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落在王府門前,一輛裝飾精美的馬車停在那裏,隊伍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等待著公主的出現。公主換上了一身書童裝扮,頭發整齊地束在帽子裏,手中還握著一把折扇,看起來十分帥氣。這把折扇明顯是從文宣那裏借來的,與她的新形象相得益彰。
“世子妃,時辰不早了,我們需要即刻出發,否則午時之前很難到達書院。”一旁的希安恭敬地向公主請示道。
“再等會兒吧,淵哥哥馬上就出來了!”公主有些焦急地說道。
“淵哥哥!”“偷窺三人組”聽到這個稱唿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你們住嘴!”公主氣得叉起了腰,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哎呀,馬上要成親的人就是不一樣啊,連稱唿都變得這麽親昵了。”小蝶調皮地壞笑著。
就在這時,世子匆匆忙忙地從府內跑了出來,一邊整理著自己的衣服,一邊道歉:“抱歉,我來晚了!”他的目光四處尋找著公主的身影,疑惑地問道:“公主呢?怎麽院子裏看不到她的人影,難道是去向父親話別了嗎?”
“世子,公主就在人群中,要不你找找?”小蝶向著世子說道。
世子聞言,立刻在人群中開始尋找起來,但奇怪的是,他走到跟前卻並沒有發現公主的身影。他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眼花了,於是又重新在人群中搜索了一遍。然而,還是沒有找到公主的蹤跡,心中愈發焦急,似乎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想要囑托給她。
正當世子焦慮萬分時,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傻瓜,我在這呢!”
世子轉頭一看,隻見公主身著男裝,與周圍的男子並無二致。他驚訝地問道:“你怎麽裝扮成這樣?我都沒認出來!”
公主模仿著男人的聲音解釋道:“父親交代過,不能暴露我的身份,所以隻能這樣了。我現在是渤海富商的公子,來南都求學來了。”
世子恍然大悟,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塊玉牌,對公主說:“昨晚忘記告訴你了,書院裏有我秀水認識的朋友,如果需要幫助,可以找他,這是信物。”說完,將玉牌遞給了公主。
公主好奇地接過玉牌,仔細端詳著上麵的字,緩緩念道:“祝成風?”
此時,一旁的文宣聽到了“祝成風”三個字,臉色驟變,迅速走下台階,從公主手中奪過玉牌,反複確認後,是真的玉牌,激動地說:“祝成風!”
“祝成風,秀水虞山書院祝夫子的長子,他是你的朋友?”文宣滿臉驚訝地看著世子,似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祝家向來不和外界交往,而眼前的世子竟然是祝家的朋友,這讓她感到十分意外。
世子點了點頭,笑著迴答道:“是啊,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文宣依然沉浸在震驚之中,喃喃自語道:“祝家……祝家……”
這時,一旁的公主突然開口問道:“文宣,你也認識他嗎?”
文宣迴過神來,連忙解釋道:“當然認識!書院裏誰不知道他呀!他博學多才、風度翩翩,被稱為‘半個夫子’呢!”
公主聽後,不禁露出一絲驚喜的笑容。她暗自慶幸,書院裏有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相助,對於他來說真是如虎添翼啊!
寒暄過後,眾人開始踏上各自的旅程。不知不覺間,他們來到了牛首山腳下。小蝶選擇向北前行,準備返迴南都;而公主、文宣和希安一行人則向東折向江寧府。世子和黃東則在碼頭搭乘船隻前往橫望山,繼續前往橫水軍大營。由於莫將軍不在,這次的行程變得更為複雜,世子不得不親自掌舵。
“阿淵,騎馬也可前往,無非是多繞些路,乘船多費事兒。”船上的黃東看著坐在對麵的世子說道。
“你以為我不知道嗎?隻是騎馬太浪費時間了,還是乘船快一些。而且騎馬更容易暴露暴露行蹤。”世子一邊迴答,一邊整理自己的衣服。
“況且你能想到,那幾位將軍也能想到,怕是‘埋伏好了’等著我呢!”世子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
“你堂堂世子,你還怕他們?再說了,有我在呢。”說著黃東自信地拍了拍腰間的佩劍。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過,原本平靜的湖麵瞬間變得波濤洶湧起來。船夫猛的一蹬船,身子迅速騰空,船也隨之劇烈搖晃。腳尖即將落下之時,再次一蹬,船隨之傾覆。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世子和黃東都沒有來得及反應,便接連落水。此時船夫已蜻蜓點水般踩著水麵奔向了橫望山。
掙紮了一會兒,隨後世子浮出水麵,然後露出了笑容:“這就開始了!”隨後,遊到船旁,使出力氣一拍,船隻迴正,而後輕輕一躍落在船板之上,接著伸出手去拉黃東上船。黃東水性差,嗆了些水,暈暈乎乎倒在船上。
“我說吧,這個船夫肯定有問題。”
黃東全身濕透,喘著粗氣,躺在了船板之上。世子癱坐在那裏,臉上沒有並沒有難堪和驚慌,反而鎮定自若。
與此同時,公主的馬車隊伍也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江寧城外。馬車內,公主心情愉悅,嘴裏不停地哼唱著歡快的小曲兒。
“世子妃,前方就是河定橋,過了這座橋就是東山大街,沿著大街往南走三裏路便能抵達天印書院。”文宣詳細地向公主介紹著路線。
“文宣,出門在外,不必如此正式,況且在書院裏還是叫我貞孝吧。”公主調皮地探出腦袋,好奇地朝著遠處眺望。隻見遠處的山巒形狀奇特,竟然沒有山頂,仿佛被鋒利的刀刃削去了一般,整體外形恰似一枚巨大的官印。
“那裏是不是天印山?”公主興奮地指著遠處的山峰問道。
“沒錯,書院就在那座山腰上!雖然此山不算高大,但卻是江寧府境內的最高處,站在山頂上可以俯視整個江寧府。”文宣笑著迴答道。
“那燕王叔的那處私宅又在什麽地方呢?”公主繼續追問。
文宣伸手指向北方,耐心地解釋道:“在大街東北的方向,那邊的院子和宅子比較少,不過大多都是官家富商們清修的場所,燕王殿下偶爾會在閑暇之餘到那裏小住一段時間。”
那一日燕王到訪,待到他即將離開的時候,特地前往院子裏探望了世子和公主。當時我們的公主趁著酒意上頭,直接向燕王討要了一把鑰匙。畢竟近段時日以來,燕王一直忙於政務,實在抽不出時間去往那個地方,因此索性順水推舟,接受了這個人情,讓公主在書院期間能夠短暫居住。那個地方平日裏隻有寥寥幾個下人負責日常清掃工作,護衛人數也並不多,看上去倒真有幾分像是\"渤海富商\"專門為自己女兒購置的宅子。
“世子妃,王爺特別叮囑過,書院期間絕對不能暴露您的真實身份,所以行事還是盡量低調一些比較好。”坐在一旁的希安輕聲提醒道。
“希安,你剛才叫我什麽?”公主麵帶疑惑地望向希安,眼中滿是不解。
“小……小姐!”原來,世子心中仍舊有些不太放心,於是便安排希安以伴讀的身份陪伴在公主身邊,以便隨時保護她的安全。郡主最初並不同意這個安排,擔心會引起他人注意,但最終還是得到了王爺的點頭許可,這才不得不放行。
一行人在大街上駛過,路上的行人已見怪不怪,畢竟這裏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多為書院的學生。這些學生都來自富貴之家,他們的父母都是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因此,他們對於這種場麵並不陌生。
當車隊抵達宅邸門前時,公主和她的隨從們紛紛下車。公主抬頭望著門楣上的牌匾,輕聲念道:“院~別~曉~春!燕王叔怎麽取了一個如此古怪的名字?”
站在旁邊的文宣連忙解釋道:“公主,是春曉別院!這是燕王在前幾年剛進入春天的時候購置的,所以才會取這個名字。”
聽到這裏,站在一旁的希安忍不住笑出了聲。
公主見狀,故作生氣地朝著希安嗬斥道:“住嘴!”其實,這也不能怪公主認錯字,畢竟渤海地處北方偏遠之地,人口稀少,更別提有什麽人來傳授學問了。公主對於中原文化的了解,除了通過王宮收藏的書籍,還有就是像王叔這樣前往中原交流的使者。近年來,渤海王也一直鼓勵更多的渤海年輕人來到中原求學。
在街角的暗處,有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隱藏其中,他們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目光緊盯著前方街道上發生的一切。而在相隔幾間房子的窗台上,同樣有一雙眼睛默默地觀察著這一幕。
“少爺,你快看那邊!似乎是書院來了新麵孔呢。瞧這陣仗,看起來來頭不小啊。”一個小廝模樣的人興奮地對身邊的男子說道。
然而,坐在窗邊的那位被稱為少爺的書生卻並未將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他靜靜地坐在書案旁,專注於手中的書籍。這位書生麵容清秀,身著一襲潔白的長袍,手執著經書,坐姿端正,神情悠然自得,仿佛與周圍的喧囂毫無關係。
“少爺,我覺得那個方向好像是燕王的私宅哦。會不會是燕王的庶女啊?”小廝繼續好奇地問道。
“可別亂說。早在前幾年,朝廷就已經下令各王府的庶出子弟必須遷出南都,並規定未經詔令許可,不得擅自離開駐地。而且,燕王一向以光明磊落著稱,他絕不會做出這種違反詔令之事。再說了,燕王向來懼內,就算得到了朝廷的允許,恐怕那位庶女也不敢輕易前來吧。”少爺語氣堅定地反駁道,同時頭也不抬地繼續翻閱著手中的書頁。
“少爺,那她是?”
這書生在公主還未到達之前便已得知消息。原來,在享用朝食的時候,這書生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包子,突然感覺口中似乎有什麽東西不對勁,於是連忙吐出。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字條,上麵寫著:“弟妹將至,君多費心,淵。”
原來,這位書生便是文宣口中所說的那位“半個夫子”,也是秀水虞山書院的公子——“祝成風”,而那小廝名叫“十斤”。
看到這個字條後,這書生隻是微微一笑,然後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若無其事地繼續看起了書。
見到自家公子沒有迴應自己,十斤頓時感到無趣,於是準備轉身離開窗台。然而就在這時,一隻信鴿翩翩飛來。十斤敏捷地接住鴿子,從它腿上取下紙條,隨即轉手遞給了公子。
“肯定又是老爺在催了吧!”十斤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公子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反應,隻是默默地燒掉了紙條,然後放下手中的書籍,開口說道:“十斤,幫我拿一件常服過來,我要去拜見一個人。”
“少爺,那個人到底是誰啊,居然能讓您這樣的身份親自前去拜訪呢?”十斤一邊給公子穿衣服,一邊好奇地問道。
“那是渤海來的富商之女,這富商在我吳國生意甚廣,跟朝廷也有些來往,總之,來頭不小!”公子解釋著。
“老爺再三囑咐,切勿跟外界有染,掃了讀書人的興致。”十斤說道。
“我心裏有數。”
安頓好所有的行李後,文宣先出門等著,公主也換了身衣服,此時希安拿著扇子遮住臉,慢慢地走出院子。
公主上前剝開扇子,眼睛瞅過去,“希安,梳妝之後著實相當驚豔呐,尤其是這身衣裳。”
文宣也按捺不住好奇,湊到身前,正當一睹麵容時,希安索性拿開了扇子,“這衣服太過別扭了,太過緊身,不自在!”希安不停地埋怨著。希安常年男子裝束打扮,突然換成女裝,是有些不適應。
正當三人打趣時,遠處有人走了過來。
“世子妃,時辰不早了,我們需要即刻出發,否則午時之前很難到達書院。”一旁的希安恭敬地向公主請示道。
“再等會兒吧,淵哥哥馬上就出來了!”公主有些焦急地說道。
“淵哥哥!”“偷窺三人組”聽到這個稱唿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你們住嘴!”公主氣得叉起了腰,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哎呀,馬上要成親的人就是不一樣啊,連稱唿都變得這麽親昵了。”小蝶調皮地壞笑著。
就在這時,世子匆匆忙忙地從府內跑了出來,一邊整理著自己的衣服,一邊道歉:“抱歉,我來晚了!”他的目光四處尋找著公主的身影,疑惑地問道:“公主呢?怎麽院子裏看不到她的人影,難道是去向父親話別了嗎?”
“世子,公主就在人群中,要不你找找?”小蝶向著世子說道。
世子聞言,立刻在人群中開始尋找起來,但奇怪的是,他走到跟前卻並沒有發現公主的身影。他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眼花了,於是又重新在人群中搜索了一遍。然而,還是沒有找到公主的蹤跡,心中愈發焦急,似乎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想要囑托給她。
正當世子焦慮萬分時,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傻瓜,我在這呢!”
世子轉頭一看,隻見公主身著男裝,與周圍的男子並無二致。他驚訝地問道:“你怎麽裝扮成這樣?我都沒認出來!”
公主模仿著男人的聲音解釋道:“父親交代過,不能暴露我的身份,所以隻能這樣了。我現在是渤海富商的公子,來南都求學來了。”
世子恍然大悟,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塊玉牌,對公主說:“昨晚忘記告訴你了,書院裏有我秀水認識的朋友,如果需要幫助,可以找他,這是信物。”說完,將玉牌遞給了公主。
公主好奇地接過玉牌,仔細端詳著上麵的字,緩緩念道:“祝成風?”
此時,一旁的文宣聽到了“祝成風”三個字,臉色驟變,迅速走下台階,從公主手中奪過玉牌,反複確認後,是真的玉牌,激動地說:“祝成風!”
“祝成風,秀水虞山書院祝夫子的長子,他是你的朋友?”文宣滿臉驚訝地看著世子,似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祝家向來不和外界交往,而眼前的世子竟然是祝家的朋友,這讓她感到十分意外。
世子點了點頭,笑著迴答道:“是啊,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文宣依然沉浸在震驚之中,喃喃自語道:“祝家……祝家……”
這時,一旁的公主突然開口問道:“文宣,你也認識他嗎?”
文宣迴過神來,連忙解釋道:“當然認識!書院裏誰不知道他呀!他博學多才、風度翩翩,被稱為‘半個夫子’呢!”
公主聽後,不禁露出一絲驚喜的笑容。她暗自慶幸,書院裏有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相助,對於他來說真是如虎添翼啊!
寒暄過後,眾人開始踏上各自的旅程。不知不覺間,他們來到了牛首山腳下。小蝶選擇向北前行,準備返迴南都;而公主、文宣和希安一行人則向東折向江寧府。世子和黃東則在碼頭搭乘船隻前往橫望山,繼續前往橫水軍大營。由於莫將軍不在,這次的行程變得更為複雜,世子不得不親自掌舵。
“阿淵,騎馬也可前往,無非是多繞些路,乘船多費事兒。”船上的黃東看著坐在對麵的世子說道。
“你以為我不知道嗎?隻是騎馬太浪費時間了,還是乘船快一些。而且騎馬更容易暴露暴露行蹤。”世子一邊迴答,一邊整理自己的衣服。
“況且你能想到,那幾位將軍也能想到,怕是‘埋伏好了’等著我呢!”世子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
“你堂堂世子,你還怕他們?再說了,有我在呢。”說著黃東自信地拍了拍腰間的佩劍。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過,原本平靜的湖麵瞬間變得波濤洶湧起來。船夫猛的一蹬船,身子迅速騰空,船也隨之劇烈搖晃。腳尖即將落下之時,再次一蹬,船隨之傾覆。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世子和黃東都沒有來得及反應,便接連落水。此時船夫已蜻蜓點水般踩著水麵奔向了橫望山。
掙紮了一會兒,隨後世子浮出水麵,然後露出了笑容:“這就開始了!”隨後,遊到船旁,使出力氣一拍,船隻迴正,而後輕輕一躍落在船板之上,接著伸出手去拉黃東上船。黃東水性差,嗆了些水,暈暈乎乎倒在船上。
“我說吧,這個船夫肯定有問題。”
黃東全身濕透,喘著粗氣,躺在了船板之上。世子癱坐在那裏,臉上沒有並沒有難堪和驚慌,反而鎮定自若。
與此同時,公主的馬車隊伍也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江寧城外。馬車內,公主心情愉悅,嘴裏不停地哼唱著歡快的小曲兒。
“世子妃,前方就是河定橋,過了這座橋就是東山大街,沿著大街往南走三裏路便能抵達天印書院。”文宣詳細地向公主介紹著路線。
“文宣,出門在外,不必如此正式,況且在書院裏還是叫我貞孝吧。”公主調皮地探出腦袋,好奇地朝著遠處眺望。隻見遠處的山巒形狀奇特,竟然沒有山頂,仿佛被鋒利的刀刃削去了一般,整體外形恰似一枚巨大的官印。
“那裏是不是天印山?”公主興奮地指著遠處的山峰問道。
“沒錯,書院就在那座山腰上!雖然此山不算高大,但卻是江寧府境內的最高處,站在山頂上可以俯視整個江寧府。”文宣笑著迴答道。
“那燕王叔的那處私宅又在什麽地方呢?”公主繼續追問。
文宣伸手指向北方,耐心地解釋道:“在大街東北的方向,那邊的院子和宅子比較少,不過大多都是官家富商們清修的場所,燕王殿下偶爾會在閑暇之餘到那裏小住一段時間。”
那一日燕王到訪,待到他即將離開的時候,特地前往院子裏探望了世子和公主。當時我們的公主趁著酒意上頭,直接向燕王討要了一把鑰匙。畢竟近段時日以來,燕王一直忙於政務,實在抽不出時間去往那個地方,因此索性順水推舟,接受了這個人情,讓公主在書院期間能夠短暫居住。那個地方平日裏隻有寥寥幾個下人負責日常清掃工作,護衛人數也並不多,看上去倒真有幾分像是\"渤海富商\"專門為自己女兒購置的宅子。
“世子妃,王爺特別叮囑過,書院期間絕對不能暴露您的真實身份,所以行事還是盡量低調一些比較好。”坐在一旁的希安輕聲提醒道。
“希安,你剛才叫我什麽?”公主麵帶疑惑地望向希安,眼中滿是不解。
“小……小姐!”原來,世子心中仍舊有些不太放心,於是便安排希安以伴讀的身份陪伴在公主身邊,以便隨時保護她的安全。郡主最初並不同意這個安排,擔心會引起他人注意,但最終還是得到了王爺的點頭許可,這才不得不放行。
一行人在大街上駛過,路上的行人已見怪不怪,畢竟這裏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多為書院的學生。這些學生都來自富貴之家,他們的父母都是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因此,他們對於這種場麵並不陌生。
當車隊抵達宅邸門前時,公主和她的隨從們紛紛下車。公主抬頭望著門楣上的牌匾,輕聲念道:“院~別~曉~春!燕王叔怎麽取了一個如此古怪的名字?”
站在旁邊的文宣連忙解釋道:“公主,是春曉別院!這是燕王在前幾年剛進入春天的時候購置的,所以才會取這個名字。”
聽到這裏,站在一旁的希安忍不住笑出了聲。
公主見狀,故作生氣地朝著希安嗬斥道:“住嘴!”其實,這也不能怪公主認錯字,畢竟渤海地處北方偏遠之地,人口稀少,更別提有什麽人來傳授學問了。公主對於中原文化的了解,除了通過王宮收藏的書籍,還有就是像王叔這樣前往中原交流的使者。近年來,渤海王也一直鼓勵更多的渤海年輕人來到中原求學。
在街角的暗處,有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隱藏其中,他們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目光緊盯著前方街道上發生的一切。而在相隔幾間房子的窗台上,同樣有一雙眼睛默默地觀察著這一幕。
“少爺,你快看那邊!似乎是書院來了新麵孔呢。瞧這陣仗,看起來來頭不小啊。”一個小廝模樣的人興奮地對身邊的男子說道。
然而,坐在窗邊的那位被稱為少爺的書生卻並未將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他靜靜地坐在書案旁,專注於手中的書籍。這位書生麵容清秀,身著一襲潔白的長袍,手執著經書,坐姿端正,神情悠然自得,仿佛與周圍的喧囂毫無關係。
“少爺,我覺得那個方向好像是燕王的私宅哦。會不會是燕王的庶女啊?”小廝繼續好奇地問道。
“可別亂說。早在前幾年,朝廷就已經下令各王府的庶出子弟必須遷出南都,並規定未經詔令許可,不得擅自離開駐地。而且,燕王一向以光明磊落著稱,他絕不會做出這種違反詔令之事。再說了,燕王向來懼內,就算得到了朝廷的允許,恐怕那位庶女也不敢輕易前來吧。”少爺語氣堅定地反駁道,同時頭也不抬地繼續翻閱著手中的書頁。
“少爺,那她是?”
這書生在公主還未到達之前便已得知消息。原來,在享用朝食的時候,這書生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包子,突然感覺口中似乎有什麽東西不對勁,於是連忙吐出。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字條,上麵寫著:“弟妹將至,君多費心,淵。”
原來,這位書生便是文宣口中所說的那位“半個夫子”,也是秀水虞山書院的公子——“祝成風”,而那小廝名叫“十斤”。
看到這個字條後,這書生隻是微微一笑,然後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若無其事地繼續看起了書。
見到自家公子沒有迴應自己,十斤頓時感到無趣,於是準備轉身離開窗台。然而就在這時,一隻信鴿翩翩飛來。十斤敏捷地接住鴿子,從它腿上取下紙條,隨即轉手遞給了公子。
“肯定又是老爺在催了吧!”十斤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公子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反應,隻是默默地燒掉了紙條,然後放下手中的書籍,開口說道:“十斤,幫我拿一件常服過來,我要去拜見一個人。”
“少爺,那個人到底是誰啊,居然能讓您這樣的身份親自前去拜訪呢?”十斤一邊給公子穿衣服,一邊好奇地問道。
“那是渤海來的富商之女,這富商在我吳國生意甚廣,跟朝廷也有些來往,總之,來頭不小!”公子解釋著。
“老爺再三囑咐,切勿跟外界有染,掃了讀書人的興致。”十斤說道。
“我心裏有數。”
安頓好所有的行李後,文宣先出門等著,公主也換了身衣服,此時希安拿著扇子遮住臉,慢慢地走出院子。
公主上前剝開扇子,眼睛瞅過去,“希安,梳妝之後著實相當驚豔呐,尤其是這身衣裳。”
文宣也按捺不住好奇,湊到身前,正當一睹麵容時,希安索性拿開了扇子,“這衣服太過別扭了,太過緊身,不自在!”希安不停地埋怨著。希安常年男子裝束打扮,突然換成女裝,是有些不適應。
正當三人打趣時,遠處有人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