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你還有什麽我沒想到的考量嗎?”


    趙思涵的這聲嗬並不是嘲笑,反而是一種“我一猜就是這樣”的感覺。


    才一天他就已經習慣了朱涵的思考方式,這貨保證還有後手。


    “我想的是訓練成本。”


    “訓練成本?”


    指戰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訓練這種事情好像應該是他們該考慮的吧?


    “華夏的衝鋒槍實在是太少了,以至於很多人以為衝鋒槍就是衝鋒的時候端著突突的。”


    “難道不是嗎?”


    “當然也可以,但那是在巷戰和衝鋒的時候,要是兩軍對壘就不好使了。”


    “別看衝鋒槍射程近,但那個射程是指能打準的射程,而不是能打死人的射程。”


    “在遠距離,它的作用也是壓製用的,畢竟哪怕被命中的概率再小也沒人願意用命去賭。”


    “而這時候需要步槍配合著精準打擊,避免出現能壓住的打不著,能打準的壓不住的情況。”


    “原來是這樣!”


    本來指戰員們還想提出一點反對意見。


    畢竟他們的用法都是在屍山血海裏用命總結出來的經驗。


    但他們緊接著就反應了過來。


    之前那是因為缺槍少彈,每一顆子彈都不能浪費,所以才有了這種搏命的打法。


    但現在呢?


    人家給你提供了這麽充裕的彈藥,是不是就得考慮點其他的可能?


    “所以說衝鋒也好,伏擊也罷,衝鋒槍手是需要隨時保持跟步槍手配合的。”


    “一個步槍手換裝衝鋒槍,隻需要一天就能學會使用思路,訓練一周就能懂得配合,形成初步戰鬥力。”


    “反觀機槍呢?一挺機槍需要正副射手負責不同的工作。”


    “機槍陣地布置在什麽位置,機槍工事怎麽挖,什麽時候轉移,怎麽支援步兵,怎麽隨隊衝鋒,這些都需要重新學習,沒有一個半月是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的。”


    “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在我看來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性價比略高於生產輕機槍。”


    “而且……”


    眾人看著眉毛一挑,說了句而且的朱涵,總感覺他往下是要扔個更重磅的消息。


    “我們的步槍用的是單基發射藥,而手槍彈必須用到雙基發射藥。”


    “換句話說我們還沒建立雙基發射藥的生產線呢。”


    “其實雙基發射藥才是主流,大多數彈藥都要用到它,其中就包括……”


    朱涵往前探了探身子,活像一個猥瑣大叔。


    “炮彈。”


    “嘶!”


    在場人包括趙思哲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那是炮啊!


    咱八路想都不敢想的炮啊!


    聽朱涵這意思,他能造出來?


    還他娘的有啥是這貨不會的嗎?


    不不不,不用造炮,就是光能造炮彈咱八路軍都得過年了。


    “哎呀,這炮彈的發射藥自然跟子彈的不一樣。”


    “但我們也得先搞點技術儲備不是?”


    “首長,你也不想八路軍沒有炮的吧?”


    “造!造他娘的!”


    能讓一向斯文的劉首長爆粗口,可見他心中翻起了多大的巨浪。


    沒辦法,那畢竟是炮啊。


    要是八路軍能自己造出重武器,鬼子的封鎖就是個笑話。


    就129師底下那兩個旅,隨便一個,給他5門60mm的小迫擊炮200發炮彈,配合著五六半跟鬼子甲種聯隊硬碰硬都不帶吃虧的。


    要是來他200門……


    不行不行,畫麵太美,不能想。


    淡定,我很淡定,我一定要淡定,我……他妹的怎麽淡定!


    “說吧!你們要什麽?咱129師全力支持!”


    朱涵等的就是這句話。


    “既然想要好東西,肯定付出不會少,更何況咱現在一窮二白,所以老總一定要先有心理準備,別怪我獅子大開口。”


    “哈哈哈,你太小瞧我們了,放心,你的成績在這擺著呢,就是朱老總知道了也得大力支持。”


    聽到朱涵的話,劉老總都忍不住笑了,能用800公斤銅就換來一百多萬發子彈,這買賣光頭聽了都得暈過去。


    就是四大家族那種發國難財,吃人血的買賣也沒有這麽賺的。


    鄧公也笑著說:


    “小朱同誌,你的性格我們都聽老陳說了,如果你跟我們叫一成的委屈,那意味著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你都已經解決了九成的困難了,可能還不止。”


    “需要什麽你就隻管說,五六百套軍裝(兩噸棉)和一百五十多萬發子彈孰輕孰重,我們還是拎得清的。”


    既然話都說到這了,朱涵也就不客氣了。


    眾位指戰員也紛紛豎起了耳朵。


    “首先最缺的嘛,肯定是人,可人既是最好解決的,也是最麻煩的。”


    “這段時間工人們自願加班加點才勉強有的這個產量,如果再增加產線就力有不逮了。”


    “在我看來,光是槍彈生產線想要做到我要的產量沒個三四千人是不行的。”


    “人多了,本就不太足夠的機床啥的就更缺了,還得有人專門負責製造機床。”


    “生產的人多了,物資又不夠了,各種礦場、磚窯、石灰窯、鋼廠、化工廠哪哪都需要人。”


    “配套的,人多了是不是又需要更多的宿舍、食堂、糧食、津貼?”


    “更何況人員素質也很重要,礦場、鋼廠各種窯都還好,化工廠、火藥組、機床組都需要文化人。”


    “就算這些人真的都找來了,他們可靠嗎?嘴嚴嗎?會不會是奸細?會不會把消息透露給敵人?”


    哪怕朱涵已經盡量往少了算,依舊有近萬人的缺口,這可絕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現在的129師正規軍全算上也才一萬三千來人。


    看著不說話的兩位老總,朱涵心裏一緊,試探著問:


    “要不我少要點……”


    “為什麽要少要點?”


    兩位老總開口了。


    “傻孩子,你以為我們不說話是為難了?”


    “恰恰相反,我們很欣慰。”


    “生產啥的我們是一點忙都幫不上,再著急也隻能幹看著。”


    “這麽重的擔子,全讓你一個人擔著,我們自責啊。”


    “我們不怕你麻煩我們,就怕你用不上我們。”


    “驅逐倭寇,振興中華這種事,不光也不應該是你一個人的事。”


    “能幫你分擔,跟你一起奮鬥,我們深感榮幸。”


    “老總、鄧公你們別說了,再說我要哭了。”


    朱涵急忙打斷了兩位首長,心裏一股暖流湧出,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


    多可愛的首長啊,多可敬的偉人啊。


    也對,如果沒有這些前輩們的勇於承擔、團結付出,後世哪來的太平盛世?


    “嗬嗬,人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會跟太祖說明,在整個蘇區招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盡可能給你調過來。”


    “還有木匠,這附近稍微會點木工活的全被我招來了,但還是不夠。”


    “你別看工廠玩的是鐵,但機床這東西既不需要打鐵又不需要看火,還是木匠上手快。”


    “哈哈,沒問題。”


    朱涵擦了擦濕潤的眼睛,點了點頭,繼續道:


    “第二個就是鎢。”


    “鎢鋼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硬質合金,我們太多地方需要用到它了。”


    “比如金屬加工用的刀頭,衝壓模具的內模,還有槍械的擊針。”


    “鎢礦這東西咱們這沒有,全都集中在新四軍的活動範圍。”


    “我來這的兩年多一直聯係那邊運送鎢礦,但以現在工廠的產量再有不到一個月存貨就用完了。”


    “如果沒有鎢鋼,刀頭啥的還可以用高碳鋼應付,大不了磨損快一些。”


    “但擊針可不敢馬虎啊,如果擊針用工具鋼啥的代替的話,用一段時間就有可能導致槍械無法擊發子彈。”


    “在戰場上膛線沒了還能勉強用,擊針出問題就相當於徹底廢了一支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圖書館去抗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碳烤大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碳烤大金魚並收藏帶著圖書館去抗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