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囤 - 糧食的倉庫
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 作者:虎溪鑼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住著許多勤勞善良的人們。他們靠耕種土地收獲糧食為生,每到收獲時節,田野裏一片金黃,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可是啊,有個大問題讓大家很頭疼。之前大家都是把糧食隨意堆放在屋子裏,老鼠經常來偷吃,還容易受潮發黴。
有一個叫阿滿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而且善於觀察。有一次,他看到螞蟻們在搬運食物,它們會把小顆粒的食物集中堆放在一個小土坑裏麵,還在周圍做了一些簡單的防護,防止雨水灌進去。
阿滿心想:“我們能不能也做一個像螞蟻窩那樣的東西來存放糧食呢?”於是,他開始在家裏搗鼓起來。
他找來一些粗細適中的樹枝和柔韌的藤條。首先,他把樹枝一根一根地插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就像小朋友們手拉手做遊戲那樣。然後,他用藤條把這些樹枝一圈一圈地纏繞起來,讓這個圓圈變得更加牢固。
接著,阿滿在這個圓圈的內部,用一些細小的樹枝編織成一個底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籃子的形狀。可是,這個囤還不夠高,裝不了多少糧食呢。阿滿又繼續找來更多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往上疊加,讓囤變得越來越高,就像搭積木一樣。
最後,一個大大的囤就做好了。阿滿把自家的糧食放進囤裏,發現老鼠很難爬進去,而且因為囤是架空的,受潮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其他村民看到阿滿做的囤,紛紛過來學習製作方法,很快,小鎮上就出現了好多囤。
小朋友們,囤的樣子可好玩啦。
囤的整體形狀像一個巨大的、高高的圓筒。它就像一個大巨人,穩穩地站在那裏。
囤的外殼是用樹枝編織而成的,這些樹枝就像魚鱗一樣,一片挨著一片,排列得整整齊齊。從外麵看,可以看到樹枝的紋理,就像一道道神秘的線條,仿佛在訴說著囤的故事。
囤的頂部是尖尖的,就像一個小帽子。這個尖尖的頂部有個小好處,當下雨的時候,雨水會順著這個尖頂流下來,不會在囤頂積水。
囤還有一個小小的入口,這個入口的大小剛好能讓一個大人輕鬆地把糧食放進去或者取出來,就像一個小小的門,是囤與外界溝通的窗口。
囤在這個小鎮裏可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呢。
每到收獲的季節,村民們就把收割迴來的稻穀、小麥、玉米等糧食,一筐一筐地運到囤的旁邊。然後,打開囤的小門,把糧食小心翼翼地倒進去。囤就像一個貪吃的大怪獸,把所有的糧食都吞進肚子裏。
在平時,囤就像忠誠的衛士一樣守護著糧食。老鼠們圍著囤轉了一圈又一圈,可是麵對這個高高的、編織緊密的囤,它們隻能望糧興歎。蟲子們也很難鑽進囤裏去破壞糧食。
除了儲存糧食,有時候村民們也會把一些幹貨,比如幹辣椒、幹豆角之類的東西放進囤裏。囤就像一個多功能的儲存室,把各種食物都保護得好好的。
囤的出現讓小動物們又好奇又無奈。
有一次,一隻小老鼠在囤的周圍嗅來嗅去,它聞到了裏麵糧食的香味,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小老鼠問囤:“囤囤,你為什麽把糧食都藏起來呀?我都快餓死了。”
囤迴答說:“小老鼠呀,這些糧食是村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是他們過冬的食物,不能讓你偷吃。”
小老鼠不甘心地說:“可是我也很餓呀。”
囤嚴肅地說:“那你應該去外麵找吃的,比如田野裏的野草籽之類的,而不是惦記村民們的糧食。”
還有一群小麻雀,它們站在囤頂的尖上,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一隻小麻雀說:“這個大東西把糧食都保護起來了,村民們可真聰明。”
另一隻小麻雀說:“是呀,不過我們可以吃一些掉在地上的糧食殘渣。”
春天的時候,囤裏的糧食是村民們播種的保障。村民們會從囤裏取出一些種子,播撒到肥沃的土地裏,期待著新的豐收。這個時候,囤就像一個糧食的源頭,為新的生命孕育提供支持。
夏天,雨水增多,空氣也比較潮濕。囤高高地立在那裏,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它憑借著自身架空的結構和編織緊密的外殼,有效地阻擋了雨水的侵襲,防止糧食受潮發黴。村民們偶爾也會打開囤門,讓裏麵的空氣流通一下,給糧食降降溫。
秋天,那可是囤最忙碌的時候。田野裏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村民們收獲的糧食像小山一樣多。囤敞開它的大門,不停地接納著各種糧食,從早到晚都在忙碌地“進食”。這個時候的囤,就像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大倉庫。
冬天,囤裏的糧食成了村民們度過寒冷日子的依靠。囤穩穩地站在那裏,不讓一粒糧食被小動物偷走。在寒冷的夜晚,當村民們圍坐在火爐旁,吃著從囤裏取出來的糧食做成的食物時,囤就在外麵默默地守護著剩下的糧食。
囤雖然是個很棒的糧食倉庫,但它也有自己的煩惱呢。
有時候,如果遇到大風天氣,囤可能會被吹得搖搖晃晃。就像小朋友在大風中站不穩一樣。那些用來固定樹枝的藤條可能會因為搖晃而鬆動,一旦藤條鬆動,囤的結構就會變得不穩定,有倒塌的危險。
還有呀,如果有調皮的孩子在囤周圍玩耍,不小心用尖銳的東西劃傷囤的外殼,就會破壞囤的完整性。一旦外殼有了破洞,老鼠和蟲子就可能趁機鑽進囤裏,偷吃糧食。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囤的樹枝會慢慢幹枯。幹枯的樹枝變得脆弱,容易折斷,這樣囤的使用壽命就會縮短。
村裏有個聰明的小女孩叫小悅。她看到囤的這些問題,就想辦法來改進它。
她發現囤容易被吹倒的問題,於是在囤的底部周圍,用一些大石頭壓住。這些大石頭就像囤的腳鐐一樣,讓囤在大風中也能穩穩地站著。而且,她還在囤的外麵,用繩子把囤和旁邊的大樹或者柱子綁在一起,就像給囤額外添加了幾個扶手。
對於囤容易被劃傷的問題,小悅在囤的周圍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圍欄。這個圍欄是用竹子做的,比較柔軟,當孩子們不小心撞到或者用東西碰到的時候,首先碰到的是圍欄,而不是囤本身。
針對囤樹枝幹枯的問題,小悅讓村民們在製作囤的時候,先把樹枝浸泡在一種特殊的油裏。這種油是從村子裏一種特殊植物的種子裏榨出來的,它可以讓樹枝變得更加堅韌,不容易幹枯。而且,每年春天的時候,村民們會檢查囤裏的樹枝,發現有幹枯的就及時更換。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囤呀?這可好玩啦。
首先呢,我們要去樹林裏找一些合適的材料。我們要找一些粗細適中、比較直的樹枝,還有一些有韌性的藤條。不過,小朋友們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樹林裏哦。
然後,我們先把選定的樹枝按照需要的大小圍成一個圓圈,這就像囤的底部。用藤條把這些樹枝的接頭處緊緊地捆綁起來。
接著,我們開始編織囤的側麵。把樹枝一根一根地豎著往上放,每放幾根,就用藤條把它們和下麵的樹枝纏繞固定在一起。在編織的過程中,要注意讓樹枝排列得緊密一些,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糧食。
最後,我們給囤做一個小小的門。找一塊合適的木板或者用樹枝編織一個可以活動的門,安裝在囤的合適位置上。這樣,一個簡單的囤就做好了。不過,我們做的囤比較小,可以用來儲存一些小玩具或者小零食,就像真正的囤儲存糧食一樣。
現在呀,有很多現代化的儲糧設備,像鋼筋混凝土的糧倉、密封的金屬儲糧罐等。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有著很多優點,比如鋼筋混凝土的糧倉非常堅固,能夠抵禦很強的外力;密封的金屬儲糧罐可以很好地保持糧食的幹燥和清潔,防止蟲害和黴變。
但是,囤也有它自己的優點呢。囤是一種傳統的儲糧工具,充滿了自然的氣息。製作囤的過程可以讓我們親近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材料是如何被利用起來的。而且,囤的樣子很有趣,看起來就像一個藝術品。
囤在這個小鎮的文化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呢。
在小鎮的傳統故事裏,囤被看作是富足和安穩的象征。因為隻要囤裏裝滿了糧食,就代表著村民們有足夠的食物過冬,生活無憂。
在一些小鎮的節日慶典上,人們會把囤裝飾得漂漂亮亮的。他們會在囤的外麵掛上彩色的布條,在囤的頂部係上小鈴鐺。然後,孩子們會圍著裝飾後的囤唱歌跳舞,這時的囤就像一個歡樂的中心,把小鎮的節日氛圍烘托得更加濃厚。
我們來學一首關於囤的兒歌吧。
《囤兒歌》 囤囤囤,大圓筒, 儲存糧食立大功。 四季守護糧滿倉, 傳統工具真有用。 老鼠見它幹發愁, 村民視它為恩公。 小朋友們學一學, 囤的故事記心中。
小朋友們,學會這首兒歌,就可以把囤的故事唱給更多的人聽啦。
現在,有一些古老的囤已經不再用於儲存糧食了,但是它們卻有了新的價值——收藏價值。
就像我們收集漂亮的貝殼或者小卡片一樣,有一些人專門收集古老的囤。這些囤就像一個個曆史的見證者,它們身上有著歲月的痕跡,也許有的樹枝已經殘缺不全,有的藤條已經斷裂,但正是這些痕跡講述著過去的小鎮生活和人們的智慧。
在一些民俗博物館裏,會展示古老的囤,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代的手工藝和小鎮文化。小朋友們以後去博物館的時候,可以仔細看看這些囤,想象一下它們在過去是怎樣為人們服務的呢。
囤也有它的夢想哦。它希望小朋友們不要忘記它,希望人們能夠記住它為儲存糧食所做出的貢獻。
它還希望有一天,盡管現代社會有很多先進的儲糧工具,但人們仍然能夠欣賞它的質樸之美,把它的故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囤在工作的時候,也有一些夥伴呢。
比如說,裝糧食的麻袋。麻袋就像囤的小助手,把糧食送到囤的懷抱裏。
還有那些守護在小鎮周圍的大樹,是它們提供了製作囤的樹枝,它們也是囤的夥伴,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大樹,就沒有囤。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囤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囤就像一個糧食的倉庫,在小鎮的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希望你們能記住囤的故事,把這個充滿趣味和智慧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呢。
可是啊,有個大問題讓大家很頭疼。之前大家都是把糧食隨意堆放在屋子裏,老鼠經常來偷吃,還容易受潮發黴。
有一個叫阿滿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而且善於觀察。有一次,他看到螞蟻們在搬運食物,它們會把小顆粒的食物集中堆放在一個小土坑裏麵,還在周圍做了一些簡單的防護,防止雨水灌進去。
阿滿心想:“我們能不能也做一個像螞蟻窩那樣的東西來存放糧食呢?”於是,他開始在家裏搗鼓起來。
他找來一些粗細適中的樹枝和柔韌的藤條。首先,他把樹枝一根一根地插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就像小朋友們手拉手做遊戲那樣。然後,他用藤條把這些樹枝一圈一圈地纏繞起來,讓這個圓圈變得更加牢固。
接著,阿滿在這個圓圈的內部,用一些細小的樹枝編織成一個底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籃子的形狀。可是,這個囤還不夠高,裝不了多少糧食呢。阿滿又繼續找來更多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往上疊加,讓囤變得越來越高,就像搭積木一樣。
最後,一個大大的囤就做好了。阿滿把自家的糧食放進囤裏,發現老鼠很難爬進去,而且因為囤是架空的,受潮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其他村民看到阿滿做的囤,紛紛過來學習製作方法,很快,小鎮上就出現了好多囤。
小朋友們,囤的樣子可好玩啦。
囤的整體形狀像一個巨大的、高高的圓筒。它就像一個大巨人,穩穩地站在那裏。
囤的外殼是用樹枝編織而成的,這些樹枝就像魚鱗一樣,一片挨著一片,排列得整整齊齊。從外麵看,可以看到樹枝的紋理,就像一道道神秘的線條,仿佛在訴說著囤的故事。
囤的頂部是尖尖的,就像一個小帽子。這個尖尖的頂部有個小好處,當下雨的時候,雨水會順著這個尖頂流下來,不會在囤頂積水。
囤還有一個小小的入口,這個入口的大小剛好能讓一個大人輕鬆地把糧食放進去或者取出來,就像一個小小的門,是囤與外界溝通的窗口。
囤在這個小鎮裏可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呢。
每到收獲的季節,村民們就把收割迴來的稻穀、小麥、玉米等糧食,一筐一筐地運到囤的旁邊。然後,打開囤的小門,把糧食小心翼翼地倒進去。囤就像一個貪吃的大怪獸,把所有的糧食都吞進肚子裏。
在平時,囤就像忠誠的衛士一樣守護著糧食。老鼠們圍著囤轉了一圈又一圈,可是麵對這個高高的、編織緊密的囤,它們隻能望糧興歎。蟲子們也很難鑽進囤裏去破壞糧食。
除了儲存糧食,有時候村民們也會把一些幹貨,比如幹辣椒、幹豆角之類的東西放進囤裏。囤就像一個多功能的儲存室,把各種食物都保護得好好的。
囤的出現讓小動物們又好奇又無奈。
有一次,一隻小老鼠在囤的周圍嗅來嗅去,它聞到了裏麵糧食的香味,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小老鼠問囤:“囤囤,你為什麽把糧食都藏起來呀?我都快餓死了。”
囤迴答說:“小老鼠呀,這些糧食是村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是他們過冬的食物,不能讓你偷吃。”
小老鼠不甘心地說:“可是我也很餓呀。”
囤嚴肅地說:“那你應該去外麵找吃的,比如田野裏的野草籽之類的,而不是惦記村民們的糧食。”
還有一群小麻雀,它們站在囤頂的尖上,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一隻小麻雀說:“這個大東西把糧食都保護起來了,村民們可真聰明。”
另一隻小麻雀說:“是呀,不過我們可以吃一些掉在地上的糧食殘渣。”
春天的時候,囤裏的糧食是村民們播種的保障。村民們會從囤裏取出一些種子,播撒到肥沃的土地裏,期待著新的豐收。這個時候,囤就像一個糧食的源頭,為新的生命孕育提供支持。
夏天,雨水增多,空氣也比較潮濕。囤高高地立在那裏,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它憑借著自身架空的結構和編織緊密的外殼,有效地阻擋了雨水的侵襲,防止糧食受潮發黴。村民們偶爾也會打開囤門,讓裏麵的空氣流通一下,給糧食降降溫。
秋天,那可是囤最忙碌的時候。田野裏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村民們收獲的糧食像小山一樣多。囤敞開它的大門,不停地接納著各種糧食,從早到晚都在忙碌地“進食”。這個時候的囤,就像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大倉庫。
冬天,囤裏的糧食成了村民們度過寒冷日子的依靠。囤穩穩地站在那裏,不讓一粒糧食被小動物偷走。在寒冷的夜晚,當村民們圍坐在火爐旁,吃著從囤裏取出來的糧食做成的食物時,囤就在外麵默默地守護著剩下的糧食。
囤雖然是個很棒的糧食倉庫,但它也有自己的煩惱呢。
有時候,如果遇到大風天氣,囤可能會被吹得搖搖晃晃。就像小朋友在大風中站不穩一樣。那些用來固定樹枝的藤條可能會因為搖晃而鬆動,一旦藤條鬆動,囤的結構就會變得不穩定,有倒塌的危險。
還有呀,如果有調皮的孩子在囤周圍玩耍,不小心用尖銳的東西劃傷囤的外殼,就會破壞囤的完整性。一旦外殼有了破洞,老鼠和蟲子就可能趁機鑽進囤裏,偷吃糧食。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囤的樹枝會慢慢幹枯。幹枯的樹枝變得脆弱,容易折斷,這樣囤的使用壽命就會縮短。
村裏有個聰明的小女孩叫小悅。她看到囤的這些問題,就想辦法來改進它。
她發現囤容易被吹倒的問題,於是在囤的底部周圍,用一些大石頭壓住。這些大石頭就像囤的腳鐐一樣,讓囤在大風中也能穩穩地站著。而且,她還在囤的外麵,用繩子把囤和旁邊的大樹或者柱子綁在一起,就像給囤額外添加了幾個扶手。
對於囤容易被劃傷的問題,小悅在囤的周圍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圍欄。這個圍欄是用竹子做的,比較柔軟,當孩子們不小心撞到或者用東西碰到的時候,首先碰到的是圍欄,而不是囤本身。
針對囤樹枝幹枯的問題,小悅讓村民們在製作囤的時候,先把樹枝浸泡在一種特殊的油裏。這種油是從村子裏一種特殊植物的種子裏榨出來的,它可以讓樹枝變得更加堅韌,不容易幹枯。而且,每年春天的時候,村民們會檢查囤裏的樹枝,發現有幹枯的就及時更換。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囤呀?這可好玩啦。
首先呢,我們要去樹林裏找一些合適的材料。我們要找一些粗細適中、比較直的樹枝,還有一些有韌性的藤條。不過,小朋友們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樹林裏哦。
然後,我們先把選定的樹枝按照需要的大小圍成一個圓圈,這就像囤的底部。用藤條把這些樹枝的接頭處緊緊地捆綁起來。
接著,我們開始編織囤的側麵。把樹枝一根一根地豎著往上放,每放幾根,就用藤條把它們和下麵的樹枝纏繞固定在一起。在編織的過程中,要注意讓樹枝排列得緊密一些,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糧食。
最後,我們給囤做一個小小的門。找一塊合適的木板或者用樹枝編織一個可以活動的門,安裝在囤的合適位置上。這樣,一個簡單的囤就做好了。不過,我們做的囤比較小,可以用來儲存一些小玩具或者小零食,就像真正的囤儲存糧食一樣。
現在呀,有很多現代化的儲糧設備,像鋼筋混凝土的糧倉、密封的金屬儲糧罐等。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有著很多優點,比如鋼筋混凝土的糧倉非常堅固,能夠抵禦很強的外力;密封的金屬儲糧罐可以很好地保持糧食的幹燥和清潔,防止蟲害和黴變。
但是,囤也有它自己的優點呢。囤是一種傳統的儲糧工具,充滿了自然的氣息。製作囤的過程可以讓我們親近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材料是如何被利用起來的。而且,囤的樣子很有趣,看起來就像一個藝術品。
囤在這個小鎮的文化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呢。
在小鎮的傳統故事裏,囤被看作是富足和安穩的象征。因為隻要囤裏裝滿了糧食,就代表著村民們有足夠的食物過冬,生活無憂。
在一些小鎮的節日慶典上,人們會把囤裝飾得漂漂亮亮的。他們會在囤的外麵掛上彩色的布條,在囤的頂部係上小鈴鐺。然後,孩子們會圍著裝飾後的囤唱歌跳舞,這時的囤就像一個歡樂的中心,把小鎮的節日氛圍烘托得更加濃厚。
我們來學一首關於囤的兒歌吧。
《囤兒歌》 囤囤囤,大圓筒, 儲存糧食立大功。 四季守護糧滿倉, 傳統工具真有用。 老鼠見它幹發愁, 村民視它為恩公。 小朋友們學一學, 囤的故事記心中。
小朋友們,學會這首兒歌,就可以把囤的故事唱給更多的人聽啦。
現在,有一些古老的囤已經不再用於儲存糧食了,但是它們卻有了新的價值——收藏價值。
就像我們收集漂亮的貝殼或者小卡片一樣,有一些人專門收集古老的囤。這些囤就像一個個曆史的見證者,它們身上有著歲月的痕跡,也許有的樹枝已經殘缺不全,有的藤條已經斷裂,但正是這些痕跡講述著過去的小鎮生活和人們的智慧。
在一些民俗博物館裏,會展示古老的囤,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代的手工藝和小鎮文化。小朋友們以後去博物館的時候,可以仔細看看這些囤,想象一下它們在過去是怎樣為人們服務的呢。
囤也有它的夢想哦。它希望小朋友們不要忘記它,希望人們能夠記住它為儲存糧食所做出的貢獻。
它還希望有一天,盡管現代社會有很多先進的儲糧工具,但人們仍然能夠欣賞它的質樸之美,把它的故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囤在工作的時候,也有一些夥伴呢。
比如說,裝糧食的麻袋。麻袋就像囤的小助手,把糧食送到囤的懷抱裏。
還有那些守護在小鎮周圍的大樹,是它們提供了製作囤的樹枝,它們也是囤的夥伴,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大樹,就沒有囤。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囤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囤就像一個糧食的倉庫,在小鎮的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希望你們能記住囤的故事,把這個充滿趣味和智慧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