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第181章


    京城的夜,月色如水,灑在張誠府邸的庭院中。張誠處理完公務,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書房,月色下,他瞧見兩個熟悉的身影在庭院裏踱步交談,正是沈瑤和林婉兒。


    “瑤兒,婉兒,這麽晚了還沒休息?”張誠輕聲問道,聲音裏帶著幾分疲憊與溫柔。


    沈瑤和林婉兒同時轉身,看到張誠,兩人的眼中都閃過一絲心疼。“相公,你又忙到這麽晚,可要注意身體。”沈瑤快步走到張誠身邊,輕輕挽住他的胳膊。


    林婉兒也走上前,“張大人,這幾日你忙得腳不沾地,邊疆戰事剛穩,科舉改革又要推進,別把自己累垮了。”她的語氣中帶著關切,又隱隱有些焦急。


    張誠看著這兩個深愛著他的女子,心中滿是感動,卻也有些無奈。他知道,自己對她們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隻是這複雜的局勢,讓他無暇顧及太多兒女情長。


    三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來,神色緊張:“大人,宮裏傳來消息,太後突然召集眾臣商議科舉改革之事,點名讓您明日一早進宮。”


    張誠心中一凜,太後突然插手科舉改革,這背後定有深意。他深知太後向來保守,對改革之事多有疑慮,此次召集眾臣,恐怕是一場硬仗。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張誠對管家說道,然後轉身看向沈瑤和林婉兒,“看來,明天又將是一場艱難的較量。”


    沈瑤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還是強作鎮定:“相公,明日朝堂之上,你定要小心應對。不管發生什麽,我都會在府中等你平安歸來。”


    林婉兒則握緊了拳頭,“張大人,若那些老頑固故意刁難你,我……我就……”她一時語塞,卻滿臉都是為張誠打抱不平的神情。


    張誠輕輕一笑,“婉兒,朝堂之事,還需從長計議,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他的眼神堅定,給兩人吃下了定心丸。


    第二日清晨,張誠早早來到宮中。朝堂上,氣氛凝重,眾臣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太後端坐在鳳椅之上,臉色威嚴,眼神在眾臣間掃過。


    “張誠,哀家聽聞你力推科舉改革,可這科舉製度乃祖宗之法,豈容輕易更改?你說說,這改革到底有何益處?”太後的聲音在朝堂上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誠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條理清晰地闡述著科舉改革的重要性:“太後,如今科舉雖為國家選拔人才,但弊端叢生。八股取士限製了學子的思想,寒門子弟難以出頭,致使朝堂之上人才結構單一。改革科舉,引入策論、實學考核,既能選拔出真正有經世致用之才,也能為國家注入新的活力,實乃強國之策。”


    他的話剛落,便有幾位守舊大臣跳出來反駁。“張誠,你這是離經叛道!祖宗之法不可廢,若隨意更改科舉,成何體統?”一位白發蒼蒼的大臣氣得吹胡子瞪眼。


    張誠不慌不忙,一一反駁他們的觀點,引經據典,言辭懇切。朝堂上爭論得麵紅耳赤,局勢陷入僵局。


    而此時,在張誠府邸,沈瑤和林婉兒也坐立不安。沈瑤在房中來迴踱步,手中的帕子都被她絞得變了形。“婉兒妹妹,也不知相公在朝堂上如何了,真叫人擔心。”


    林婉兒雖然心急如焚,但還是安慰沈瑤:“沈姐姐,張大人足智多謀,定能應對自如。我們在這裏幹著急也沒用,不如想想能幫上什麽忙。”


    兩人正說著,突然聽到府外一陣喧鬧。林婉兒警惕地站起身,“我去看看。”說罷,她施展輕功,幾個起落便來到了府門口。


    隻見一群百姓模樣的人聚集在府前,為首的是一位老者,他大聲說道:“我們都是聽聞張大人推行科舉改革,為了我們這些寒門子弟能有出頭之日,特來聲援張大人的!”


    林婉兒心中一暖,她將眾人請進府中,又趕緊去告知沈瑤。沈瑤聽後,眼中泛起淚光:“相公一心為民,總算沒有白費,這些百姓都是他的後盾啊。”


    在宮中,朝堂上的爭論仍在繼續。太後看著僵持不下的局麵,微微皺眉:“此事暫且擱置,三日後再議。張誠,你迴去好好想想,莫要一意孤行。”


    張誠無奈,隻得領命退下。他走出皇宮,心中滿是憂慮,改革之路困難重重,太後的態度至關重要,如今被擱置,後續不知又會生出多少波折。


    迴到府邸,張誠看到滿院的百姓,心中大為感動。他向百姓們一一致謝,承諾定會為他們爭取公平的科舉機會。百姓們散去後,張誠疲憊地迴到內院。


    沈瑤和林婉兒迎上來,看到張誠略顯憔悴的麵容,兩人心疼不已。“相公,先喝口茶,歇息一下吧。”沈瑤溫柔地說道。


    張誠坐下來,喝了口茶,緩緩說道:“此次太後雖未直接否定改革,但態度不明,三日後的朝堂,恐怕更加艱難。”


    林婉兒咬著牙說:“張大人,要不我找些江湖朋友,去說服那些頑固大臣,讓他們別再阻撓。”


    張誠連忙擺手:“婉兒,此事切不可莽撞。朝堂之事,要用朝堂的方法解決,若動用江湖手段,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沈瑤也點頭讚同:“婉兒妹妹,相公說得對。我們還是從長計議,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接下來的幾日,張誠一邊忙著準備三日後朝堂上的辯論,一邊與幕僚們商議對策。沈瑤則利用自己的人脈,四處打聽太後的喜好和意向,希望能找到說服太後的辦法。林婉兒也沒閑著,她暗中留意著那些守舊大臣的動向,以防他們暗中使壞。


    三日後,朝堂上再次議論紛紛。張誠這次準備充分,他不僅帶來了詳細的改革方案,還列舉了諸多因科舉改革而國富民強的例子。然而,守舊大臣們依舊強烈反對,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就在局勢再次陷入僵局之時,沈瑤匆匆趕到宮門口。她通過關係,得到了一份重要的情報——太後曾對前朝一次成功的科舉小改革表示讚賞。沈瑤深知,這或許是說服太後的關鍵。


    她找到張誠的心腹幕僚,將情報轉達給他。幕僚趕忙進入朝堂,悄悄將情報遞給張誠。


    張誠看到情報後,心中一喜。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太後,臣聽聞前朝曾有一次科舉改革,雖規模不大,但成效顯著,為國家選拔了不少棟梁之才。此次臣所提議的改革,正是借鑒了前朝的經驗,旨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科舉製度更加完善。”


    太後聽後,微微動容,她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太後緩緩說道:“此事容哀家再想想,退朝吧。”


    雖然太後依舊沒有明確表態,但張誠從她的語氣中聽出了一絲鬆動。他知道,這幾日的努力沒有白費,改革的曙光似乎又近了一些。


    迴到府邸,張誠將朝堂上的情況告知了沈瑤和林婉兒。兩人都為他感到高興,同時也明白,事情還沒有最終定論,依舊不能放鬆警惕。


    夜晚,張誠獨自一人在庭院中踱步。月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修長的身影。他心中思緒萬千,既有對科舉改革的擔憂,也有對沈瑤和林婉兒的愧疚。


    “相公,你在這裏啊。”沈瑤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輕輕走到張誠身邊,“我知道你心裏煩悶,不如我們出去走走,散散心?”


    張誠看著沈瑤溫柔的麵容,心中一暖,“好,有你相伴,我心裏也能好受些。”


    兩人攜手走出府邸,漫步在京城的街道上。夜晚的京城熱鬧非凡,燈火輝煌,街邊的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然而,張誠和沈瑤卻無心欣賞這熱鬧的景象,他們的心思都在科舉改革和未來的局勢上。


    走著走著,沈瑤突然停下腳步,看著張誠:“相公,不管未來如何,我都會一直陪著你。隻是……隻是婉兒妹妹也對你情深意重,你……”沈瑤欲言又止,眼中閃過一絲落寞。


    張誠明白沈瑤的意思,他輕輕握住沈瑤的手:“瑤兒,你們對我的心意,我都懂。隻是如今局勢複雜,我實在沒有精力去考慮這些兒女情長。但我向你保證,我不會辜負你們任何一個人。”


    沈瑤眼中泛起淚花,她輕輕靠在張誠的肩頭:“我知道,相公,我隻是有些害怕,害怕失去你。”


    張誠輕輕撫摸著沈瑤的頭發,“傻丫頭,不會的。我們一起度過了這麽多難關,以後也會一起走下去。”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亂。張誠和沈瑤望去,隻見一群黑衣人正在街頭鬧事,百姓們嚇得四處逃竄。張誠臉色一沉,正要上前製止,卻見林婉兒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現,三兩下便將黑衣人打得落花流水。


    林婉兒解決完黑衣人後,看到張誠和沈瑤,快步走了過來:“張大人,沈姐姐,你們沒事吧?我路過這裏,看到這些黑衣人鬧事,便出手教訓了他們。”


    張誠看著林婉兒,心中滿是感激:“婉兒,多虧有你。天色不早了,我們迴去吧。”


    三人迴到府邸,張誠知道,今晚的黑衣人或許隻是一個小插曲,但也預示著局勢的暗流湧動。科舉改革的道路依舊漫長而艱難,而他與沈瑤、林婉兒之間的感情,也在這複雜的局勢中變得更加微妙。但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他都決心帶著她們的愛與支持,繼續走下去,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國家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