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京城的春日,微風拂柳,花香四溢,可張誠的府邸內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息。科舉改革方案重審在即,張誠與林羽在書房中反複研討每一個細節,力求方案能在朝堂上順利通過。


    “林兄,此次科舉改革重審,關係重大。我們必須確保方案無懈可擊,讓那些反對者無話可說。”張誠的目光堅定,緊緊盯著桌上的改革方案。


    林羽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張兄所言極是。但朝堂局勢複雜,那些反對勢力必定不會輕易罷休,我們還需做好充分準備。”


    兩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進書房,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老爺,這是宮裏傳來的密信。”張誠接過信,迅速展開閱讀,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怎麽了,張兄?”林羽見狀,關切地問道。


    張誠將信遞給林羽:“皇上身邊的近臣傳來消息,說有幾位老臣聯合起來,打算在重審時再次刁難我們,試圖推翻改革方案。”


    林羽看完信,眉頭緊鎖:“這些老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真是不擇手段。看來我們得提前想好應對之策。”


    張誠沉思片刻,說道:“我們不能隻被動防守,還需主動出擊。我打算聯合朝中支持改革的官員,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他們的陰謀無法得逞。”


    與此同時,在京城的一處深宅大院裏,幾位反對科舉改革的老臣正圍坐在一起,商討著如何阻止改革方案通過。


    “張誠那小子,以為剿匪立功就能順利推行改革?簡直是癡心妄想!”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怒目圓睜,拍著桌子說道。


    “沒錯,我們絕不能讓他得逞。這次重審,我們一定要抓住改革方案的漏洞,將其徹底否決。”另一位老臣附和道。


    他們商議著在朝堂上如何發難,如何煽動其他官員反對改革,一場針對科舉改革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張誠深知時間緊迫,他立刻開始行動。他先是拜訪了幾位平日裏與他交情不錯,且支持科舉改革的官員,向他們說明了當前的形勢,並得到了他們的堅定支持。接著,他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送往宮中,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全力支持。


    在忙碌的籌備過程中,張誠也沒有忘記關心家中的婉娘和蘇瑤。婉娘一如既往地操持著家中大小事務,默默支持著張誠。而蘇瑤則時常在江湖上為張誠打探消息,偶爾也會來到張府,與張誠一同商討應對之策。


    這日,蘇瑤來到張府,剛走進書房,就看到張誠和林羽正在激烈地討論著什麽。


    “張誠,我聽說那些老臣又在搞鬼,是不是真的?”蘇瑤一臉焦急地問道。


    張誠微微點頭:“是真的。不過你放心,我們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蘇瑤看著張誠疲憊的麵容,心中滿是心疼:“你也別太操勞了,身體要緊。要是那些老臣敢在朝堂上為難你,我……我就找江湖上的朋友教訓他們!”


    張誠連忙擺手:“蘇瑤,此事關乎朝堂大事,切不可意氣用事。我們要用智慧和謀略解決問題。”


    蘇瑤雖然心中不服,但還是聽了張誠的話:“好吧,那你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


    張誠想了想,說道:“你在江湖上人脈廣,能不能幫我收集一些關於科舉製度弊端的真實案例?這些案例可以作為我們在朝堂上反駁那些老臣的有力證據。”


    蘇瑤爽快地答應道:“沒問題,包在我身上!”說完,便風風火火地離開了張府。


    在蘇瑤的努力下,很快就收集到了許多關於科舉製度弊端的案例,這些案例涉及到各個階層,生動地展現了科舉製度對人才的埋沒和對社會的負麵影響。張誠看著這些案例,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這些將成為他在朝堂上的有力武器。


    終於,科舉改革方案重審的日子來臨了。張誠早早地來到朝堂,他的神色鎮定,但內心卻充滿了緊張和期待。朝中大臣們陸續到齊,皇上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登上龍椅。


    “今日,重審科舉改革方案。張誠,你先將改革方案詳細闡述一遍。”皇上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


    張誠向前一步,深吸一口氣,開始有條不紊地闡述科舉改革方案的內容和意義。他的聲音洪亮,條理清晰,將改革的必要性和好處一一列舉出來。朝堂上的大臣們靜靜地聽著,有的頻頻點頭,有的則麵露沉思。


    然而,當張誠剛一說完,一位反對改革的老臣就站了出來:“皇上,張誠的改革方案看似有理,實則漏洞百出。科舉製度乃祖宗所定,曆經數百年,一直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如今貿然改革,恐怕會引發社會動蕩,破壞朝廷的穩定。”


    張誠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大人所言差矣。科舉製度雖有其曆史功績,但如今已出現諸多弊端。就拿近年來的科舉考試來說,許多有才之士因家境貧寒,無法賄賂考官,最終名落孫山;而一些不學無術之徒,卻憑借關係和錢財,輕鬆獲取功名。這樣的科舉製度,如何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又如何能為朝廷效力?”


    另一位老臣緊接著發難:“張誠,你說的這些不過是個別現象,不能以偏概全。而且改革科舉,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這讓朝廷如何安撫人心?”


    張誠微微一笑,說道:“大人,個別現象的積累,就會成為普遍問題。至於觸動利益,改革本就是為了長遠發展,為了國家的未來。若因害怕觸動利益而固步自封,那國家又如何進步?”


    雙方你來我往,爭論得異常激烈。張誠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以及充分的準備,一次次巧妙地迴應了反對者的質疑。而支持改革的官員們也紛紛站出來,為張誠說話,朝堂上的局勢逐漸向有利於改革的方向發展。


    就在這時,蘇瑤突然出現在朝堂之外。她不顧侍衛的阻攔,大聲喊道:“張誠,我有重要證據!”


    張誠心中一驚,他沒想到蘇瑤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皇上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有些驚訝,他示意侍衛將蘇瑤帶進來。


    蘇瑤走進朝堂,將手中的一疊資料遞給張誠:“這是我收集到的科舉製度弊端的真實案例,每一個都有詳細的記錄和證人。”


    張誠接過資料,心中充滿了感激。他將資料呈遞給皇上:“皇上,這是蘇瑤姑娘收集到的證據,足以證明科舉製度的弊端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皇上接過資料,仔細地翻閱起來。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注視著皇上的表情。許久,皇上放下資料,緩緩說道:“張誠,你的改革方案朕已仔細考慮。如今看來,科舉改革確實勢在必行。朕決定,批準你的改革方案,即刻開始推行!”


    張誠聽後,心中大喜,他連忙跪地謝恩:“皇上聖明!臣定當竭盡全力,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朝堂上的支持改革的官員們也紛紛跪地,高唿萬歲。而那些反對改革的老臣們,雖然心中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科舉改革方案終於得以通過,張誠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但他知道,這隻是改革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迴到家中,婉娘和蘇瑤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張誠滿臉笑容地迴來,兩人都知道事情進展順利。


    “老爺,恭喜你啊!科舉改革方案終於通過了。”婉娘笑著說道。


    蘇瑤也在一旁說道:“張誠,這下你可放心了吧。”


    張誠看著兩位心愛的女子,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感激:“多虧了你們的支持和幫助,沒有你們,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舉改革的實施工作中。他製定了詳細的改革步驟,建立了新的考試製度和選拔標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同時,他還親自到各地巡視,監督改革的落實情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


    在改革的過程中,張誠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阻力。一些地方官員對改革心存疑慮,執行不力;還有一些人試圖通過賄賂等手段,破壞改革的公平性。但張誠毫不退縮,他嚴厲懲治了那些違規官員,堅決維護改革的尊嚴。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改革逐漸取得了成效。越來越多的有才之士通過新的科舉製度脫穎而出,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百姓們對改革也紛紛稱讚,社會風氣得到了明顯改善。


    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張誠的愛情也更加甜蜜。婉娘和蘇瑤在相處中,逐漸消除了彼此的隔閡,成為了好姐妹。她們共同陪伴在張誠身邊,分享著他的喜悅和憂愁。


    然而,張誠知道,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還會有新的挑戰和困難等待著他。但他已經無所畏懼,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有支持他的家人和朋友,還有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的決心。他將繼續在科舉、當官、改革的道路上前行,書寫更加輝煌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