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第159章


    馬蹄聲在官道上急促響起,張誠帶著一隊精銳騎兵,向著邊疆疾馳。他身披戰甲,神色冷峻,心中滿是對邊疆戰事的憂慮。臨行前,蘇瑤和柳依依擔憂的麵容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可他深知,國家危難之際,自己身為朝廷官員,必須挺身而出。


    幾日後,張誠抵達了邊疆重鎮。城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士兵們在城牆上嚴陣以待,百姓們則神色惶恐,不時望向遠方那隱隱可見的敵軍營帳。守將李將軍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見到張誠,立刻迎上前去:“張大人,您可算來了!敵軍來勢洶洶,我們已經堅守了好幾日,就盼著朝廷能派援兵。”


    張誠與李將軍一同登上城牆,觀察敵軍的動向。隻見遠處的敵軍營帳連綿不絕,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敵軍有多少兵力?”張誠問道。李將軍皺著眉頭迴答:“據探子迴報,敵軍大概有五萬之眾,而我們城中的守軍隻有兩萬,兵力懸殊。”


    張誠心中暗自思量,單純依靠兵力對抗顯然不是上策。他決定先從了解敵軍的戰術和弱點入手。接下來的幾天,他派出多支探子隊伍,深入敵軍後方,收集情報。同時,他也在城中安撫百姓,組織青壯年協助守城,增強防禦力量。


    在收集情報的過程中,張誠發現敵軍雖然兵力強盛,但後勤補給線過長,且內部各部落之間存在矛盾。他心中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先切斷敵軍的補給線,再利用他們的內部矛盾,分化瓦解。


    然而,就在張誠準備實施計劃時,朝廷傳來了一道旨意。原來,朝中的一些大臣擔心張誠在邊疆立下戰功,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便向皇帝進讒言,要求張誠盡快與敵軍決戰,速戰速決。張誠看著旨意,心中無奈又憤怒:“如此盲目決戰,隻會讓士兵們白白送死,這些人隻想著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和百姓。”


    但君命難違,張誠隻好先做決戰的準備。他召集將領們,商討作戰計劃。“各位,雖然朝廷要求我們決戰,但我們也不能盲目出擊。敵軍騎兵眾多,機動性強,我們要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張誠指著地圖說道。


    眾人商議後,決定在城外的一片山穀中設伏。此處地勢險要,兩側山峰陡峭,是敵軍進攻的必經之路。張誠安排一部分士兵在山穀兩側埋伏,準備用滾石和弓箭攻擊敵軍;另一部分士兵則在山穀出口設下拒馬和陷阱,防止敵軍突圍。


    決戰之日,張誠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在城前列陣,引誘敵軍進攻。敵軍主帥看到張誠的軍隊,以為有機可乘,立刻下令全軍出擊。當敵軍進入山穀後,張誠一聲令下,埋伏在兩側的士兵紛紛發動攻擊。一時間,滾石如雨點般落下,敵軍騎兵頓時亂作一團。


    然而,敵軍畢竟訓練有素,很快便穩住了陣腳,開始組織反擊。張誠見形勢不妙,立刻率領城中的預備隊加入戰鬥。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張誠突然發現敵軍的一支精銳騎兵正朝著山穀出口衝去,試圖突破防線。他心中一驚,若讓敵軍突圍,此次伏擊便功虧一簣。他毫不猶豫地率領一支親衛隊,朝著敵軍騎兵衝去。


    “兄弟們,跟我衝!絕不能讓敵軍跑了!”張誠大喊著,揮舞著手中的長槍,衝入敵陣。他的勇猛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大家紛紛奮勇殺敵。經過一番激烈的拚殺,張誠終於帶領士兵們擋住了敵軍的突圍,將他們重新逼迴山穀。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敵軍損失慘重,被迫退迴營帳。張誠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敵軍主力未損,很快便會再次進攻。


    迴到城中,張誠顧不上休息,立刻與將領們商討下一步的計劃。這時,一位探子匆匆趕來:“張大人,好消息!我們發現敵軍的補給隊明日將會經過一條小路,防守十分薄弱。”張誠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這是個好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


    他立刻挑選了一支輕騎兵,連夜出發,前往敵軍補給隊的必經之路設伏。第二日清晨,敵軍的補給隊果然出現。張誠一聲令下,士兵們如猛虎般衝了出去,迅速將敵軍補給隊包圍。敵軍毫無防備,很快便被擊潰。


    這一戰,不僅切斷了敵軍的補給線,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敵軍得知補給隊被劫後,軍心大亂。張誠趁機派人潛入敵軍內部,利用他們各部落之間的矛盾,進行挑撥離間。


    沒過多久,敵軍內部便發生了衝突。幾個部落為了爭奪有限的物資,大打出手。張誠見時機成熟,下令全軍出擊。在內外夾攻之下,敵軍徹底潰敗,紛紛逃竄。


    張誠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將敵軍趕出了邊境。邊疆的危機終於解除,百姓們歡唿雀躍,紛紛湧上街頭,感謝張誠和士兵們的英勇奮戰。


    張誠在邊疆又停留了一段時間,組織士兵幫助百姓重建家園,恢複生產。他深知,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百姓們遭受的苦難需要時間來撫平。


    與此同時,京城中的蘇瑤和柳依依一直牽掛著張誠。她們每日都在打聽邊疆的消息,心中忐忑不安。當得知張誠成功擊退敵軍的消息後,兩人喜極而泣。


    “太好了,張郎終於平安無事。”蘇瑤激動地說。柳依依也笑著說:“是啊,他一定很快就會迴來了。”


    幾個月後,張誠班師迴朝。皇帝親自出城迎接,對他的戰功大加讚賞:“張誠,你此次邊疆立功,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朕要重重賞賜你。”張誠跪地謝恩:“陛下,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臣不敢居功。”


    然而,張誠的功績再次引起了一些朝中大臣的嫉妒和不滿。他們表麵上對張誠恭恭敬敬,暗地裏卻又在謀劃著如何打壓他。


    迴到家中,張誠與蘇瑤和柳依依團聚。三人緊緊相擁,訴說著分別後的思念。“張郎,你瘦了,也黑了。”蘇瑤心疼地說。張誠笑著摸了摸她的頭:“在邊疆打仗,哪能不辛苦。不過現在好了,一切都過去了。”


    柳依依在一旁笑著說:“張郎,你這次立了大功,可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張誠卻搖了搖頭:“我休息不了太久,朝廷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雖然邊疆戰事暫時平息,但國內的改革還遠未完成,還有許多百姓生活困苦,我不能鬆懈。”


    蘇瑤和柳依依雖然心中不舍,但她們也理解張誠的抱負和責任。“張郎,我們支持你,無論你做什麽決定,我們都在你身邊。”蘇瑤堅定地說。


    張誠看著眼前這兩位深愛著他的女子,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等著他,但隻要有她們的支持,他就有勇氣去麵對一切。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誠繼續投身於改革事業。他針對科舉製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考核和監督,確保改革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到基層;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商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隨著改革的深入,國家逐漸走向繁榮富強,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而張誠,也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書寫著屬於他的傳奇故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