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環繞的幽深山穀中,有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古老村落,名為黑石村。村子四周山巒疊嶂,終年雲霧繚繞,仿佛與世隔絕。村中有一處荒宅,破敗不堪,頹垣斷壁間雜草叢生,荒宅中央一口古井,井口被藤蔓纏繞,深不見底,透出陣陣陰森寒氣。


    相傳,多年前,荒宅的主人是一對夫妻,他們膝下無子,終日愁眉不展。夫妻倆四處求醫問藥,終於在一位遊方道士的指點下,妻子懷上了身孕。夫妻倆滿心歡喜,日夜期盼著孩子的降生。然而,就在妻子臨盆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衝毀了村裏的道路,接生婆無法趕來。夫妻倆隻能自行接生,慌亂之中,孩子呱呱墜地,卻是個死胎。夫妻倆悲痛欲絕,將孩子裝入棺材,埋在了古井旁。


    從那以後,荒宅便陰氣森森,時常傳出嬰兒的啼哭聲,村民們都說那是怨嬰的魂魄在作祟。夫妻倆也日漸消沉,不久後相繼離世,荒宅就此荒廢,古井也成了村民們避之不及的禁地。


    直到有一天,村裏來了一位年輕的道士,他身著青色道袍,手持桃木劍,腰間掛著一串銅鈴。道士在村口的槐樹下歇腳,聽聞了荒宅古井的傳聞後,便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道士踏入荒宅,隻見院中荒草齊膝,蛛網密布。他徑直走向古井,井口的藤蔓被風吹得沙沙作響,仿佛無數隻無形的手在招搖。道士取出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道符咒從他手中飛出,貼在古井四周。突然,井中傳來一陣低沉的嗚咽聲,那聲音越來越響,漸漸變成了嬰兒的淒厲哭嚎,哭聲中夾雜著怨恨與不甘,讓人毛骨悚然。


    道士麵色凝重,他知道這是怨嬰的魂魄在反抗。他緊握桃木劍,劍尖直指井口,銅鈴發出清脆的響聲,與哭聲相互交織。就在這時,一隻黑狗從荒宅的角落裏竄了出來,它雙眼通紅,口中滴著黑血,直奔道士而來。道士側身躲過,黑狗卻如影隨形,緊追不舍。道士一邊躲避,一邊念動咒語,一道金光從他身上散發出來,黑狗被金光逼退,發出淒厲的嚎叫,轉身逃迴了荒宅深處。


    道士趁機再次將符咒投入井中,井中的哭聲漸漸微弱,最終歸於沉寂。道士鬆了一口氣,卻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他勉強支撐著身體,靠在了井邊。就在這時,他看到荒宅的屋簷下,一雙幽綠的眼睛正冷冷地盯著他,那是黑狗的眼睛。黑狗悄無聲息地靠近,道士卻已無力反抗。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村民們手持火把、鐵鍬衝進了荒宅。原來,當道士與黑狗搏鬥時,村民們在屋外聽到了動靜,知道道士有危險,便紛紛趕來相助。村民們揮舞著鐵鍬,將黑狗趕走,將道士扶起。道士虛弱地說道:“這怨嬰的魂魄並未完全消散,還需借助村民的力量,才能徹底化解。”


    村民們將信將疑,但在道士的勸說下,還是決定幫忙。他們按照道士的指示,在古井四周點燃了火把,圍成一個圈,齊聲念誦經文。火光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他們的神情莊重而堅定。隨著經文的念誦,古井中再次傳出嬰兒的哭聲,但這次哭聲中帶著一絲解脫之意。漸漸地,哭聲越來越小,最終消失在夜風中。


    道士見狀,知道怨嬰的魂魄已經得到安息,他長舒一口氣,癱坐在地上。村民們也鬆了一口氣,紛紛上前攙扶道士。就在這時,荒宅的屋頂突然坍塌,塵土飛揚中,一道黑影從屋內衝出,直奔古井而去。村民們驚駭地發現,那黑影竟是一具幹屍,幹屍的口中還咬著一塊白布,白布上赫然寫著“還我孩兒”四個血字。


    幹屍撲向古井,卻被火把的火焰逼退,它在井邊徘徊,發出陣陣哀嚎。道士艱難地站起身,手持桃木劍,再次念動咒語。這次,他將所有的法力都注入了桃木劍中,一道耀眼的金光從劍尖射出,直刺幹屍。幹屍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身體化為灰燼,隨風飄散。


    村民們目瞪口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恐怖的景象。道士也已筋疲力盡,他靠在井邊,望著滿天繁星,喃喃自語:“怨嬰已去,幹屍也已消散,這荒宅古井,終於可以安寧了。”


    然而,就在道士閉目養神之際,古井中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水聲,仿佛有什麽東西在井底緩緩遊動。道士睜開眼睛,隻見井口的藤蔓無風自動,漸漸纏繞成一個人形。那是一個嬰兒的身影,他穿著紅色的肚兜,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正好奇地望著道士和村民們。


    道士心中一驚,他意識到這怨嬰的魂魄並未真正離去,而是在最後關頭,化為了一個無害的靈體。他輕輕走上前,伸手撫摸著嬰兒的頭,輕聲說道:“去吧,去一個沒有痛苦的地方,安息吧。”


    嬰兒的身影漸漸變得透明,最終消失在夜色中。荒宅古井恢複了平靜,但那夜的恐怖與詭異,卻永遠留在了村民們的心中。從此,黑石村再也沒有傳出過詭異的聲響,但每當夜深人靜時,村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望向荒宅的方向,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寒意。


    這個故事在村中代代相傳,成為了黑石村最神秘的傳說。而那口古井,也成了村民們心中永遠的禁忌,提醒著他們,有些事情,永遠不要輕易觸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篇鬼故事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承道小寫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承道小寫師並收藏短篇鬼故事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