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張誠成功平定北方匪患,科舉改革得以繼續推進,本以為能迎來一段安穩時期,可朝堂內外的局勢卻如暴風雨前的海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這日清晨,張誠在府邸的書房中審閱各地呈來的關於科舉改革的反饋。看著那些詳實的數據和學子們充滿希望的來信,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
管家匆匆走進書房,神色慌張:“老爺,不好了!宮裏傳來消息,說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在京城散布謠言,說科舉改革是對祖宗的大不敬,會給國家帶來災難,還煽動百姓抵製。”
張誠臉色驟變,他深知謠言一旦擴散,對科舉改革乃至整個國家的穩定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他立刻起身,準備進宮麵聖,向皇帝稟明此事。
此時,林婉兒和蘇瑤也匆匆趕來。林婉兒焦急地說:“張大哥,我也聽說了這個謠言,肯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搞鬼。”
蘇瑤更是氣得滿臉通紅:“這些人太可惡了!張大哥,我這就去把那些造謠的人抓起來,看他們還敢不敢胡說八道!”
張誠攔住蘇瑤:“蘇瑤,先別衝動。此事背後必有主謀,我們要從長計議。婉兒,你在京城人脈廣,幫我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查出是誰在背後指使。蘇瑤,你和我一起進宮,向皇上說明情況。”
兩人點頭領命。張誠和蘇瑤進宮後,直奔禦書房。皇帝正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手中拿著一份奏折。
“張誠,你看看這個!” 皇帝將奏折扔給張誠,“京城謠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你說該如何是好?”
張誠接過奏折,快速瀏覽了一遍,然後跪地說道:“陛下,臣罪該萬死。這謠言明顯是有人故意散布,企圖破壞科舉改革。臣懇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揪出幕後黑手,平息這場風波。”
皇帝沉思片刻,說:“朕再信你一次。但你務必盡快解決此事,否則,科舉改革……” 皇帝沒有再說下去,但張誠明白其中的意思。
從皇宮出來後,張誠和蘇瑤馬不停蹄地開始調查。他們先來到謠言傳播最廣的集市,找那些聽到謠言的百姓詢問情況。
“大爺,您還記得最早是從誰那裏聽到這些謠言的嗎?” 張誠耐心地詢問一位老者。
老者迴憶了一下,說:“我也記不太清了,隻記得是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黑衣,在人群裏大聲嚷嚷,說科舉改革違背祖製,會讓國家遭殃。”
張誠和蘇瑤對視一眼,繼續詢問了其他幾個人,得到的線索都大同小異。看來,這些造謠者是有組織、有計劃地行動。
迴到府邸,林婉兒已經在等他們了。“張大哥,我打聽到一些消息。最近有幾個形跡可疑的人頻繁出入一家客棧,那家客棧是禮部侍郎孫德的產業,我懷疑他們和孫德有關。”
張誠皺著眉頭:“孫德?他一直對科舉改革持反對態度,看來這次的謠言很可能就是他在背後策劃的。”
蘇瑤氣憤地說:“那我們還等什麽?直接去找他算賬!”
張誠搖搖頭:“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輕易打草驚蛇。蘇瑤,你今晚帶人去那家客棧監視,看看能不能找到證據。婉兒,你繼續留意孫德的動向。”
夜幕降臨,蘇瑤帶著幾個身手敏捷的侍衛,悄悄地潛入了客棧附近。他們藏在暗處,觀察著客棧裏的一舉一動。
過了一會兒,一個黑衣人從客棧裏出來,鬼鬼祟祟地朝城外走去。蘇瑤立刻帶領侍衛跟上。黑衣人似乎察覺到了有人跟蹤,加快了腳步。蘇瑤見狀,一揮手,侍衛們迅速圍了上去。
黑衣人見勢不妙,抽出匕首,準備反抗。蘇瑤冷笑一聲:“就憑你,還想跑?” 說著,她身形一閃,與黑衣人交起手來。幾個迴合下來,黑衣人便被蘇瑤製服。
“說,是誰指使你散布謠言的?” 蘇瑤厲聲問道。
黑衣人一開始還嘴硬,不肯交代。蘇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要是再不老實,可別怪我不客氣!” 在蘇瑤的威逼下,黑衣人終於鬆了口:“是孫德大人讓我們這麽做的,他還給了我們很多銀子。”
蘇瑤帶著黑衣人迴到府邸,將他交給了張誠。張誠看著黑衣人,冷冷地說:“把你知道的都詳細說出來,否則,後果自負。”
黑衣人嚇得瑟瑟發抖,將孫德如何指使他們散布謠言,如何組織人手,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張誠聽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好你個孫德,竟敢如此大膽!”
第二天,張誠帶著黑衣人以及他交代的證據,進宮麵聖。皇帝聽完張誠的稟報,勃然大怒:“孫德身為朝廷命官,竟敢做出此等擾亂朝綱之事,來人,將他給朕拿下!”
很快,孫德被押到了禦書房。他看到張誠和黑衣人,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孫德,你可知罪?” 皇帝怒聲問道。
孫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臣知罪。臣一時糊塗,聽信了奸人的讒言,才做出這等錯事,還望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聲:“哼,如今證據確鑿,你還想狡辯?來人,將他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處理完孫德的事情後,皇帝看著張誠:“張誠,這次你又立了一功。科舉改革之事,你繼續好好推行,若再有敢破壞者,朕絕不輕饒!”
張誠跪地謝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從皇宮出來後,張誠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雖然這次成功地解決了謠言危機,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
迴到府邸,林婉兒和蘇瑤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張誠迴來,兩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張大哥,你可算迴來了。這次可真是太驚險了。” 林婉兒說。
蘇瑤則笑著說:“不過,張大哥還是厲害,這麽快就把幕後黑手給揪出來了。”
張誠看著兩人,心中滿是溫暖:“這都多虧了你們。要是沒有你們幫忙,我也不可能這麽順利。”
三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過來:“老爺,有位自稱是陳軒的公子求見。”
張誠微微一愣,隨即想起陳軒是江南科舉改革試點中表現出色的學子,他連忙說:“快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陳軒走了進來。他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衫,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堅定和自信。看到張誠,他立刻行禮:“張大人,學生陳軒,特來京城拜見您。”
張誠連忙扶起他:“陳軒,不必多禮。你此次來京城,所為何事?”
陳軒說:“張大人,學生在江南聽聞京城發生的事情,心中十分擔憂科舉改革的前途。學生此次前來,是想為改革出一份力。”
張誠欣慰地笑了:“好,有你這樣的學子支持,改革之路雖艱,卻充滿希望。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聽聽。”
陳軒從懷中拿出一份文稿:“張大人,這是學生這段時間寫的一篇關於科舉改革的文章,裏麵闡述了學生對改革的一些見解和建議,還望張大人賜教。”
張誠接過文稿,認真地看了起來。看完後,他不禁拍案叫絕:“陳軒,你果然是個有才華、有見識的學子。你的這些建議,對科舉改革很有幫助。”
陳軒聽後,十分激動:“能得到張大人的認可,學生深感榮幸。學生願意追隨張大人,為科舉改革貢獻自己的一生。”
張誠點點頭:“好,以後你就留在京城,協助我推行科舉改革。”
有了陳軒的加入,張誠對科舉改革的信心更足了。他和陳軒、林婉兒、蘇瑤等人一起,繼續為科舉改革的完善和推廣而努力。
然而,就在他們以為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封來自邊疆的加急戰報打破了這份平靜。戰報上說,北方的遊牧民族蠢蠢欲動,有大規模進犯的跡象。
張誠看著戰報,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知道,一場新的危機即將來臨,而他又將麵臨新的考驗……
張誠成功平定北方匪患,科舉改革得以繼續推進,本以為能迎來一段安穩時期,可朝堂內外的局勢卻如暴風雨前的海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這日清晨,張誠在府邸的書房中審閱各地呈來的關於科舉改革的反饋。看著那些詳實的數據和學子們充滿希望的來信,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
管家匆匆走進書房,神色慌張:“老爺,不好了!宮裏傳來消息,說有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在京城散布謠言,說科舉改革是對祖宗的大不敬,會給國家帶來災難,還煽動百姓抵製。”
張誠臉色驟變,他深知謠言一旦擴散,對科舉改革乃至整個國家的穩定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他立刻起身,準備進宮麵聖,向皇帝稟明此事。
此時,林婉兒和蘇瑤也匆匆趕來。林婉兒焦急地說:“張大哥,我也聽說了這個謠言,肯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搞鬼。”
蘇瑤更是氣得滿臉通紅:“這些人太可惡了!張大哥,我這就去把那些造謠的人抓起來,看他們還敢不敢胡說八道!”
張誠攔住蘇瑤:“蘇瑤,先別衝動。此事背後必有主謀,我們要從長計議。婉兒,你在京城人脈廣,幫我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查出是誰在背後指使。蘇瑤,你和我一起進宮,向皇上說明情況。”
兩人點頭領命。張誠和蘇瑤進宮後,直奔禦書房。皇帝正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手中拿著一份奏折。
“張誠,你看看這個!” 皇帝將奏折扔給張誠,“京城謠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你說該如何是好?”
張誠接過奏折,快速瀏覽了一遍,然後跪地說道:“陛下,臣罪該萬死。這謠言明顯是有人故意散布,企圖破壞科舉改革。臣懇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揪出幕後黑手,平息這場風波。”
皇帝沉思片刻,說:“朕再信你一次。但你務必盡快解決此事,否則,科舉改革……” 皇帝沒有再說下去,但張誠明白其中的意思。
從皇宮出來後,張誠和蘇瑤馬不停蹄地開始調查。他們先來到謠言傳播最廣的集市,找那些聽到謠言的百姓詢問情況。
“大爺,您還記得最早是從誰那裏聽到這些謠言的嗎?” 張誠耐心地詢問一位老者。
老者迴憶了一下,說:“我也記不太清了,隻記得是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黑衣,在人群裏大聲嚷嚷,說科舉改革違背祖製,會讓國家遭殃。”
張誠和蘇瑤對視一眼,繼續詢問了其他幾個人,得到的線索都大同小異。看來,這些造謠者是有組織、有計劃地行動。
迴到府邸,林婉兒已經在等他們了。“張大哥,我打聽到一些消息。最近有幾個形跡可疑的人頻繁出入一家客棧,那家客棧是禮部侍郎孫德的產業,我懷疑他們和孫德有關。”
張誠皺著眉頭:“孫德?他一直對科舉改革持反對態度,看來這次的謠言很可能就是他在背後策劃的。”
蘇瑤氣憤地說:“那我們還等什麽?直接去找他算賬!”
張誠搖搖頭:“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輕易打草驚蛇。蘇瑤,你今晚帶人去那家客棧監視,看看能不能找到證據。婉兒,你繼續留意孫德的動向。”
夜幕降臨,蘇瑤帶著幾個身手敏捷的侍衛,悄悄地潛入了客棧附近。他們藏在暗處,觀察著客棧裏的一舉一動。
過了一會兒,一個黑衣人從客棧裏出來,鬼鬼祟祟地朝城外走去。蘇瑤立刻帶領侍衛跟上。黑衣人似乎察覺到了有人跟蹤,加快了腳步。蘇瑤見狀,一揮手,侍衛們迅速圍了上去。
黑衣人見勢不妙,抽出匕首,準備反抗。蘇瑤冷笑一聲:“就憑你,還想跑?” 說著,她身形一閃,與黑衣人交起手來。幾個迴合下來,黑衣人便被蘇瑤製服。
“說,是誰指使你散布謠言的?” 蘇瑤厲聲問道。
黑衣人一開始還嘴硬,不肯交代。蘇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要是再不老實,可別怪我不客氣!” 在蘇瑤的威逼下,黑衣人終於鬆了口:“是孫德大人讓我們這麽做的,他還給了我們很多銀子。”
蘇瑤帶著黑衣人迴到府邸,將他交給了張誠。張誠看著黑衣人,冷冷地說:“把你知道的都詳細說出來,否則,後果自負。”
黑衣人嚇得瑟瑟發抖,將孫德如何指使他們散布謠言,如何組織人手,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張誠聽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好你個孫德,竟敢如此大膽!”
第二天,張誠帶著黑衣人以及他交代的證據,進宮麵聖。皇帝聽完張誠的稟報,勃然大怒:“孫德身為朝廷命官,竟敢做出此等擾亂朝綱之事,來人,將他給朕拿下!”
很快,孫德被押到了禦書房。他看到張誠和黑衣人,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孫德,你可知罪?” 皇帝怒聲問道。
孫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臣知罪。臣一時糊塗,聽信了奸人的讒言,才做出這等錯事,還望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聲:“哼,如今證據確鑿,你還想狡辯?來人,將他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處理完孫德的事情後,皇帝看著張誠:“張誠,這次你又立了一功。科舉改革之事,你繼續好好推行,若再有敢破壞者,朕絕不輕饒!”
張誠跪地謝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從皇宮出來後,張誠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雖然這次成功地解決了謠言危機,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
迴到府邸,林婉兒和蘇瑤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張誠迴來,兩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張大哥,你可算迴來了。這次可真是太驚險了。” 林婉兒說。
蘇瑤則笑著說:“不過,張大哥還是厲害,這麽快就把幕後黑手給揪出來了。”
張誠看著兩人,心中滿是溫暖:“這都多虧了你們。要是沒有你們幫忙,我也不可能這麽順利。”
三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過來:“老爺,有位自稱是陳軒的公子求見。”
張誠微微一愣,隨即想起陳軒是江南科舉改革試點中表現出色的學子,他連忙說:“快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陳軒走了進來。他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衫,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堅定和自信。看到張誠,他立刻行禮:“張大人,學生陳軒,特來京城拜見您。”
張誠連忙扶起他:“陳軒,不必多禮。你此次來京城,所為何事?”
陳軒說:“張大人,學生在江南聽聞京城發生的事情,心中十分擔憂科舉改革的前途。學生此次前來,是想為改革出一份力。”
張誠欣慰地笑了:“好,有你這樣的學子支持,改革之路雖艱,卻充滿希望。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來聽聽。”
陳軒從懷中拿出一份文稿:“張大人,這是學生這段時間寫的一篇關於科舉改革的文章,裏麵闡述了學生對改革的一些見解和建議,還望張大人賜教。”
張誠接過文稿,認真地看了起來。看完後,他不禁拍案叫絕:“陳軒,你果然是個有才華、有見識的學子。你的這些建議,對科舉改革很有幫助。”
陳軒聽後,十分激動:“能得到張大人的認可,學生深感榮幸。學生願意追隨張大人,為科舉改革貢獻自己的一生。”
張誠點點頭:“好,以後你就留在京城,協助我推行科舉改革。”
有了陳軒的加入,張誠對科舉改革的信心更足了。他和陳軒、林婉兒、蘇瑤等人一起,繼續為科舉改革的完善和推廣而努力。
然而,就在他們以為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封來自邊疆的加急戰報打破了這份平靜。戰報上說,北方的遊牧民族蠢蠢欲動,有大規模進犯的跡象。
張誠看著戰報,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知道,一場新的危機即將來臨,而他又將麵臨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