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親自平叛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 作者:迴顧雲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中大臣們忙忙碌碌一整天才把家安置好,還沒來得及慶賀喬遷之喜呢,大早上的皇帝就把他們叫過去了。
他們都在朝中有親信,並且在地方上也有自己的人,他們早就聽說了臧荼造反的消息。
現在他們也隻能在心裏罵臧荼,早不反晚不反,偏偏今天造反。
遠在燕國的臧荼從昨天晚上開始一直就沒停打噴嚏,他心裏一直犯嘀咕。
是有人罵我還是咋的…
……
早上在長樂宮召開大朝會,要商量如何處理臧荼造反的事情,因為今天是搬到長安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就連正在溫馨的小窩裏睡覺的蘇雲,也被劉邦逼著參加。
自從在洛陽第一次開朝會,看到群臣散漫的樣子,劉邦心裏就不滿了。
於是他私下裏找到叔孫通,結合了古禮和情理,製造出了一套完備的禮儀體係。
搬來長安之前,劉邦就把這套禮儀分發了下去,讓諸臣們學習。
自從上次劉邦發飆之後,諸臣們都乖乖的變老實了,劉邦說啥他們就聽啥了。
朝會開始前,大臣們要站在宮外站好,在太監宣布大朝會開始後,分成兩路進入大殿。
擔任太尉的樊噲等武官站在西邊麵向東,擔任右丞相的呂澤等文官站在東邊麵向西,要恭恭敬敬的站好。
等到大臣們全部站定之後,皇帝再開始進殿,接受群臣的朝拜。
等群臣們一個個拜完以後,再按照官職的大小,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依次找到自己位置跪坐好。
就這樣,劉邦基本確定了中國千百年來上朝的一個基本形式,為了維護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而正式形成了禮儀。
劉邦走進大殿,看著下麵低頭叩拜的群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總算體會到了當年始皇帝君臨天下的感覺,當年的始皇帝就在鹹陽同樣的位置發號施令。
他終於明白,始皇帝為何執著於傳江山二世乃至萬世了。
這種感覺是古往今來所有男人都追求的!
劉邦之下是任命的相國蕭何,站在台階最下麵,百官的最前麵統禦百官。既不算文官,也不算武將行列。
而蘇雲跪坐的位置是文官第四位,前麵第一位是呂澤,第二位是酈商,第三位是張良。
他們三個人分別代表的三大集團,呂澤代表著外戚集團,酈商代表著軍功集團,張良代表著謀士集團,很明顯,劉邦是讓他們相互製衡。
至於武將那邊人還真不多,建國之後劉邦為了穩固權力,收迴了許多將士的兵權,強製把他們改成了文官。
因此,可以說西漢初期所有的權力牢牢把握在劉邦手中,下麵所有的臣子都是劉邦的“功狗”。
“大家應該都聽說臧荼造反的消息了吧?今天喊大家上朝,就是讓大家一起議議,看看該怎麽平叛啊?”
劉邦的每句話都透露著龍威,眾大臣不寒而栗。
朝中鴉雀無聲,沒人站出來去帶兵平叛。
其實這也有劉邦的原因,軍權政權,財權現在劉邦是一手抓,防止文臣做大削弱了丞相許多權力,防止武將有兵權威脅統治,將許多武將的兵權都卸了,改成了文臣。
這才是劉邦眼中的君主專製製度,如果不是劉邦,大秦建立的君主專製製度就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了。
蘇雲靜靜地坐在那裏,反正他又不帶兵,和他沒關係。
“陛下!臣願意帶領軍隊,先去平定臧荼之亂!”
蘇雲被後麵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了一跳,這聲音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居然是長安侯盧綰。
劉邦猛的一拍龍椅,剛想表現出開心,又突然壓了下去。
“好,不愧是朕的兄弟,有闊氣,朕要的就是你們的態度,
盧綰你也不用親自帶兵,這次隨朕同行吧,做朕的先鋒!”說完他擺了擺手,示意旁邊的小太監。
“宣詔。”
旁邊的小太監拿出布詔,念了起來:“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詔曰:‘今臧荼叛亂,朕統領十萬大軍,親自前往平叛,命皇太子劉盈監國,升蘇雲為左丞相,但暫不開設丞相府屬官,和相國蕭何共同輔佐朝政,欽此。’眾人接詔~~”
蘇雲愣在了原地,居然加封他為左丞相!
此時漢代文官最高是相國,下設右左丞相,以右為尊,左次之。
即便是三個人官裏最小的左丞相,也已經是文官裏的領袖了。
眾將雖然不滿,但是也沒有說什麽,畢竟因為臧荼造反,劉邦正在氣頭上,誰也不想在這時候觸劉邦的黴頭。
等到朝會結束後散朝,劉邦安排樊噲去收拾軍隊去了,然後留下蕭何和蘇雲,其他人便退下了。
“陛下。”
蕭何蘇雲兩個人異口同聲拜了一下劉邦。
“蕭大人,蘇雲有大才,這點你應該清楚,由他來輔佐你處理朝政,你帶帶他,有什麽不清楚的教教他。”說完,他給蕭何了一個眼神。
蕭何何其人精,很快就明白了劉邦的意思,趕忙點了點頭。
蕭何轉過頭來,對著蘇雲露出了一個陰森森的笑,似乎有一種吃定了蘇雲的感覺。
蘇雲看的有點害怕,不知道明天迎接自己的將是什麽。
蘇雲:???????????
~
劉邦這一批開國老臣中,年齡最小的也得有四十五六歲,而蘇雲現在才二十七八歲,將來把皇太子劉盈托孤給蘇雲年紀剛剛好,蘇雲可以保住大漢江山,這樣他劉邦死也瞑目了。
誰也說不好死後什麽情況,現在劉邦在可以壓住所有人,劉邦一死,恐怕各派爭權奪利就不會停了。
“陛下如此大任,臣怕是擔不了啊!”
蘇雲這話倒是真的,他真不想幹啊,老老實實在家領著侯爵的工資陪陪媳婦,享受下生活多好。
誰願意天天辛苦地處理朝政啊?
“行了,權力是公器,不必推辭了,朕已經發布了明詔,左丞相你是跑不了了,你們兩個人就好好輔佐太子劉盈吧,這孩子太懦弱,朕有些放心不下。”
兩個人哪裏看不出來?劉邦這明顯有廢太子的想法,這一次就是想考驗一下太子的執政能力。
蘇雲很清楚,劉邦死後是劉盈執政,大權雖然旁落在呂後手中,但總體上也是在發展休養生息,對百姓,對天下都是件好事。
因此,蘇雲也不想讓皇太子被廢,畢竟要是劉如意上位的話,未來這曆史就全改變了,自己就沒辦法見見漢文帝了。
文景二帝創下千古盛世,武帝建立一個民族的自信,打通了河西走廊,打下了中華民族在西域的版圖,他們可都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自己可想好好看看這大漢的風采!
~
他們都在朝中有親信,並且在地方上也有自己的人,他們早就聽說了臧荼造反的消息。
現在他們也隻能在心裏罵臧荼,早不反晚不反,偏偏今天造反。
遠在燕國的臧荼從昨天晚上開始一直就沒停打噴嚏,他心裏一直犯嘀咕。
是有人罵我還是咋的…
……
早上在長樂宮召開大朝會,要商量如何處理臧荼造反的事情,因為今天是搬到長安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就連正在溫馨的小窩裏睡覺的蘇雲,也被劉邦逼著參加。
自從在洛陽第一次開朝會,看到群臣散漫的樣子,劉邦心裏就不滿了。
於是他私下裏找到叔孫通,結合了古禮和情理,製造出了一套完備的禮儀體係。
搬來長安之前,劉邦就把這套禮儀分發了下去,讓諸臣們學習。
自從上次劉邦發飆之後,諸臣們都乖乖的變老實了,劉邦說啥他們就聽啥了。
朝會開始前,大臣們要站在宮外站好,在太監宣布大朝會開始後,分成兩路進入大殿。
擔任太尉的樊噲等武官站在西邊麵向東,擔任右丞相的呂澤等文官站在東邊麵向西,要恭恭敬敬的站好。
等到大臣們全部站定之後,皇帝再開始進殿,接受群臣的朝拜。
等群臣們一個個拜完以後,再按照官職的大小,恭恭敬敬的行禮,然後依次找到自己位置跪坐好。
就這樣,劉邦基本確定了中國千百年來上朝的一個基本形式,為了維護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而正式形成了禮儀。
劉邦走進大殿,看著下麵低頭叩拜的群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總算體會到了當年始皇帝君臨天下的感覺,當年的始皇帝就在鹹陽同樣的位置發號施令。
他終於明白,始皇帝為何執著於傳江山二世乃至萬世了。
這種感覺是古往今來所有男人都追求的!
劉邦之下是任命的相國蕭何,站在台階最下麵,百官的最前麵統禦百官。既不算文官,也不算武將行列。
而蘇雲跪坐的位置是文官第四位,前麵第一位是呂澤,第二位是酈商,第三位是張良。
他們三個人分別代表的三大集團,呂澤代表著外戚集團,酈商代表著軍功集團,張良代表著謀士集團,很明顯,劉邦是讓他們相互製衡。
至於武將那邊人還真不多,建國之後劉邦為了穩固權力,收迴了許多將士的兵權,強製把他們改成了文官。
因此,可以說西漢初期所有的權力牢牢把握在劉邦手中,下麵所有的臣子都是劉邦的“功狗”。
“大家應該都聽說臧荼造反的消息了吧?今天喊大家上朝,就是讓大家一起議議,看看該怎麽平叛啊?”
劉邦的每句話都透露著龍威,眾大臣不寒而栗。
朝中鴉雀無聲,沒人站出來去帶兵平叛。
其實這也有劉邦的原因,軍權政權,財權現在劉邦是一手抓,防止文臣做大削弱了丞相許多權力,防止武將有兵權威脅統治,將許多武將的兵權都卸了,改成了文臣。
這才是劉邦眼中的君主專製製度,如果不是劉邦,大秦建立的君主專製製度就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了。
蘇雲靜靜地坐在那裏,反正他又不帶兵,和他沒關係。
“陛下!臣願意帶領軍隊,先去平定臧荼之亂!”
蘇雲被後麵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了一跳,這聲音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居然是長安侯盧綰。
劉邦猛的一拍龍椅,剛想表現出開心,又突然壓了下去。
“好,不愧是朕的兄弟,有闊氣,朕要的就是你們的態度,
盧綰你也不用親自帶兵,這次隨朕同行吧,做朕的先鋒!”說完他擺了擺手,示意旁邊的小太監。
“宣詔。”
旁邊的小太監拿出布詔,念了起來:“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詔曰:‘今臧荼叛亂,朕統領十萬大軍,親自前往平叛,命皇太子劉盈監國,升蘇雲為左丞相,但暫不開設丞相府屬官,和相國蕭何共同輔佐朝政,欽此。’眾人接詔~~”
蘇雲愣在了原地,居然加封他為左丞相!
此時漢代文官最高是相國,下設右左丞相,以右為尊,左次之。
即便是三個人官裏最小的左丞相,也已經是文官裏的領袖了。
眾將雖然不滿,但是也沒有說什麽,畢竟因為臧荼造反,劉邦正在氣頭上,誰也不想在這時候觸劉邦的黴頭。
等到朝會結束後散朝,劉邦安排樊噲去收拾軍隊去了,然後留下蕭何和蘇雲,其他人便退下了。
“陛下。”
蕭何蘇雲兩個人異口同聲拜了一下劉邦。
“蕭大人,蘇雲有大才,這點你應該清楚,由他來輔佐你處理朝政,你帶帶他,有什麽不清楚的教教他。”說完,他給蕭何了一個眼神。
蕭何何其人精,很快就明白了劉邦的意思,趕忙點了點頭。
蕭何轉過頭來,對著蘇雲露出了一個陰森森的笑,似乎有一種吃定了蘇雲的感覺。
蘇雲看的有點害怕,不知道明天迎接自己的將是什麽。
蘇雲:???????????
~
劉邦這一批開國老臣中,年齡最小的也得有四十五六歲,而蘇雲現在才二十七八歲,將來把皇太子劉盈托孤給蘇雲年紀剛剛好,蘇雲可以保住大漢江山,這樣他劉邦死也瞑目了。
誰也說不好死後什麽情況,現在劉邦在可以壓住所有人,劉邦一死,恐怕各派爭權奪利就不會停了。
“陛下如此大任,臣怕是擔不了啊!”
蘇雲這話倒是真的,他真不想幹啊,老老實實在家領著侯爵的工資陪陪媳婦,享受下生活多好。
誰願意天天辛苦地處理朝政啊?
“行了,權力是公器,不必推辭了,朕已經發布了明詔,左丞相你是跑不了了,你們兩個人就好好輔佐太子劉盈吧,這孩子太懦弱,朕有些放心不下。”
兩個人哪裏看不出來?劉邦這明顯有廢太子的想法,這一次就是想考驗一下太子的執政能力。
蘇雲很清楚,劉邦死後是劉盈執政,大權雖然旁落在呂後手中,但總體上也是在發展休養生息,對百姓,對天下都是件好事。
因此,蘇雲也不想讓皇太子被廢,畢竟要是劉如意上位的話,未來這曆史就全改變了,自己就沒辦法見見漢文帝了。
文景二帝創下千古盛世,武帝建立一個民族的自信,打通了河西走廊,打下了中華民族在西域的版圖,他們可都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自己可想好好看看這大漢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