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盈滿心信賴地將剛起步的洗衣生意全權托付給了鴻雁,眼中滿是期許:“鴻雁啊,這事兒嫂子就交給你了,你讀的書多,也有頭腦,你和媽一起咱們合夥!” 說罷,她牽起可愛的喬喬,臉上洋溢著歸鄉的喜悅,腳步輕快地踏上了迴老家的路途.。
鴻雁神色莊重地從嫂子手中接過這承載著希望的 “重擔”,像是接過了一份神聖的使命,二話不說便投身到忙碌的籌備工作當中。
她心裏跟明鏡似的,非常清楚,如果想要讓這門生意像春天裏的翠竹那樣一節比一節高,不斷向上發展,那絕對需要精心製定出一個全麵、細致並且能夠實際操作執行的業務拓展規劃才行。
首先呢,得去相關部門正式注冊執照,注冊的時候計劃讓秋盈開了證明,讓秋盈做法人,因為她目前還有公職在身,用自己的不太方便,然後再注冊一個品牌和商標,把這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搞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廣納賢才,招募一些得力的人手加入進來一起打拚事業啦!
想到這裏,鴻雁覺得還是應該先向嫂子匯報一下自己初步的想法和打算。於是,她拿起電話撥通了嫂子秋盈的電話。
“嫂子呀,這邊有點關於生意的事兒想跟您商量商量。” 鴻雁開門見山地說道。
電話那頭傳來秋盈溫柔的聲音:“行啊,妹子,你盡管說吧,嫂子聽著呢。”
鴻雁便將自己剛才想好的那些步驟一五一十地講給了秋盈聽,最後還特意詢問道:“嫂子,您看我準備用‘秋雁’作為咱們的商標名,您覺得怎麽樣?好聽嗎?”
秋盈稍微沉吟了片刻後迴答道:“嗯…… 其實我倒覺得‘鴻雁’這個名字本身就挺響亮的呀,而且也很符合你的氣質呢,要不就直接用它當商標好了。”
鴻雁一聽,覺得嫂子說得確實有道理,連連點頭稱是。接著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具體的細節問題,比如可以考慮招聘一些家庭經濟條件相對不是那麽寬裕的學生過來幫幫忙什麽的。因為這樣一來既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困難,同時對於公司來說也能節省不少人力成本開支呢。
“能考進華清大學的,那可都是各地的尖子生呐!雖說看著都光鮮亮麗,可難保有些孩子家裏正遭難,急等著用錢。再說了,啥時候都有懂事又勤奮的孩子,願意靠自己雙手減輕家裏負擔。” 鴻雁喃喃自語道。
心裏有了譜,鴻雁立馬著手規劃。她首先琢磨著,得在每一棟宿舍樓裏尋一位靠譜、心細的負責人,專門負責同學們衣物的接收與派送。“這樣一來,整個流程就跟齒輪似的,一環扣一環,順暢得很,準保不出岔子。” 鴻雁跟身邊一同商量事兒的朋友說道。
不僅如此,她還打算多招幾個洗衣小能手,專門對付那些越堆越高的待洗衣物。“這業務量啊,保不齊哪天就‘蹭蹭’往上躥,光靠一兩個人,手忙腳亂的,哪兒成啊!” 鴻雁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一邊頭也不抬地跟朋友念叨。
為了能招攬來合適的人選,鴻雁忙得腳不沾地,讓幾個孩子,幫忙精心製作了一批精美的招海報。她扛著一摞廣告紙,穿梭在校園裏,逢人便笑著說:“同學,看看咱這招聘,勤工儉學的好機會,既能鍛煉自個兒,又能賺點生活費,多好呀!” 廣告張貼在學校各個顯眼角落,廣告欄那兒自不必說,人流量大得像潮水,剛貼上沒一會兒,就圍了好些人駐足觀看;宿舍樓下更是重點 “關照” 對象,同學們進進出出,一眼就能瞧見。
果不其然,廣告剛一貼出,諮詢應聘的同學就絡繹不絕。鴻雁熱情地向他們介紹工作詳情:“同學,你要是當宿舍樓負責人呢,就負責收發衣物,活兒不重,但得細心。報酬嘛,按勞分配,肯定虧不了你!要是當洗衣幫手,就得手腳麻利些,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的,咋樣,有興趣不?”
來應聘的人裏,有個叫曉萱的女生引起了鴻雁的注意。曉萱眼眶微紅,低聲說道:“姐,我家裏最近出了變故,經濟上實在困難,可我做事絕對認真,您給我個機會吧。” 鴻雁瞧著她積極樂觀的模樣,又翻看了她的履曆,當即拍板:“行,曉萱,這宿舍樓負責人就你來當!” 還有幾個在家常做家務、手腳麻利的男生女生,也被鴻雁相中,選為洗衣幫手。
人員齊整,業務迅速步入正軌。每天清晨,宿舍樓負責人準時就位,接過同學們遞來的衣物,認真登記;洗衣幫手們在洗衣間忙碌起來,水聲、洗衣聲交織成一曲勞動的樂章;鴻雁則在自己西屋住房兼辦公室裏,緊盯著調度板,統籌全局,還不忘仔細核對賬目。
然而,沒安穩幾天,新問題冒了出來。有同學皺著眉頭跟鴻雁反映:“這洗完的衣服,趕上陰天下雨,晾好幾天都不幹,太不方便了,要是有烘幹服務就好了。” 鴻雁聽後,沉思片刻,一咬牙,拿出一部分盈利購置了幾台小型烘幹機。“同學們的需求就是咱努力的方向,可不能讓大夥失望。” 鴻雁跟員工們打氣說道。
設備采購後,鴻雁就和鴻儒商量著如何利用這三間新建的門臉房。他們決定將其打造成一個溫馨、舒適的洗衣店。
鴻雁親自設計了店內的裝修風格,以淡藍色為主色調,給人一種清新、幹淨的感覺。牆壁上掛著一些精美的照片和裝飾畫,讓顧客在等待洗衣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鴻儒則負責采購各種高質量的洗滌用品和設備,確保能夠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他還精心挑選了一些舒適的座椅和茶幾,讓顧客在店內休息時感到放鬆和愉悅。
門頭的“鴻雁洗衣店”招牌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門市開業後,洗衣服務的訂單量如火箭般躥升。鴻雁看著忙碌卻有序的洗衣坊,嫂子在老家收了寫手工棉線,;倆人商量:要不要拓展點新業務,比如縫補衣物?說幹就幹,她找來擅長針線活的舍友阿玲:“阿玲,咱先試試縫補這活兒,我瞅著同學們常有開線、掉扣子的衣服,肯定有市場。” 阿玲爽快應下。
剛開始,隻是簡單縫補些開線衣褲,沒想到同學們口口相傳,送來縫補的衣物越來越繁雜,改尺寸、換拉鏈的都有。
鴻雁意識到阿玲一人忙不過未,趕緊再次招聘。這次,來了個藝術係女生小夢,她一出手,不但縫補得天衣無縫,還能在破損處繡上精致小花紋,宛如藝術品。“這創意絕了!” 同學們收到衣服後驚歎不已,洗衣坊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
但好景不長,附近新開了一家洗衣店,來勢洶洶,分走了不少客源。鴻雁卻鎮定自若,召集員工們商議:“咱不怕競爭,得想辦法把顧客搶迴來!” 一番討論後,她推出了優惠套餐:“同學們,洗、烘、縫補一條龍服務,給大家組合優惠價,貧困生還有額外折扣,實惠到家啦!” 這招一出,立竿見影,原本流失的客源又慢慢迴流,洗衣坊穩穩站住了腳跟。
可鴻雁沒鬆懈,她發現利潤有所下滑,又開始琢磨新點子。一天,她路過操場,瞧見同學們對著軍訓完的迷彩服唉聲歎氣:“這衣服扔了可惜,留著又占地方,咋整啊?” 鴻雁靈機一動,迴洗衣坊就宣布:“咱們推出軍訓服迴收計劃!
同學們可以把不用的軍訓服賣給咱們,咱們低價轉賣或者捐贈,雙贏的事兒!” ,於是就開展了軍訓服迴收業務,很多孩子軍訓後的衣服都還很新,迴收迴收進行了,消毒處理,捐給一些貧困山區,也寄迴秋盈老家一些 ,秋盈用它給村民換手紡棉線,也有做手工織布的,用手工印染的土布,做成裝衣服的袋子。耐用又好看。有很多人很喜歡這個袋子,為了得到一個袋子特意來店裏洗衣。
不久後,競爭對手因缺乏新意,客源越來越少,最終無奈倒閉。鴻雁瞅準時機,租下他們閑置的店麵,大刀闊斧地改造起來:劃分出縫補區、烘幹區、清洗區,還貼心地設置了舒適的休息等待區,放上幾本雜誌、幾盆綠植。“咱得讓同學們舒舒服服地來,開開心心地走。” 鴻雁笑著對員工們說。
隨著業務蒸蒸日上,鴻雁的團隊也日益壯大。她信心滿滿地邁向周邊學校,尋求合作機會,想要將這成功模式遍地開花。可一開始,吃了不少閉門羹。有學校領導直接搖頭:“我們學校已經有洗衣業務了,不需要。” 鴻雁不氣餒,她多方打聽,仔細研究對方服務模式,發現問題所在:“他們是有洗衣,但千篇一律,沒特色。咱得差異化競爭!”
於是,鴻雁調整策略,重新製作方案:“咱們可以根據各學校文化特色定製洗衣袋、縫補圖案。像體育院校,洗衣袋印上動感十足的運動標誌;藝術院校,縫補處繡上獨具匠心的藝術花紋,這多吸睛呐!” 這份別出心裁的方案一遞出去,立馬引起諸多學校興趣,陸續有學校主動聯係,願意攜手合作。
在擴張版圖的同時,鴻雁也沒忘提升團隊 “內功”。她專門邀請業內資深的洗衣、縫補師傅來給員工培訓:“大夥好好學,手藝精湛了,咱的口碑才能更響亮!” 員工們學得認真,服務質量肉眼可見地提升。
業務越做越大,鴻雁的腦子也越轉越快。她又想出個環保新招:“同學們,自帶環保洗衣袋來洗衣,一次積一分,積分能換免費洗衣服務哦,咱一起為環保出份老力!” 同學們紛紛響應,洗衣坊裏五顏六色的環保袋成了一道獨特風景。
此外,鴻雁還把目光投向了商業合作。她多方聯係服裝品牌商,憑借洗衣坊的人氣和流量,成功達成協議:“品牌商在咱們這兒放新款服飾樣品、優惠券,咱們幫著推廣,收取費用,互利共贏嘛!”
在鴻雁這一連串的 “組合拳” 出擊下,洗衣業務愈發紅火,不到一學期,就在周邊學校闖出了響當當的口碑。同學們提起洗衣坊,都豎起大拇指:“鴻雁姐的洗衣坊,靠譜!” 在鴻雁這一連串巧妙策略的推動下,洗衣店的生意愈發紅紅火火,名聲也越傳越遠。
隨著與周邊學校合作的深入,訂單量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每到洗衣高峰期,洗衣坊裏燈火通明,洗衣機嗡嗡作響,員工們忙得像旋轉的陀螺,卻依舊幹勁十足。宿舍樓的負責人們腳步匆匆,在各個樓層間穿梭,收取同學們源源不斷遞來的衣物;洗衣幫手們手法嫻熟,分類、浸泡、洗滌、脫水,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確保衣物潔淨如新;縫補區的阿玲和小夢更是全神貫注,飛針走線間,破損的衣物重煥生機,那些精致的繡紋常常引得同學們嘖嘖稱讚。
然而,生意做大的同時,挑戰也接踵而至。有一迴,一家大型連鎖洗衣品牌聽聞了鴻雁洗衣坊的名氣,企圖憑借雄厚的資金和廣泛的宣傳渠道,在校園周邊搶占市場份額。他們推出了低價洗衣、免費上門取送等極具吸引力的服務,一時間,不少學生被吸引過去,鴻雁洗衣坊的訂單量出現了些許波動。
員工們有些慌了神,焦慮地圍在鴻雁身邊:“鴻雁姐,這可咋辦啊?他們價格壓得這麽低,咱是不是也得跟著降價?” 鴻雁卻鎮定自若,她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堅定地搖頭:“不,咱們不能打價格戰,得靠服務和特色取勝。”
鴻雁迅速召集大家開會,重新部署策略。她一方麵加大在個性化服務上的投入,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進一步細化洗衣袋設計和縫補風格。比如為理工科院校設計帶有科學元素圖案的洗衣袋,為有文藝愛好的學生在縫補衣物時添加詩詞刺繡。另一方麵,她強化與學生社團的合作,讚助校園文化活動,讓洗衣坊的名字頻繁出現在校園海報、活動現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學生認同感。
同時,鴻雁還關注到學生們對衣物護理知識的需求。她邀請專業的衣物護理師到洗衣坊開設講座,現場演示如何保養不同材質的衣物,如絲綢的輕柔手洗、羊毛的正確晾曬等。並且,將這些經驗知識印製成精美的小冊子,隨洗衣服務一同贈送給同學們。
這些舉措效果顯著,學生們漸漸發現,在鴻雁洗衣坊,洗的不僅僅是衣物,更是一種貼心、高品質的體驗。那些原本被連鎖品牌吸引走的學生,又陸續迴流。洗衣坊的生意不僅恢複如初,還更上一層樓,訂單量相比之前增長了近三成。
再後來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鴻雁和嫂子再次擴大店麵規模,引進更先進的洗衣設備,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多年後她還建立了線上預約係統,同學們動動手指就能下單,查看洗衣進度,極大地方便了大家,這是後話。這生意一直做到退休後,還有後輩們入股,開了好多分店,加盟店,業務不單在學校還進了社區。(這是後話)
鴻雁這邊忙著洗衣店的工作,常常帶著孩子住在店裏,很少迴自己家。家裏的愛人偶爾過來看看,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日子過得格外辛苦,她既要操心洗衣流程、員工管理,又要兼顧手工布衣袋的業務拓展,忙得腳不沾人。好在後來一切都慢慢運轉起來,有了規模。
這天,她好不容易迴了趟家,她和愛人一家住在黨校家屬院裏,愛人在機關上班,平時也忙得不可開交。鴻雁打開家門,屋內幹淨整潔,還飄來陣陣飯菜香,她滿心疑惑,走進廚房,竟看見一個陌生女性在忙碌。
鴻雁不禁皺起眉頭,提高音量問道:“你是誰?誰讓你來的?” 那陌生女性聞聲轉過頭,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我是劉華的同事。” 鴻雁一聽,心裏 “咯噔” 下,越發納悶:“你是他同事咋會來我們家?” 言語間明顯帶著不高興。
正說著,劉華這會迴來了,還帶了一個同事。他一眼就看出鴻雁的臉色不對,趕忙上前解釋:“今天同事們聚會,咱家清淨,我就想著在這兒聚聚,忘了提前跟你說,別生氣啦。” 說著,便拉著鴻雁跟同事們打招唿,試圖緩和氣氛。
鴻雁聽了劉華的解釋,雖然心裏還是有些無奈,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跟同事們寒暄幾句。同事們也察覺到氣氛的微妙,紛紛笑著誇讚鴻雁把家收拾得幹淨,還打趣說要向她取經,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一場小風波就此平息,屋內又漸漸恢複了熱鬧,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工作中的趣事。
這時,有個同事不經意地問起鴻雁洗衣店的業務,說道:“鴻雁啊,我們單位現在好多人的衣服都需要幹洗,你們店裏有沒有幹洗業務呀?” 鴻雁眼睛一亮,連忙迴答:“有呢,我們店裏幹洗設備齊全,師傅技術也過硬,保證能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
說著,她熱情地從包裏掏出幾張店裏的會員卡,遞給同事們,“這是我們店的會員卡,大家拿去,以後洗衣有優惠,就當是為大家的福利啦,歡迎常來光顧。”
同事們接過會員卡,紛紛道謝,現場氣氛更加融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又聊起了幹洗的細節,諸如能處理哪些特殊麵料、大概的取衣時間之類的。而鴻雁也敏銳地察覺到,這或許是一個拓展業務的新契機,心裏暗自盤算著後續的推廣計劃。
同事們陸續離開後,屋內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鴻雁深吸一口氣,把目光轉向那個女同事,臉上的笑容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嚴肅。她微微眯起眼睛,開口問道:“你到底是幹嘛的?為什麽一個女的獨自在別人家?這樣的情況多久了?我一進家還以為自己走錯了門,你是想換女主人嗎?” 話語間滿是質問的意味。
劉華今晚喝了些酒,情緒有些失控,聽到鴻雁這話,“砰” 的把酒杯往桌上一放,漲紅著臉大聲嚷道:“你還知道你是女主人?你多久沒迴家了?” 鴻雁一聽,眼眶瞬間紅了,滿心委屈地迴道:“我有什麽辦法,孩子上學我不能不陪著吧,這麽遠我帶著孩子,總不能天天往迴跑吧,你一個大老爺們,就不能去看看我們?” 劉華冷哼一聲,帶著幾分醉意口齒不清地說:“我去了也住不下,也不方便。” 說完,兩人就這麽對視著,空氣仿佛都凝固了,許久,都不有再開口說話,隻有窗外的風聲,隱隱透著幾分淒涼。
劉華工作單位在正義路上,離五道口是遠了一點,坐公交的話需要換車才能到,有時候就住在單位,單位也有福利房,在東邊更遠,兩人為了孩子這樣確實不是辦法。
第二天倆人不歡而散,鴻雁迴到五道口,和媽媽傾訴了下,心理好受了些,要不憋屈著很難受,媽媽知道孩子的不容易,就給她說不行你也買個院子,現在很多人單位福利分房,都往外賣房子,現在平房都想往外出手,現在湊機會買一套,有份家產傍身也不是什麽壞事,你錢不夠,我幫你找鴻平借些,他這二年部隊三產,還和鴻昌開了醫藥公司,沒少掙錢,你鴻儒哥老家開了飼料廠,你和你嫂子的洗衣店你嫂子也分了些錢。一起湊湊,你婆家看看能不能出點,你們這樣家會散的。
鴻雁聽著媽媽的話,心中滿是感慨。她知道媽媽是真心為自己著想,可一想到買房這事兒,又覺得壓力如山。迴到洗衣店,她看著忙碌的員工和堆積如山的衣物,心思卻飄到了遠方。她想著這些年的艱辛,從最初接手洗衣店時的忐忑不安,到如今業務稍有起色,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但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她咬咬牙,決定還是要試試買房這條路。她拿起電話,先給劉華打了過去,聲音有些疲憊卻透著堅定:“劉華,咱媽說買房的事兒,我覺得有道理。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個安穩的家。我這邊算過了,手頭有點錢,媽說幫咱找鴻平借點,我哥那兒也能湊點,你看看你家裏能不能出點?咱們一起努努力。”
電話那頭,劉華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說:“我知道了,這事兒我跟家裏商量下。我也不想咱這個家散了,這幾天我好好想想,你也別太累著自己了。”
掛了電話,鴻雁眼眶濕潤,她知道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但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或許就能開辟出一個新的未來。接下來的日子裏,鴻雁一邊繼續忙碌著洗衣店和手工布衣袋的生意,一邊和劉華四處打聽房子的信息,生活的齒輪在忙碌與希望中,緩緩向前轉動著。
鴻雁神色莊重地從嫂子手中接過這承載著希望的 “重擔”,像是接過了一份神聖的使命,二話不說便投身到忙碌的籌備工作當中。
她心裏跟明鏡似的,非常清楚,如果想要讓這門生意像春天裏的翠竹那樣一節比一節高,不斷向上發展,那絕對需要精心製定出一個全麵、細致並且能夠實際操作執行的業務拓展規劃才行。
首先呢,得去相關部門正式注冊執照,注冊的時候計劃讓秋盈開了證明,讓秋盈做法人,因為她目前還有公職在身,用自己的不太方便,然後再注冊一個品牌和商標,把這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搞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廣納賢才,招募一些得力的人手加入進來一起打拚事業啦!
想到這裏,鴻雁覺得還是應該先向嫂子匯報一下自己初步的想法和打算。於是,她拿起電話撥通了嫂子秋盈的電話。
“嫂子呀,這邊有點關於生意的事兒想跟您商量商量。” 鴻雁開門見山地說道。
電話那頭傳來秋盈溫柔的聲音:“行啊,妹子,你盡管說吧,嫂子聽著呢。”
鴻雁便將自己剛才想好的那些步驟一五一十地講給了秋盈聽,最後還特意詢問道:“嫂子,您看我準備用‘秋雁’作為咱們的商標名,您覺得怎麽樣?好聽嗎?”
秋盈稍微沉吟了片刻後迴答道:“嗯…… 其實我倒覺得‘鴻雁’這個名字本身就挺響亮的呀,而且也很符合你的氣質呢,要不就直接用它當商標好了。”
鴻雁一聽,覺得嫂子說得確實有道理,連連點頭稱是。接著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具體的細節問題,比如可以考慮招聘一些家庭經濟條件相對不是那麽寬裕的學生過來幫幫忙什麽的。因為這樣一來既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困難,同時對於公司來說也能節省不少人力成本開支呢。
“能考進華清大學的,那可都是各地的尖子生呐!雖說看著都光鮮亮麗,可難保有些孩子家裏正遭難,急等著用錢。再說了,啥時候都有懂事又勤奮的孩子,願意靠自己雙手減輕家裏負擔。” 鴻雁喃喃自語道。
心裏有了譜,鴻雁立馬著手規劃。她首先琢磨著,得在每一棟宿舍樓裏尋一位靠譜、心細的負責人,專門負責同學們衣物的接收與派送。“這樣一來,整個流程就跟齒輪似的,一環扣一環,順暢得很,準保不出岔子。” 鴻雁跟身邊一同商量事兒的朋友說道。
不僅如此,她還打算多招幾個洗衣小能手,專門對付那些越堆越高的待洗衣物。“這業務量啊,保不齊哪天就‘蹭蹭’往上躥,光靠一兩個人,手忙腳亂的,哪兒成啊!” 鴻雁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一邊頭也不抬地跟朋友念叨。
為了能招攬來合適的人選,鴻雁忙得腳不沾地,讓幾個孩子,幫忙精心製作了一批精美的招海報。她扛著一摞廣告紙,穿梭在校園裏,逢人便笑著說:“同學,看看咱這招聘,勤工儉學的好機會,既能鍛煉自個兒,又能賺點生活費,多好呀!” 廣告張貼在學校各個顯眼角落,廣告欄那兒自不必說,人流量大得像潮水,剛貼上沒一會兒,就圍了好些人駐足觀看;宿舍樓下更是重點 “關照” 對象,同學們進進出出,一眼就能瞧見。
果不其然,廣告剛一貼出,諮詢應聘的同學就絡繹不絕。鴻雁熱情地向他們介紹工作詳情:“同學,你要是當宿舍樓負責人呢,就負責收發衣物,活兒不重,但得細心。報酬嘛,按勞分配,肯定虧不了你!要是當洗衣幫手,就得手腳麻利些,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的,咋樣,有興趣不?”
來應聘的人裏,有個叫曉萱的女生引起了鴻雁的注意。曉萱眼眶微紅,低聲說道:“姐,我家裏最近出了變故,經濟上實在困難,可我做事絕對認真,您給我個機會吧。” 鴻雁瞧著她積極樂觀的模樣,又翻看了她的履曆,當即拍板:“行,曉萱,這宿舍樓負責人就你來當!” 還有幾個在家常做家務、手腳麻利的男生女生,也被鴻雁相中,選為洗衣幫手。
人員齊整,業務迅速步入正軌。每天清晨,宿舍樓負責人準時就位,接過同學們遞來的衣物,認真登記;洗衣幫手們在洗衣間忙碌起來,水聲、洗衣聲交織成一曲勞動的樂章;鴻雁則在自己西屋住房兼辦公室裏,緊盯著調度板,統籌全局,還不忘仔細核對賬目。
然而,沒安穩幾天,新問題冒了出來。有同學皺著眉頭跟鴻雁反映:“這洗完的衣服,趕上陰天下雨,晾好幾天都不幹,太不方便了,要是有烘幹服務就好了。” 鴻雁聽後,沉思片刻,一咬牙,拿出一部分盈利購置了幾台小型烘幹機。“同學們的需求就是咱努力的方向,可不能讓大夥失望。” 鴻雁跟員工們打氣說道。
設備采購後,鴻雁就和鴻儒商量著如何利用這三間新建的門臉房。他們決定將其打造成一個溫馨、舒適的洗衣店。
鴻雁親自設計了店內的裝修風格,以淡藍色為主色調,給人一種清新、幹淨的感覺。牆壁上掛著一些精美的照片和裝飾畫,讓顧客在等待洗衣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鴻儒則負責采購各種高質量的洗滌用品和設備,確保能夠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他還精心挑選了一些舒適的座椅和茶幾,讓顧客在店內休息時感到放鬆和愉悅。
門頭的“鴻雁洗衣店”招牌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門市開業後,洗衣服務的訂單量如火箭般躥升。鴻雁看著忙碌卻有序的洗衣坊,嫂子在老家收了寫手工棉線,;倆人商量:要不要拓展點新業務,比如縫補衣物?說幹就幹,她找來擅長針線活的舍友阿玲:“阿玲,咱先試試縫補這活兒,我瞅著同學們常有開線、掉扣子的衣服,肯定有市場。” 阿玲爽快應下。
剛開始,隻是簡單縫補些開線衣褲,沒想到同學們口口相傳,送來縫補的衣物越來越繁雜,改尺寸、換拉鏈的都有。
鴻雁意識到阿玲一人忙不過未,趕緊再次招聘。這次,來了個藝術係女生小夢,她一出手,不但縫補得天衣無縫,還能在破損處繡上精致小花紋,宛如藝術品。“這創意絕了!” 同學們收到衣服後驚歎不已,洗衣坊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
但好景不長,附近新開了一家洗衣店,來勢洶洶,分走了不少客源。鴻雁卻鎮定自若,召集員工們商議:“咱不怕競爭,得想辦法把顧客搶迴來!” 一番討論後,她推出了優惠套餐:“同學們,洗、烘、縫補一條龍服務,給大家組合優惠價,貧困生還有額外折扣,實惠到家啦!” 這招一出,立竿見影,原本流失的客源又慢慢迴流,洗衣坊穩穩站住了腳跟。
可鴻雁沒鬆懈,她發現利潤有所下滑,又開始琢磨新點子。一天,她路過操場,瞧見同學們對著軍訓完的迷彩服唉聲歎氣:“這衣服扔了可惜,留著又占地方,咋整啊?” 鴻雁靈機一動,迴洗衣坊就宣布:“咱們推出軍訓服迴收計劃!
同學們可以把不用的軍訓服賣給咱們,咱們低價轉賣或者捐贈,雙贏的事兒!” ,於是就開展了軍訓服迴收業務,很多孩子軍訓後的衣服都還很新,迴收迴收進行了,消毒處理,捐給一些貧困山區,也寄迴秋盈老家一些 ,秋盈用它給村民換手紡棉線,也有做手工織布的,用手工印染的土布,做成裝衣服的袋子。耐用又好看。有很多人很喜歡這個袋子,為了得到一個袋子特意來店裏洗衣。
不久後,競爭對手因缺乏新意,客源越來越少,最終無奈倒閉。鴻雁瞅準時機,租下他們閑置的店麵,大刀闊斧地改造起來:劃分出縫補區、烘幹區、清洗區,還貼心地設置了舒適的休息等待區,放上幾本雜誌、幾盆綠植。“咱得讓同學們舒舒服服地來,開開心心地走。” 鴻雁笑著對員工們說。
隨著業務蒸蒸日上,鴻雁的團隊也日益壯大。她信心滿滿地邁向周邊學校,尋求合作機會,想要將這成功模式遍地開花。可一開始,吃了不少閉門羹。有學校領導直接搖頭:“我們學校已經有洗衣業務了,不需要。” 鴻雁不氣餒,她多方打聽,仔細研究對方服務模式,發現問題所在:“他們是有洗衣,但千篇一律,沒特色。咱得差異化競爭!”
於是,鴻雁調整策略,重新製作方案:“咱們可以根據各學校文化特色定製洗衣袋、縫補圖案。像體育院校,洗衣袋印上動感十足的運動標誌;藝術院校,縫補處繡上獨具匠心的藝術花紋,這多吸睛呐!” 這份別出心裁的方案一遞出去,立馬引起諸多學校興趣,陸續有學校主動聯係,願意攜手合作。
在擴張版圖的同時,鴻雁也沒忘提升團隊 “內功”。她專門邀請業內資深的洗衣、縫補師傅來給員工培訓:“大夥好好學,手藝精湛了,咱的口碑才能更響亮!” 員工們學得認真,服務質量肉眼可見地提升。
業務越做越大,鴻雁的腦子也越轉越快。她又想出個環保新招:“同學們,自帶環保洗衣袋來洗衣,一次積一分,積分能換免費洗衣服務哦,咱一起為環保出份老力!” 同學們紛紛響應,洗衣坊裏五顏六色的環保袋成了一道獨特風景。
此外,鴻雁還把目光投向了商業合作。她多方聯係服裝品牌商,憑借洗衣坊的人氣和流量,成功達成協議:“品牌商在咱們這兒放新款服飾樣品、優惠券,咱們幫著推廣,收取費用,互利共贏嘛!”
在鴻雁這一連串的 “組合拳” 出擊下,洗衣業務愈發紅火,不到一學期,就在周邊學校闖出了響當當的口碑。同學們提起洗衣坊,都豎起大拇指:“鴻雁姐的洗衣坊,靠譜!” 在鴻雁這一連串巧妙策略的推動下,洗衣店的生意愈發紅紅火火,名聲也越傳越遠。
隨著與周邊學校合作的深入,訂單量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每到洗衣高峰期,洗衣坊裏燈火通明,洗衣機嗡嗡作響,員工們忙得像旋轉的陀螺,卻依舊幹勁十足。宿舍樓的負責人們腳步匆匆,在各個樓層間穿梭,收取同學們源源不斷遞來的衣物;洗衣幫手們手法嫻熟,分類、浸泡、洗滌、脫水,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確保衣物潔淨如新;縫補區的阿玲和小夢更是全神貫注,飛針走線間,破損的衣物重煥生機,那些精致的繡紋常常引得同學們嘖嘖稱讚。
然而,生意做大的同時,挑戰也接踵而至。有一迴,一家大型連鎖洗衣品牌聽聞了鴻雁洗衣坊的名氣,企圖憑借雄厚的資金和廣泛的宣傳渠道,在校園周邊搶占市場份額。他們推出了低價洗衣、免費上門取送等極具吸引力的服務,一時間,不少學生被吸引過去,鴻雁洗衣坊的訂單量出現了些許波動。
員工們有些慌了神,焦慮地圍在鴻雁身邊:“鴻雁姐,這可咋辦啊?他們價格壓得這麽低,咱是不是也得跟著降價?” 鴻雁卻鎮定自若,她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堅定地搖頭:“不,咱們不能打價格戰,得靠服務和特色取勝。”
鴻雁迅速召集大家開會,重新部署策略。她一方麵加大在個性化服務上的投入,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進一步細化洗衣袋設計和縫補風格。比如為理工科院校設計帶有科學元素圖案的洗衣袋,為有文藝愛好的學生在縫補衣物時添加詩詞刺繡。另一方麵,她強化與學生社團的合作,讚助校園文化活動,讓洗衣坊的名字頻繁出現在校園海報、活動現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學生認同感。
同時,鴻雁還關注到學生們對衣物護理知識的需求。她邀請專業的衣物護理師到洗衣坊開設講座,現場演示如何保養不同材質的衣物,如絲綢的輕柔手洗、羊毛的正確晾曬等。並且,將這些經驗知識印製成精美的小冊子,隨洗衣服務一同贈送給同學們。
這些舉措效果顯著,學生們漸漸發現,在鴻雁洗衣坊,洗的不僅僅是衣物,更是一種貼心、高品質的體驗。那些原本被連鎖品牌吸引走的學生,又陸續迴流。洗衣坊的生意不僅恢複如初,還更上一層樓,訂單量相比之前增長了近三成。
再後來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鴻雁和嫂子再次擴大店麵規模,引進更先進的洗衣設備,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多年後她還建立了線上預約係統,同學們動動手指就能下單,查看洗衣進度,極大地方便了大家,這是後話。這生意一直做到退休後,還有後輩們入股,開了好多分店,加盟店,業務不單在學校還進了社區。(這是後話)
鴻雁這邊忙著洗衣店的工作,常常帶著孩子住在店裏,很少迴自己家。家裏的愛人偶爾過來看看,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日子過得格外辛苦,她既要操心洗衣流程、員工管理,又要兼顧手工布衣袋的業務拓展,忙得腳不沾人。好在後來一切都慢慢運轉起來,有了規模。
這天,她好不容易迴了趟家,她和愛人一家住在黨校家屬院裏,愛人在機關上班,平時也忙得不可開交。鴻雁打開家門,屋內幹淨整潔,還飄來陣陣飯菜香,她滿心疑惑,走進廚房,竟看見一個陌生女性在忙碌。
鴻雁不禁皺起眉頭,提高音量問道:“你是誰?誰讓你來的?” 那陌生女性聞聲轉過頭,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有些尷尬地解釋道:“我是劉華的同事。” 鴻雁一聽,心裏 “咯噔” 下,越發納悶:“你是他同事咋會來我們家?” 言語間明顯帶著不高興。
正說著,劉華這會迴來了,還帶了一個同事。他一眼就看出鴻雁的臉色不對,趕忙上前解釋:“今天同事們聚會,咱家清淨,我就想著在這兒聚聚,忘了提前跟你說,別生氣啦。” 說著,便拉著鴻雁跟同事們打招唿,試圖緩和氣氛。
鴻雁聽了劉華的解釋,雖然心裏還是有些無奈,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跟同事們寒暄幾句。同事們也察覺到氣氛的微妙,紛紛笑著誇讚鴻雁把家收拾得幹淨,還打趣說要向她取經,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一場小風波就此平息,屋內又漸漸恢複了熱鬧,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工作中的趣事。
這時,有個同事不經意地問起鴻雁洗衣店的業務,說道:“鴻雁啊,我們單位現在好多人的衣服都需要幹洗,你們店裏有沒有幹洗業務呀?” 鴻雁眼睛一亮,連忙迴答:“有呢,我們店裏幹洗設備齊全,師傅技術也過硬,保證能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
說著,她熱情地從包裏掏出幾張店裏的會員卡,遞給同事們,“這是我們店的會員卡,大家拿去,以後洗衣有優惠,就當是為大家的福利啦,歡迎常來光顧。”
同事們接過會員卡,紛紛道謝,現場氣氛更加融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又聊起了幹洗的細節,諸如能處理哪些特殊麵料、大概的取衣時間之類的。而鴻雁也敏銳地察覺到,這或許是一個拓展業務的新契機,心裏暗自盤算著後續的推廣計劃。
同事們陸續離開後,屋內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鴻雁深吸一口氣,把目光轉向那個女同事,臉上的笑容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嚴肅。她微微眯起眼睛,開口問道:“你到底是幹嘛的?為什麽一個女的獨自在別人家?這樣的情況多久了?我一進家還以為自己走錯了門,你是想換女主人嗎?” 話語間滿是質問的意味。
劉華今晚喝了些酒,情緒有些失控,聽到鴻雁這話,“砰” 的把酒杯往桌上一放,漲紅著臉大聲嚷道:“你還知道你是女主人?你多久沒迴家了?” 鴻雁一聽,眼眶瞬間紅了,滿心委屈地迴道:“我有什麽辦法,孩子上學我不能不陪著吧,這麽遠我帶著孩子,總不能天天往迴跑吧,你一個大老爺們,就不能去看看我們?” 劉華冷哼一聲,帶著幾分醉意口齒不清地說:“我去了也住不下,也不方便。” 說完,兩人就這麽對視著,空氣仿佛都凝固了,許久,都不有再開口說話,隻有窗外的風聲,隱隱透著幾分淒涼。
劉華工作單位在正義路上,離五道口是遠了一點,坐公交的話需要換車才能到,有時候就住在單位,單位也有福利房,在東邊更遠,兩人為了孩子這樣確實不是辦法。
第二天倆人不歡而散,鴻雁迴到五道口,和媽媽傾訴了下,心理好受了些,要不憋屈著很難受,媽媽知道孩子的不容易,就給她說不行你也買個院子,現在很多人單位福利分房,都往外賣房子,現在平房都想往外出手,現在湊機會買一套,有份家產傍身也不是什麽壞事,你錢不夠,我幫你找鴻平借些,他這二年部隊三產,還和鴻昌開了醫藥公司,沒少掙錢,你鴻儒哥老家開了飼料廠,你和你嫂子的洗衣店你嫂子也分了些錢。一起湊湊,你婆家看看能不能出點,你們這樣家會散的。
鴻雁聽著媽媽的話,心中滿是感慨。她知道媽媽是真心為自己著想,可一想到買房這事兒,又覺得壓力如山。迴到洗衣店,她看著忙碌的員工和堆積如山的衣物,心思卻飄到了遠方。她想著這些年的艱辛,從最初接手洗衣店時的忐忑不安,到如今業務稍有起色,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
但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她咬咬牙,決定還是要試試買房這條路。她拿起電話,先給劉華打了過去,聲音有些疲憊卻透著堅定:“劉華,咱媽說買房的事兒,我覺得有道理。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個安穩的家。我這邊算過了,手頭有點錢,媽說幫咱找鴻平借點,我哥那兒也能湊點,你看看你家裏能不能出點?咱們一起努努力。”
電話那頭,劉華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說:“我知道了,這事兒我跟家裏商量下。我也不想咱這個家散了,這幾天我好好想想,你也別太累著自己了。”
掛了電話,鴻雁眼眶濕潤,她知道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但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或許就能開辟出一個新的未來。接下來的日子裏,鴻雁一邊繼續忙碌著洗衣店和手工布衣袋的生意,一邊和劉華四處打聽房子的信息,生活的齒輪在忙碌與希望中,緩緩向前轉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