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華夏大陸,晉省的偏僻一隅。


    一個木板搭建的廠房裏,十幾個人目光灼灼地盯著眼前的冷凝管。


    隨著液體開始不斷流出,一股難以言說的尿騷味撲麵而來。


    而在場眾人卻立刻爆發了一陣熱烈的歡唿,仿佛那令人作嘔的氣味是天下間最好聞的味道一樣。


    為首的朱涵看著屋子裏這一堆慘不忍睹的儀器設備,心裏五味雜陳。


    自從他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兩年半了,終於有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績。


    沒錯,他原本不屬於這裏。


    之前的他隻是一個忙到連坐車都要掏出電腦查詢資料的學生黨。


    他完全想不到,出車禍就穿越這爛大街的梗居然真的能在他身上應驗。


    而更想不到的是,車禍的一瞬間,他的腦袋在慣性的作用下狠狠砸進了電腦屏幕。


    而那時的電腦正連接著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版書籍網站x-library。


    當他醒來時,就發現自己能在腦子裏調動幾乎所有那個網站收錄的資料。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什麽記憶繼承,什麽係統綁定,什麽新手禮包,啥啥都沒有。


    於是,麵對鬼子的掃蕩,朱涵在參與八路軍英勇抗敵和跟隨老鄉先行撤離中,果斷地選擇了後者。


    話說作為一個華夏好男兒,誰不想迴到這個民族危難之際救蒼生於水火?


    但問題是,就算你剛參軍就直接被分配了一把嶄新的三八大蓋。


    很快也會發現,你所麵對的第一個問題既不是敵人武裝到牙齒,也不是自己人缺彈少糧。


    而是你手裏這玩意怎麽開保險……


    幾番折騰下來,你終於發現原來槍機那裏有一個很像菊花的零件。


    把上麵的小突起從右邊掰到左邊就好啦。


    然後第二個問題來了,怎麽瞄準和瞄準哪裏?


    什麽?準星對準敵人狗頭就好了?


    如果你真能打中的話記得告訴我,逢年過節給你燒香磕頭,不用懷疑,你就是上帝的親兒子。


    因為你似乎忘了一個很重要的零件,叫做照門。


    準星,照門和眼睛在一條直線時才代表著槍口和視線對著同一方向。


    而且像三八式這種缺口式照門,照門鐵在兩邊,準星在中間。


    就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這倆玩意正好把瞄準點全給擋住了。


    詳細情況可以參照吃雞裏用不裝瞄具的ak打200米(地圖上一個網格的距離)的目標。


    如果瞄準鬼子的腦袋,就根本看不見對麵的人。


    所以還是得瞄胸口,畢竟一樣致命、有更大的著彈麵積而且還能有鬼子腦袋作為參照。


    那麽,開戰吧!揚我國威就在今朝!


    第一槍,你打空了,但成功適應了後坐力。


    第二槍,你打偏了,但你看懂了彈道軌跡,知道了該怎麽計算提前量。


    第三槍,你成功擊斃一名敵人,並且漸入佳境!


    第四……


    哦,沒有第四槍,該衝鋒了。


    冒著槍林彈雨,衝到鬼子連拉栓都來不及的距離……


    或許此時你會明白,抗日戰場上,原來我們這麽憋屈。


    原來前輩們付出了這麽大的犧牲。


    原來拚刺之前鬼子不會把子彈退出來。


    原來大刀破長矛這麽困難……


    至於說指揮戰士打仗。


    開玩笑,會背和會用不是一個概念。


    讀了兩本兵書,仗著有點小聰明想指揮作戰?


    小概率能當馬良、馬超,大概率隻能當馬謖。


    更何況八路軍裏人才濟濟。


    會繡花的不好找,會打仗的一磚頭能砸到一群,差你那一個?


    所以朱涵很自覺地瞄準了另一條賽道——物資。


    俗話說得好:給李雲龍一萬隻ak,他能踏平東京。


    雖然多方詢問得知八路軍裏確實沒這號人。


    但這依舊不影響他為八路軍做事的熱情。


    而現在,他和十幾位科工人才用手攛出來的生產設備,成功合成出了液態氨,宣告著前期的準備工作正式完成。


    “什麽事情這麽高興啊?是不是又有什麽好消息了?”


    隨著聲音,一位帶著眼鏡的斯文人麵帶微笑走了進來。


    如果不是身上穿著八路的軍裝,甚至很難將他認成一位軍人,倒更像是一位富家公子。


    但這樣的表象欺騙不了朱涵。


    他深知道,這可是令那個男人都無比膽寒的旅長。


    涵送外號:雲龍克星。


    “多虧了朱廠長,我們終於把最難搞的氨弄出來了。”


    一位化工人才難掩興奮,手舞足蹈地跟雲龍克星講述著事情的經過。


    “三酸兩堿現在就剩燒堿了,不過有了氨就沒多大難度了。”


    朱涵微笑著衝來人點了點頭:“什麽風把你吹過來了?”


    “這兩天你搞出來的雙管獵槍已經下發部隊了,從上到下所有指戰員們,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的。”


    “本來我想去煉鋼廠給你發錦旗的,結果聽說你在這,我就跟來了。”


    來人一邊從警衛員那裏接來錦旗遞給朱涵,一邊說:


    “咱們華夏因為有無數你這樣的有誌之士,必然不會亡於賊寇之手!”


    朱涵看了一眼手裏寫著“華夏棟梁”的錦旗,心裏止不住的發虛。


    就以現在八路軍如此令人絕望的環境,若不是自己知道這場戰爭的結果,斷然不可能像這群前輩一樣立場堅定。


    所以他趕緊岔開話題:“隻要我們完成工業化轉型,憑借著華夏的體量,那就是孫猴子拿起了金箍棒,就連列強見了都要抖三抖,何況那麽個蠅蛆之地!”


    這倒不是他瞎吹。


    這兩年憑借著腦中華夏礦物分布圖的粗略指引,他走遍了晉省蘇區的幾乎每一個角落。


    這裏地下埋藏著大量工業急需的煤、鐵、鋁、硫、磷甚至銅。


    而鎢、錫、鉬、錳、銻這裏雖然沒有,但這些東西都集中在中南沿海地區,正是新四軍的活動範圍。


    而且在這個年代,華夏唯二的兩個‘大型’油田,其中的延長油田離一個叫延安的小地方很近。


    先別說延長油田產量多慘,咱就說有沒有吧。


    所以說就在這八路軍占下的巴掌大塊地,真的有建立工業基礎的可能性。


    便拍了拍朱涵的肩膀:“你剛來的時候,說是要全麵建設華夏的工業體係。”


    “當時我還在想,這家夥不是醉了就是瘋了。”


    “結果這兩年裏,煉焦廠,火磚窯,石灰窯,煉鋼廠,煤礦,鐵礦,硫礦,硝礦還有這個化工廠,就像那地裏的蘑菇似的長了出來。”


    “工廠?作坊罷了。”朱涵看著眼前這些東拚西湊出來的設備歎了口氣,“我也知道為了支持這幾個作坊,129師大半經費都扔進來了。”


    “不過最多半年,它們就會變成真正的工廠,正式開始走向工業化道路。”


    “到時候的產出會覆蓋掉全部成本,播下的種子也終於快到了收獲的時候。”


    雖然朱涵覺得現在的進度實在不敢恭維。


    但在場的人卻激動不已,甚至唿吸都變得不太正常。


    相比較於列強,眼看著小日子以那微弱的工業規模,硬是對華夏這幾十倍體量的農業國進行了碾壓式的打擊。


    心裏那是說不出的憋屈。


    “報告指揮員,外麵有人找。”


    就在眾人感慨之際,一個警衛員跑了進來。


    “誰?”


    “是石頭橋村兵工廠劉廠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圖書館去抗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碳烤大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碳烤大金魚並收藏帶著圖書館去抗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