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明遠宮內一片繁忙景象,宮女和太監們腳步匆匆,在宮殿內來來往往。明遠宮氣勢磅礴,宏偉壯觀,即使是此刻燦爛的陽光也難以完全照亮這座宮殿。侍女們點燃了殿內的蠟燭,燭光在精美的燭台上閃爍跳躍,照亮了殿內四周精美的裝飾。華麗的紅地毯鋪陳在殿內中央,角落處,宮廷樂師們正在演奏著悠揚動聽的樂曲,美妙的旋律在空氣中縈繞迴響。
宮殿的正中央,一場盛大奢華的宴會即將拉開帷幕。身著華服的百官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太監們手捧托盤,在人群中靈活穿梭,將托盤中的珍饈美饌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桌上。這些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令人垂涎欲滴。緊接著,一群衣著光鮮亮麗的舞女們登場。她們在大殿內緩緩站立成一排,隨後伴隨著樂師們彈奏的旋律輕盈起舞。她們的舞姿優美動人,猶如仙女下凡一般,給這場盛宴增添了幾分喧鬧的氛圍。
“聖上駕到!!”門外太監高聲喊道。聲音猶如洪鍾一般,響徹整個宮殿內外。宮內原本嘈雜的環境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宮內百官宮女太監都動作整齊劃一,迅速而有序地站立在紅毯兩側,低頭垂目,雙手規矩地垂放在身側。聖上在胡公公小心翼翼的攙扶下,不緊不慢地走到殿內中央正上方。聖上坐穩之後,微微抬起雙手,向眾人示意宴會可以繼續進行。百官們這才敢陸陸續續地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但每個人都顯得格外拘謹,聖上的登場讓殿內原本輕鬆愉悅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嚴肅了許多。
“皇後娘娘駕到!!”又是一聲高唿從門外傳來。伴隨著這聲高喊,隻見皇後娘娘體態端莊,步履輕盈地緩緩走進殿內。百官們再次起身,恭迎皇後娘娘的大駕。待皇後娘娘優雅地坐在聖上身旁後,眾人才又重新落座。
“皇後,淵兒和公主怎麽樣?”聖上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急切之意。
“迴稟聖上,他們都好著呢!這會兒正在殿外候著呢!”皇後娘娘麵帶微笑,輕聲迴答道。皇後的迴答讓聖上臉上的擔憂之色稍稍減輕了一些。
聽完之後,聖上又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胡公公,胡公公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聖上的意思。隨後,他提高嗓音,大聲喊道:“宣各王府進殿!”
隨著這聲唿喊,各王府的王爺、王妃、世子以及郡主們紛紛緩緩步入大殿。首先登場的是楚王及其王妃孫氏,緊接著是齊王與齊王妃周氏,然後是秦王、燕王和燕王妃張氏,接著是趙王和趙王妃汪氏,最後長公主和夏國公。他們依次走到殿內,向聖上和皇後行禮拜安。接著,楚王的世子渙和世子妃明氏、齊王的世子渝和世子妃盧氏,還有秦王的昭陽郡主也都跟隨著一同請安。然而,有些遺憾的是,燕王的平陽郡主因為身懷六甲,無法參加這次宴會。
按照宮廷中的規定,在對外的宴席上,各王府除了王爺和王妃之外,隻有長女和長子才有資格在正殿就座,其他子女則隻能坐在偏殿裏。而趙王府的長子和長女都尚未成年,因此也無法在殿內就座。
看著各府陸續就坐,聖上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中滿是欣慰之色。他希望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人丁興旺,和睦融洽。聖上仔細地審視著眼前的一切,這次盛宴不僅僅是將世子淵和渤海公主介紹給各府百官,更是要向天下宣告他們的存在!
“老四啊,朕記得折子裏提到公主的叔父也一同前來了吧?怎麽沒見他人影呢?”聖上目光移向燕王,疑惑地問道。
“迴父皇,公主的叔父確實來了,但此刻正在殿外等候,隻等您下旨宣召!”燕王恭敬地迴答道。
聖上微微點頭,表示滿意,隨後抬手示意身旁的胡公公。胡公公心領神會,立刻高聲喊道:“宣渤海使者進殿!”
隨著話音落下,殿門緩緩打開,隻見渤海公主的叔父身著華麗的渤海正服,昂首挺胸地走進大殿。他身後緊跟著一位容貌姣好、氣質出眾的女子——渤海公主的姐姐“貞惠”公主。
“渤海大內相元義拜見上國吳國皇帝,拜見吳國皇後,聖恩永世,福澤千秋!”公主叔父走到正央向著聖上皇後行叩拜禮!
“平身吧!”
貞惠公主也是一同跪拜一同起身,這個動作引起了聖上的注意。
“這位是?”聖上好奇的問道。
“這位是渤海王的長女-貞惠公主,是貞孝的長姐,未在此番出使名冊裏,來龍去脈兒臣宴後單獨呈奏。”一旁的燕王解釋道。
此時聖上皺了眉頭,停頓了一下。而楚王身後的世子渙和世子妃在交頭接耳,世子渙微側著向世子妃,世子妃明氏在他耳邊說著什麽。“去年冬北梁也出使渤海,商談結盟,渤海王將長女嫁與北梁太子為妃,渤海王後不允遂安排長女混入我使團躲避!”
聖上餘光看到了兩人交耳,遂問道“渙兒,明氏,如此重要場合,注意舉止!”
聽到聖上的斥責,世子渙和世子妃連忙起身,“孫兒未出閣時身邊來自渤海的婢女,跟孫兒述說過渤海的見聞,此番二位渤海貴客到來,孫兒自然是將所知告知世子以深了解。”世子妃慌忙中解釋道。世子渙附和道,“確實如此,孫兒未曾去過渤海,對渤海一無所知,幸得明氏告知,以免日後交流出錯。”
“罷了!”聖上擺了擺手說道。顯然這個解釋不能讓聖上滿意。而後世子渙和世子妃乖乖的就坐,身前的楚王給了一個嚴厲的眼神,二位低頭不再耳語。
接著,聖上又對貞惠公主說道:“既然是渤海國王女,那便一同賜座吧。”
“謝聖上隆恩。”貞惠公主行禮道謝,然後被引到座位上坐下。
一場小插曲過後,宴會繼續進行。
“宣秦王世子,渤海公主進殿!”胡公公再次喊道。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世子淵和公主一同走進了宮殿。世子淵穿著一身華麗的正服,顯得莊重肅穆;而公主則換上了吳國公主的服飾,看上去端莊秀麗,如果不特別說明,恐怕沒有人會察覺到她來自異國他鄉。
兩人的出現引起了現場的一陣騷動。大臣們紛紛麵露驚訝之色,因為大多數人從未踏足過渤海這個北方的苦寒之地。
“渤海公主?渤海那片土地貧瘠,百姓困苦,體態怎麽會有如此高挑修長?”有人疑惑地低聲問道。
“這真的是渤海公主嗎?”另一個人也不禁表示懷疑。
“聽說聖上破例允許公主從北湖入城,能夠享受這樣的特殊待遇,想必這位公主一定與眾不同吧?”還有人猜測道。
然而,無論眾人如何議論紛紛,公主始終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仿佛對周圍的嘈雜毫不在意。
當世子淵和公主一同走到大殿中央時,他們恭敬地跪地行禮:
“渤海公主貞孝拜見上國吳國皇帝。拜見吳國皇後!”公主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一絲淡淡的口音,但語氣卻堅定有力。
接著,世子淵也緊跟著說道:“孫兒立淵拜見皇祖父,拜見皇祖母!”
隨後,兩人一同跪伏在大殿中央,向吳國皇帝和皇後行大禮。整個場麵莊嚴肅穆,眾人的眼光也都被吸引,各府的王爺王妃也向他們二人投來溫柔欣喜的目光,尤其是秦王和昭陽郡主。但世子淵的兩位兄長除外。
此時的世子渙向著他對麵的世子渝使了個眼色,“不是說活不過今日上午麽?”
“昨日宮中眼線確實來報!確實蹊蹺!”
“是不是對我隱瞞了什麽?”
“沒有!”
兩人一直在交換著眼色,他們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雖然昨天公主在北湖見過皇後,也在壽昌宮見過聖上,也鬧了笑話,稱唿他為“老人家”,但是都過去了,現在的明遠宮之宴才是正式的見麵。
“起來吧!”皇帝威嚴地說道。
世子輕輕地扶起身旁的公主,動作溫柔而細膩。公主手搭在世子手臂上,緩緩起身。她的頭飾配飾衣服過於鮮豔奢華,穿在身上顯得格外沉重,仿佛將她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且,她昨夜還失血救世子,身體本就虛弱不堪,此刻更是難以承受這樣的重量。她努力想要站直身子,卻還是無法保持平衡。公主沒有站穩,一個踉蹌倒在世子身上,世子立馬緊緊的抱住,深情的望著,“沒事吧?我看你嘴唇表白,氣色差了些!”
公主抬起頭,眼神有些迷離,她輕輕搖了搖頭,試圖掩飾自己的不適。然而,她蒼白的臉色和微弱的氣息卻透露出她真實的狀況。世子不禁皺起眉頭。
“無礙,無礙!我......我隻是有些頭暈......可能是昨夜未休息好。”公主輕聲解釋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
世子聽了沒當一迴事,但也能理解。他心中的疑惑還沒消失,他和公主昨夜發生了什麽,為何同在壽昌宮,為何公主躺在他的一側,很多很多。。。
說罷,公主擺開世子手臂,端立在中央。
此時身旁的貞惠公主和公主叔父一下子就緊繃起來,因為他們不知道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更不知道公主為何會變得如此虛弱。
而躲在角落裏的李太醫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輕,他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世子和公主的一舉一動,生怕出了什麽意外。就在這時,秦王向他投來了一個詢問的眼神,他連忙輕輕地搖了搖頭,表示暫時沒有問題。
秦王收到這個信號後,便轉頭向對麵的燕王使了個動作。燕王立刻明白了秦王的意思,隨後轉身望向坐在自己旁邊的鴻臚寺卿。此刻的鴻臚寺卿也是一臉緊張,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身體不停地顫抖著。麵對眼前的局麵,他完全不知所措,隻顧著擦著他額頭的汗水。
燕王見狀,隻能站起身來,拱手說道:“渤海公主昨天才抵達南都,一路上舟車勞頓,還沒來得及休息。而且世子昨天遭遇危險,剛剛蘇醒不久,需要時間恢複。眼下這些禮節實在太過繁瑣,恐怕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因此,兒臣建議將流程簡化一些,以便盡快結束這場宴會。”
聖上對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但還是裝作若無其事地迴應道:“準奏!”於是,明遠宮之宴的進程加快了不少。
可是還是慢了一步,就在結束之時,公主突然一下暈倒在了大殿之上。身旁的世子淵迅速地將公主抱在懷裏,仔仔細細地觀察著公主的變化,手輕輕地撫摸著公主的額頭,確認體溫溫熱後,這才鬆了一口氣。但是他依舊不敢放鬆警惕,於是緊緊地抓住公主的手腕,卻發現她的脈搏非常微弱,這讓世子淵瞬間緊張起來,感覺大事不妙。
“太醫!太醫!快過來!”世子淵焦急地大喊道,聲音中充滿了慌張和恐懼,他真的很害怕會失去眼前的這位公主。雖然兩人相處的時間很短,但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之間似乎已經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感情苗芽。
百官們看到這個情況,也都紛紛站起身來,觀察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各府的人也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楚王看到這種情況,立刻意識到必須要控製局麵,於是他馬上命令禁軍將百官趕出了大殿。緊接著,他注意到角落裏的李太醫,便直接把他“拽”到公主身邊。楚王征戰多年,力氣自然比一般人大很多。
燕王此時也迅速反應過來,趕緊走到貞惠公主和公主叔父身邊,先穩定住他們的情緒。
齊王快步走到中央,神色凝重地大聲嗬斥道:“都安靜!慌什麽!”他一邊喝止著慌亂的宮女太監們,一邊冷靜地指揮著他們,安排著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宮女太監們聽到齊王的命令,逐漸鎮定下來,開始按照他的指示行動。
趙王則急忙走向殿後,迅速安撫著殿後的王府子弟們,該迴避的需要迴避。
與此同時,長公主和夏國公走到秦王身邊,與昭陽郡主一起安慰著秦王。殿內一片混亂,秦王坐在輪椅上,由於行動不便,無法穿過擁擠的人群去觀察公主的情況。
然而,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唯有世子渙和世子渝兩人顯得格外淡定。盡管他們表麵上表現出驚慌失措,但實際上內心卻異常平靜。無論是世子淵出事還是淵世子妃出事,對他們而言都是有利可圖的,他們可以借此機會大做文章。
聖上和皇後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心中焦慮萬分,迫不及待地走上前詢問:“李太醫,公主現在狀況如何?”李太醫神情嚴肅地迴答道:“陛下、娘娘稍安勿躁,待臣仔細診斷一下。”說完,他便專注地為公主進行診斷。
然而世子淵突然眼睛炫目,脖頸處血脈僨張,額頭冒出冷汗,緊接著癱倒在地上。此時公主躺在世子腿上,世子躺在在這大殿之上。
“除燕王秦王,太醫,其餘人立刻離開。”聖上大聲喊道!“老大,守住宮門不得讓閑雜人等進入。”
而後,世子和公主又躺在了壽昌宮的大床之上。
宮殿的正中央,一場盛大奢華的宴會即將拉開帷幕。身著華服的百官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太監們手捧托盤,在人群中靈活穿梭,將托盤中的珍饈美饌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桌上。這些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令人垂涎欲滴。緊接著,一群衣著光鮮亮麗的舞女們登場。她們在大殿內緩緩站立成一排,隨後伴隨著樂師們彈奏的旋律輕盈起舞。她們的舞姿優美動人,猶如仙女下凡一般,給這場盛宴增添了幾分喧鬧的氛圍。
“聖上駕到!!”門外太監高聲喊道。聲音猶如洪鍾一般,響徹整個宮殿內外。宮內原本嘈雜的環境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宮內百官宮女太監都動作整齊劃一,迅速而有序地站立在紅毯兩側,低頭垂目,雙手規矩地垂放在身側。聖上在胡公公小心翼翼的攙扶下,不緊不慢地走到殿內中央正上方。聖上坐穩之後,微微抬起雙手,向眾人示意宴會可以繼續進行。百官們這才敢陸陸續續地坐迴到自己的位置上,但每個人都顯得格外拘謹,聖上的登場讓殿內原本輕鬆愉悅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嚴肅了許多。
“皇後娘娘駕到!!”又是一聲高唿從門外傳來。伴隨著這聲高喊,隻見皇後娘娘體態端莊,步履輕盈地緩緩走進殿內。百官們再次起身,恭迎皇後娘娘的大駕。待皇後娘娘優雅地坐在聖上身旁後,眾人才又重新落座。
“皇後,淵兒和公主怎麽樣?”聖上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急切之意。
“迴稟聖上,他們都好著呢!這會兒正在殿外候著呢!”皇後娘娘麵帶微笑,輕聲迴答道。皇後的迴答讓聖上臉上的擔憂之色稍稍減輕了一些。
聽完之後,聖上又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胡公公,胡公公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聖上的意思。隨後,他提高嗓音,大聲喊道:“宣各王府進殿!”
隨著這聲唿喊,各王府的王爺、王妃、世子以及郡主們紛紛緩緩步入大殿。首先登場的是楚王及其王妃孫氏,緊接著是齊王與齊王妃周氏,然後是秦王、燕王和燕王妃張氏,接著是趙王和趙王妃汪氏,最後長公主和夏國公。他們依次走到殿內,向聖上和皇後行禮拜安。接著,楚王的世子渙和世子妃明氏、齊王的世子渝和世子妃盧氏,還有秦王的昭陽郡主也都跟隨著一同請安。然而,有些遺憾的是,燕王的平陽郡主因為身懷六甲,無法參加這次宴會。
按照宮廷中的規定,在對外的宴席上,各王府除了王爺和王妃之外,隻有長女和長子才有資格在正殿就座,其他子女則隻能坐在偏殿裏。而趙王府的長子和長女都尚未成年,因此也無法在殿內就座。
看著各府陸續就坐,聖上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中滿是欣慰之色。他希望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人丁興旺,和睦融洽。聖上仔細地審視著眼前的一切,這次盛宴不僅僅是將世子淵和渤海公主介紹給各府百官,更是要向天下宣告他們的存在!
“老四啊,朕記得折子裏提到公主的叔父也一同前來了吧?怎麽沒見他人影呢?”聖上目光移向燕王,疑惑地問道。
“迴父皇,公主的叔父確實來了,但此刻正在殿外等候,隻等您下旨宣召!”燕王恭敬地迴答道。
聖上微微點頭,表示滿意,隨後抬手示意身旁的胡公公。胡公公心領神會,立刻高聲喊道:“宣渤海使者進殿!”
隨著話音落下,殿門緩緩打開,隻見渤海公主的叔父身著華麗的渤海正服,昂首挺胸地走進大殿。他身後緊跟著一位容貌姣好、氣質出眾的女子——渤海公主的姐姐“貞惠”公主。
“渤海大內相元義拜見上國吳國皇帝,拜見吳國皇後,聖恩永世,福澤千秋!”公主叔父走到正央向著聖上皇後行叩拜禮!
“平身吧!”
貞惠公主也是一同跪拜一同起身,這個動作引起了聖上的注意。
“這位是?”聖上好奇的問道。
“這位是渤海王的長女-貞惠公主,是貞孝的長姐,未在此番出使名冊裏,來龍去脈兒臣宴後單獨呈奏。”一旁的燕王解釋道。
此時聖上皺了眉頭,停頓了一下。而楚王身後的世子渙和世子妃在交頭接耳,世子渙微側著向世子妃,世子妃明氏在他耳邊說著什麽。“去年冬北梁也出使渤海,商談結盟,渤海王將長女嫁與北梁太子為妃,渤海王後不允遂安排長女混入我使團躲避!”
聖上餘光看到了兩人交耳,遂問道“渙兒,明氏,如此重要場合,注意舉止!”
聽到聖上的斥責,世子渙和世子妃連忙起身,“孫兒未出閣時身邊來自渤海的婢女,跟孫兒述說過渤海的見聞,此番二位渤海貴客到來,孫兒自然是將所知告知世子以深了解。”世子妃慌忙中解釋道。世子渙附和道,“確實如此,孫兒未曾去過渤海,對渤海一無所知,幸得明氏告知,以免日後交流出錯。”
“罷了!”聖上擺了擺手說道。顯然這個解釋不能讓聖上滿意。而後世子渙和世子妃乖乖的就坐,身前的楚王給了一個嚴厲的眼神,二位低頭不再耳語。
接著,聖上又對貞惠公主說道:“既然是渤海國王女,那便一同賜座吧。”
“謝聖上隆恩。”貞惠公主行禮道謝,然後被引到座位上坐下。
一場小插曲過後,宴會繼續進行。
“宣秦王世子,渤海公主進殿!”胡公公再次喊道。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世子淵和公主一同走進了宮殿。世子淵穿著一身華麗的正服,顯得莊重肅穆;而公主則換上了吳國公主的服飾,看上去端莊秀麗,如果不特別說明,恐怕沒有人會察覺到她來自異國他鄉。
兩人的出現引起了現場的一陣騷動。大臣們紛紛麵露驚訝之色,因為大多數人從未踏足過渤海這個北方的苦寒之地。
“渤海公主?渤海那片土地貧瘠,百姓困苦,體態怎麽會有如此高挑修長?”有人疑惑地低聲問道。
“這真的是渤海公主嗎?”另一個人也不禁表示懷疑。
“聽說聖上破例允許公主從北湖入城,能夠享受這樣的特殊待遇,想必這位公主一定與眾不同吧?”還有人猜測道。
然而,無論眾人如何議論紛紛,公主始終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仿佛對周圍的嘈雜毫不在意。
當世子淵和公主一同走到大殿中央時,他們恭敬地跪地行禮:
“渤海公主貞孝拜見上國吳國皇帝。拜見吳國皇後!”公主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一絲淡淡的口音,但語氣卻堅定有力。
接著,世子淵也緊跟著說道:“孫兒立淵拜見皇祖父,拜見皇祖母!”
隨後,兩人一同跪伏在大殿中央,向吳國皇帝和皇後行大禮。整個場麵莊嚴肅穆,眾人的眼光也都被吸引,各府的王爺王妃也向他們二人投來溫柔欣喜的目光,尤其是秦王和昭陽郡主。但世子淵的兩位兄長除外。
此時的世子渙向著他對麵的世子渝使了個眼色,“不是說活不過今日上午麽?”
“昨日宮中眼線確實來報!確實蹊蹺!”
“是不是對我隱瞞了什麽?”
“沒有!”
兩人一直在交換著眼色,他們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雖然昨天公主在北湖見過皇後,也在壽昌宮見過聖上,也鬧了笑話,稱唿他為“老人家”,但是都過去了,現在的明遠宮之宴才是正式的見麵。
“起來吧!”皇帝威嚴地說道。
世子輕輕地扶起身旁的公主,動作溫柔而細膩。公主手搭在世子手臂上,緩緩起身。她的頭飾配飾衣服過於鮮豔奢華,穿在身上顯得格外沉重,仿佛將她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且,她昨夜還失血救世子,身體本就虛弱不堪,此刻更是難以承受這樣的重量。她努力想要站直身子,卻還是無法保持平衡。公主沒有站穩,一個踉蹌倒在世子身上,世子立馬緊緊的抱住,深情的望著,“沒事吧?我看你嘴唇表白,氣色差了些!”
公主抬起頭,眼神有些迷離,她輕輕搖了搖頭,試圖掩飾自己的不適。然而,她蒼白的臉色和微弱的氣息卻透露出她真實的狀況。世子不禁皺起眉頭。
“無礙,無礙!我......我隻是有些頭暈......可能是昨夜未休息好。”公主輕聲解釋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
世子聽了沒當一迴事,但也能理解。他心中的疑惑還沒消失,他和公主昨夜發生了什麽,為何同在壽昌宮,為何公主躺在他的一側,很多很多。。。
說罷,公主擺開世子手臂,端立在中央。
此時身旁的貞惠公主和公主叔父一下子就緊繃起來,因為他們不知道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更不知道公主為何會變得如此虛弱。
而躲在角落裏的李太醫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輕,他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世子和公主的一舉一動,生怕出了什麽意外。就在這時,秦王向他投來了一個詢問的眼神,他連忙輕輕地搖了搖頭,表示暫時沒有問題。
秦王收到這個信號後,便轉頭向對麵的燕王使了個動作。燕王立刻明白了秦王的意思,隨後轉身望向坐在自己旁邊的鴻臚寺卿。此刻的鴻臚寺卿也是一臉緊張,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身體不停地顫抖著。麵對眼前的局麵,他完全不知所措,隻顧著擦著他額頭的汗水。
燕王見狀,隻能站起身來,拱手說道:“渤海公主昨天才抵達南都,一路上舟車勞頓,還沒來得及休息。而且世子昨天遭遇危險,剛剛蘇醒不久,需要時間恢複。眼下這些禮節實在太過繁瑣,恐怕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因此,兒臣建議將流程簡化一些,以便盡快結束這場宴會。”
聖上對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但還是裝作若無其事地迴應道:“準奏!”於是,明遠宮之宴的進程加快了不少。
可是還是慢了一步,就在結束之時,公主突然一下暈倒在了大殿之上。身旁的世子淵迅速地將公主抱在懷裏,仔仔細細地觀察著公主的變化,手輕輕地撫摸著公主的額頭,確認體溫溫熱後,這才鬆了一口氣。但是他依舊不敢放鬆警惕,於是緊緊地抓住公主的手腕,卻發現她的脈搏非常微弱,這讓世子淵瞬間緊張起來,感覺大事不妙。
“太醫!太醫!快過來!”世子淵焦急地大喊道,聲音中充滿了慌張和恐懼,他真的很害怕會失去眼前的這位公主。雖然兩人相處的時間很短,但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之間似乎已經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感情苗芽。
百官們看到這個情況,也都紛紛站起身來,觀察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各府的人也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楚王看到這種情況,立刻意識到必須要控製局麵,於是他馬上命令禁軍將百官趕出了大殿。緊接著,他注意到角落裏的李太醫,便直接把他“拽”到公主身邊。楚王征戰多年,力氣自然比一般人大很多。
燕王此時也迅速反應過來,趕緊走到貞惠公主和公主叔父身邊,先穩定住他們的情緒。
齊王快步走到中央,神色凝重地大聲嗬斥道:“都安靜!慌什麽!”他一邊喝止著慌亂的宮女太監們,一邊冷靜地指揮著他們,安排著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宮女太監們聽到齊王的命令,逐漸鎮定下來,開始按照他的指示行動。
趙王則急忙走向殿後,迅速安撫著殿後的王府子弟們,該迴避的需要迴避。
與此同時,長公主和夏國公走到秦王身邊,與昭陽郡主一起安慰著秦王。殿內一片混亂,秦王坐在輪椅上,由於行動不便,無法穿過擁擠的人群去觀察公主的情況。
然而,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唯有世子渙和世子渝兩人顯得格外淡定。盡管他們表麵上表現出驚慌失措,但實際上內心卻異常平靜。無論是世子淵出事還是淵世子妃出事,對他們而言都是有利可圖的,他們可以借此機會大做文章。
聖上和皇後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心中焦慮萬分,迫不及待地走上前詢問:“李太醫,公主現在狀況如何?”李太醫神情嚴肅地迴答道:“陛下、娘娘稍安勿躁,待臣仔細診斷一下。”說完,他便專注地為公主進行診斷。
然而世子淵突然眼睛炫目,脖頸處血脈僨張,額頭冒出冷汗,緊接著癱倒在地上。此時公主躺在世子腿上,世子躺在在這大殿之上。
“除燕王秦王,太醫,其餘人立刻離開。”聖上大聲喊道!“老大,守住宮門不得讓閑雜人等進入。”
而後,世子和公主又躺在了壽昌宮的大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