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衛得知靜兒已經迴到村裏這個消息後,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喜悅之情。於是乎,他靈機一動,跟家裏編造了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然後約上與同村的同學,一同騎上那輛略顯破舊卻承載著滿心期待的自行車,風馳電掣般地朝著靜兒所在的村莊駛去。
當他們來到靜兒家附近時,阿衛的心開始砰砰直跳起來。他小心翼翼地蹬著車子,繞著靜兒家緩緩轉了一圈。然而,令他感到失落的是,盡管他瞪大眼睛努力搜尋,卻始終未能瞥見靜兒那熟悉的身影。不甘心就此罷休的阿衛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轉動車輪,又圍著靜兒家兜了一圈,結果依舊一無所獲。
無奈之下,阿衛隻好將目光投向靜兒家後的道路。他滿懷希望地騎行過去,心想或許能在這裏與靜兒不期而遇。可惜事與願違,那條路上同樣空空如也,根本不見靜兒的蹤跡。正當阿衛心灰意冷之時,一旁的同學主動提出幫他去打聽一下靜兒的下落。沒過多久,同學便帶來了好消息——原來靜兒去了獻榮家。
得到這一重要線索的阿衛瞬間精神抖擻,立馬騎車直奔獻榮家門口而去。當他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時候,突然聽到從屋裏傳來了靜兒的聲音。那聲音時而夾雜著親切的家鄉話,時而又切換成標準的普通話,雖然語調有所變化,但對於阿衛來說,那依然是他記憶深處最難以忘懷的美妙聲音。
阿衛和同學趕忙在獻榮家附近找了個隱蔽的角落躲了起來,靜靜地等待著靜兒走出大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兩人就這樣眼巴巴地望著門口,期盼著那個心心念念的身影能夠盡快出現。可是,左等右等,靜兒始終都沒有現身。眼看著天色漸晚,阿衛心中充滿了失望,最後隻能長歎一口氣,帶著滿臉的落寞,重新跨上自行車,緩緩離開了這個讓他滿懷憧憬卻最終失望而歸的地方。
就這樣日複一日,阿衛每天都會絞盡腦汁地想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來到這個地方轉上一圈。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吧,在某一天,阿衛終於如願以償地邂逅了心心念念的靜兒。
那一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靜兒如往常一樣出門準備給家中的馬兒割些鮮嫩的青草。就在這時,阿衛騎著自行車遠遠地瞧見了靜兒的身影。他心中一陣激動,連忙加快蹬車的速度,風馳電掣般地從靜兒身邊疾馳而過。然而,當他騎出去一段距離之後,卻又突然掉轉車頭,往迴騎行。
沒過多久,阿衛便再次與靜兒迎麵相遇。靜兒抬眼望去,目光瞬間被眼前的人吸引住了。隻見阿衛一臉燦爛的笑容,額頭上還掛著幾顆晶瑩的汗珠。靜兒的眼睛猛地一亮,腦海中迅速浮現出不久前那個夜晚點亮汽油燈的身影。“這不是那個點汽油燈的同學嗎?”靜兒驚喜地喊道,並抬手向阿衛揮了揮,同時開口問道:“嗨!那個誰,你這是要去哪兒啊?”
聽到靜兒主動跟自己打招唿,阿衛急忙停下車子,有些緊張地撓了撓頭,結結巴巴地迴答道:“我……我沒啥事兒,就是隨便出來轉轉。你呢?你這又是要去做什麽呀?”說話間,阿衛的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過靜兒那張清秀的臉龐,仿佛生怕錯過她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
靜兒輕盈地邁著步子,與身旁的他並肩而行,一同朝著那蜿蜒流淌的小河邊以及蔥鬱如茵的草地緩緩走去。一路上,兩人手中的鐮刀不時揮舞,將鮮嫩多汁的青草紛紛割下收入囊中。與此同時,他們的交談聲也如同這夏日微風中的縷縷輕音一般,悠悠地飄蕩在空中。
“靜兒啊,跟你說個事。”阿衛率先打破了沉默,語氣稍顯低沉地說道:“我初中一畢業就不再念書啦,家裏已經給我安排好了去處,讓我去佳木斯那邊,出關打工呢!”
聽到這話,靜兒不禁微微蹙起眉頭,麵露驚訝之色,趕忙迴應道:“啊?要去那麽遠的地方呀!而且聽說那裏可冷了呢!”她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滿是擔憂。
然而,阿衛卻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安慰道:“嘿嘿,別擔心啦靜兒。雖說冬天確實挺冷的,但夏天的時候可涼快著呢,總比咱們這兒熱得要命要好得多吧?”說著,他還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滲出的細密汗珠,臉上泛起一絲紅暈。他低下頭,小聲說:“靜兒,我也不想走,可是家裏已經決定了,我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
靜兒抬起頭,眼中透著堅定:“那我去跟你爸媽說說,說不定可以改變主意呢。”阿衛苦笑著搖搖頭:“沒用的,靜兒,他們心意已決。不過你放心,我在那邊掙了錢就迴來。”
兩人默默割著草,氣氛變得有些沉重。這時雯雯來幫靜兒割草,阿衛趕緊走了。
經過多日的忙碌,雯雯和靜兒終於完成了家中大部分的收拾工作。就在這時,去青島旅遊的鴻平一家人也風塵仆仆地歸來了。還開來了一輛巨大的卡車。原來鴻平一家和奶奶在村裏住了一天就去旅遊了。
鴻儒一家齊心協力,想盡各種辦法將老馬和騾子牽引到卡車上。靜兒溫柔地撫摸著馬兒的鬃毛,輕聲細語地安慰它:“別怕呀,我們隻是要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啦,那裏會有更廣闊的草地等著你呢!”仿佛聽懂了靜兒的話,馬兒輕輕地打了個響鼻,表示迴應。
為了確保運輸途中馬兒的安全與舒適,大家又一起動手,將沉重的馬槽小心翼翼地搬上了卡車。與此同時,考慮到路途遙遠可能會導致馬兒受驚,細心的鴻儒特地請來了經驗豐富的高木匠。高木匠巧手打造出兩個結實而寬敞的木頭架子,正好可以讓馬和騾子穩穩當當地固定在其中。這樣一來,即使道路顛簸,它們也能安然無恙。
鴻儒細心地安排好了一切,將家中那串沉甸甸的鑰匙鄭重其事地交到了拴柱手中,並向他仔細交代著家中需要照料的方方麵麵。不僅如此,就連那片廣袤無垠的農田,鴻儒也放心地托付給了拴柱打理。
秋盈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當與相親們告別的時刻來臨,秋盈的心中五味雜陳。她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孔,輕輕地道別:“再見了,鄉親們……”聲音仿佛帶著無盡的眷戀與不舍。
迴首往昔,秋盈不禁感慨萬千。這裏曾是她兒時一心想要逃離的地方,那時的她和靜兒一樣,由於家裏是外來姓氏,受盡了村裏人的冷眼相待。即便後來與鴻儒喜結連理,本家對他們也會百般欺淩。
如今,已然嫁為人婦的秋盈,站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心中滿是感慨和不舍。她深知這一次的離開,可能意味著與故鄉的永別,以後想要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恐怕會變得異常艱難。
曾經在這裏,她與左鄰右舍們相處融洽,彼此之間互幫互助,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迴憶。每逢過年,大家都會聚在一起蒸饃,那熱氣騰騰的場景仿佛還曆曆在目;而到了播種麥子的時候,又會齊心協力地拉著樓,一同勞作。那種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畫麵,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底。
想到這些過往,秋盈的心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惆悵。她的眼眶漸漸濕潤起來,但她明白此刻不能讓淚水決堤。於是,她緊緊咬著嘴唇,拚命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然後努力擠出一個略顯牽強的微笑。最後,她緩緩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跟隨著身旁的鴻儒,一步一步地漸行漸遠。
在返迴北京的漫漫路途之中,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輪流坐在寬敞的車廂裏麵。他們手裏拿著新鮮的草料,小心翼翼地遞到老馬和騾子的嘴邊,看著這些大家夥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食物,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
不僅如此,他們還輕柔地撫摸著老馬和騾子身上那柔順光滑的毛發,嘴裏喃喃自語,仿佛正在與相識多年的老友親密交談一般。而那些老馬和騾子呢?似乎也能感受到孩子們的善意與喜愛,歡快地甩動著尾巴,不時發出幾聲清脆悅耳的嘶鳴,讓整個行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此時此刻,靜兒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凝視著遠方那逐漸消失於視野之中的村落,心中思緒萬千。她暗自思忖著,阿衛或許此時已然抵達了遙遠的佳木斯。
隨著村落離自己越來越遠,靜兒的心情也變得愈發複雜起來。一方麵,對於這片曾經生活過的土地,她內心充滿了深深的眷戀和不舍之情。在這裏,有著太多難以忘懷的迴憶,那些與親朋好友共度的歡樂時光仿佛還曆曆在目。然而另一方麵,這裏也曾給她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讓她不堪迴首。
如今,終於要離開這個地方了,靜兒不禁感到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解脫感。過去的種種不快都將被拋諸腦後,新的旅程即將開啟。盡管未來依舊充滿未知,但至少可以暫時告別那段充滿陰霾的日子。
就這樣,一行人走走停停,欣賞著沿途的美景。當經過梁山的時候,大家更是興致勃勃地下車去參觀了著名的水泊梁山。站在這片曾經見證過無數英雄豪傑傳奇故事的土地上,孩子們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曆經數日的奔波,這支隊伍終於抵達了北京。他們首先來到了位於通州的一處新租下的院子裏。此時,畫家村裏的眾多藝術家們聽聞消息紛紛趕來圍觀。當他們看到眼前高大威武的馬和溫順可愛的騾子時,一個個眼睛放光,就像是發現了稀世珍寶一樣。眾人圍攏過來,對這兩個特殊的“客人”評頭論足,嘖嘖稱奇。有的藝術家甚至直接誇讚起鴻儒來,稱讚他真有本事,竟然能夠帶迴這麽出色的兩匹馬作為繪畫的絕佳模特。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幾個人主動提出想要幫忙飼養這兩匹馬幾天,以便更好地與它們培養感情。其中還有一位特別擅長畫馬的畫家,他注意到鴻儒家的房子尚未開始建造,目前隻是暫時租住在這裏。
於是這位好心的畫家便熱情地邀請鴻儒將馬槽以及馬匹都安置到自己家中,這樣既能方便照顧,又能為創作提供更多靈感。麵對大家的好意,鴻儒欣然應允,心中滿是感激之情。鴻儒跟著畫家將馬和馬槽安置好後,便迴到自家買的小院開始籌備建房之事。
阿衛去了佳木斯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每日繁重的勞作讓他疲憊不堪,但心中一直想著靜兒。每次寫信迴家,總是旁敲側擊地詢問靜兒的情況。
後來啊,有消息傳到他這裏,說是靜兒家裏打算在北京建造房屋呢。這可讓他心中一動,立刻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給自己創造機會接近靜兒。於是乎,他靈機一動,編造出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聲稱自己已經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接下來,他開始四處打聽關於靜兒的更多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得知了靜兒在通州購置房產的那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畫家村。毫不猶豫地,他急匆匆趕到村子裏,並在當地村民家中租下了一間屋子,以便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到靜兒。
與此同時,他還想方設法去打聽靜兒建房時需要尋找的施工方。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成功與施工方取得聯係,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一些小工幫忙幹活。
說來也巧,這家施工方正巧承接了靜兒家建房的工程!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仿佛命運之神正在眷顧著他,一步步將他推向靜兒的身邊……
當他們來到靜兒家附近時,阿衛的心開始砰砰直跳起來。他小心翼翼地蹬著車子,繞著靜兒家緩緩轉了一圈。然而,令他感到失落的是,盡管他瞪大眼睛努力搜尋,卻始終未能瞥見靜兒那熟悉的身影。不甘心就此罷休的阿衛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轉動車輪,又圍著靜兒家兜了一圈,結果依舊一無所獲。
無奈之下,阿衛隻好將目光投向靜兒家後的道路。他滿懷希望地騎行過去,心想或許能在這裏與靜兒不期而遇。可惜事與願違,那條路上同樣空空如也,根本不見靜兒的蹤跡。正當阿衛心灰意冷之時,一旁的同學主動提出幫他去打聽一下靜兒的下落。沒過多久,同學便帶來了好消息——原來靜兒去了獻榮家。
得到這一重要線索的阿衛瞬間精神抖擻,立馬騎車直奔獻榮家門口而去。當他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時候,突然聽到從屋裏傳來了靜兒的聲音。那聲音時而夾雜著親切的家鄉話,時而又切換成標準的普通話,雖然語調有所變化,但對於阿衛來說,那依然是他記憶深處最難以忘懷的美妙聲音。
阿衛和同學趕忙在獻榮家附近找了個隱蔽的角落躲了起來,靜靜地等待著靜兒走出大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兩人就這樣眼巴巴地望著門口,期盼著那個心心念念的身影能夠盡快出現。可是,左等右等,靜兒始終都沒有現身。眼看著天色漸晚,阿衛心中充滿了失望,最後隻能長歎一口氣,帶著滿臉的落寞,重新跨上自行車,緩緩離開了這個讓他滿懷憧憬卻最終失望而歸的地方。
就這樣日複一日,阿衛每天都會絞盡腦汁地想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來到這個地方轉上一圈。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吧,在某一天,阿衛終於如願以償地邂逅了心心念念的靜兒。
那一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靜兒如往常一樣出門準備給家中的馬兒割些鮮嫩的青草。就在這時,阿衛騎著自行車遠遠地瞧見了靜兒的身影。他心中一陣激動,連忙加快蹬車的速度,風馳電掣般地從靜兒身邊疾馳而過。然而,當他騎出去一段距離之後,卻又突然掉轉車頭,往迴騎行。
沒過多久,阿衛便再次與靜兒迎麵相遇。靜兒抬眼望去,目光瞬間被眼前的人吸引住了。隻見阿衛一臉燦爛的笑容,額頭上還掛著幾顆晶瑩的汗珠。靜兒的眼睛猛地一亮,腦海中迅速浮現出不久前那個夜晚點亮汽油燈的身影。“這不是那個點汽油燈的同學嗎?”靜兒驚喜地喊道,並抬手向阿衛揮了揮,同時開口問道:“嗨!那個誰,你這是要去哪兒啊?”
聽到靜兒主動跟自己打招唿,阿衛急忙停下車子,有些緊張地撓了撓頭,結結巴巴地迴答道:“我……我沒啥事兒,就是隨便出來轉轉。你呢?你這又是要去做什麽呀?”說話間,阿衛的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過靜兒那張清秀的臉龐,仿佛生怕錯過她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
靜兒輕盈地邁著步子,與身旁的他並肩而行,一同朝著那蜿蜒流淌的小河邊以及蔥鬱如茵的草地緩緩走去。一路上,兩人手中的鐮刀不時揮舞,將鮮嫩多汁的青草紛紛割下收入囊中。與此同時,他們的交談聲也如同這夏日微風中的縷縷輕音一般,悠悠地飄蕩在空中。
“靜兒啊,跟你說個事。”阿衛率先打破了沉默,語氣稍顯低沉地說道:“我初中一畢業就不再念書啦,家裏已經給我安排好了去處,讓我去佳木斯那邊,出關打工呢!”
聽到這話,靜兒不禁微微蹙起眉頭,麵露驚訝之色,趕忙迴應道:“啊?要去那麽遠的地方呀!而且聽說那裏可冷了呢!”她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滿是擔憂。
然而,阿衛卻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安慰道:“嘿嘿,別擔心啦靜兒。雖說冬天確實挺冷的,但夏天的時候可涼快著呢,總比咱們這兒熱得要命要好得多吧?”說著,他還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滲出的細密汗珠,臉上泛起一絲紅暈。他低下頭,小聲說:“靜兒,我也不想走,可是家裏已經決定了,我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
靜兒抬起頭,眼中透著堅定:“那我去跟你爸媽說說,說不定可以改變主意呢。”阿衛苦笑著搖搖頭:“沒用的,靜兒,他們心意已決。不過你放心,我在那邊掙了錢就迴來。”
兩人默默割著草,氣氛變得有些沉重。這時雯雯來幫靜兒割草,阿衛趕緊走了。
經過多日的忙碌,雯雯和靜兒終於完成了家中大部分的收拾工作。就在這時,去青島旅遊的鴻平一家人也風塵仆仆地歸來了。還開來了一輛巨大的卡車。原來鴻平一家和奶奶在村裏住了一天就去旅遊了。
鴻儒一家齊心協力,想盡各種辦法將老馬和騾子牽引到卡車上。靜兒溫柔地撫摸著馬兒的鬃毛,輕聲細語地安慰它:“別怕呀,我們隻是要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啦,那裏會有更廣闊的草地等著你呢!”仿佛聽懂了靜兒的話,馬兒輕輕地打了個響鼻,表示迴應。
為了確保運輸途中馬兒的安全與舒適,大家又一起動手,將沉重的馬槽小心翼翼地搬上了卡車。與此同時,考慮到路途遙遠可能會導致馬兒受驚,細心的鴻儒特地請來了經驗豐富的高木匠。高木匠巧手打造出兩個結實而寬敞的木頭架子,正好可以讓馬和騾子穩穩當當地固定在其中。這樣一來,即使道路顛簸,它們也能安然無恙。
鴻儒細心地安排好了一切,將家中那串沉甸甸的鑰匙鄭重其事地交到了拴柱手中,並向他仔細交代著家中需要照料的方方麵麵。不僅如此,就連那片廣袤無垠的農田,鴻儒也放心地托付給了拴柱打理。
秋盈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當與相親們告別的時刻來臨,秋盈的心中五味雜陳。她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孔,輕輕地道別:“再見了,鄉親們……”聲音仿佛帶著無盡的眷戀與不舍。
迴首往昔,秋盈不禁感慨萬千。這裏曾是她兒時一心想要逃離的地方,那時的她和靜兒一樣,由於家裏是外來姓氏,受盡了村裏人的冷眼相待。即便後來與鴻儒喜結連理,本家對他們也會百般欺淩。
如今,已然嫁為人婦的秋盈,站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心中滿是感慨和不舍。她深知這一次的離開,可能意味著與故鄉的永別,以後想要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恐怕會變得異常艱難。
曾經在這裏,她與左鄰右舍們相處融洽,彼此之間互幫互助,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迴憶。每逢過年,大家都會聚在一起蒸饃,那熱氣騰騰的場景仿佛還曆曆在目;而到了播種麥子的時候,又會齊心協力地拉著樓,一同勞作。那種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畫麵,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底。
想到這些過往,秋盈的心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惆悵。她的眼眶漸漸濕潤起來,但她明白此刻不能讓淚水決堤。於是,她緊緊咬著嘴唇,拚命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然後努力擠出一個略顯牽強的微笑。最後,她緩緩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跟隨著身旁的鴻儒,一步一步地漸行漸遠。
在返迴北京的漫漫路途之中,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輪流坐在寬敞的車廂裏麵。他們手裏拿著新鮮的草料,小心翼翼地遞到老馬和騾子的嘴邊,看著這些大家夥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食物,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
不僅如此,他們還輕柔地撫摸著老馬和騾子身上那柔順光滑的毛發,嘴裏喃喃自語,仿佛正在與相識多年的老友親密交談一般。而那些老馬和騾子呢?似乎也能感受到孩子們的善意與喜愛,歡快地甩動著尾巴,不時發出幾聲清脆悅耳的嘶鳴,讓整個行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此時此刻,靜兒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凝視著遠方那逐漸消失於視野之中的村落,心中思緒萬千。她暗自思忖著,阿衛或許此時已然抵達了遙遠的佳木斯。
隨著村落離自己越來越遠,靜兒的心情也變得愈發複雜起來。一方麵,對於這片曾經生活過的土地,她內心充滿了深深的眷戀和不舍之情。在這裏,有著太多難以忘懷的迴憶,那些與親朋好友共度的歡樂時光仿佛還曆曆在目。然而另一方麵,這裏也曾給她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讓她不堪迴首。
如今,終於要離開這個地方了,靜兒不禁感到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解脫感。過去的種種不快都將被拋諸腦後,新的旅程即將開啟。盡管未來依舊充滿未知,但至少可以暫時告別那段充滿陰霾的日子。
就這樣,一行人走走停停,欣賞著沿途的美景。當經過梁山的時候,大家更是興致勃勃地下車去參觀了著名的水泊梁山。站在這片曾經見證過無數英雄豪傑傳奇故事的土地上,孩子們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曆經數日的奔波,這支隊伍終於抵達了北京。他們首先來到了位於通州的一處新租下的院子裏。此時,畫家村裏的眾多藝術家們聽聞消息紛紛趕來圍觀。當他們看到眼前高大威武的馬和溫順可愛的騾子時,一個個眼睛放光,就像是發現了稀世珍寶一樣。眾人圍攏過來,對這兩個特殊的“客人”評頭論足,嘖嘖稱奇。有的藝術家甚至直接誇讚起鴻儒來,稱讚他真有本事,竟然能夠帶迴這麽出色的兩匹馬作為繪畫的絕佳模特。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幾個人主動提出想要幫忙飼養這兩匹馬幾天,以便更好地與它們培養感情。其中還有一位特別擅長畫馬的畫家,他注意到鴻儒家的房子尚未開始建造,目前隻是暫時租住在這裏。
於是這位好心的畫家便熱情地邀請鴻儒將馬槽以及馬匹都安置到自己家中,這樣既能方便照顧,又能為創作提供更多靈感。麵對大家的好意,鴻儒欣然應允,心中滿是感激之情。鴻儒跟著畫家將馬和馬槽安置好後,便迴到自家買的小院開始籌備建房之事。
阿衛去了佳木斯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每日繁重的勞作讓他疲憊不堪,但心中一直想著靜兒。每次寫信迴家,總是旁敲側擊地詢問靜兒的情況。
後來啊,有消息傳到他這裏,說是靜兒家裏打算在北京建造房屋呢。這可讓他心中一動,立刻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給自己創造機會接近靜兒。於是乎,他靈機一動,編造出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聲稱自己已經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接下來,他開始四處打聽關於靜兒的更多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得知了靜兒在通州購置房產的那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畫家村。毫不猶豫地,他急匆匆趕到村子裏,並在當地村民家中租下了一間屋子,以便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到靜兒。
與此同時,他還想方設法去打聽靜兒建房時需要尋找的施工方。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成功與施工方取得聯係,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一些小工幫忙幹活。
說來也巧,這家施工方正巧承接了靜兒家建房的工程!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仿佛命運之神正在眷顧著他,一步步將他推向靜兒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