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第12章


    張誠高中二甲進士後,按例要等待朝廷的任命。在這段時間裏,他一方麵繼續深入學習為官之道、熟悉朝廷的各種規章製度,另一方麵也在享受著與蘇瑤相處的時光。兩人時常一起漫步於庭院之中,或是吟詩作畫,或是談論人生理想,感情愈發深厚。


    而林婉兒雖然心中對張誠仍有感情,但也真心為他和蘇瑤感到高興,她時常來找他們,三人一起聊天說笑,倒也相處得十分融洽。林婉兒的活潑開朗,也讓張誠和蘇瑤之間的氛圍更加輕鬆愉快。


    不久後,張誠收到了朝廷的任命,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一職。這個消息讓張家上下再次歡唿雀躍,翰林院編修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位,不僅能夠接近皇帝,而且有很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在接到任命後,張誠首先按照慣例要上奏謝恩,並請求皇帝召見。他精心準備了謝恩折,言辭懇切地表達了對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為朝廷效力的決心。


    隨後,張誠便開始準備進京麵聖的事宜。蘇瑤和林婉兒也忙著為他收拾行囊,準備各種生活用品和衣物。蘇瑤還親手為張誠縫製了一個荷包,讓他帶在身上,以作思念。


    進京後,張誠按照流程向奏事處呈遞了寫有自己官銜和姓名的“膳牌”,等待皇帝的召見。終於,在一個清晨,張誠接到了皇帝召見的通知。


    他穿著整齊的官服,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乾清宮。進入殿內,張誠看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他連忙跪地行禮,口稱:“微臣張誠,叩見陛下。”


    皇帝看著眼前年輕有為的張誠,微微點頭,示意他起身,並開始詢問他一些問題,包括他的家世、科舉之路以及對一些政務的看法等。張誠一一認真作答,他的迴答條理清晰、見解獨到,讓皇帝對他頗為滿意。


    召見結束後,皇帝對張誠說:“張誠,朕看你才學出眾,日後定要好好為朝廷效力,不負朕的期望。”張誠趕忙再次跪地謝恩:“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全力,為朝廷鞠躬盡瘁。”


    從乾清宮出來後,張誠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動力。他知道,自己已經正式踏入了官場,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但同時也意味著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迴到住處後,張誠將麵聖的情況寫信告知了蘇瑤和林婉兒,讓她們不要擔心。在信中,他還表達了對蘇瑤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她們兩人的關心。


    進入翰林院後,張誠開始了繁忙的工作。他主要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參與史書纂修等工作。雖然工作任務繁重,但張誠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並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和讚賞。


    然而,翰林院並非是一片平靜的淨土。這裏也存在著各種政治鬥爭和派係紛爭。一些老臣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會對新入職的官員進行打壓或拉攏。


    張誠很快就感受到了這種複雜的氛圍。有一次,一位資曆較深的翰林編修找到張誠,暗示他加入自己的陣營,並承諾會在仕途上對他多加關照。張誠心中明白,這是一場政治博弈,如果自己輕易加入某一派係,可能會陷入無盡的爭鬥之中,但如果直接拒絕,又可能會得罪對方。


    他委婉地迴應道:“前輩,我初入官場,隻想先專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朝廷效力,對於其他事情,我還沒有過多的考慮。”那位編修聽了張誠的話,臉色微微一變,但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淡淡地說了句:“年輕人,你好好考慮考慮吧。”


    迴到家中,張誠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這官場之中,想要保持中立並非易事,但他又不想卷入那些無謂的爭鬥。他決定還是以自己的原則和理想為重,專注於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為朝廷做出貢獻。


    在工作之餘,張誠也會與一些誌同道合的同事交往。他們會一起探討詩詞文章、學術見解,互相學習和進步。其中有一位名叫李翰林的同事,與張誠年齡相仿,兩人十分投緣。


    有一天,李翰林邀請張誠到家中做客。在席間,李翰林感慨地說:“張兄,這官場之中,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暗流湧動啊。我們這些讀書人,本想著一心報國,卻沒想到還要麵對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


    張誠點頭表示讚同:“是啊,李兄。但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無論外界如何複雜,我們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努力為朝廷和百姓做些實事。”


    兩人相視而笑,舉杯共飲,彼此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堅定和決心。


    而在遠方的蘇瑤和林婉兒,也時刻牽掛著張誠。蘇瑤每天都會為張誠誦經祈福,希望他在京城一切順利。林婉兒則會時不時地給張誠寫信,告訴他家鄉的一些趣事,讓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感受到一絲輕鬆和快樂。


    張誠每次收到她們的信件,都會認真閱讀,心中充滿了溫暖。他會在迴信中詳細地講述自己在京城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讓她們不要擔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誠在翰林院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他所起草的詔書和文件,得到了皇帝和上司的多次表揚。他的名聲也逐漸在京城傳開,許多官員都對這位年輕有為的翰林編修刮目相看。


    然而,就在張誠在官場中逐漸嶄露頭角的時候,一場危機也在悄然降臨。由於他拒絕了那位老臣的拉攏,那位老臣心中懷恨在心,開始在暗中尋找機會打壓張誠。


    有一次,翰林院負責編纂的一部史書出現了一些錯誤。雖然這些錯誤並非是張誠所犯,但那位老臣卻趁機將責任推到了張誠身上,向翰林院的主管官員進讒言,說張誠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


    主管官員聽信了讒言,將張誠叫到了辦公室,嚴厲地斥責了他一番,並要求他寫出檢討,同時暫停他在史書纂修工作中的職務。


    張誠心中十分委屈,但他知道此時辯解也無濟於事。他隻能默默地接受了處罰,並開始認真查找史書上的錯誤,準備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迴到家中,張誠感到十分沮喪。但他不想讓蘇瑤和林婉兒擔心,在給她們的信中,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小挫折,讓她們不要掛念。


    蘇瑤和林婉兒收到信後,察覺到了張誠的不對勁。她們商量後,決定一起前往京城看望張誠。經過長途跋涉,兩人終於來到了京城。


    當張誠看到蘇瑤和林婉兒出現在自己麵前時,心中又驚又喜。蘇瑤看到張誠消瘦的麵容,心疼地說:“張公子,你是不是遇到什麽難事了?你不要一個人扛著,說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


    張誠看著她們關切的眼神,心中的委屈一下子湧上心頭。他將自己在翰林院的遭遇告訴了她們。林婉兒聽後,氣憤地說:“那個老臣也太過分了,怎麽能這樣冤枉你呢?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幫你洗清冤屈。”


    蘇瑤則溫柔地說:“張公子,你不要灰心。我們相信你一定能夠度過這個難關。我們會一直在你身邊支持你的。”


    在蘇瑤和林婉兒的鼓勵下,張誠重新振作了起來。他開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不僅認真查找史書上的錯誤,還主動承擔了更多的工作任務,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態度。


    同時,他也在暗中收集證據,準備向主管官員說明真相,洗清自己的冤屈。而蘇瑤和林婉兒在京城期間,也會為張誠打理生活,讓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們還會在閑暇時間陪伴張誠,給他帶來溫暖和安慰,讓他在這艱難的時刻感受到了愛情和友情的力量。


    在張誠的努力下,他終於找到了證明自己清白的證據,並將其呈遞給了主管官員。主管官員在了解真相後,意識到自己錯怪了張誠,對他表示了歉意,並恢複了他在史書纂修工作中的職務。


    而那位陷害張誠的老臣,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經過這次事件,張誠更加明白了官場的複雜和險惡,但他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挫折,他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在這科舉與官場的風雲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