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潤陽十五年五月,春光明媚,風和日麗。吳都城南的江寧府城郊外,有一座巍峨聳立的牛首山。山腳下的景明客棧熱鬧非凡,南來北往的商賈旅人在此休息飲食。
山間有個姑娘挑著擔子,裝了兩籮筐菜往著客棧走去,身後還跟著一個男孩,從相貌上判斷,明顯是她的弟弟。姑娘名叫翠翠,男孩名叫鬆兒。
這次送菜很是順利,沒過一會兒便往迴走著。二人慢悠悠的走著,不一會兒就走到了牛首山山裏慈雲寺門口。
“姐,我聽說這個寺廟裏麵求簽問卦非常靈驗呢!要不我們進去試試看,算一算你什麽時候能夠給我帶迴一個姐夫來啊?”鬆兒一邊說著,一邊把肩上挑著的擔子換了個位置,然後將頭湊近姐姐,期待地等著她的迴應。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一隻手掌突然落在了他的頭上。
“你是不是三天不挨打就渾身難受啊?”翠兒的臉上滿是怒氣衝衝的表情。
“村裏跟你一樣大的女孩子好多都已經有孩子了,我這也是替咱爹娘著急呀!”鬆兒一邊小步快跑著,一邊用手臂護住自己的腦袋,試圖擋住姐姐那輕柔卻又充滿威懾力的拍打。
突然之間,鬆兒完全沒注意到前方有什麽東西擋路,便一頭撞了上去,這一下撞得他頭暈目眩,差點摔倒在地。等他緩過神來定睛一看,才發現麵前站著一個滿臉兇相、眼神兇悍的男人!男人惡狠狠地盯著鬆兒,那模樣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一般,嚇得鬆兒連連後退,結果一不小心又碰到了身後的石頭,眼看著就要摔倒在地。好在跟上來的翠翠及時扶住了他,這才避免了一場意外發生。
此時的鬆兒終於迴過神來,當他看到眼前站著的十幾個手持刀槍棍棒虎視眈眈盯著自己和翠翠的人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恐懼之情。他顫抖著聲音說道:“各位大爺,剛才是我冒失了,不小心衝撞了各位,請你們大人有大量,原諒我吧……”
鬆兒說話的時候戰戰兢兢的,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而一旁的翠翠則緊緊地抱住弟弟,一邊警惕地注視著這群人,一邊悄悄地向後挪動腳步。她越看越覺得這些人眼熟,突然想起來,這不就是之前客棧裏遇到的那群人嗎?想到這裏,翠翠的心裏不由得更加緊張起來,她緊緊地摟住鬆兒,身子不斷往後退縮,甚至連眼睛都不敢正視對方一眼。
就在這時,對麵走出一個領頭的男人,隻見他肩扛著大刀,一步一晃地朝鬆兒和翠翠走來。“哎喲,這不巧了麽,我當是誰呢,這不是剛才給客棧送菜的小姑娘麽。”說罷一群人嘻嘻哈哈起來,笑聲裏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大哥,這姑娘長得挺水靈,要不咱們抓迴去給寨主做壓寨夫人吧?”
領頭的男人順著說話聲瞅了一眼,然後又轉過頭來細細打量了一番,“嗯,不錯不錯,這主意真不錯!”想著送給寨主肯定能得到不少賞賜,男人立即大手一揮。
“弟兄們,把這小姑娘給我抓起來!”
“你們敢!”眾人聽見後麵傳來一聲怒喝,齊刷刷的迴頭望去看看是誰這麽大膽,敢壞他們的好事。此時,翠翠的眼神也緊張的望向前方,心裏想著現在會不會有人來救她,畢竟遇到這麽多兇神惡煞之人,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眼前出現一位少年,也就是我們的主人公-立淵,他用手撥開人群走到領頭男人麵前。
“唔,原以為來者是何英雄人物,不想卻是個邋遢乞丐。”男人繞著少年,上下打量,“就你這小身板,怕是還沒我的大刀重,還不趕緊滾開,莫要妨礙本大爺辦事!”
“你可知道此處是何地?慈雲寺,佛祖清修之所,難道你就不怕遭天譴嗎!”少年直視男人,眼神毫無退縮之意。
“本大爺才不管什麽神佛,休要耽誤我辦事!”男人指著少年的腦袋罵道,說完便伸手將少年推開數米遠。“來人!”男人揮手示意手下綁人,此時人群中走出兩人,手中拿著繩索。
“且慢!”少年迅速奔上前,張開雙臂,護在翠翠和鬆兒身前,邊退邊與眼前拿著繩索的兩人對峙。“你們還有沒有王法!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你們竟敢強搶民女!在京畿之地犯法,按吳律可是要從重處罰的!”翠翠看著眼前的少年,滿臉欽佩,因為除了爹娘,從未有人如此護著她。雖然少年一身邋遢,又髒又臭,頭發也散開著,還散發著一股異味。
此時此刻,領頭的男人已耐性全無,上前一把攥住少年衣領,提拉著扭轉起來,少年唿吸愈發困難,麵色漲紅,不斷拍打男人手臂腦袋。
翠翠和鬆兒見狀,趕忙上前製止,一個抱住男人身子,一個咬男人胳膊。
“啊!”男人劇痛難忍,腰一挺,胳膊一甩,三人一同飛了出去,摔倒在地。
“姑娘,你可還好?”少年雖渾身疼痛,仍主動扶起身旁的翠翠。翠翠疼得用手護住腰,表情痛苦萬分。
“還愣著作甚,動手!”眾人迴過神來,手持兵器向三人撲去。男人舉起手中大刀,明晃晃地劈砍過來。大刀未落之際,一顆石子急速飛來,重重砸在男人麵門上,男人順勢向後倒飛出去,摔倒在地。男人撐起身子望去,隻見一名提劍、著黑衣、戴麵具的女子從寺中走了出來。
眾人見他們的大哥倒在地上,滿臉鮮血,迅速圍攏過來。身旁的小弟慌忙問道:“大哥,你可安好?”言罷,男人被扶了起來。
女子一個箭步飛躍落在少年和翠翠身前,接著拿起劍橫在身前,“可曾受傷?”女子開口說道。
少年看著眼前的女子,觀其身影聽其語氣,再望著腰間的令牌,原來是自己兒時的玩伴-黃東。“東姐姐,你終於來了,著實嚇到我了!”少年一把從身後抱住了女子,腦袋緊貼在她的後背。
男人雖滿臉是血,卻仍踉踉蹌蹌地走了過來,站在麵前行禮。“原來是秦王府的人,多有冒犯。”
眾人一臉驚愕,眼前的小乞丐竟然是秦王府的人,雖不知具體身份,但他們也嚇得瑟瑟發抖,畢竟秦王府的人世上無人敢惹,如今惹了,怕是有大麻煩,甚者人頭落地。
此時氣氛異常緊張,眾人間有人嚇得尿了褲子。“罷了罷了,我們也未傷你分毫,隻是些皮外傷,無妨,你們走吧!”翠翠揮手示意讓他們走。
“真的沒事?”女子側著臉問道。
“既然這位姑娘說沒事,那你們就走吧!”少年收起胳膊,轉身望著翠翠。
眾人聽到此話,怕會反悔,趕緊跑散了。少年再轉身,一溜煙全跑了。
鬆兒挑起擔子,走到姐姐跟前,“姐,今天這位大哥幫了我們,要不我們把這酒送他吧!”
“哦,對”翠翠接過話,彎下腰端起酒壺遞給少年,“英雄,謝謝你的舍命相救,這酒送給你吧!”
“我哪有,全是我家東姐姐的功勞。”少年打趣說道,然後又接過酒,“我好久沒嚐過酒了,嗯,不錯,上好的杏兒春。”說著喝了起來。嚐過一口之後,說道,“你們住哪兒啊,我讓東姐姐送你迴家。”
“不必了,我們就住山腳下不遠的劉家村,沒幾步路就到了。”翠翠趕緊解釋道,因為他也不想這麽麻煩人家,畢竟是秦王府的人,她也聽村民說過秦王府的事。
“那好吧,那你們一路順風。”說罷,少年便與翠翠揮手道別。待到目送翠翠等人漸行漸遠直至完全消失在下山的道路盡頭之後,少年才轉身跟隨著他的東姐姐一同走進了寺廟。
東姐姐在前方帶路,少年則不緊不慢地跟在其身後。寺廟內異常寧靜,幾乎沒有什麽香客前來上香祈福,唯有陣陣誦經聲從遠處傳來,想來應是寺中的和尚正在虔誠禮佛。
“東姐姐,父王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我聽聞父王不慎傷到了腿腳,不知是否有大礙呢?”少年忍不住開口問道。
然而,女子聽聞此言卻突然停下腳步,稍稍沉默片刻後,方才從嘴角輕輕吐出幾個字:“王爺吩咐過,此事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句。”
很明顯,少年若想繼續追問下去,必須另尋他法。於是乎,少年開始在一旁喋喋不休地央求道:“好姐姐,你就行行好,告訴我唄……”隻是,無論少年如何軟磨硬泡,這位東姐姐始終閉口不言。
“馬上就能見到父王了,我自己問!”少年在後麵做著鬼臉,見好姐姐什麽話也沒有,便失去了耐心,也沒做過多糾纏,說著喝完最後一口杏兒春,便將酒瓶往旁邊的草叢一扔。
說話間來到了殿前,
“王爺,少主已帶到!”好姐姐上前作揖,少年躲在身後,似乎還有點緊張,畢竟已經好幾年沒和父親見麵,在那段時光裏,陪伴自己的除了藏經閣裏浩如煙海的書籍,也就是這寺廟裏的和尚。當然除了讀書的枯燥和內心裏的孤獨,也有絲絲溫暖,因為每個月十五,最疼他的親姐姐—昭陽郡主會帶著他的玩伴以及他的東姐姐陪他玩,每次都會帶來很多東西,最讓他喜歡的是父親某次出征之前親手做的木劍。後來隨著時間的流轉,玩伴入了私塾後又進了天印書院,東姐姐也留在王府裏生活。
那殘存的印象也是停留在王爺為數不多的幾次探訪,每次探訪最多一炷香的時間,除了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也沒其他的,無非是交代方丈督促他的學業。說來也巧,每次探訪,少年他不是看書累了休息,就是病了躺在床榻上,殘存的印象就是眼睛微微睜開那模模糊糊的臉龐。
\"退下吧!\" 一道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從旁邊的柱子後麵傳來。東姐姐聞聲,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後悄然退出了房間。
此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推著一輛輪椅緩緩出現。輪椅上坐著一位神情威嚴的王爺,他的身影在少年的眼中逐漸清晰起來。
\"管叔,你也退下吧,我和淵兒有很多話要說。\" 王爺微微側過頭,向著身後的管家說道。管家點了點頭,推動輪椅來到大殿的中央,然後從旁邊的側門離開了大殿。
\"淵兒,過來,讓父親好好看看你。\" 王爺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充滿了慈愛與期待,同時揮動著右手示意他靠近一些。少年的心跳陡然加快,緊張得不知所措,但還是低著頭走到了王爺身邊,並蹲下身子。或許是出於本能反應,此刻他的腦海中一片茫然,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
\"怎麽穿成這樣?頭發亂糟糟的,臉上也髒兮兮的?\" 王爺低頭看著少年,輕柔地將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王爺凝視著眼前這個略顯稚嫩的少年,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他想起五年前,自己的淵兒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娃娃,如今卻已長成了半大不小的模樣。時間過得真快啊!
“清晨從江北渡船到了風鈴渡,剛下船就遇到了一夥流民,他們一窩蜂的朝我湧來。”
“然後你就把衣服當了?”王爺一臉輕鬆的望著少年,帶著微微的笑意。
“看他們骨肉嶙峋,衣服破破爛爛的,臉上透露著可憐,還有邊上的孩童哇哇直哭,我於心不忍,於是乎就把衣服換了些銀兩給了他們。”
“淵兒,有憐憫之心,對窮苦百姓施以仁義,為父甚是喜悅,但也別被表麵所欺騙。”王爺說到這,輕聲的笑了起來,笑聲中透露出一種曆經滄桑後的睿智和深沉。
說罷,一位身姿婀娜、麵容姣好的女子從王爺一側輕盈地走了過來,手中捧著在上午被當掉的衣服。她的目光溫柔如水,靜靜地注視著王爺和少年。
“姐姐!”少年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笑意,開心地起身迎了上去。少年對姐姐的喜愛溢於言表,因為在那些曾經孤獨的時光裏,姐姐一直陪伴在他身旁。
“舅舅,舅舅!”女子身後傳來兩聲稚嫩的唿喊聲。緊接著,兩個小孩子手拉著手,一高一矮,奔跑著朝這邊過來。矮點的小孩子顯然還沒有學會如何穩定地行走,更別提奔跑了,這不,一個不小心就摔倒在地。
少年循聲望去,見到小外甥摔倒了,立刻快步上前,動作輕快地將他扶了起來。他關切地詢問是否受傷,並輕輕拍去小外甥身上的塵土,眼神中充滿了關愛之情。
“沒事吧,昊兒,走路慢點哦!”少年輕輕地拍打著衣服上的灰塵,說話間大點的孩子立馬抱緊了少年。“哎呦,我的晨兒怎麽力氣這麽大了”,少年轉過身一把摟在了懷裏。
“舅舅,給你糖吃!”嫩嫩的小手遞過去一顆糖。
“舅舅不吃,給弟弟吃,好不好!”少年摸著小腦袋。
“晨兒啊,把嘴裏這點吃完後,今天可不許再吃啦!不然牙齒就要掉光咯!”女子轉過身來,對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小家夥溫柔地說道。隻見孩子聽話地張開小嘴,果然如女子所說,嘴裏的牙齒已經所剩無幾,但他還是露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好的,娘親,晨兒記住了!”
接著女子又微笑著對孩子們說:“你們倆去後院好好玩一玩哦!”得到指示後的兩個小家夥便慢悠悠地朝著後院走去。
“已經有整整五年沒有見麵了呀,晨兒都長這麽大了。我還記得當年我離開這兒的時候,昊兒甚至都還沒有降生呢……”女子感慨萬分地說道。
“確實如此啊!這五年來發生了太多事情,連我的淵兒都已在不知不覺間成長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嘍!”說到這裏,女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輕柔地撫摸著少年英俊的麵龐。而少年則緊緊抱住了女子,仿佛想將這些年缺失的溫暖全部彌補迴來。女子感受到了少年的熱情,她的手也輕輕地拍打著少年寬闊的後背,給予他無言的安慰和支持。
“沁兒,現在趕迴王府恐怕時間來不及了,要不就在這裏給淵兒接風洗塵吧!”
“好的,父親!我這就去安排!”女子隨後走出大殿,步伐輕盈而堅定。
五月的天氣變幻無常,如同孩子的臉一般,說變就變。白天還陽光明媚、熱氣騰騰,到了傍晚時分,卻突然下起了綿綿細雨。微風拂過,寺內的草木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什麽秘密。天空中不時傳來陣陣雷電聲,給整個寺廟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
此時此刻,屋內的下人們正忙碌不堪。他們點起燈火,將房間裝點得溫馨而華麗;仔細清掃每一個角落,確保環境整潔宜人;端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全力以赴地為即將到來的接風宴做準備。
“管叔,寺裏的僧眾是否已經安排妥當?”王爺的聲音低沉而威嚴,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勢。
“王爺放心,一切早已安排就緒。所有的僧人都被安置在殿後就餐,並且已經得到叮囑,結束後會在殿後誦經修行,絕對不會影響到給少主接風設宴。”管家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嗯,那圓鑒方丈呢?”
“上午我們便已邀請圓鑒方丈。方丈得知少主今日歸來,甚是歡喜,甚至提前三日結束閉關,特意前來與少主相見。”管家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喜悅。
聽到這裏,王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圓鑒方丈乃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少年幼年開始便在寺內生活,受其教誨與點撥,甚至收其為關門弟子,他的出席無疑會為這場接風宴增色不少。
說話間,少年走了進來,隻見他在沐浴更衣之後,仿佛脫胎換骨一般,顯得英俊瀟灑、氣度不凡。就在這時,殿後傳來一聲輕微的咳嗽聲,眾人紛紛轉頭看去,隻見方丈拄著禪杖,緩緩地走進大家的視野之中。與方丈一同進來的,還有另外一位和尚。
“師傅!”少年穿過人群,徑直朝著方丈走了過去。“都怪弟子不孝,晌午時分來到此地,竟然忘記前往您那裏報個平安!”少年攙扶著方丈,滿臉都是愧疚之意。
“無妨,無妨,隻要你能平平安安地迴來,為師就放心了!”方丈輕輕地拍了拍少年的手,示意他不必太過自責。
“圓智師叔,您的腦袋怎麽了?為何還纏上了紗布?”少年轉過頭,疑惑地看著站在方丈旁的和尚。
“今日上午誦經結束後,我便在殿前的花園裏修剪花枝,卻不知被哪個沒長眼的亂丟酒瓶,結果就成這樣了……”聽完這番話,少年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尷尬。若是讓師叔知道那個亂丟酒瓶的人就是自己,恐怕少不得要挨上一頓訓斥。而站在角落裏的東姐姐,此時也不禁用手捂住嘴巴,試圖掩飾住那即將脫口而出的笑聲。
“諸位請坐吧!”王爺微笑著向眾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所有人坐下。管家也心領神會地向所有仆人侍衛揮揮手,示意他們退到殿外守候。於是乎,眾人紛紛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坐下。
此時此刻,屋外的雨依然在下個不停,仿佛永遠也不會停歇一般;風也依舊在猛烈地吹著,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雷電更是時不時地在天空中劃過,閃耀出耀眼的光芒。然而,與屋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屋內卻是一片熱鬧非凡、觥籌交錯的景象。人們歡聲笑語,為少年的到來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突然在屋頂上一閃而過。門外的侍衛們立刻警覺起來,紛紛拔出手中的刀,仰頭觀察著屋頂上方的動靜。緊接著,一隻黑貓從屋頂上輕盈地跳了下來,發出一聲“喵~~”的叫聲。這隻黑貓落在一旁的長廊上,伸出舌頭舔舐著身上濕漉漉的毛發,然後迅速跳躍著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侍衛們都以為剛才的黑影隻是一隻普通的夜貓,便鬆了一口氣,將刀重新插迴刀鞘裏。畢竟,這樣的情況在寺廟中並不罕見。
“王爺,聽屋外的雨聲,恐怕一時半會兒還停不下來呢。今晚隻好委屈您在寒寺裏將就一下了。”方丈攥著手中的佛串,身體微微傾向身旁的王爺,輕聲說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歉意,但更多的還是對王爺的關心和尊重。王爺微微一笑,表示並不在意,反而感謝方丈的熱情款待。
“那……”王爺話尚未說完,隻聽“砰”地一聲巨響,房門猛地被狂風掀開,直吹得眾人衣袖翻飛、遮麵不及。屋外狂風唿嘯,卷起屋內兩側的裝飾,如斷翅之鳥般四處散落。而那立於柱旁的紅燭,則隨狂風搖晃不停,仿佛隨時都可能熄滅。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如鬼魅般隨風闖入屋內。隻見那黑影手持一柄閃爍著寒光的利劍,氣勢洶洶地直奔坐在正中央的王爺而去。一旁的管家率先迴過神來,扯著嗓子大喊:“有刺客啊!”
王爺也如夢初醒,順手抓起麵前的桌沿用力往外掀去。桌上的酒菜杯盞頓時傾瀉而出,散落滿地。眾人驚慌失色,紛紛退避至一旁,並尋找身邊可供藏身之處。那張桌子猶如脫韁野馬般朝刺客疾馳而去,刺客卻敏捷地一個閃身,讓桌子擦身而過,重重地砸向他身後的柱子,瞬間碎成一地殘渣。
待桌子落地後,刺客雙腳一蹬,手中利劍再次直直地朝王爺飛射而去。與此同時,屋外的侍衛終於迴過神來,一窩蜂地湧向屋內。
“東姐姐,快帶姐姐和孩子們速往後殿撤退,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少年轉頭對身旁護著自己的東姐姐焦急地喊道。
“少主,那你小心為妙,待我安頓好,便來護你”,東姐姐遵從少爺的安排,帶著公主母子三人離開了屋內。此時按道理應該衝上去與刺客周旋,但是此刻卻緊緊的待在少年身邊,因為他知道他的一身本事全是王爺安排江湖上最好的劍客所授,他一生的使命就是守護少主的安危,聽從少主的安排,他現在的所作所為全是王爺的授意。
王爺腿腳不便,隻能坐在輪椅上,隻見那劍如疾風般朝王爺刺來!王爺卻臨危不亂,輕巧地轉動輪椅,巧妙地避開了這致命一擊。
刺客見狀,立即轉身,右手揮動著利劍,再次向王爺猛刺過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少年從角落裏閃身而出。他身手敏捷,趁著刺客正準備發力的瞬間,從背後緊緊抱住了刺客。
隨著越來越多的侍衛湧入,刺客眼見形勢不妙,急於擺脫困境,完成這次刺殺任務。在與少年的糾纏中,少年突然摸到了一個軟綿綿的東西,不禁一愣。但僅僅一秒鍾後,他的臉就漲得通紅。
刺客此時也是一臉茫然,自己一個弱女子竟然會被這個可惡的家夥占了便宜!她使出全身力氣掙脫束縛,少年也被這股力量猛地撞到後麵的柱子上。
此時,兩名侍衛手持利刃朝刺客猛撲而來。刺客敏捷地側身一閃,躲開了攻擊,但侍衛們的刀卻砍在了地上。緊接著,刺客迅速出腳,狠狠地踹向兩名侍衛,將他們踢飛出去。然而,更多的侍衛立刻衝了過來,刺客被迫一步步後退,最終背靠在一根柱子旁邊。
她緊緊地架住少年,大聲威脅道:“誰敢再往前一步,我就殺了他!”侍衛們看到少主被挾持,頓時亂了陣腳,彼此麵麵相覷,猶豫不決,不知如何下手。刺客一手揪緊少主的衣領,慢慢地朝著大門退去,另一隻手緊握利劍,警惕地防範著可能的偷襲。此刻,她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緊張,手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此時,她已經被重重包圍,無論是屋內還是屋外,都布滿了手持鋒利武器的侍衛。麵對如此嚴密的防線,刺客知道自己已經插翅難逃。她的心跳愈發急促,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脫身。
“壯士稍安勿躁,放了我兒,本王保你安全離去!”侍衛們散開一個缺口,王爺坐著輪椅進入包圍。刺客此時萬沒料到他挾持的竟是秦王之子。
“姑娘別怕,我父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定不會食言,放了我吧!”
“你這賊子,我原以為王侯家的子弟皆是豪傑,不想竟有你這等貪生怕死之輩”
現場氣氛異常緊張,侍衛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王爺此時示意侍衛們讓開一條生路,刺客挾持著少年緩緩後退,此時一隻黑貓突然衝了進來,刺客一時走神。就在這時,東姐姐也已安排好公主和孩子們,她看準時機,拔劍飛身朝著刺客的肩膀刺去,劍刃穩穩地刺入刺客的肩膀,鮮血瞬間湧出,刺客鬆開右手,折斷劍身。東姐姐在空中轉了一圈,穩穩落地,起身正欲抓住刺客,此時的刺客也顧不上流血的傷口,拔出肩上的斷刃朝東姐姐擲去,東姐姐側身一閃躲開了。
少年被甩至一旁,身旁侍衛迅速上前,將其緊緊護住,暫保無虞。此時,刺客從懷中掏出暗器,朝地上一擲,屋內頓時濃煙滾滾。刺客趁勢欲奪路而逃,東姐姐於煙霧中扯住其腰間衣物,刺客揮手打落其手,猛踏地麵,飛身而去,消失於煙霧之中。
煙霧漸散,東姐姐正欲追趕,身後傳來話語:“當務之急,乃世子安危,餘事交與管叔即可!”王爺恐再生變故,遂喚住東姐姐,同時吩咐管家帶人出寺搜尋受傷刺客,務必生擒。
“遵命!”東姐姐轉身之際,見一令牌,尋思應是打鬥時自刺客腰間掉落,遂彎腰拾起,上前遞與王爺。
王爺接過令牌,正反端詳。少年見有刺客之物,便推開侍衛,趨前。王爺順手將令牌轉交少年,少年接過,細細查看是否與先前所見相同。
“父親,我看此枚令牌的文案樣式,以及點綴的刺繡手法,疑似出自明夏的四殺堂。”
四殺堂始源明夏錦都,由明夏皇室暗中創立,其堂眾數近千人,分堂更是遍布天下,以暗中刺殺各國王侯將相而出名。
“全部退下吧!”王爺聽到四殺堂這三個字,便讓現場侍衛們退到屋外,其他人也迴房休息,屋內隻剩下三人,王爺,少年和方丈。
“我之前路過潯州探訪世安表哥時聽他說過,他說前任潯州守將就是被四殺堂刺殺,朝廷怕引起恐慌便封鎖此事,其現場遺落的令牌現在就在潯州府庫之中,跟此枚令牌一模一樣。”少年將知曉的全部說出。
“四殺堂!又是四殺堂!”王爺輕輕地念叨著。此時夜已深,雨也逐漸停了,屋外傳來陣陣蛙鳴。
“父親,為何說又呢?”少年好奇問道。
“十幾年前,某次班師途中,途徑此地,本欲探望於你,豈料剛入寺內便遭伏。那些刺客皆著黑衣,戴麵具,持利刃將我圍困。彼時還未腿腳不便,他們也絕非我之敵手,盡被我擊殺,然唯獨有一人身手不凡,幾十迴合難分勝負。未幾,你管叔見我久未歸,遂率一隊兵馬上山。那刺客見勢不妙,便從衣袖掏出暗器擲於地,生濃煙後於山中逃竄隱匿。後收拾現場,見一刺客腰間掛有一枚令牌,與此枚一般無二。”王爺說到這兒,忽然停頓了,想著接下來發生的事,莫名傷感了些。
“我與王爺乃至交,世子那是你尚小且體弱多病,不便隨王爺四處征戰,遂將你托於我照看。而我將你安置在聆音閣內,那聆音閣築於山中最深處,乃列位方丈閉關修行之所,平素無人攪擾。孰料那刺客竟能尋得此處,當王爺至時,那刺客早已逃遁,你亦被喂食斷魂草,昏迷不醒。”方丈此時雙眼已然濕潤,加之今日又逢刺殺,恐換作他人思之亦甚為惶恐。
“此事驚動了你皇祖父,次日便安排宮內禦醫前來救治,慶幸的是當時的張太醫用失傳多年的魑魅針法才勉強保住了你的性命。”王爺說到這裏,神色凝重,滿臉愧疚,恨自己未能擒獲刺客。魑魅針法甚是詭異,施針之後令人血脈賁張,全身熾熱,而後全身疼痛,大聲唿叫之後便迅速恢複如常,如此反複兩個時辰。常人難以忍受,何況是自己的兒子呢?
“雖然你多日之後醒來,但斷魂草之毒仍然殘存在體內,張太醫一時找不到根除之法,便隻能每十日施針延續壽命。然而魑魅針法極為繁複,費心勞神,數月之後張太醫便倒下了,離逝前將此針法傳授於我,由我施行。”方丈此時已老淚縱橫,世子被方丈照料多年,早已超出了師徒情誼。
“再後來偶然間我在藏經閣裏發現一本經書,對此針法有詳盡的描述,便以此改善施針過程,再接著教會你自行施針,但並非長久之計。書中記載,若想完全根除,需極北之泉,極南之龜,極西之草,極東之花,此四極常人難以獲得。”方丈說到這裏,神色比之前輕鬆了些許。
“如今除了極東之花,其他三極父親早已備好!”王爺此時也露出愉悅。
“那東花呢?”少年心中飄出一絲疑惑。
“去年冬天你四叔率團出使渤海,算算日子,不出幾日也應當返迴南都了。”王爺解釋道。
“那跟東花又有何關聯?”
“東花世間罕有,百年間不過盛開一次,況且這花一直是渤海皇室所有,野外難覓蹤跡,此次拜訪渤海,除了商談國政,便就是這花,你叔春天迴信,渤海皇室同意贈與此花,但是。。。”王爺說到這停頓了一下。
“如此說來,這花不能平白無故的贈與我吳國吧!”
“那是當然,所以本王同意你和渤海公主的婚事,畢竟再過幾個月你就弱冠了,也該有個家啦”
聽到這裏,少年一臉驚訝,不知所措,他在外遊曆五年,早已喜歡上逍遙灑脫、自由自在的日子,突然要成家立業,這輩子怕是都不會輕鬆了。
“父王,兒臣與您見麵的日子本就不多,尚且需要了解,更何況這個素未謀麵的渤海公主呢!”少年這話顯然是不太接受這樁婚事的,平白無故多個未婚妻,連名字都叫不上,這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所以啊,這渤海王同意公主跟隨你四叔一同返迴南都,為這事你四叔可沒少費口舌啊!”王爺看著眼前的少年,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一同進京!父王,兒臣沒聽錯吧!”少年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的父親。
“沒錯,明年二月,你的弱冠之禮和新婚之禮一起舉行,距今還有幾個月,也足夠你們了解彼此了。”王爺輕輕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然後緩緩說道。
聽到這裏,王爺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疲倦不堪,於是便推動著輪椅,朝著後方慢慢走去。方丈見狀,對著少年行了個禮,也轉身離開了房間,隻留下少年一個人呆立在原地,心中一片淩亂。
山間有個姑娘挑著擔子,裝了兩籮筐菜往著客棧走去,身後還跟著一個男孩,從相貌上判斷,明顯是她的弟弟。姑娘名叫翠翠,男孩名叫鬆兒。
這次送菜很是順利,沒過一會兒便往迴走著。二人慢悠悠的走著,不一會兒就走到了牛首山山裏慈雲寺門口。
“姐,我聽說這個寺廟裏麵求簽問卦非常靈驗呢!要不我們進去試試看,算一算你什麽時候能夠給我帶迴一個姐夫來啊?”鬆兒一邊說著,一邊把肩上挑著的擔子換了個位置,然後將頭湊近姐姐,期待地等著她的迴應。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一隻手掌突然落在了他的頭上。
“你是不是三天不挨打就渾身難受啊?”翠兒的臉上滿是怒氣衝衝的表情。
“村裏跟你一樣大的女孩子好多都已經有孩子了,我這也是替咱爹娘著急呀!”鬆兒一邊小步快跑著,一邊用手臂護住自己的腦袋,試圖擋住姐姐那輕柔卻又充滿威懾力的拍打。
突然之間,鬆兒完全沒注意到前方有什麽東西擋路,便一頭撞了上去,這一下撞得他頭暈目眩,差點摔倒在地。等他緩過神來定睛一看,才發現麵前站著一個滿臉兇相、眼神兇悍的男人!男人惡狠狠地盯著鬆兒,那模樣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一般,嚇得鬆兒連連後退,結果一不小心又碰到了身後的石頭,眼看著就要摔倒在地。好在跟上來的翠翠及時扶住了他,這才避免了一場意外發生。
此時的鬆兒終於迴過神來,當他看到眼前站著的十幾個手持刀槍棍棒虎視眈眈盯著自己和翠翠的人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恐懼之情。他顫抖著聲音說道:“各位大爺,剛才是我冒失了,不小心衝撞了各位,請你們大人有大量,原諒我吧……”
鬆兒說話的時候戰戰兢兢的,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而一旁的翠翠則緊緊地抱住弟弟,一邊警惕地注視著這群人,一邊悄悄地向後挪動腳步。她越看越覺得這些人眼熟,突然想起來,這不就是之前客棧裏遇到的那群人嗎?想到這裏,翠翠的心裏不由得更加緊張起來,她緊緊地摟住鬆兒,身子不斷往後退縮,甚至連眼睛都不敢正視對方一眼。
就在這時,對麵走出一個領頭的男人,隻見他肩扛著大刀,一步一晃地朝鬆兒和翠翠走來。“哎喲,這不巧了麽,我當是誰呢,這不是剛才給客棧送菜的小姑娘麽。”說罷一群人嘻嘻哈哈起來,笑聲裏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大哥,這姑娘長得挺水靈,要不咱們抓迴去給寨主做壓寨夫人吧?”
領頭的男人順著說話聲瞅了一眼,然後又轉過頭來細細打量了一番,“嗯,不錯不錯,這主意真不錯!”想著送給寨主肯定能得到不少賞賜,男人立即大手一揮。
“弟兄們,把這小姑娘給我抓起來!”
“你們敢!”眾人聽見後麵傳來一聲怒喝,齊刷刷的迴頭望去看看是誰這麽大膽,敢壞他們的好事。此時,翠翠的眼神也緊張的望向前方,心裏想著現在會不會有人來救她,畢竟遇到這麽多兇神惡煞之人,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眼前出現一位少年,也就是我們的主人公-立淵,他用手撥開人群走到領頭男人麵前。
“唔,原以為來者是何英雄人物,不想卻是個邋遢乞丐。”男人繞著少年,上下打量,“就你這小身板,怕是還沒我的大刀重,還不趕緊滾開,莫要妨礙本大爺辦事!”
“你可知道此處是何地?慈雲寺,佛祖清修之所,難道你就不怕遭天譴嗎!”少年直視男人,眼神毫無退縮之意。
“本大爺才不管什麽神佛,休要耽誤我辦事!”男人指著少年的腦袋罵道,說完便伸手將少年推開數米遠。“來人!”男人揮手示意手下綁人,此時人群中走出兩人,手中拿著繩索。
“且慢!”少年迅速奔上前,張開雙臂,護在翠翠和鬆兒身前,邊退邊與眼前拿著繩索的兩人對峙。“你們還有沒有王法!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你們竟敢強搶民女!在京畿之地犯法,按吳律可是要從重處罰的!”翠翠看著眼前的少年,滿臉欽佩,因為除了爹娘,從未有人如此護著她。雖然少年一身邋遢,又髒又臭,頭發也散開著,還散發著一股異味。
此時此刻,領頭的男人已耐性全無,上前一把攥住少年衣領,提拉著扭轉起來,少年唿吸愈發困難,麵色漲紅,不斷拍打男人手臂腦袋。
翠翠和鬆兒見狀,趕忙上前製止,一個抱住男人身子,一個咬男人胳膊。
“啊!”男人劇痛難忍,腰一挺,胳膊一甩,三人一同飛了出去,摔倒在地。
“姑娘,你可還好?”少年雖渾身疼痛,仍主動扶起身旁的翠翠。翠翠疼得用手護住腰,表情痛苦萬分。
“還愣著作甚,動手!”眾人迴過神來,手持兵器向三人撲去。男人舉起手中大刀,明晃晃地劈砍過來。大刀未落之際,一顆石子急速飛來,重重砸在男人麵門上,男人順勢向後倒飛出去,摔倒在地。男人撐起身子望去,隻見一名提劍、著黑衣、戴麵具的女子從寺中走了出來。
眾人見他們的大哥倒在地上,滿臉鮮血,迅速圍攏過來。身旁的小弟慌忙問道:“大哥,你可安好?”言罷,男人被扶了起來。
女子一個箭步飛躍落在少年和翠翠身前,接著拿起劍橫在身前,“可曾受傷?”女子開口說道。
少年看著眼前的女子,觀其身影聽其語氣,再望著腰間的令牌,原來是自己兒時的玩伴-黃東。“東姐姐,你終於來了,著實嚇到我了!”少年一把從身後抱住了女子,腦袋緊貼在她的後背。
男人雖滿臉是血,卻仍踉踉蹌蹌地走了過來,站在麵前行禮。“原來是秦王府的人,多有冒犯。”
眾人一臉驚愕,眼前的小乞丐竟然是秦王府的人,雖不知具體身份,但他們也嚇得瑟瑟發抖,畢竟秦王府的人世上無人敢惹,如今惹了,怕是有大麻煩,甚者人頭落地。
此時氣氛異常緊張,眾人間有人嚇得尿了褲子。“罷了罷了,我們也未傷你分毫,隻是些皮外傷,無妨,你們走吧!”翠翠揮手示意讓他們走。
“真的沒事?”女子側著臉問道。
“既然這位姑娘說沒事,那你們就走吧!”少年收起胳膊,轉身望著翠翠。
眾人聽到此話,怕會反悔,趕緊跑散了。少年再轉身,一溜煙全跑了。
鬆兒挑起擔子,走到姐姐跟前,“姐,今天這位大哥幫了我們,要不我們把這酒送他吧!”
“哦,對”翠翠接過話,彎下腰端起酒壺遞給少年,“英雄,謝謝你的舍命相救,這酒送給你吧!”
“我哪有,全是我家東姐姐的功勞。”少年打趣說道,然後又接過酒,“我好久沒嚐過酒了,嗯,不錯,上好的杏兒春。”說著喝了起來。嚐過一口之後,說道,“你們住哪兒啊,我讓東姐姐送你迴家。”
“不必了,我們就住山腳下不遠的劉家村,沒幾步路就到了。”翠翠趕緊解釋道,因為他也不想這麽麻煩人家,畢竟是秦王府的人,她也聽村民說過秦王府的事。
“那好吧,那你們一路順風。”說罷,少年便與翠翠揮手道別。待到目送翠翠等人漸行漸遠直至完全消失在下山的道路盡頭之後,少年才轉身跟隨著他的東姐姐一同走進了寺廟。
東姐姐在前方帶路,少年則不緊不慢地跟在其身後。寺廟內異常寧靜,幾乎沒有什麽香客前來上香祈福,唯有陣陣誦經聲從遠處傳來,想來應是寺中的和尚正在虔誠禮佛。
“東姐姐,父王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我聽聞父王不慎傷到了腿腳,不知是否有大礙呢?”少年忍不住開口問道。
然而,女子聽聞此言卻突然停下腳步,稍稍沉默片刻後,方才從嘴角輕輕吐出幾個字:“王爺吩咐過,此事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句。”
很明顯,少年若想繼續追問下去,必須另尋他法。於是乎,少年開始在一旁喋喋不休地央求道:“好姐姐,你就行行好,告訴我唄……”隻是,無論少年如何軟磨硬泡,這位東姐姐始終閉口不言。
“馬上就能見到父王了,我自己問!”少年在後麵做著鬼臉,見好姐姐什麽話也沒有,便失去了耐心,也沒做過多糾纏,說著喝完最後一口杏兒春,便將酒瓶往旁邊的草叢一扔。
說話間來到了殿前,
“王爺,少主已帶到!”好姐姐上前作揖,少年躲在身後,似乎還有點緊張,畢竟已經好幾年沒和父親見麵,在那段時光裏,陪伴自己的除了藏經閣裏浩如煙海的書籍,也就是這寺廟裏的和尚。當然除了讀書的枯燥和內心裏的孤獨,也有絲絲溫暖,因為每個月十五,最疼他的親姐姐—昭陽郡主會帶著他的玩伴以及他的東姐姐陪他玩,每次都會帶來很多東西,最讓他喜歡的是父親某次出征之前親手做的木劍。後來隨著時間的流轉,玩伴入了私塾後又進了天印書院,東姐姐也留在王府裏生活。
那殘存的印象也是停留在王爺為數不多的幾次探訪,每次探訪最多一炷香的時間,除了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也沒其他的,無非是交代方丈督促他的學業。說來也巧,每次探訪,少年他不是看書累了休息,就是病了躺在床榻上,殘存的印象就是眼睛微微睜開那模模糊糊的臉龐。
\"退下吧!\" 一道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從旁邊的柱子後麵傳來。東姐姐聞聲,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後悄然退出了房間。
此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推著一輛輪椅緩緩出現。輪椅上坐著一位神情威嚴的王爺,他的身影在少年的眼中逐漸清晰起來。
\"管叔,你也退下吧,我和淵兒有很多話要說。\" 王爺微微側過頭,向著身後的管家說道。管家點了點頭,推動輪椅來到大殿的中央,然後從旁邊的側門離開了大殿。
\"淵兒,過來,讓父親好好看看你。\" 王爺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充滿了慈愛與期待,同時揮動著右手示意他靠近一些。少年的心跳陡然加快,緊張得不知所措,但還是低著頭走到了王爺身邊,並蹲下身子。或許是出於本能反應,此刻他的腦海中一片茫然,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
\"怎麽穿成這樣?頭發亂糟糟的,臉上也髒兮兮的?\" 王爺低頭看著少年,輕柔地將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王爺凝視著眼前這個略顯稚嫩的少年,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他想起五年前,自己的淵兒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娃娃,如今卻已長成了半大不小的模樣。時間過得真快啊!
“清晨從江北渡船到了風鈴渡,剛下船就遇到了一夥流民,他們一窩蜂的朝我湧來。”
“然後你就把衣服當了?”王爺一臉輕鬆的望著少年,帶著微微的笑意。
“看他們骨肉嶙峋,衣服破破爛爛的,臉上透露著可憐,還有邊上的孩童哇哇直哭,我於心不忍,於是乎就把衣服換了些銀兩給了他們。”
“淵兒,有憐憫之心,對窮苦百姓施以仁義,為父甚是喜悅,但也別被表麵所欺騙。”王爺說到這,輕聲的笑了起來,笑聲中透露出一種曆經滄桑後的睿智和深沉。
說罷,一位身姿婀娜、麵容姣好的女子從王爺一側輕盈地走了過來,手中捧著在上午被當掉的衣服。她的目光溫柔如水,靜靜地注視著王爺和少年。
“姐姐!”少年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笑意,開心地起身迎了上去。少年對姐姐的喜愛溢於言表,因為在那些曾經孤獨的時光裏,姐姐一直陪伴在他身旁。
“舅舅,舅舅!”女子身後傳來兩聲稚嫩的唿喊聲。緊接著,兩個小孩子手拉著手,一高一矮,奔跑著朝這邊過來。矮點的小孩子顯然還沒有學會如何穩定地行走,更別提奔跑了,這不,一個不小心就摔倒在地。
少年循聲望去,見到小外甥摔倒了,立刻快步上前,動作輕快地將他扶了起來。他關切地詢問是否受傷,並輕輕拍去小外甥身上的塵土,眼神中充滿了關愛之情。
“沒事吧,昊兒,走路慢點哦!”少年輕輕地拍打著衣服上的灰塵,說話間大點的孩子立馬抱緊了少年。“哎呦,我的晨兒怎麽力氣這麽大了”,少年轉過身一把摟在了懷裏。
“舅舅,給你糖吃!”嫩嫩的小手遞過去一顆糖。
“舅舅不吃,給弟弟吃,好不好!”少年摸著小腦袋。
“晨兒啊,把嘴裏這點吃完後,今天可不許再吃啦!不然牙齒就要掉光咯!”女子轉過身來,對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小家夥溫柔地說道。隻見孩子聽話地張開小嘴,果然如女子所說,嘴裏的牙齒已經所剩無幾,但他還是露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好的,娘親,晨兒記住了!”
接著女子又微笑著對孩子們說:“你們倆去後院好好玩一玩哦!”得到指示後的兩個小家夥便慢悠悠地朝著後院走去。
“已經有整整五年沒有見麵了呀,晨兒都長這麽大了。我還記得當年我離開這兒的時候,昊兒甚至都還沒有降生呢……”女子感慨萬分地說道。
“確實如此啊!這五年來發生了太多事情,連我的淵兒都已在不知不覺間成長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嘍!”說到這裏,女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輕柔地撫摸著少年英俊的麵龐。而少年則緊緊抱住了女子,仿佛想將這些年缺失的溫暖全部彌補迴來。女子感受到了少年的熱情,她的手也輕輕地拍打著少年寬闊的後背,給予他無言的安慰和支持。
“沁兒,現在趕迴王府恐怕時間來不及了,要不就在這裏給淵兒接風洗塵吧!”
“好的,父親!我這就去安排!”女子隨後走出大殿,步伐輕盈而堅定。
五月的天氣變幻無常,如同孩子的臉一般,說變就變。白天還陽光明媚、熱氣騰騰,到了傍晚時分,卻突然下起了綿綿細雨。微風拂過,寺內的草木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什麽秘密。天空中不時傳來陣陣雷電聲,給整個寺廟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
此時此刻,屋內的下人們正忙碌不堪。他們點起燈火,將房間裝點得溫馨而華麗;仔細清掃每一個角落,確保環境整潔宜人;端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全力以赴地為即將到來的接風宴做準備。
“管叔,寺裏的僧眾是否已經安排妥當?”王爺的聲音低沉而威嚴,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勢。
“王爺放心,一切早已安排就緒。所有的僧人都被安置在殿後就餐,並且已經得到叮囑,結束後會在殿後誦經修行,絕對不會影響到給少主接風設宴。”管家恭恭敬敬地迴答道。
“嗯,那圓鑒方丈呢?”
“上午我們便已邀請圓鑒方丈。方丈得知少主今日歸來,甚是歡喜,甚至提前三日結束閉關,特意前來與少主相見。”管家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喜悅。
聽到這裏,王爺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圓鑒方丈乃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少年幼年開始便在寺內生活,受其教誨與點撥,甚至收其為關門弟子,他的出席無疑會為這場接風宴增色不少。
說話間,少年走了進來,隻見他在沐浴更衣之後,仿佛脫胎換骨一般,顯得英俊瀟灑、氣度不凡。就在這時,殿後傳來一聲輕微的咳嗽聲,眾人紛紛轉頭看去,隻見方丈拄著禪杖,緩緩地走進大家的視野之中。與方丈一同進來的,還有另外一位和尚。
“師傅!”少年穿過人群,徑直朝著方丈走了過去。“都怪弟子不孝,晌午時分來到此地,竟然忘記前往您那裏報個平安!”少年攙扶著方丈,滿臉都是愧疚之意。
“無妨,無妨,隻要你能平平安安地迴來,為師就放心了!”方丈輕輕地拍了拍少年的手,示意他不必太過自責。
“圓智師叔,您的腦袋怎麽了?為何還纏上了紗布?”少年轉過頭,疑惑地看著站在方丈旁的和尚。
“今日上午誦經結束後,我便在殿前的花園裏修剪花枝,卻不知被哪個沒長眼的亂丟酒瓶,結果就成這樣了……”聽完這番話,少年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尷尬。若是讓師叔知道那個亂丟酒瓶的人就是自己,恐怕少不得要挨上一頓訓斥。而站在角落裏的東姐姐,此時也不禁用手捂住嘴巴,試圖掩飾住那即將脫口而出的笑聲。
“諸位請坐吧!”王爺微笑著向眾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所有人坐下。管家也心領神會地向所有仆人侍衛揮揮手,示意他們退到殿外守候。於是乎,眾人紛紛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坐下。
此時此刻,屋外的雨依然在下個不停,仿佛永遠也不會停歇一般;風也依舊在猛烈地吹著,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雷電更是時不時地在天空中劃過,閃耀出耀眼的光芒。然而,與屋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屋內卻是一片熱鬧非凡、觥籌交錯的景象。人們歡聲笑語,為少年的到來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突然在屋頂上一閃而過。門外的侍衛們立刻警覺起來,紛紛拔出手中的刀,仰頭觀察著屋頂上方的動靜。緊接著,一隻黑貓從屋頂上輕盈地跳了下來,發出一聲“喵~~”的叫聲。這隻黑貓落在一旁的長廊上,伸出舌頭舔舐著身上濕漉漉的毛發,然後迅速跳躍著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侍衛們都以為剛才的黑影隻是一隻普通的夜貓,便鬆了一口氣,將刀重新插迴刀鞘裏。畢竟,這樣的情況在寺廟中並不罕見。
“王爺,聽屋外的雨聲,恐怕一時半會兒還停不下來呢。今晚隻好委屈您在寒寺裏將就一下了。”方丈攥著手中的佛串,身體微微傾向身旁的王爺,輕聲說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歉意,但更多的還是對王爺的關心和尊重。王爺微微一笑,表示並不在意,反而感謝方丈的熱情款待。
“那……”王爺話尚未說完,隻聽“砰”地一聲巨響,房門猛地被狂風掀開,直吹得眾人衣袖翻飛、遮麵不及。屋外狂風唿嘯,卷起屋內兩側的裝飾,如斷翅之鳥般四處散落。而那立於柱旁的紅燭,則隨狂風搖晃不停,仿佛隨時都可能熄滅。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如鬼魅般隨風闖入屋內。隻見那黑影手持一柄閃爍著寒光的利劍,氣勢洶洶地直奔坐在正中央的王爺而去。一旁的管家率先迴過神來,扯著嗓子大喊:“有刺客啊!”
王爺也如夢初醒,順手抓起麵前的桌沿用力往外掀去。桌上的酒菜杯盞頓時傾瀉而出,散落滿地。眾人驚慌失色,紛紛退避至一旁,並尋找身邊可供藏身之處。那張桌子猶如脫韁野馬般朝刺客疾馳而去,刺客卻敏捷地一個閃身,讓桌子擦身而過,重重地砸向他身後的柱子,瞬間碎成一地殘渣。
待桌子落地後,刺客雙腳一蹬,手中利劍再次直直地朝王爺飛射而去。與此同時,屋外的侍衛終於迴過神來,一窩蜂地湧向屋內。
“東姐姐,快帶姐姐和孩子們速往後殿撤退,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少年轉頭對身旁護著自己的東姐姐焦急地喊道。
“少主,那你小心為妙,待我安頓好,便來護你”,東姐姐遵從少爺的安排,帶著公主母子三人離開了屋內。此時按道理應該衝上去與刺客周旋,但是此刻卻緊緊的待在少年身邊,因為他知道他的一身本事全是王爺安排江湖上最好的劍客所授,他一生的使命就是守護少主的安危,聽從少主的安排,他現在的所作所為全是王爺的授意。
王爺腿腳不便,隻能坐在輪椅上,隻見那劍如疾風般朝王爺刺來!王爺卻臨危不亂,輕巧地轉動輪椅,巧妙地避開了這致命一擊。
刺客見狀,立即轉身,右手揮動著利劍,再次向王爺猛刺過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少年從角落裏閃身而出。他身手敏捷,趁著刺客正準備發力的瞬間,從背後緊緊抱住了刺客。
隨著越來越多的侍衛湧入,刺客眼見形勢不妙,急於擺脫困境,完成這次刺殺任務。在與少年的糾纏中,少年突然摸到了一個軟綿綿的東西,不禁一愣。但僅僅一秒鍾後,他的臉就漲得通紅。
刺客此時也是一臉茫然,自己一個弱女子竟然會被這個可惡的家夥占了便宜!她使出全身力氣掙脫束縛,少年也被這股力量猛地撞到後麵的柱子上。
此時,兩名侍衛手持利刃朝刺客猛撲而來。刺客敏捷地側身一閃,躲開了攻擊,但侍衛們的刀卻砍在了地上。緊接著,刺客迅速出腳,狠狠地踹向兩名侍衛,將他們踢飛出去。然而,更多的侍衛立刻衝了過來,刺客被迫一步步後退,最終背靠在一根柱子旁邊。
她緊緊地架住少年,大聲威脅道:“誰敢再往前一步,我就殺了他!”侍衛們看到少主被挾持,頓時亂了陣腳,彼此麵麵相覷,猶豫不決,不知如何下手。刺客一手揪緊少主的衣領,慢慢地朝著大門退去,另一隻手緊握利劍,警惕地防範著可能的偷襲。此刻,她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緊張,手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此時,她已經被重重包圍,無論是屋內還是屋外,都布滿了手持鋒利武器的侍衛。麵對如此嚴密的防線,刺客知道自己已經插翅難逃。她的心跳愈發急促,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心中暗自思忖著該如何脫身。
“壯士稍安勿躁,放了我兒,本王保你安全離去!”侍衛們散開一個缺口,王爺坐著輪椅進入包圍。刺客此時萬沒料到他挾持的竟是秦王之子。
“姑娘別怕,我父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定不會食言,放了我吧!”
“你這賊子,我原以為王侯家的子弟皆是豪傑,不想竟有你這等貪生怕死之輩”
現場氣氛異常緊張,侍衛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王爺此時示意侍衛們讓開一條生路,刺客挾持著少年緩緩後退,此時一隻黑貓突然衝了進來,刺客一時走神。就在這時,東姐姐也已安排好公主和孩子們,她看準時機,拔劍飛身朝著刺客的肩膀刺去,劍刃穩穩地刺入刺客的肩膀,鮮血瞬間湧出,刺客鬆開右手,折斷劍身。東姐姐在空中轉了一圈,穩穩落地,起身正欲抓住刺客,此時的刺客也顧不上流血的傷口,拔出肩上的斷刃朝東姐姐擲去,東姐姐側身一閃躲開了。
少年被甩至一旁,身旁侍衛迅速上前,將其緊緊護住,暫保無虞。此時,刺客從懷中掏出暗器,朝地上一擲,屋內頓時濃煙滾滾。刺客趁勢欲奪路而逃,東姐姐於煙霧中扯住其腰間衣物,刺客揮手打落其手,猛踏地麵,飛身而去,消失於煙霧之中。
煙霧漸散,東姐姐正欲追趕,身後傳來話語:“當務之急,乃世子安危,餘事交與管叔即可!”王爺恐再生變故,遂喚住東姐姐,同時吩咐管家帶人出寺搜尋受傷刺客,務必生擒。
“遵命!”東姐姐轉身之際,見一令牌,尋思應是打鬥時自刺客腰間掉落,遂彎腰拾起,上前遞與王爺。
王爺接過令牌,正反端詳。少年見有刺客之物,便推開侍衛,趨前。王爺順手將令牌轉交少年,少年接過,細細查看是否與先前所見相同。
“父親,我看此枚令牌的文案樣式,以及點綴的刺繡手法,疑似出自明夏的四殺堂。”
四殺堂始源明夏錦都,由明夏皇室暗中創立,其堂眾數近千人,分堂更是遍布天下,以暗中刺殺各國王侯將相而出名。
“全部退下吧!”王爺聽到四殺堂這三個字,便讓現場侍衛們退到屋外,其他人也迴房休息,屋內隻剩下三人,王爺,少年和方丈。
“我之前路過潯州探訪世安表哥時聽他說過,他說前任潯州守將就是被四殺堂刺殺,朝廷怕引起恐慌便封鎖此事,其現場遺落的令牌現在就在潯州府庫之中,跟此枚令牌一模一樣。”少年將知曉的全部說出。
“四殺堂!又是四殺堂!”王爺輕輕地念叨著。此時夜已深,雨也逐漸停了,屋外傳來陣陣蛙鳴。
“父親,為何說又呢?”少年好奇問道。
“十幾年前,某次班師途中,途徑此地,本欲探望於你,豈料剛入寺內便遭伏。那些刺客皆著黑衣,戴麵具,持利刃將我圍困。彼時還未腿腳不便,他們也絕非我之敵手,盡被我擊殺,然唯獨有一人身手不凡,幾十迴合難分勝負。未幾,你管叔見我久未歸,遂率一隊兵馬上山。那刺客見勢不妙,便從衣袖掏出暗器擲於地,生濃煙後於山中逃竄隱匿。後收拾現場,見一刺客腰間掛有一枚令牌,與此枚一般無二。”王爺說到這兒,忽然停頓了,想著接下來發生的事,莫名傷感了些。
“我與王爺乃至交,世子那是你尚小且體弱多病,不便隨王爺四處征戰,遂將你托於我照看。而我將你安置在聆音閣內,那聆音閣築於山中最深處,乃列位方丈閉關修行之所,平素無人攪擾。孰料那刺客竟能尋得此處,當王爺至時,那刺客早已逃遁,你亦被喂食斷魂草,昏迷不醒。”方丈此時雙眼已然濕潤,加之今日又逢刺殺,恐換作他人思之亦甚為惶恐。
“此事驚動了你皇祖父,次日便安排宮內禦醫前來救治,慶幸的是當時的張太醫用失傳多年的魑魅針法才勉強保住了你的性命。”王爺說到這裏,神色凝重,滿臉愧疚,恨自己未能擒獲刺客。魑魅針法甚是詭異,施針之後令人血脈賁張,全身熾熱,而後全身疼痛,大聲唿叫之後便迅速恢複如常,如此反複兩個時辰。常人難以忍受,何況是自己的兒子呢?
“雖然你多日之後醒來,但斷魂草之毒仍然殘存在體內,張太醫一時找不到根除之法,便隻能每十日施針延續壽命。然而魑魅針法極為繁複,費心勞神,數月之後張太醫便倒下了,離逝前將此針法傳授於我,由我施行。”方丈此時已老淚縱橫,世子被方丈照料多年,早已超出了師徒情誼。
“再後來偶然間我在藏經閣裏發現一本經書,對此針法有詳盡的描述,便以此改善施針過程,再接著教會你自行施針,但並非長久之計。書中記載,若想完全根除,需極北之泉,極南之龜,極西之草,極東之花,此四極常人難以獲得。”方丈說到這裏,神色比之前輕鬆了些許。
“如今除了極東之花,其他三極父親早已備好!”王爺此時也露出愉悅。
“那東花呢?”少年心中飄出一絲疑惑。
“去年冬天你四叔率團出使渤海,算算日子,不出幾日也應當返迴南都了。”王爺解釋道。
“那跟東花又有何關聯?”
“東花世間罕有,百年間不過盛開一次,況且這花一直是渤海皇室所有,野外難覓蹤跡,此次拜訪渤海,除了商談國政,便就是這花,你叔春天迴信,渤海皇室同意贈與此花,但是。。。”王爺說到這停頓了一下。
“如此說來,這花不能平白無故的贈與我吳國吧!”
“那是當然,所以本王同意你和渤海公主的婚事,畢竟再過幾個月你就弱冠了,也該有個家啦”
聽到這裏,少年一臉驚訝,不知所措,他在外遊曆五年,早已喜歡上逍遙灑脫、自由自在的日子,突然要成家立業,這輩子怕是都不會輕鬆了。
“父王,兒臣與您見麵的日子本就不多,尚且需要了解,更何況這個素未謀麵的渤海公主呢!”少年這話顯然是不太接受這樁婚事的,平白無故多個未婚妻,連名字都叫不上,這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所以啊,這渤海王同意公主跟隨你四叔一同返迴南都,為這事你四叔可沒少費口舌啊!”王爺看著眼前的少年,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一同進京!父王,兒臣沒聽錯吧!”少年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的父親。
“沒錯,明年二月,你的弱冠之禮和新婚之禮一起舉行,距今還有幾個月,也足夠你們了解彼此了。”王爺輕輕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然後緩緩說道。
聽到這裏,王爺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疲倦不堪,於是便推動著輪椅,朝著後方慢慢走去。方丈見狀,對著少年行了個禮,也轉身離開了房間,隻留下少年一個人呆立在原地,心中一片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