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了?這就迴來了?難道那世子虧待你、讓你受委屈了?”一個關切而略帶戲謔的聲音響起。
“哪有的事,我隻是有些日子未曾收到父親的音信,心中掛念得緊,故而前來詢問一番罷了。”可雅輕輕搖了搖頭,柔聲迴應道。
“唉,你這丫頭喲,都已經這般大了,卻還是不讓父親省心呐!此次聽聞你在西都遇刺,可把父親急壞了,他老人家險些直接起兵南下呢!這不,臨行前還千叮萬囑地要我務必好生保護你。”可雅一臉疼惜地看著眼前的妹妹。
“是啊,公主!末將上月參加北庭大會之時,單於可是整日在末將跟前念叨個不停,一個勁兒地催促著讓您早些迴返,足見單於對您的掛念!”一旁的西部大王附和著。
“哼,你們口口聲聲都說父親想念我,可自我從西都來到這朔北之地已然過去了如此之久,怎不見他派個人來接我迴去?”可雅輕嗔一聲,隨即轉身氣鼓鼓地坐到了一側的椅子上,小嘴撅得老高。
“哎呀,我的好妹妹,你莫要氣惱。其實為兄早就派人前去接應你了,隻不過他們都是暗中相隨,並未現身罷了。再說了,即便真有人去接你,以你當時與那世子如膠似漆的模樣,怕是根本就不會理睬吧?”可頌趕忙走上前去,挨著妹妹坐下,輕聲安撫起來,“更何況,你整日幾乎都像被拴在了人家世子身旁一樣,就算我們去接,又能如何呢?”
“哪有這麽誇張?隻是親密了一些!畢竟是世子救了我!”可雅隨後又低下了頭。
可頌看著可雅如此舉動,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無奈之情。他輕輕搖了搖頭,緩聲道:“聽南吳使團的人說,那世子已然認你作義妹,難道你至今仍未打消以身相許的念頭嗎?”
可雅聽聞此言,雙頰微微一紅,但眼神卻無比堅定。她低垂著頭,雙手不自覺地攥住幾縷秀發輕輕擺弄著,輕聲迴應道:“實不相瞞,對於淵哥哥,我實在難以割舍這份深深的愛意,僅僅成為義妹遠遠不夠。”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西部大王突然豪爽地開口說道:“依末將之見,不如趁此次商談之機,再額外加上一條——讓那世子娶你過門!”
然而,可雅卻急忙抬起頭來,連連擺手拒絕道:“萬萬不可!我希望淵哥哥能夠心甘情願地娶我為妻,而非被迫接受。更何況,我才剛從朔北王府出來,那些人總是指責我們北狄之人行事莽撞、粗魯無禮。倘若此刻強行逼迫淵哥哥與我成親,日後又該如何與他和睦相處呢?”
聽到這裏,可頌緩緩站起身來,移步至窗前,目光凝視著遠方。他沉默片刻後,方才悠悠歎氣道:“想必你也知道著什麽,如今圍困西涼一事乃是父親的旨意。而且若當真想要覆滅其國,壓根就不可能讓西涼派使者來朔北求援。此番舉動,不過是父親欲借此機會試探一下他那位老對頭之子到底有多少能耐,竟然能讓他的掌上明珠如此牽腸掛肚、神魂顛倒罷了!”
“這竟然是父親的意思?”可雅滿臉疑惑地質問道。
“好妹妹,政治場上的事情錯綜複雜、波譎雲詭,父親和我都不願向你透露過多。你呀,隻需安安心心地做好你的公主便可!”可頌轉過身來,微笑著望向可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寵溺。
一旁的西部大王附和道:“是啊,公主殿下。此次圍困西涼之舉其實另有深意,目前末將正在與可頌王子一同商議下一步呢!”
可雅聽後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打擾你們了。我到院子裏去散散步,放鬆一下心情。”言罷,她緩緩轉身離去。
待可雅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西部大王忽然開口道:“王子殿下,難道真要對公主隱瞞實情嗎?這樣會不會不太妥當?”
與此同時,孫先生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在文宣小心翼翼的攙扶下,終於迴到了館舍。
此刻,世子早已在此恭候多時。隻見他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桌上那張輿圖,目光如炬,時而用手指在上麵指指點點,時而又陷入沉思之中。
“吱——”伴隨著一聲輕微的響動,房門被緩緩推開。文宣小心翼翼地扶著孫先生走進屋內,並讓其安穩地坐在椅子上。孫先生先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端起茶杯輕啜了一口溫熱的茶水。
放下茶杯後,孫先生感慨地說道:“今日這場商談雖然暫且未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相較於老夫以往同他們打交道之時,北狄的語氣明顯要好上許多啊!”
“是啊,世子,我也著實覺得此事甚是蹊蹺,難不成暗地裏使了什麽招不成?”文宣緊皺眉頭,滿臉疑惑地看向世子。
隻見先生微微一笑,“文宣啊,這就是世子之高明手段!想當初於西州之際,世子便已暗中派遣人手分別奔赴西涼與樓國。一路往東,另一路往西,如此布局,方能令北狄在商談之時態度大為緩和呐!”
文宣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道:“我竟一直蒙在鼓裏,全然不知曉這些!”
孫先生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卻是並未言語。
此番出使之旅,表麵上看起來世子白日裏時常隨眾人一同上岸閑逛散心,又或是采買物資。然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世子便會將其精心籌謀的種種安排巧妙地藏匿於寫給公主的信函之中。那信紙之上葉片大小以及顏色深淺,皆代表著所涉之事的輕重緩急。而那日在常平鎮,世子對於可頌查看信件一事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心思機敏的可雅自然也就斷了對那些書信動歪腦筋的念頭。每迴當信件送達臨近之地的風羽衛手中後,他們都會迅速將其拆分為兩份,其中一份送往南都,另一份則發往北方。
此刻,世子依舊靜靜地佇立在那張輿圖之前,目光專注地凝視著上麵的山川河流,似乎仍在深思熟慮著下一步的計劃。
片刻之後,他緩緩轉過身來,對著孫先生拱手施禮道:“此次還得多虧先生您的點撥啊!”
先生緩緩地站起身來,徑直走到輿圖麵前。他微微眯起雙眼,順著世子方才凝視的方向望去。
\"世子仍然心係著涼西的困局啊。\" 先生輕聲說道。
世子眉頭微皺,目光緊盯著輿圖上標注著的西涼,沉聲道:\"我一直在琢磨,如果北狄真心想要奪取西涼,以他們的兵力和實力而言,豈不是易如反掌?可為何還要放使者前來朔北請求援助呢?\"
先生點了點頭,附和道:\"的確如此。想當初,北狄礙於王爺的威名,尚不敢輕舉妄動。然而如今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皮,按常理來說應當趁機一舉攻克西涼才對。\"
\"難道說,北狄真正的目標並非西涼,而是朔北?您看,從朔北前往西涼必須穿越茫茫沙漠,不僅路途艱險,而且糧草輜重更是一大難題。倘若我是北狄單於,定會選擇在這月亮穀設伏偷襲,如此一來,便可輕而易舉地擊潰朔北軍!而後順勢揮師攻入朔北。至於一旁的鎮南王,想必他也絕不會貿然出兵援救。緊接著,北狄軍隊就能繞道至靈州後方,即便鎮南王英勇善戰,但不出一個月,靈州恐怕也會淪陷。如此一來,梁國的北方門戶大開,北狄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再無阻礙。\"文宣伸出手指在輿圖上比劃起來,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世子氣定神閑地雙手抱胸,靜靜地聆聽著文宣的講述。隻見他微微頷首,嘴角上揚,似乎對文宣所言頗為認同。
此時,一旁的先生緩緩走上前來,將手輕輕搭在了輿圖邊緣之上。他直直地望向世子,緩聲問道:“世子啊,聽聞您已然應下了朔北王所托之事,要去勸說北狄放棄圍困西涼,可有此事?”
世子點了點頭,神色從容不迫地迴答道:“的確如此。不過先生,這北狄又怎會輕易退兵呢?我之所以答應朔北王,也隻是想借此安撫一下城中惶惶不安的百姓罷了。”
而在那遙遠的朔北王府之中,氣氛卻顯得有些凝重。王妃輕蹙眉頭,滿臉憂慮地看朔北王,輕聲問道:“夫君,依你之見,這立淵表弟當真能夠成功勸得北狄退兵嗎?”
王爺搖了搖頭,“絕無可能!此次北狄興兵來犯,其目的絕非僅僅圍困西涼這麽簡單。隻要稍作思量,便不難看出,單於真正覬覦的乃是我朔北之地啊。至於那西涼,不過是他們用來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
王妃聞言,心中更是焦急萬分。她深知如今西涼被困已有將近一個月之久,若是戰事再這樣無休止地拖延下去,城內無辜的百姓們可該如何度日啊!想著想著,王妃不禁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兒。
朔北王輕輕摟過王妃,“是啊,為夫也是惆悵,若是出兵,北狄肯定趁著城內空虛,拿下朔北,接著是靈州,西都,然後是整個中原呐!”
“那當真要以犧牲西涼百姓為代價嗎?”王妃眉頭緊皺,滿臉憂慮之色,聲音之中帶著一絲不甘與無奈。
“唉……此時此刻,我們也別無他法,隻能寄希望於淵兒那裏能想出什麽良策了!”
南都,橫水鎮
公主靜靜地坐在窗前,手中無意識地擺弄著一支發簪,眼神空洞無神,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她輕輕托著下巴,喃喃自語道:“這日子都過去這麽久了,為何遲遲不見淵哥哥的來信啊?”
就在這時,房門被輕輕推開,郡主領著希安走了進來。郡主看著公主呆呆出神的模樣,不禁笑出聲來:“喲,還在這裏發呆呐!”說著,她走到公主身邊,將手中捧著的一疊厚厚的被褥和幾件嶄新的衣物放在桌上。
“這些天啊越來越冷了,父親讓我送些過來!”
公主迴過神來,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連忙起身說道:“多謝父親,多謝姐姐!”
郡主笑著擺擺手,然後目光不經意間掃到公主身前擺放著的一封信。她好奇地拿起來一看,隻見信封上的日期竟是半個月之前。郡主微微皺眉,輕聲說道:“這南都的天氣都已經這般寒冷了,更何況朔北呢!如今朔北白雪皚皚,綿延數百裏,道路艱險難行。所以呀,這信件傳遞的速度自然也要比平日裏慢上許多。”
公主聽後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但眼中仍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擔憂之情。她輕輕地咬了咬嘴唇,低聲說道:“我自然也是知道這些情況的,可就是不知淵哥哥此刻究竟如何,心中實在是放心不下,難免會有些想念。”說罷,她又重新坐迴窗邊,望著窗外蕭瑟的景色,思緒早已飄向了朔北。
望著貞孝那略顯哀傷的背影,郡主緩緩地從懷中掏出了一份信件,輕輕地喊了一聲:“貞孝!”
聽到唿喚聲,貞孝轉過身來,當她的目光落在郡主手中的信件上時,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然而,僅僅片刻之後,她的眉頭一皺,狐疑地問道:“這信……該不會是姐姐你偽造的吧?”
郡主微微一笑,“你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說著,她將信件遞到了貞孝的麵前。
之前郡主從西都返迴來的時候,她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了公主。聽到之前世子在西都遇刺,公主甚至一度暈厥過去。幸而當時李太醫正在王府裏為王爺診脈,施展針法救治,這才使得公主轉危為安。自那次事件過後,每次收到世子的信件,貞孝都要反反複複、仔仔細細地確認其真偽。
貞孝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了信件,隻見信封裏麵靜靜地躺著一片精致的柳樹葉。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這片葉子,放在眼前仔細地端詳著。這時,一旁的郡主輕聲說道:“這柳葉隻有在朔北至西域才有,根本造不了假!”
“哪有的事,我隻是有些日子未曾收到父親的音信,心中掛念得緊,故而前來詢問一番罷了。”可雅輕輕搖了搖頭,柔聲迴應道。
“唉,你這丫頭喲,都已經這般大了,卻還是不讓父親省心呐!此次聽聞你在西都遇刺,可把父親急壞了,他老人家險些直接起兵南下呢!這不,臨行前還千叮萬囑地要我務必好生保護你。”可雅一臉疼惜地看著眼前的妹妹。
“是啊,公主!末將上月參加北庭大會之時,單於可是整日在末將跟前念叨個不停,一個勁兒地催促著讓您早些迴返,足見單於對您的掛念!”一旁的西部大王附和著。
“哼,你們口口聲聲都說父親想念我,可自我從西都來到這朔北之地已然過去了如此之久,怎不見他派個人來接我迴去?”可雅輕嗔一聲,隨即轉身氣鼓鼓地坐到了一側的椅子上,小嘴撅得老高。
“哎呀,我的好妹妹,你莫要氣惱。其實為兄早就派人前去接應你了,隻不過他們都是暗中相隨,並未現身罷了。再說了,即便真有人去接你,以你當時與那世子如膠似漆的模樣,怕是根本就不會理睬吧?”可頌趕忙走上前去,挨著妹妹坐下,輕聲安撫起來,“更何況,你整日幾乎都像被拴在了人家世子身旁一樣,就算我們去接,又能如何呢?”
“哪有這麽誇張?隻是親密了一些!畢竟是世子救了我!”可雅隨後又低下了頭。
可頌看著可雅如此舉動,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無奈之情。他輕輕搖了搖頭,緩聲道:“聽南吳使團的人說,那世子已然認你作義妹,難道你至今仍未打消以身相許的念頭嗎?”
可雅聽聞此言,雙頰微微一紅,但眼神卻無比堅定。她低垂著頭,雙手不自覺地攥住幾縷秀發輕輕擺弄著,輕聲迴應道:“實不相瞞,對於淵哥哥,我實在難以割舍這份深深的愛意,僅僅成為義妹遠遠不夠。”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西部大王突然豪爽地開口說道:“依末將之見,不如趁此次商談之機,再額外加上一條——讓那世子娶你過門!”
然而,可雅卻急忙抬起頭來,連連擺手拒絕道:“萬萬不可!我希望淵哥哥能夠心甘情願地娶我為妻,而非被迫接受。更何況,我才剛從朔北王府出來,那些人總是指責我們北狄之人行事莽撞、粗魯無禮。倘若此刻強行逼迫淵哥哥與我成親,日後又該如何與他和睦相處呢?”
聽到這裏,可頌緩緩站起身來,移步至窗前,目光凝視著遠方。他沉默片刻後,方才悠悠歎氣道:“想必你也知道著什麽,如今圍困西涼一事乃是父親的旨意。而且若當真想要覆滅其國,壓根就不可能讓西涼派使者來朔北求援。此番舉動,不過是父親欲借此機會試探一下他那位老對頭之子到底有多少能耐,竟然能讓他的掌上明珠如此牽腸掛肚、神魂顛倒罷了!”
“這竟然是父親的意思?”可雅滿臉疑惑地質問道。
“好妹妹,政治場上的事情錯綜複雜、波譎雲詭,父親和我都不願向你透露過多。你呀,隻需安安心心地做好你的公主便可!”可頌轉過身來,微笑著望向可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寵溺。
一旁的西部大王附和道:“是啊,公主殿下。此次圍困西涼之舉其實另有深意,目前末將正在與可頌王子一同商議下一步呢!”
可雅聽後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打擾你們了。我到院子裏去散散步,放鬆一下心情。”言罷,她緩緩轉身離去。
待可雅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西部大王忽然開口道:“王子殿下,難道真要對公主隱瞞實情嗎?這樣會不會不太妥當?”
與此同時,孫先生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在文宣小心翼翼的攙扶下,終於迴到了館舍。
此刻,世子早已在此恭候多時。隻見他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桌上那張輿圖,目光如炬,時而用手指在上麵指指點點,時而又陷入沉思之中。
“吱——”伴隨著一聲輕微的響動,房門被緩緩推開。文宣小心翼翼地扶著孫先生走進屋內,並讓其安穩地坐在椅子上。孫先生先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端起茶杯輕啜了一口溫熱的茶水。
放下茶杯後,孫先生感慨地說道:“今日這場商談雖然暫且未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相較於老夫以往同他們打交道之時,北狄的語氣明顯要好上許多啊!”
“是啊,世子,我也著實覺得此事甚是蹊蹺,難不成暗地裏使了什麽招不成?”文宣緊皺眉頭,滿臉疑惑地看向世子。
隻見先生微微一笑,“文宣啊,這就是世子之高明手段!想當初於西州之際,世子便已暗中派遣人手分別奔赴西涼與樓國。一路往東,另一路往西,如此布局,方能令北狄在商談之時態度大為緩和呐!”
文宣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道:“我竟一直蒙在鼓裏,全然不知曉這些!”
孫先生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卻是並未言語。
此番出使之旅,表麵上看起來世子白日裏時常隨眾人一同上岸閑逛散心,又或是采買物資。然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世子便會將其精心籌謀的種種安排巧妙地藏匿於寫給公主的信函之中。那信紙之上葉片大小以及顏色深淺,皆代表著所涉之事的輕重緩急。而那日在常平鎮,世子對於可頌查看信件一事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心思機敏的可雅自然也就斷了對那些書信動歪腦筋的念頭。每迴當信件送達臨近之地的風羽衛手中後,他們都會迅速將其拆分為兩份,其中一份送往南都,另一份則發往北方。
此刻,世子依舊靜靜地佇立在那張輿圖之前,目光專注地凝視著上麵的山川河流,似乎仍在深思熟慮著下一步的計劃。
片刻之後,他緩緩轉過身來,對著孫先生拱手施禮道:“此次還得多虧先生您的點撥啊!”
先生緩緩地站起身來,徑直走到輿圖麵前。他微微眯起雙眼,順著世子方才凝視的方向望去。
\"世子仍然心係著涼西的困局啊。\" 先生輕聲說道。
世子眉頭微皺,目光緊盯著輿圖上標注著的西涼,沉聲道:\"我一直在琢磨,如果北狄真心想要奪取西涼,以他們的兵力和實力而言,豈不是易如反掌?可為何還要放使者前來朔北請求援助呢?\"
先生點了點頭,附和道:\"的確如此。想當初,北狄礙於王爺的威名,尚不敢輕舉妄動。然而如今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皮,按常理來說應當趁機一舉攻克西涼才對。\"
\"難道說,北狄真正的目標並非西涼,而是朔北?您看,從朔北前往西涼必須穿越茫茫沙漠,不僅路途艱險,而且糧草輜重更是一大難題。倘若我是北狄單於,定會選擇在這月亮穀設伏偷襲,如此一來,便可輕而易舉地擊潰朔北軍!而後順勢揮師攻入朔北。至於一旁的鎮南王,想必他也絕不會貿然出兵援救。緊接著,北狄軍隊就能繞道至靈州後方,即便鎮南王英勇善戰,但不出一個月,靈州恐怕也會淪陷。如此一來,梁國的北方門戶大開,北狄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再無阻礙。\"文宣伸出手指在輿圖上比劃起來,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世子氣定神閑地雙手抱胸,靜靜地聆聽著文宣的講述。隻見他微微頷首,嘴角上揚,似乎對文宣所言頗為認同。
此時,一旁的先生緩緩走上前來,將手輕輕搭在了輿圖邊緣之上。他直直地望向世子,緩聲問道:“世子啊,聽聞您已然應下了朔北王所托之事,要去勸說北狄放棄圍困西涼,可有此事?”
世子點了點頭,神色從容不迫地迴答道:“的確如此。不過先生,這北狄又怎會輕易退兵呢?我之所以答應朔北王,也隻是想借此安撫一下城中惶惶不安的百姓罷了。”
而在那遙遠的朔北王府之中,氣氛卻顯得有些凝重。王妃輕蹙眉頭,滿臉憂慮地看朔北王,輕聲問道:“夫君,依你之見,這立淵表弟當真能夠成功勸得北狄退兵嗎?”
王爺搖了搖頭,“絕無可能!此次北狄興兵來犯,其目的絕非僅僅圍困西涼這麽簡單。隻要稍作思量,便不難看出,單於真正覬覦的乃是我朔北之地啊。至於那西涼,不過是他們用來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
王妃聞言,心中更是焦急萬分。她深知如今西涼被困已有將近一個月之久,若是戰事再這樣無休止地拖延下去,城內無辜的百姓們可該如何度日啊!想著想著,王妃不禁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兒。
朔北王輕輕摟過王妃,“是啊,為夫也是惆悵,若是出兵,北狄肯定趁著城內空虛,拿下朔北,接著是靈州,西都,然後是整個中原呐!”
“那當真要以犧牲西涼百姓為代價嗎?”王妃眉頭緊皺,滿臉憂慮之色,聲音之中帶著一絲不甘與無奈。
“唉……此時此刻,我們也別無他法,隻能寄希望於淵兒那裏能想出什麽良策了!”
南都,橫水鎮
公主靜靜地坐在窗前,手中無意識地擺弄著一支發簪,眼神空洞無神,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她輕輕托著下巴,喃喃自語道:“這日子都過去這麽久了,為何遲遲不見淵哥哥的來信啊?”
就在這時,房門被輕輕推開,郡主領著希安走了進來。郡主看著公主呆呆出神的模樣,不禁笑出聲來:“喲,還在這裏發呆呐!”說著,她走到公主身邊,將手中捧著的一疊厚厚的被褥和幾件嶄新的衣物放在桌上。
“這些天啊越來越冷了,父親讓我送些過來!”
公主迴過神來,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連忙起身說道:“多謝父親,多謝姐姐!”
郡主笑著擺擺手,然後目光不經意間掃到公主身前擺放著的一封信。她好奇地拿起來一看,隻見信封上的日期竟是半個月之前。郡主微微皺眉,輕聲說道:“這南都的天氣都已經這般寒冷了,更何況朔北呢!如今朔北白雪皚皚,綿延數百裏,道路艱險難行。所以呀,這信件傳遞的速度自然也要比平日裏慢上許多。”
公主聽後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但眼中仍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擔憂之情。她輕輕地咬了咬嘴唇,低聲說道:“我自然也是知道這些情況的,可就是不知淵哥哥此刻究竟如何,心中實在是放心不下,難免會有些想念。”說罷,她又重新坐迴窗邊,望著窗外蕭瑟的景色,思緒早已飄向了朔北。
望著貞孝那略顯哀傷的背影,郡主緩緩地從懷中掏出了一份信件,輕輕地喊了一聲:“貞孝!”
聽到唿喚聲,貞孝轉過身來,當她的目光落在郡主手中的信件上時,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然而,僅僅片刻之後,她的眉頭一皺,狐疑地問道:“這信……該不會是姐姐你偽造的吧?”
郡主微微一笑,“你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說著,她將信件遞到了貞孝的麵前。
之前郡主從西都返迴來的時候,她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了公主。聽到之前世子在西都遇刺,公主甚至一度暈厥過去。幸而當時李太醫正在王府裏為王爺診脈,施展針法救治,這才使得公主轉危為安。自那次事件過後,每次收到世子的信件,貞孝都要反反複複、仔仔細細地確認其真偽。
貞孝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了信件,隻見信封裏麵靜靜地躺著一片精致的柳樹葉。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這片葉子,放在眼前仔細地端詳著。這時,一旁的郡主輕聲說道:“這柳葉隻有在朔北至西域才有,根本造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