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第46章


    張誠高中二甲進士後,朝廷按例對新科進士進行授職。他被欽點為六部中的禮部額外主事,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


    上任伊始,張誠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禮部掌管著國家的禮儀、祭祀、科舉等諸多重要事務,自己責任重大。林婉兒和蘇瑤雖不能像以前那樣時常與張誠相見,但她們都在各自家中默默為張誠祈福,希望他在官場上能一帆風順。


    一日,張誠在禮部處理完公務後,迴到家中。他發現林婉兒和蘇瑤竟然都在。原來,她們得知張誠近日公務繁忙,十分辛苦,便不約而同地來到張家,想要為他做些什麽。


    “張公子,你瘦了,可要注意身體啊。”林婉兒心疼地說。


    蘇瑤也關切地說:“是啊,公子,公務固然重要,但也要保重自己。”


    張誠看著兩位佳人,心中暖意融融:“有你們記掛著我,再辛苦也值得。”


    三人正說著,張誠的母親走了進來,笑著說:“你們都別光顧著說話了,快來嚐嚐我做的點心。”眾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點心,氣氛溫馨而融洽。


    然而,官場並非一帆風順。張誠在禮部中,很快便遇到了第一個難題。禮部要籌備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張誠負責協助編寫祭祀禮儀和流程的相關文案。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禮部中的一些老官員,因循守舊,堅持使用一些繁瑣且過時的禮儀程序,而這些程序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還可能影響祭祀活動的效果。


    張誠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向上級提出自己的建議,簡化一些不必要的環節,並融入一些更符合時代和民意的新元素。他的建議得到了部分年輕官員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老官員的強烈反對。


    “張主事,這祭祀禮儀乃祖宗傳下來的,怎能輕易更改?你這是對祖宗的大不敬。”一位老官員嚴厲地指責道。


    張誠趕忙解釋道:“大人,我並非要否定祖宗之法,隻是時代在變,我們也應與時俱進。簡化禮儀程序,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讓祭祀活動更莊重有序。”


    但老官員們根本聽不進去,他們聯合起來,向禮部尚書進言,要求駁迴張誠的建議。一時間,張誠在禮部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迴到家中,張誠心情沉重。林婉兒和蘇瑤察覺到了他的異樣,紛紛詢問。張誠便將禮部的事情告訴了她們。


    林婉兒皺著眉頭說:“這些老官員真是頑固不化,公子你的建議明明是好的。”


    蘇瑤則沉思片刻後說:“公子,此事不能硬來。我們得想個辦法,讓他們看到你的建議的好處。”


    在林婉兒和蘇瑤的鼓勵下,張誠決定另辟蹊徑。他利用業餘時間,收集了大量關於以往祭祀活動的資料,對比分析了不同禮儀程序下的效果和花費。同時,他還請教了一些精通禮儀的學者和民間人士,聽取他們的意見。


    經過一番努力,張誠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用事實和數據說明了簡化禮儀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他還特意邀請了一些中立的官員一起參與研究和討論,爭取到了他們的支持。


    在再次討論祭祀禮儀的會議上,張誠將自己的報告呈遞給了禮部尚書和各位官員。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並通過具體的數據和案例進行了論證。


    禮部尚書聽了張誠的匯報後,陷入了沉思。其他官員們也開始重新審視張誠的建議。最終,禮部尚書決定采納張誠的部分建議,對祭祀禮儀進行適當的簡化和調整。


    張誠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他在禮部的地位也逐漸穩固。而林婉兒和蘇瑤得知這個消息後,也為他感到高興。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誠在禮部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他不僅在祭祀活動的籌備中表現出色,還在其他禮儀事務和科舉相關工作中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上司和同僚的一致好評。


    在這個過程中,張誠與林婉兒、蘇瑤的感情也在不斷加深。他時常在工作之餘,與她們相聚,或吟詩作畫,或漫步談心。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一日,張誠在宮中當值時,聽到了一個消息。皇帝打算在京城舉辦一場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各地的文人雅士和學者參加,旨在促進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禮部作為主辦部門之一,負責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張誠對這個活動非常感興趣,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交流不同的文化思想。迴到家後,他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林婉兒和蘇瑤。


    “這真是個好機會,公子你一定要好好表現。”林婉兒興奮地說。


    蘇瑤也點頭道:“是啊,公子,以你的才學和見識,一定能把這個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張誠笑著說:“有你們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不過,這次活動規模很大,任務艱巨,我恐怕又要忙上一陣子了。”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裏,張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交流活動的籌備工作中。他負責邀請嘉賓、安排活動流程、協調各方資源等諸多事務。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名人,與他們交流切磋,收獲頗豐。


    林婉兒和蘇瑤雖然不能直接參與活動的籌備,但她們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張誠。林婉兒時常為張誠準備一些可口的飯菜和滋補品,讓他在忙碌的工作中能有充足的精力。蘇瑤則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助張誠收集一些關於各地文化特色的資料,為活動的策劃提供參考。


    在張誠和禮部其他官員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交流活動終於順利舉辦。活動期間,京城熱鬧非凡,各地的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見解。張誠在活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不僅主持了多場精彩的講座和交流活動,還親自參與了一些文化項目的展示和講解,讓來自各地的嘉賓對京城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動結束後,皇帝對禮部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張誠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嘉獎。他的名字在京城的文化圈和官場中更加響亮,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然而,隨著張誠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麻煩也接踵而至。京城中一些達官貴人開始注意到他,有的想拉攏他為自己所用,有的則對他心生嫉妒,暗中使絆子。


    一天,張誠收到了一封來自一位權貴的請柬,邀請他參加一個私人宴會。張誠深知這位權貴的為人,他在官場上結黨營私,口碑不佳。但張誠又不想輕易得罪他,於是決定前往宴會,看看對方到底有什麽目的。


    在宴會上,權貴對張誠十分熱情,不斷地誇獎他的才華和成就。酒過三巡後,權貴終於露出了真麵目,他希望張誠能加入他的陣營,為他在官場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張誠心中明白,一旦答應了他,就可能陷入官場的爭鬥和陰謀之中。他委婉地拒絕了權貴的邀請,表示自己隻想專心為朝廷做事,不想參與黨派之爭。


    權貴聽了張誠的話後,臉色變得很難看。他警告張誠,如果不與他合作,以後在官場上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張誠並沒有被他的威脅嚇倒,他堅定地表示自己會堅持原則,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違背自己的良心。


    迴到家中,張誠將宴會上的事情告訴了林婉兒和蘇瑤。她們都為張誠的決定感到擔心,但也敬佩他的正直和勇氣。


    “公子,你這樣拒絕他,恐怕他不會善罷甘休的。”林婉兒擔憂地說。


    蘇瑤也說:“是啊,公子,你要小心他暗中使壞。不過,無論發生什麽事,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張誠看著兩位佳人,心中充滿了感動:“有你們在我身邊,我什麽都不怕。我相信,隻要我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他的刁難。”


    正如張誠所料,那位權貴開始在背後對他進行詆毀和陷害。他在朝廷中散布謠言,說張誠自恃才高,目中無人,對上司不尊重,對同僚不友善。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員開始對張誠產生了誤解,他在官場上的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


    麵對這些困難,張誠沒有退縮。他一方麵繼續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為人;另一方麵,他也開始收集證據,準備揭露權貴的陰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大鑼的蘇茫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大鑼的蘇茫茫並收藏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