,以自己的視角,全知全麵地觀看整個曆史的發展,並以自己的能力改變曆史的遺憾。
修了道,蘇雲也對順其自然有了不同的看法。
順其自然不是簡單的擺爛,而是盡人事聽天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至於最後成不成功,那就要聽天命了。
蘇雲願意一個人加入中華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當中,改變中華曆史的遺憾,拯救萬民於水火,成為一個真正有利於人民的人。
……
劉邦迴到朝堂後,對於蘇雲的擺爛並沒有放在心上。
其實是沒辦法放在心上,因為一個真正威脅大漢王朝的強敵正來勢洶洶的殺來。
匈奴冒頓大舉入侵,有人舉報韓王信聯絡匈奴,有向匈奴投降的意思。
原來,匈奴領著30萬大軍南下進攻韓王信,憑借韓王信自己根本抵擋不住匈奴。
他一麵給劉邦寫信請求支援,一麵派使者偷偷前往匈奴議和。
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防止劉邦把他當成棄子。
但是在漢朝,這種臣子私下裏偷偷的聯絡外敵就是犯了謀反罪,按罪當誅。
但前線情況不明,劉邦沒打算殺他,僅僅是派人前去責備韓王信。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韓王信竟然直接投降匈奴了!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劉邦剛剛用非常的手段除掉了大功臣韓信,現在又下詔來責備他,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再相信劉邦,所以他投降匈奴也是情有可原的。
現在,他劉邦麵臨的是無比棘手的問題,匈奴聯合韓王信,率領40萬大軍南下進攻大漢!
邊疆告急!
迴想起自己的來時路,不禁感到一陣心酸。
當年,他的父親想立小兒子,就把他送到月氏當質子,然後趁機發兵攻打月氏,想要借刀殺人。
可惜的是冒頓非常聰明,趁機搶了一匹快馬,偷偷跑了迴來。
等他迴來之後,暗中發育擴大勢力,最後成功殺了自己的父親,自立為匈奴的單於控製了整個匈奴地區。
之後,他又陸續南征北戰,擊敗了東胡、月氏以及西域諸國,統一了漠南漠北和西域,建立起龐大的匈奴帝國。
現在他們隻剩下了最後的敵人——中原的大漢王朝。
此時的匈奴可以說是遊牧民族曆史上真正的大強國,已經建立了完全的國家政權,內部穩定,國家處於上升期,實力極為強勁。
匈奴的冒頓手握40萬鐵騎,物資更是數不勝數,幾乎橫掃整個亞洲無敵手。
這一次,他也同樣有信心。勢必要啃下這最後的骨頭,建立不世的功勳。
……
而此時的劉邦,按照陳平的計策巡遊雲夢澤,下詔讓韓信前往陳縣覲見。
韓信在經曆過兩次被劉邦奪兵權的事情之後,也隱隱約約覺得這件事並沒那麽簡單。
他現在很後悔,為了恩情收留了鍾離昧,現在恐怕會引起了劉邦的猜忌。
他很無奈,隻能去見鍾離昧。
鍾離昧也知道韓信現在進退兩難,不忍心讓韓信受到猜忌,拔劍自殺。
韓信隻能帶著鍾離昧的人頭去求見劉邦。
可劉邦根本不會給他機會,韓信剛剛到陳縣,就被劉邦埋伏好的武士給摁在地上活捉了。
韓信還沒明白怎麽迴事,就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隻能開口為自己辯解。
“陛下,韓信無罪啊!”
劉邦看著如今卑躬屈膝的韓信,不禁迴想起了當年兩個人共事的時候。
三年多的交情,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為劉邦立下的功勞何其的大。
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今天。
想到這裏,劉邦不禁有些動容,對韓信遲遲下不去手。
在一旁的陳平意識到不對勁,如果此時劉邦仁慈不肯下手,放韓信迴去的話,這次韓信說不定真的要造反了。
“陛下,不管他有沒有反心,此刻您都不能仁慈,如果放他迴去以後再想抓他可就難了,您手下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有能打得過他的嗎?”
劉邦瞬間反應了過來,陳平這是在變相提醒他,為了大漢江山,不管韓信有沒有罪,不能留下他。
劉邦想狠下心來不再去看他,可轉念一想自己對韓信真的狠不下心來。
不過為了大漢江山,他不能放走韓信。
劉邦下令把韓信捉了,裝入囚車押迴長安,貶為淮陰侯。
韓信無奈跪倒在地,吼出了他心中最後的悲憤: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敵國破,謀臣亡。
不管他韓信有沒有謀反,隻要他有謀反的能力,這天下的人都不會容他。
不過他現在的結局也不算差,最起碼保住了小命,留在朝中安分聽話的話,可以說榮華富貴不會缺的。
……
劉邦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兩個月後返迴了長安。
到了長安,劉邦就徹底放心了,最大的麻煩終於沒了。
劉邦削減了楚國的軍隊,同時將韓信的地盤一分為二,分給了他的弟弟劉交和堂哥劉賈,封號分別為楚王和荊王。
對於這個和自己無比親近的弟弟劉交,劉邦是放一百個心。
這下,南方地區總算是安穩了。
……
蘇雲在這兩個月內也沒怎麽幫忙處理政務,基本上天天請假。
他癡迷上了這本書,對道教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時常跑到“商山四皓”那裏詢問自己不明白的。
一開始呂後還有所懷疑,躲在屏風後麵偷聽了幾次,生怕幾個人合起夥來密謀什麽。
結果偷聽了幾次,蘇雲都是來找“商山四皓”討論道家的問題,慢慢也就放下了心來,給蘇雲批假了。
現在蘇雲將四個老人奉為自己的老師,沒有真正的拜師,但在修道方麵進步飛快,四個老人都為之驚歎。
四個老人雖然並稱,但精通的方向並不同,崔廣擅長軍事,吳實擅長政事,唐秉擅長相麵,在道家的造詣方麵最高的則是周術。
四個人共同編撰了這本《四道全冊》,現在傳到了蘇雲手中,蘇雲看得愛不釋手。
蘇雲對四個老人並沒有隱瞞,詢問了四個老人自己的情況。
四個老人像早就知道一樣,並沒有太多驚訝。
得到的答案是……
自己因為穿越過來,所以已經被曆史長河遺忘而不會老,要想迴到自己的時代,隻有好好活下去。
活兩千多年……
其實蘇雲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事實,可是突然得到了真正的答案,又有些不能接受了。
長生,真的有那麽好嗎……?
自己不是始皇帝劉邦這種人,渴求長生來保證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世,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穿越過來的普通人,長生對自己有什麽意義呢?
周術老先生給出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享受生活,以自己的視角,全知全麵地觀看整個曆史的發展,並以自己的能力改變曆史的遺憾。
修了道,蘇雲也對順其自然有了不同的看法。
順其自然不是簡單的擺爛,而是盡人事聽天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至於最後成不成功,那就要聽天命了。
蘇雲願意一個人加入中華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當中,改變中華曆史的遺憾,拯救萬民於水火,成為一個真正有利於人民的人。
……
劉邦迴到朝堂後,對於蘇雲的擺爛並沒有放在心上。
其實是沒辦法放在心上,因為一個真正威脅大漢王朝的強敵正來勢洶洶的殺來。
匈奴冒頓大舉入侵,有人舉報韓王信聯絡匈奴,有向匈奴投降的意思。
原來,匈奴領著30萬大軍南下進攻韓王信,憑借韓王信自己根本抵擋不住匈奴。
他一麵給劉邦寫信請求支援,一麵派使者偷偷前往匈奴議和。
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防止劉邦把他當成棄子。
但是在漢朝,這種臣子私下裏偷偷的聯絡外敵就是犯了謀反罪,按罪當誅。
但前線情況不明,劉邦沒打算殺他,僅僅是派人前去責備韓王信。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韓王信竟然直接投降匈奴了!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劉邦剛剛用非常的手段除掉了大功臣韓信,現在又下詔來責備他,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再相信劉邦,所以他投降匈奴也是情有可原的。
現在,他劉邦麵臨的是無比棘手的問題,匈奴聯合韓王信,率領40萬大軍南下進攻大漢!
邊疆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