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稻穀黃,魯西南的田野裏彌漫著成熟的氣息。然而,秋盈站在自家的責任田邊,望著那片金黃的莊稼,卻怎麽也笑不出來。這片曾經荒蕪的鹽堿地,經過兩年的辛勤勞作,終於迎來了豐收,可如今卻要被隊裏抽走。


    鴻儒戶口遷走了,釋傑也參軍去了,按照隊裏的規定,他們的地必須被收迴。秋盈心裏滿是不舍,這片土地,就像她的孩子一樣,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和希望。


    兩年前,這片鹽堿地還是一片荒蕪。土地貧瘠,鹽堿化嚴重,幾乎種不出什麽莊稼。秋盈一家人開始了艱難的改造之路。他們從專家那裏學來技術,用淡水衝洗鹽堿,再施以有機肥料,慢慢地,土地的鹽堿化得到了改善。第一年麥子就大豐收,


    “秋盈,今年的收成真不錯,一畝地比別人多收了幾十斤呢!”鴻儒站在地頭,臉上滿是欣慰。


    秋盈也跟著笑了:“這都是咱們辛苦的成果啊,要是沒有家裏人和你朋友幫忙,這片地恐怕還是荒著呢。”


    然而,生活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開玩笑。就在秋盈一家準備迎接豐收的時候,隊裏的通知來了——鴻儒戶口遷走,釋傑參軍入伍,按照規定,他們家的責任田要被抽走一部分。這片鹽堿地,正是這兩年剛剛被他們養好的,收成一直很好,一畝地還比別人多收不少。可如今,卻要被收迴,秋盈心裏滿是無奈。


    “秋盈姐,隊裏的幹部來了。”鄰居從外麵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


    秋盈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無奈的笑容:“我知道了,讓他們進來吧。”


    隊裏的幹部走進院子,看著秋盈,語氣有些為難:“秋盈啊,你也知道規矩,戶口走了,地就得抽走。這是隊裏的規定,我們也沒辦法。”


    秋盈歎了口氣:“我知道,隻是這兩年我們好不容易把這片鹽堿地養好了,收成也不錯,就這麽抽走,實在有點可惜。”


    幹部也歎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少了兩個人的地,你們的負擔也輕了不少,正好可以好好經營剩下的地。”


    秋盈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她知道,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有無奈的時候。


    鴻儒戶口遷走後,秋盈帶著喬喬和媽媽留在魯西南的農村,而鴻儒兩邊跑著。鴻雁在北京的洗衣店工作得很好,收入也很不錯,時不時會給家裏寄些錢。雖然少了兩個人的地,但家裏的經濟壓力並沒有增加多少。地裏的莊稼交了公糧,農業稅後也沒有多少盈利,但至少生活還能維持下去。


    鴻雁因為和秋盈合作洗衣店,倆人經常通話,也成了無話不說的相互的傾訴者,被抽走了第 秋盈向鴻雁哭訴早知道不投資這麽多了。


    鴻雁也能共情到嫂子,“嫂子,別太難過,咱家的地雖然少了,但剩下的地咱好好經營,也能有好收成。要我說你也來北京,種地還是風吹日曬的,孩子們也想你”鴻雁在電話裏安慰著秋盈。


    秋盈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我原來也會這樣想,現在做了農民,才體會到地是農民的命根 不能扔,你說得對,日子還得過下去。這片鹽堿地雖然要被抽走,但剩下的地,我們更要好好打理。洗衣店你多費心了,寒假的時候我迴去給你幫忙”


    秋盈似乎天生就是個忙碌命,一刻都閑不下來。這不,秋收時節尚未真正來臨,她那顆充滿幹勁的心便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盤算著怎樣才能將自家的洗衣店經營得風生水起。


    偶然間聽到鴻雁提及想要拓展店裏的業務範圍——增加縫補衣服這項服務時,秋盈立馬來了精神。她深知這個想法極有可能成為洗衣店新的盈利增長點,於是二話不說便著手行動起來。


    考慮到縫補衣物需要大量的棉線作為原材料,而村子裏家家戶戶幾乎都會自己紡線,秋盈靈機一動,決定就地取材。她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那些莊戶人家,向他們收購粗細不一、質量各異的棉線。這些粗麵的線雖然看起來不夠精致,但卻有著結實耐用的優點,非常適合用來縫補普通百姓日常穿著的衣物。她收了以後寄給了北京的鴻雁,鴻雁收到棉線後,立刻在洗衣店內開辟出一塊專門的區域用於縫補衣物。她手藝精巧,那些看似粗糙的棉線在她手中仿佛有了魔力,縫補出的衣物牢固又美觀。很快,洗衣店新增的縫補業務受到了周圍居民的歡迎。


    消息傳迴村裏,村民們得知自己提供的棉線派上了用場,都很開心。秋盈看到了商機,又組織村民製作一些簡單的針線包,將剩餘的棉線合理搭配放進包裏,又配了些扣子。這些針線包也一同寄給鴻雁售賣。


    隨著縫補業務和針線包的熱賣,秋盈和鴻雁商量後決定擴大規模。秋盈在村裏召集更多婦女參與到棉線生產和針線包製作中來,不僅利用了農閑時間,還增加了大家的收入。洗衣店這邊,鴻雁也招聘了幾個擅長縫補的幫手。就這樣,小小的棉線連接起了鄉村和城市,秋盈和鴻雁的生意越做越好。


    秋收了鴻儒也來幫忙,種上冬小麥。地裏就沒什麽活了,秋盈就想著去北京了 ,和鴻儒商量著把家裏的豬也出了欄,馬和羊不舍得賣,主要是鴻儒對這匹老馬有感情,就想著 在村裏摘一個幫忙看家,喂喂牲口,每月給些費用鴻儒在村裏找了個老實憨厚的小夥子叫栓柱來幫忙照看馬和羊。栓柱滿心歡喜地接下這份差事,每天精心照料著牲口。


    秋盈帶著喬喬放心的去了北京,秋盈媽媽也跟著去了, 鴻儒因為要忙醫院的業務,先在秋盈媽媽城裏的房子住下。鄉下城裏兩邊跑著。


    一天夜裏,拴柱慌慌張張跑來告訴鴻儒,老馬像是病了。鴻儒心急如焚趕到馬廄,隻見老馬臥在幹草堆上,無精打采。鴻儒趕忙請來公社裏的獸醫,獸醫診治後說是老馬年紀大了,偶感風寒,抵抗力差,並無大礙。獸醫給鴻儒說了幾個藥名,讓鴻儒去買,公社沒有 又跑去了城裏,才買到。老馬吃了藥鴻儒鬆了口氣,守在老馬身邊直到它好轉。


    經曆過這件事情之後,鴻儒對於老馬的感情愈發深厚起來。他深深地意識到,在這個村莊裏,像老馬這樣的牲畜們生病了如果沒買不到藥,那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醫治,這讓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想要改變這種狀況的衝動。


    於是,鴻儒開始積極地行動起來。他首先想到了自己在北京獸醫院工作的那位老同學,通過電話與對方取得了聯係。在一番溝通交流之後,他成功地從老同學那裏弄到了一大批常見的獸藥。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地給這些生病的牲畜治病,鴻儒還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各種基本的獸醫治療知識。


    準備工作就緒後,鴻儒將家中的一間空屋子騰了出來,親自動手對其進行了簡單的改造和布置。很快,這間原本普普通通的屋子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雖小但五髒俱全的牲畜醫務室。


    接下來鴻儒又辦了經營許可工商執照,鴻儒也讓拴柱加入,耐心細致地向他傳授一些關於如何照顧生病牲畜以及使用藥物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拴柱聰明好學,沒過多久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領。


    消息迅速傳播開來,村民們得知鴻儒家開設了牲畜醫務室,且收費甚低,僅收取少量藥品成本費用。周圍村裏的養殖戶也紛紛慕名而來。鴻儒的牲畜醫務室逐漸成為村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牲畜醫務室的業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因為鴻儒能通過同學拿到比較齊全的獸藥,口碑很好,他看到了更大的商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迴家的路有多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解憂的燕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解憂的燕子並收藏人迴家的路有多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