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裏,住著一位名叫阿公的老農夫。這個村莊四周都是肥沃的農田,每年收獲的季節,田野裏一片金黃,沉甸甸的麥穗和飽滿的穀穗都在向人們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可是,收獲之後,還有一個大難題呢。穀物收割迴來後,裏麵夾雜著許多的雜質,像是麥秸、穀殼和小小的石子。要把幹淨的穀粒分離出來可不容易。


    阿公為此愁眉不展,他坐在院子裏,望著那一堆堆還未處理的穀物。突然,他看到一陣風吹過,院子裏的樹葉被吹得四處飄散,一些較輕的東西被風吹走,較重的東西則留在原地。阿公靈機一動,他想:如果能製作一個工具,借助風的力量來分離穀物就好了。


    於是,阿公開始動手製作。他走進樹林,挑選了一根又長又直的樹幹。阿公用鋸子把樹幹鋸成合適的長度,然後用斧頭把樹幹的一端削成了扁扁的、有點寬的形狀,就像一把大大的勺子。這就是揚場掀的雛形。阿公又在揚場掀的柄上纏了一些布條,這樣握起來就更舒服了。就這樣,揚場掀誕生了。


    小朋友們,揚場掀的模樣可有趣啦。


    揚場掀的頭部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扁扁的嘴巴。它的形狀是長方形的,但是邊緣有點微微的彎曲,就像一個微笑的表情。頭部的顏色是深棕色的,那是樹幹的顏色,還能清晰地看到木頭的紋理,就像一道道神秘的小河流在上麵流淌。


    揚場掀的柄是長長的,就像一個長長的手臂。柄也是深棕色的,粗細剛好適合阿公這樣的大人握住。如果把揚場掀立在地上,它就像一個站崗的士兵,頭部是它的盾牌,柄是它的身體,隨時準備去分離穀物呢。


    當揚場掀開始工作的時候,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師在穀物堆裏施展魔法。


    阿公會選擇一個有風的日子,把穀物帶到村子裏的打穀場。打穀場上,穀物堆得像小山一樣。阿公雙手握住揚場掀的柄,就像握住了一根魔杖。


    他把揚場掀插入穀物堆裏,輕輕鏟起一些穀物。然後,阿公用力將揚場掀揚起,穀物就被拋向空中。這時,風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大手,把穀物中的雜質和穀粒分開。較輕的雜質,像是穀殼和碎麥秸,就被風吹得遠遠的,像一群小蝴蝶在空中飛舞。而飽滿沉重的穀粒,則像小傘兵一樣,直直地落迴原地。


    揚場掀每一次揚起穀物,都會發出“嘩”的一聲,仿佛在和風一起歡唿。阿公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地揚起穀物,直到把大部分的雜質都分離出去。


    揚場掀在工作的時候,小動物們也對這個新奇的東西充滿了好奇。


    有一次,一隻小麻雀飛落在打穀場旁邊的樹上,歪著腦袋看著阿公使用揚場掀。小麻雀的羽毛灰撲撲的,眼睛亮晶晶的。它好奇地問揚場掀:“揚場掀揚場掀,你為什麽要把那些穀物扔到空中呢?”


    揚場掀迴答說:“小麻雀呀,我是在借助風的力量,把穀物中的雜質和穀粒分開呢,這樣人們就能得到幹淨的穀粒了。”


    小麻雀又問:“可是那些被吹走的東西也是穀物的一部分呀,你不覺得可惜嗎?”


    揚場掀笑著說:“那些是雜質,會影響穀粒的儲存和食用,把它們分開,穀粒才能更好地被利用呢。”


    還有一群小雞在打穀場的邊緣啄食,它們看到阿公揚起穀物,也都停下來觀看。


    一隻小雞說:“看,那個大東西把穀物都揚起來了。”


    另一隻小雞說:“是呀,好神奇呀。”


    春天的時候,揚場掀雖然不像秋天收獲季節那麽忙碌,但也有它的用處。這個季節,村民們會整理倉庫裏的種子。有時候,種子中也會混入一些雜質,揚場掀就可以把這些雜質分離出來,保證種子的純淨,為春天的播種做好準備。


    夏天,當新的穀物開始生長,偶爾會有一些雜草的種子混在農田裏。在收割一些早熟的穀物時,如果需要挑選出幹淨的穀粒作為種子,揚場掀也能派上用場,將穀粒和雜草種子等雜質分開。


    秋天,那可是揚場掀最忙碌的時候。大量的穀物被收割迴來,揚場掀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分離師,在一堆堆的穀物裏工作,把穀粒從雜質中分離出來,讓豐收的成果變得純淨又美好。


    冬天,揚場掀的工作相對少一些,但它也不會完全休息。阿公可能會用揚場掀清理穀倉裏剩餘的一些穀物,或者把一些被雨水浸濕又晾幹後的穀物重新分離雜質,確保穀物的質量。


    揚場掀雖然很有用,但它也有自己的煩惱呢。


    有時候,如果風太大或者太小,揚場掀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風太大時,穀粒可能會被吹得太遠,不容易收集;風太小呢,雜質又不能很好地被吹走,分離就不徹底。


    還有呀,如果揚場掀的頭部不小心碰到石頭或者硬的地麵,頭部可能會被磕壞,就像人的牙齒撞到硬物會疼一樣。一旦頭部受損,揚場掀就不能很好地鏟起穀物,也影響揚場的效果。


    另外,如果長時間使用,揚場掀的柄可能會因為磨損而變得不光滑,阿公握住的時候就會不舒服,也會影響操作的靈活性。


    村裏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阿明。他看到揚場掀的這些問題,就想辦法來改進它。


    他發現風的大小影響揚場效果的問題後,就設計了一種簡單的擋風板。在風大的時候,可以把擋風板立起來,擋住一部分風,讓風的力量變得適中;風小的時候,就把擋風板調整到合適的角度,增加風的流速,這樣就能更好地分離穀物了。


    對於揚場掀頭部容易受損的問題,阿明在頭部的邊緣用鐵皮包了一圈。鐵皮就像給頭部戴上了一個保護套,即使碰到硬物,也不容易被磕壞。


    針對揚場掀柄磨損的問題,阿明在柄上套了一層柔軟的皮套。皮套是用耐磨的皮子做的,不僅讓阿公握住的時候感覺很舒服,而且也能減少柄的磨損,延長揚場掀的使用壽命。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揚場掀呀?這可有趣啦。


    我們可以找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來做揚場掀的頭部。先把木板的邊緣用砂紙打磨成微微彎曲的形狀,就像真正的揚場掀頭部一樣。然後,可以用顏料給木板塗上深棕色,再畫上一些木頭的紋理。


    接著,找一根長一點的小木棍做柄。把小木棍的一端用膠水或者小釘子固定在木板的中間位置。最後,我們可以在小木棍上纏一些彩色的紙條,就像阿公在柄上纏布條一樣。這樣,一個簡易的小揚場掀就做好了。


    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沙子和小紙屑來模擬穀物和雜質,在有風的地方,用小揚場掀試著揚一下呢。不過要小心,不要把小揚場掀弄壞了哦。


    現在呀,有很多現代化的工具可以用來分離穀物中的雜質,像穀物篩選機。穀物篩選機可以通過機器的振動、篩選等功能,快速而精確地把穀物中的雜質去除,而且不需要依賴風的力量,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能工作。


    但是,揚場掀也有它自己的優點呢。揚場掀是一種傳統的手工工具,充滿了田園的氣息。當人們使用揚場掀的時候,就像在和大自然合作,借助風的力量完成穀物的分離,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勞動的樂趣。而且揚場掀製作簡單,成本低,適合一些小型的農戶或者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地方使用。


    揚場掀在鄉村文化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呢。


    在很多傳統的鄉村繪畫、民謠裏,都能看到揚場掀的身影。它代表著農民們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是豐收時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些古老的鄉村習俗中,揚場還有著特殊的儀式感。村民們會在揚場的時候,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而揚場掀就是這個儀式中的重要工具。揚場掀就像一個傳承鄉村文化的使者,把鄉村的農耕傳統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我們來學一首關於揚場掀的兒歌吧。


    《揚場掀兒歌》 揚場掀,真能幹, 穀物分離不犯難。 借助風力展神通, 雜質穀粒兩分散。 春種秋收它都忙, 鄉村文化它來傳。 小朋友們要記好, 揚場掀的故事讚。


    小朋友們,學會這首兒歌,就可以把揚場掀的故事唱給更多的人聽啦。


    現在,有一些古老的揚場掀已經不再用於日常的穀物分離工作了,但是它們卻有了新的價值——收藏價值。


    就像我們收集漂亮的貝殼或者小卡片一樣,有一些人專門收集古老的揚場掀。這些揚場掀就像一個個曆史的見證者,它們身上有著歲月的痕跡,也許有的頭部已經破損,有的柄已經磨損,但正是這些痕跡講述著過去的農耕故事。


    在一些民俗博物館裏,會展示古老的揚場掀,讓更多的人了解古代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民的生活。小朋友們以後去博物館的時候,可以仔細看看這些揚場掀,想象一下它們在過去是怎樣為村民們服務的呢。


    揚場掀也有它的夢想哦。它希望小朋友們不要忘記它,希望人們能夠記住它為穀物分離做出的貢獻。


    它還希望有一天,盡管現代社會有很多先進的工具,但人們仍然能夠欣賞它的質樸之美,把它的故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揚場掀在工作的時候,也有一些夥伴呢。


    比如說,簸箕。簸箕就像揚場掀的好搭檔,揚場掀把穀物揚起來分離雜質後,簸箕就負責收集那些純淨的穀粒,把它們裝起來運走。


    還有風車。風車也是揚場掀的好夥伴,當風不夠大或者需要更精確地分離穀物時,風車可以進一步篩選揚場掀初步分離後的穀物,讓穀粒更加純淨。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揚場掀這個神奇的世界。揚場掀就像一個穀物的分離師,在鄉村的農耕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希望你們能記住揚場掀的故事,把這個充滿趣味和智慧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溪鑼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溪鑼鼓並收藏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