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劉邦側坐著,右手的食指在龍椅上輕輕的敲著。


    劉邦不愧是真龍天子,此刻的他龍的氣勢大顯,一舉一動都像極了真龍。


    聽著下麵婁靜的建議,劉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洛陽離著諸王的封地太近,確實不安全。


    不過劉邦也沒有做決定,就是先吩咐他退下,對於遷都這種大事,需要一起議一議。


    他深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自然不肯輕易下決定。


    沒有前人的例子,他隻能慢慢摸索。


    而且此時也不像明清時候一樣是皇帝的一言堂,大臣們的權力還是很大的,甚至大到可以廢立皇帝。


    當然,開國君主除外,他劉邦早就不是當年沛縣的小流氓,有的是權謀和手段來解決問題。


    兩天後,劉邦召開朝會,開始商議遷都的事情。


    群臣亂糟糟地上殿,他們還沒有習慣劉邦已經成為皇帝,並且自恃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完全沒有一個臣子的樣子。


    大家一個個走了進來,拜的也亂七八糟,有的甚至沒有上前拜皇帝就找到了自己跪坐的位置。


    對此,劉邦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看來要把禮儀問題提上日程了。


    皇權,神聖不可侵犯!


    皇帝要的就是唯一,尊卑有序,新王朝新氣象,沒有禮儀可不夠。


    三通鼓聲結束,號角聲吹起,今天的朝會開始了。


    “今天叫大家來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我想將都城改在長安,大家有什麽看法?


    劉邦話一出,在場的瞬間炸開了鍋。


    他們還和當年一樣,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沒有秩序。


    劉邦說完,他們就開始亂了起來,甚至有的人還打斷劉邦說話。


    劉邦已經有些不能忍了,這些老功臣們在觸及他的底線。


    劉邦猛地一拍桌子,瞬間鴉雀無聲。


    “安靜!誰有問題誰出來說,下麵亂糟糟的,你們是想結黨營私嗎!還是有人質疑我說的話?”


    對於朝會這個局麵,劉邦顯然不滿意,而作為丞相的蕭何趕緊出來打圓場。


    這時,平陽侯曹參站了出來。


    曹參,作為西漢開國可以和蕭何爭第一功臣的人,他曾經跟著韓信滅了魏國和趙國,在楚漢之爭中獨領一軍,在軍隊中有著僅次於韓信的威望。


    劉邦確立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時,曹參也沒有再爭搶。


    因此劉邦很滿意,在立長子劉肥為新齊王時,加封了他為齊國的丞相。


    “陛下,臣認為長安不如洛陽,陛下想改定為長安,無非是看中了他在關中地區,可之前在關中地區的鹹陽不照樣被滅掉了嗎?


    由此可見,定都關中地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反而洛陽位於天下的中心,調兵遣將安排國策都能快速地傳達,實在是上上之選啊!”


    曹參說完,一眾武將都隨之附和。


    聽完他的話,劉邦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


    可他也清楚的知道,諸將反對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小算盤,自己不能那麽簡單如了他們的意。


    現在他也拿不定主意了,希望那個曾經給他出謀劃策的人,能站出來給自己一個建議。


    在劉邦每次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那個男人都會站出來給劉邦提建議,這次也不例外。


    這個熟悉的人站了出來,可不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張良嘛。


    “陛下,臣認為,平陽侯的話雖然有些道理,眼光卻不夠長遠,秦雖然虎踞關中地區,但是沒有用好才以至於滅亡;


    項羽放棄險要的關中,而定都防禦極弱的彭城才失了天下。


    因此,臣覺得關中地區至關重要,隻有聰明的領導者才能利用好關中地區徹底發展起來。


    況且,長安臨近舊統治的漢中地區,有利於安撫舊地的民眾。


    由此兩利,臣認為長安很明顯比洛陽更適合定都。”


    劉邦聽完,直唿張良真棒!


    張良分析了長安和洛陽利弊,而且還壓住了一眾武將的嘴,劉邦愛死他了。


    就這樣,劉邦直接拍板定論。


    遷都長安!


    大漢王朝的都城長安開始有條不紊地建立起來,因為皇宮的修建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劉邦就暫且在洛陽呆了下來。


    劉邦看上了婁靜,把他留在了朝中為官。


    事實證明婁靜張良的建議非常正確,因為這些異姓諸侯國之後都陸續反叛,如果都城繼續在洛陽,就會危及漢朝的統治。


    ……


    下朝後,劉邦徑直走進了戚夫人的宮裏。


    除了象征性的去一下呂雉宮裏以外,其餘這些天晚上劉邦一直在陪戚夫人。


    他不喜歡呂雉,呂雉太強勢了,並且年紀也大了,不是劉邦的菜。


    還沒走進門口,一個小孩子噔噔噔的跑了過來。


    “阿父!”


    劉邦伸手抱住了小孩子,用臉蹭了蹭小孩子。


    “阿父,胡子紮人!”


    這小孩子正是小劉如意,他是劉邦最喜歡的兒子。


    這時候後麵的戚夫人走了出來。


    “如意,不可無禮,叫皇上!”


    戚夫人知道如今身份不同了,再也不能和原來一樣相處。


    戚夫人的語氣很兇,嚇壞了小劉如意,在劉邦懷裏嚎啕大哭。


    ?? ???? ? ???? ??!!


    劉邦趕緊擺了擺手,掏出一塊糖喂給了劉如意。


    “如意乖不哭,就叫阿父,乖乖聽話給你糖吃~”


    隨後,他衝著戚夫人說:“你這麽兇幹什麽?他還是個小孩子,不需要那麽多禮儀,想叫什麽就叫什麽唄。”


    小孩子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小劉如意吃著糖,看著阿父訓阿母,變得笑嘻嘻的。


    劉邦抱著小劉如意顛了兩下,“真乖,真聰明,不愧是朕的兒子!”


    劉邦對劉如意的喜歡遠超太子劉盈,他覺得劉盈太懦弱了,沒有一點自己的樣子。


    相反劉如意年紀雖然小,卻很聰明,也很大膽,在劉邦心裏劉如意更適合繼承自己的皇位。


    其實太子懦弱也不能完全怪太子,畢竟剛出生劉邦就造反了,劉盈都沒跟在他身邊多長時間。


    後來在彭城的時候,劉邦好幾次把劉盈踹下了馬車,這件事給還是小孩子的劉盈留下了很嚴重的心理陰影。


    後來雖然跑了出來,結果呂雉又被抓到楚營當了兩年多的人質,這劉盈過著不是爹不在身邊就是媽不在身邊的生活,缺了父愛缺母愛,他能強勢才怪呢。


    而劉如意出生的時候,戚夫人就受到劉邦的寵愛,母憑子貴因此可以說,劉如意是含著蜜罐子長大的,雖然才七歲,但是有父愛也有母愛,自然而然的就顯得更成熟。


    但是讓劉邦沒想到的是,就是因為他的偏愛,導致戚夫人和劉如意有了最後悲慘的下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顧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顧雲生並收藏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曆史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