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京城的春日,繁花似錦,張誠府邸的花園中,幾株海棠開得正豔。張誠站在廊下,望著滿園春色,心中卻並無多少賞景的興致。科舉改革雖已推行,但各地阻力依舊不小,朝堂上的紛爭也從未停歇,而他,又收到了一封加急密報,令局勢愈發複雜。


    “老爺,又在為公事煩惱?”蘇瑤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輕聲問道。蘇瑤的聲音輕柔,宛如春日微風,卻未能吹散張誠眉間的愁緒。


    “瑤兒,這次事情恐怕棘手。”張誠將密報遞給蘇瑤,“邊疆戰事吃緊,朝廷需大量錢糧。可有人竟打起了科舉改革經費的主意,想以此填補軍需。”


    蘇瑤看完密報,臉色微變:“這怎麽行?科舉改革關乎國家未來,怎能因一時之急而中斷。”


    這時,林婉兒匆匆走來,手中拿著一疊公文:“老爺,我剛從戶部那邊得到消息,關於科舉改革經費的調撥,已經有官員在朝堂上提出異議了。”


    張誠眉頭緊皺,心中明白,這是一場艱難的博弈。科舉改革若因經費問題停滯,之前的努力將付諸東流;可邊疆戰事也關乎國家安危,不容有失。


    柳如煙隨後趕到,她一聽此事,立刻火冒三丈:“這幫人怎麽能這樣!科舉改革是好事,怎能說停就停。張郎,要不咱們去朝堂上和他們理論一番!”


    張誠搖搖頭:“朝堂之事,並非如此簡單。況且邊疆戰事緊急,我們也不能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李詩韻也來到花園,聽聞此事後,沉思片刻道:“大人,或許我們可以尋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既保證邊疆戰事的順利進行,又不耽誤科舉改革。”


    眾人將目光投向李詩韻,眼中滿是期待。李詩韻接著說:“我聽聞江南一帶商貿發達,富商眾多。我們是否可以說服他們捐資,一方麵支援邊疆戰事,另一方麵填補科舉改革經費的缺口。”


    張誠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可行的辦法。但他也知道,說服那些富商並非易事。


    “詩韻此計甚好,但實施起來恐怕困難重重。”張誠說道,“那些富商向來精明,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捐資,我們必須給他們一些好處。”


    林婉兒思索片刻後說:“老爺,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榮譽,比如為捐資多的富商立碑表彰,或者封個虛職。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又不會損害朝廷利益。”


    張誠點頭讚同:“婉兒所言極是。事不宜遲,我這就著手準備。”


    經過一番精心籌備,張誠帶著柳如煙和李詩韻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柳如煙一路上興奮不已,她本就喜愛江南的繁華,這次又能幫張誠辦事,更是幹勁十足。


    “張郎,到了江南,我帶你去吃最正宗的小籠包,還有那鮮美的鱸魚,想想都讓人垂涎欲滴。”柳如煙眉飛色舞地描述著。


    張誠微笑著點頭,心中卻在思索著如何說服那些富商。李詩韻坐在一旁,看著手中的名單,這是她們提前收集的江南富商資料,每個人的喜好、背景都詳細記錄在案。


    “大人,我們可以先從這幾位入手。”李詩韻指著名單上的幾個人,“他們或是家中有子弟參加科舉,或是對朝廷之事頗為關注,相對來說更容易說服。”


    張誠接過名單,仔細看了看:“詩韻考慮得周到。我們先去拜訪這幾位,了解他們的想法,再對症下藥。”


    抵達江南後,張誠一行人首先拜訪了一位名叫周福財的富商。周福財家中世代經商,積累了萬貫家財,且家中有一子正準備參加科舉。


    張誠表明來意後,周福財卻麵露難色:“張大人,不是我不想捐資,隻是這生意如今也不好做,我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柳如煙一聽,忍不住說道:“周老爺,您這話說得可就不對了。如今邊疆戰事吃緊,國家有難,您怎能袖手旁觀呢?再說了,您家公子不是也想通過科舉出人頭地嗎?科舉改革可是為了選拔更多優秀人才,對您公子也有好處啊。”


    周福財聽了,沉默不語。張誠見狀,連忙說道:“周老爺,此次捐資,朝廷絕不會讓您白白付出。隻要您慷慨解囊,朝廷定會給予您應有的表彰。比如為您立碑,讓您的善舉流傳後世。”


    周福財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心動。他沉思片刻後說:“張大人,讓我考慮考慮,明日給您答複如何?”


    張誠知道不能逼得太緊,便點頭同意:“好,周老爺,我們靜候您的佳音。”


    從周福財府上出來後,張誠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拜訪了其他幾位富商。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富商擔心捐資後得不到迴報,有的則表示資金周轉困難。


    “張郎,這些人也太吝嗇了。”柳如煙氣憤地說,“國家都有難了,他們還隻顧著自己的錢財。”


    張誠安慰道:“如煙,莫要著急。這捐資之事,本就不能強求。我們再想想辦法。”


    李詩韻看著手中的名單,突然說:“大人,我有個主意。我們可以舉辦一場慈善宴會,邀請這些富商參加。在宴會上,我們詳細說明捐資的意義和朝廷的迴報,或許能打動他們。”


    張誠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立刻著手籌備宴會。在柳如煙的幫助下,他們很快租下了一座豪華的酒樓,並向江南的富商們發出了邀請。


    宴會當晚,酒樓內燈火輝煌。張誠站在台上,向富商們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各位,如今邊疆戰事吃緊,無數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隻為保衛我們的家園。而科舉改革,是為了選拔更多優秀人才,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這兩件事,都關乎我們國家的未來。今天,我懇請各位能伸出援手,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朝廷也絕不會虧待大家,定會給予豐厚的迴報。”


    演講結束後,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時,周福財站起身來:“張大人,上次您跟我說的事,我考慮好了。我願意捐資十萬兩白銀,支援邊疆戰事和科舉改革。”


    在周福財的帶動下,其他富商也紛紛慷慨解囊。最終,他們籌集到了一筆可觀的資金,足以解決邊疆戰事和科舉改革的燃眉之急。


    迴到京城後,張誠將籌集到的資金交給朝廷,並詳細匯報了此次江南之行的經過。鹹豐皇帝對張誠的辦事能力十分讚賞,不僅對他進行了嘉獎,還表示會全力支持科舉改革。


    張誠終於鬆了一口氣。迴到府邸後,蘇瑤和林婉兒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張誠歸來,兩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爺,您可算迴來了。”蘇瑤說道,“這次事情能圓滿解決,真是太好了。”


    林婉兒也笑著說:“是啊,老爺。您辛苦了。”


    張誠看著她們,心中滿是溫暖。經過這次風波,他更加明白,無論麵對多大的困難,隻要有身邊這些紅顏知己的支持,他都能勇往直前。而科舉改革的道路,雖然充滿艱辛,但他堅信,隻要堅持下去,必將為國家帶來光明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