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北城外,陽光灑落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微風吹拂著草叢,發出沙沙的聲響。世子在城門口,送別即將離去的可頌和北狄使團。
\"就送到這兒吧!未來妹夫!\" 可頌爽朗地笑著說道,\"這次見麵,你果然沒讓我失望啊!想必最近發生的種種事情,父親那邊也已經知曉了,他老人家現在可以放心地將可雅妹妹交給你了!\"
聽到這話,世子的臉色微微一變,連忙擺手道:\"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呀!我可還沒答應與可雅的婚事呢,這件事我還得迴去跟我父親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可頌一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道:\"商量?這婚約可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難道你想耍賴不成?\"
世子頓時愣住了,他滿臉疑惑地看著可頌,喃喃自語道:\"什麽?\"
看到世子那一臉懵逼的模樣,可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迴蕩在空曠的原野之上。笑罷,她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子世的肩膀,然後反問道:\"你們吳國使團是從鄴國北境前往北庭的,根本就沒從這裏經過,難不成你對此毫不知情?\"
世子聽了,並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投向了站在自己身後不遠處的可安。隻見可安像是察覺到了世子的視線一般,下意識地又一次轉過身去,用手遮住了自己的臉龐。
此時,天空湛藍如洗,萬裏無雲。可頌抬頭望了望天,微笑著對世子說:\"今天天氣真好,我也該啟程迴北庭了。咱們後會有期!\"
說完,她便瀟灑地翻身上馬,帶領著北狄使團漸行漸遠,隻留下世子獨自站在原地。
朔北軍大營,王妃早早備下了可口的飯菜,來招待鎮南王。
鎮南王黑著臉,不情不願地踏入營帳之內。若不是此前與那世子比試射箭時不幸落敗,他恐怕早已踏上返迴靈州的路途了。
\"如宗,王嫂在此敬你一杯!多謝你不辭辛勞從靈州趕來相助。\" 話音剛落,王妃便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鎮南王見狀,也隻得跟著舉杯飲盡,但自始至終未曾開口言語半句。不僅如此,他還故意避開了朔北王投來的目光,似乎生怕與之對視一般。而此刻的朔北王,則獨自坐在那裏,自顧自地一杯接一杯地灌著悶酒,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毫無關係。
整個營帳內的氣氛顯得異常沉悶和尷尬,甚至連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似的。就在這時,一個小小的身影突然衝了進來,原來是岩兒。隻見他歡快地跑到鎮南王身邊坐下,那可愛的模樣瞬間讓人心情愉悅起來。
鎮南王看到岩兒後,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微笑,情不自禁地伸手將小家夥攬入懷中。
\"叔叔,我來給您斟酒啦!\" 岩兒乖巧地拿起酒壺,小心翼翼地給鎮南王倒了滿滿的一杯酒。緊接著,他又如一陣風般跑到朔北王麵前,笑嘻嘻地說道:\"父親,我也給您倒滿喲!\"
然而,盡管兩杯酒已穩穩當當地放置在了桌上,可這兄弟二人卻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隻是默默地僵持著。站在一旁的王妃眼見此景,心中焦急萬分。畢竟,這兄弟倆可是好不容易才有機會相聚一堂啊!
突然間,王妃將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然後破口大罵。
“如宗啊,想當年確確實實是你王嫂將你從野外給送到了附近的醫館。可若不是你王兄心急如焚地四處奔走,苦苦哀求著附近那些獵戶出手相助,你王嫂又怎能那麽順利地找到你呢?”隻見王妃滿臉怒容,伸手指向鎮南王,大聲吼叫著。
緊接著,她猛地一個轉身,麵對著朔北王,繼續斥責道:“還有你,你這不知好歹的家夥!你個死要麵子活受罪的匹夫!為何就不能老老實實地告知如宗實情,非要隱瞞自己在尋他的途中不小心把腳給弄傷了這件事?”
此刻的王嫂情緒愈發激動,說話時聲音都不禁顫抖起來,“你們兄弟二人究竟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以至於這般相互猜忌、彼此埋怨!難道就不能摒棄前嫌,化幹戈為玉帛嗎?大家和和睦睦地相處不好嗎?”
邊說著,王嫂一把奪過桌上的酒杯,不由分說地塞進了朔北王的手中,同時緊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一拽,硬是將其拖到了鎮南王的麵前,隨後伸出另一隻手直直地指向鎮南王,厲聲道:“快把酒杯端起來!”
鎮南王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平日裏那個溫婉柔順、端莊賢淑的王嫂,今日竟會如此大發雷霆,著實令他有些不知所措。在一陣驚慌失措之後,他隻得乖乖聽從王嫂的命令,戰戰兢兢地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岩兒,咱們走!”王妃氣唿唿地抱起岩兒,頭也不迴地大步邁出營帳。臨出門前,還不忘迴頭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兩位王爺,並對守在帳外的士兵高聲吩咐道:“聽好了,在兩位王爺和好之前,誰也不許放他們出來!否則軍法處置!”言罷,便帶著岩兒揚長而去,隻留下一臉茫然的鎮南王和朔北王呆立在原地。
營帳在,世子已等候多時了,看到王妃出來,上前低聲說道,“此招管用?”
王妃輕輕點了點頭。
王妃麵帶微笑,輕輕地牽著岩兒的小手,緩緩地跟在世子和使團後麵,一直將他們送出城外十餘裏之遠。
“好了,王嫂,我們就在此拜別吧!您要是再送下去,恐怕就得把我們送到西都啦!”世子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王妃拱手說道。
“哈哈,是啊是啊,我這一送就忘了分寸。”王妃笑著迴應道。
這時,岩兒抬起頭,用他那稚嫩而清脆的聲音向世子問道:“立淵叔叔,您以後還會再來朔北嗎?”
世子蹲下身子,摸了摸岩兒的小腦袋,溫柔地迴答說:“那是當然啊,小家夥。就算迴到南都,叔叔也會時常想起你的喲!”
岩兒眨著大眼睛,認真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我會想念立淵叔叔的,也會想念嬸嬸。不過,我最想念的還是昇兒弟弟,等他長大一些,我要教他騎馬射箭呢!”
聽到岩兒這番可愛的話語,世子不禁笑出了聲,一臉寵溺地看著眼前這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心裏暗自想到:等到昇兒出生後長大了,想必也會像岩兒這樣討人喜歡吧!
西都,長樂宮
長公主正與皇後悠然自得地在院子裏散步。陽光灑落在她們身上,映照著她們臉上愉悅的笑容。當聽聞鎮南王和朔北王成功和好的消息時,兩人更是喜不自禁。
“哎呀,這淵兒可真是厲害,竟然能讓如宗和如寒這兩個孩子之間多年的隔閡一下子就消除了!”長公主滿心歡喜地讚歎道。
“可不是嘛,淵兒確實有兩下子!”皇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走著走著,皇後原本輕移蓮步、儀態端莊地向前行進著,突然間她像是腦海中靈光一閃,憶起了某件重要之事一般,猛地轉過頭去,目光落在身旁的長公主身上,開口問道:“對了,安兒,如寒那孩子離開西都至今,究竟已有多久時光未曾歸來過了?”
長公主微微頷首,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母親,細細算來,已然過去了整整七個年頭!”
皇後聽聞此言,不禁麵露驚訝之色,輕聲呢喃道:“竟然都已過去這般漫長歲月了嗎?想來那岩兒估摸也該有六歲大小了吧!”
長公主輕點螓首,表示認同:“的確如此,母親。七年前如寒趕赴朔北就任朔北王之職時,其王妃恰好身懷六甲。依此推算,如今那孩子正值六歲之齡,聽聞王妃早已將他送入私塾念書了呢!”
皇後一邊繼續緩緩前行,一邊輕輕歎息一聲:“唉,說來慚愧,我這個身為祖母之人竟還從未有緣得見自己的親孫兒一麵,實乃有些失職啊!”
話音未落,皇後忽地又像是想到了什麽關鍵之處,停下腳步,再次望向長公主追問道:“不過,為何你父皇始終不許他返迴西都呢?其中緣由究竟何在?”
長公主亦隨之止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方才答道:“迴母親,此事恐怕多與朝廷中的黨派爭鬥脫不了幹係。如寒乃是丞相的得意門生,平日裏無論是明麵之上還是暗中行事,或多或少總會相助於丞相一方。然而,朝堂之中自然也存在一些與之意見相左之人極力反對,如此一來,諸多因素交織之下,便導致如寒難以如願返歸西都了。”
皇後聽完,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光梁國,還有鄴國和吳國,多多少少都會有黨爭,除了明夏確認明瑞的儲君之位,另三國的儲君之位都懸而未決!
走了有些累了,二人坐在亭子裏歇著。
“淵兒迴程應該會經過西都吧!上次我在西都的時候,滿心都是對他安危的擔憂,以至於都沒能好好地看上他一眼。”皇後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遺憾和牽掛。
一旁的長公主微微搖頭,輕聲解釋道:“並非如此,淵兒此次已經選擇從靈州和榆州繞道而行,按照行程推算,此刻恐怕早已抵達北境了呢。”
“竟然繞行了這麽遠的路,那豈不是會耽擱不少時間嗎?”
長公主微微一笑,緩聲道:“雖說路途確實有些迂迴曲折,但聽聞淵兒的嶽丈大人要在北幽州與他會麵,所以他才急匆匆地趕過去了。”
與此同時,在南都的橫水鎮上,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悄然流逝。眼瞅著新年將至,世子迴程之路也又近了幾分。
此時的公主腹部高高隆起,身形顯得頗為笨重。由於孕期逐漸進入中期,她起身時變得越發艱難起來,如今大多數時候隻能被困在這一方小小的院落之中。平日裏,除了貞惠、郡主以及王府中的眾人會前來探望她之外,她與外界的聯係可謂是寥寥無幾。
不過,倒也並非完全沒有其他訪客光臨。楚世子妃曾經來過兩次,每次都會帶來些關切的話語;而平陽郡主則來得更為頻繁一些,並且大多時候還會帶上景兒一同前來。景兒對於即將誕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也就是昇兒,充滿了期待之情,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個新生命的降臨。
“貞孝,睡醒了呀!”貞惠輕聲唿喚著,她瞧見屋內似乎有些許動靜,便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進來。
隻見貞孝悠悠轉醒,睡眼惺忪地應道:“嗯,這身子真是愈發的沉重了,我常常昏睡過去。唉……話說迴來,我已經足足半月都沒有踏出這個院子一步啦!”
貞惠微笑著點點頭,表示理解:“那是自然,咱們做女人本就不易,而懷孕的女人則更是辛苦呢!不過隻要能順利誕下麟兒,一切也都值得了。”
此時,公主緩緩地從床榻上坐起身子,貞惠趕忙上前幫忙,小心翼翼地為公主穿上衣物。由於孕期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原本合身的衣服如今已漸漸難以穿上身了。好在貞惠機靈,提前找來了府裏手藝精湛的下人,將一些衣服按照公主現在的身形進行了修改。這會兒,她正好拿著改好的幾件衣服走進屋來,並輕輕放置在了桌上。
“貞孝,您瞧,這幾件衣服可是專門找人裁剪過的哦,都是依照您如今的身形改的,要不試試看合不合身?”貞惠滿臉期待地說道。
公主聞言,伸手接過衣服,先是仔細端詳起上麵的圖案和針線,突然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怎的這幾件衣服大多都是紅色的呀?”
貞惠連忙解釋道:“哎呀,你有所不知,這不馬上就要過年了嘛,紅色在中原向來代表著喜慶和祥瑞啊,穿上這些紅色的衣裳更顯喜氣洋洋呢,快試試吧!”
“這麽快!都快過年了!”
\"就送到這兒吧!未來妹夫!\" 可頌爽朗地笑著說道,\"這次見麵,你果然沒讓我失望啊!想必最近發生的種種事情,父親那邊也已經知曉了,他老人家現在可以放心地將可雅妹妹交給你了!\"
聽到這話,世子的臉色微微一變,連忙擺手道:\"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呀!我可還沒答應與可雅的婚事呢,這件事我還得迴去跟我父親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可頌一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道:\"商量?這婚約可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難道你想耍賴不成?\"
世子頓時愣住了,他滿臉疑惑地看著可頌,喃喃自語道:\"什麽?\"
看到世子那一臉懵逼的模樣,可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迴蕩在空曠的原野之上。笑罷,她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子世的肩膀,然後反問道:\"你們吳國使團是從鄴國北境前往北庭的,根本就沒從這裏經過,難不成你對此毫不知情?\"
世子聽了,並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投向了站在自己身後不遠處的可安。隻見可安像是察覺到了世子的視線一般,下意識地又一次轉過身去,用手遮住了自己的臉龐。
此時,天空湛藍如洗,萬裏無雲。可頌抬頭望了望天,微笑著對世子說:\"今天天氣真好,我也該啟程迴北庭了。咱們後會有期!\"
說完,她便瀟灑地翻身上馬,帶領著北狄使團漸行漸遠,隻留下世子獨自站在原地。
朔北軍大營,王妃早早備下了可口的飯菜,來招待鎮南王。
鎮南王黑著臉,不情不願地踏入營帳之內。若不是此前與那世子比試射箭時不幸落敗,他恐怕早已踏上返迴靈州的路途了。
\"如宗,王嫂在此敬你一杯!多謝你不辭辛勞從靈州趕來相助。\" 話音剛落,王妃便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鎮南王見狀,也隻得跟著舉杯飲盡,但自始至終未曾開口言語半句。不僅如此,他還故意避開了朔北王投來的目光,似乎生怕與之對視一般。而此刻的朔北王,則獨自坐在那裏,自顧自地一杯接一杯地灌著悶酒,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毫無關係。
整個營帳內的氣氛顯得異常沉悶和尷尬,甚至連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似的。就在這時,一個小小的身影突然衝了進來,原來是岩兒。隻見他歡快地跑到鎮南王身邊坐下,那可愛的模樣瞬間讓人心情愉悅起來。
鎮南王看到岩兒後,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微笑,情不自禁地伸手將小家夥攬入懷中。
\"叔叔,我來給您斟酒啦!\" 岩兒乖巧地拿起酒壺,小心翼翼地給鎮南王倒了滿滿的一杯酒。緊接著,他又如一陣風般跑到朔北王麵前,笑嘻嘻地說道:\"父親,我也給您倒滿喲!\"
然而,盡管兩杯酒已穩穩當當地放置在了桌上,可這兄弟二人卻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隻是默默地僵持著。站在一旁的王妃眼見此景,心中焦急萬分。畢竟,這兄弟倆可是好不容易才有機會相聚一堂啊!
突然間,王妃將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然後破口大罵。
“如宗啊,想當年確確實實是你王嫂將你從野外給送到了附近的醫館。可若不是你王兄心急如焚地四處奔走,苦苦哀求著附近那些獵戶出手相助,你王嫂又怎能那麽順利地找到你呢?”隻見王妃滿臉怒容,伸手指向鎮南王,大聲吼叫著。
緊接著,她猛地一個轉身,麵對著朔北王,繼續斥責道:“還有你,你這不知好歹的家夥!你個死要麵子活受罪的匹夫!為何就不能老老實實地告知如宗實情,非要隱瞞自己在尋他的途中不小心把腳給弄傷了這件事?”
此刻的王嫂情緒愈發激動,說話時聲音都不禁顫抖起來,“你們兄弟二人究竟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以至於這般相互猜忌、彼此埋怨!難道就不能摒棄前嫌,化幹戈為玉帛嗎?大家和和睦睦地相處不好嗎?”
邊說著,王嫂一把奪過桌上的酒杯,不由分說地塞進了朔北王的手中,同時緊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一拽,硬是將其拖到了鎮南王的麵前,隨後伸出另一隻手直直地指向鎮南王,厲聲道:“快把酒杯端起來!”
鎮南王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平日裏那個溫婉柔順、端莊賢淑的王嫂,今日竟會如此大發雷霆,著實令他有些不知所措。在一陣驚慌失措之後,他隻得乖乖聽從王嫂的命令,戰戰兢兢地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岩兒,咱們走!”王妃氣唿唿地抱起岩兒,頭也不迴地大步邁出營帳。臨出門前,還不忘迴頭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兩位王爺,並對守在帳外的士兵高聲吩咐道:“聽好了,在兩位王爺和好之前,誰也不許放他們出來!否則軍法處置!”言罷,便帶著岩兒揚長而去,隻留下一臉茫然的鎮南王和朔北王呆立在原地。
營帳在,世子已等候多時了,看到王妃出來,上前低聲說道,“此招管用?”
王妃輕輕點了點頭。
王妃麵帶微笑,輕輕地牽著岩兒的小手,緩緩地跟在世子和使團後麵,一直將他們送出城外十餘裏之遠。
“好了,王嫂,我們就在此拜別吧!您要是再送下去,恐怕就得把我們送到西都啦!”世子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對著王妃拱手說道。
“哈哈,是啊是啊,我這一送就忘了分寸。”王妃笑著迴應道。
這時,岩兒抬起頭,用他那稚嫩而清脆的聲音向世子問道:“立淵叔叔,您以後還會再來朔北嗎?”
世子蹲下身子,摸了摸岩兒的小腦袋,溫柔地迴答說:“那是當然啊,小家夥。就算迴到南都,叔叔也會時常想起你的喲!”
岩兒眨著大眼睛,認真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我會想念立淵叔叔的,也會想念嬸嬸。不過,我最想念的還是昇兒弟弟,等他長大一些,我要教他騎馬射箭呢!”
聽到岩兒這番可愛的話語,世子不禁笑出了聲,一臉寵溺地看著眼前這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心裏暗自想到:等到昇兒出生後長大了,想必也會像岩兒這樣討人喜歡吧!
西都,長樂宮
長公主正與皇後悠然自得地在院子裏散步。陽光灑落在她們身上,映照著她們臉上愉悅的笑容。當聽聞鎮南王和朔北王成功和好的消息時,兩人更是喜不自禁。
“哎呀,這淵兒可真是厲害,竟然能讓如宗和如寒這兩個孩子之間多年的隔閡一下子就消除了!”長公主滿心歡喜地讚歎道。
“可不是嘛,淵兒確實有兩下子!”皇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走著走著,皇後原本輕移蓮步、儀態端莊地向前行進著,突然間她像是腦海中靈光一閃,憶起了某件重要之事一般,猛地轉過頭去,目光落在身旁的長公主身上,開口問道:“對了,安兒,如寒那孩子離開西都至今,究竟已有多久時光未曾歸來過了?”
長公主微微頷首,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母親,細細算來,已然過去了整整七個年頭!”
皇後聽聞此言,不禁麵露驚訝之色,輕聲呢喃道:“竟然都已過去這般漫長歲月了嗎?想來那岩兒估摸也該有六歲大小了吧!”
長公主輕點螓首,表示認同:“的確如此,母親。七年前如寒趕赴朔北就任朔北王之職時,其王妃恰好身懷六甲。依此推算,如今那孩子正值六歲之齡,聽聞王妃早已將他送入私塾念書了呢!”
皇後一邊繼續緩緩前行,一邊輕輕歎息一聲:“唉,說來慚愧,我這個身為祖母之人竟還從未有緣得見自己的親孫兒一麵,實乃有些失職啊!”
話音未落,皇後忽地又像是想到了什麽關鍵之處,停下腳步,再次望向長公主追問道:“不過,為何你父皇始終不許他返迴西都呢?其中緣由究竟何在?”
長公主亦隨之止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方才答道:“迴母親,此事恐怕多與朝廷中的黨派爭鬥脫不了幹係。如寒乃是丞相的得意門生,平日裏無論是明麵之上還是暗中行事,或多或少總會相助於丞相一方。然而,朝堂之中自然也存在一些與之意見相左之人極力反對,如此一來,諸多因素交織之下,便導致如寒難以如願返歸西都了。”
皇後聽完,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光梁國,還有鄴國和吳國,多多少少都會有黨爭,除了明夏確認明瑞的儲君之位,另三國的儲君之位都懸而未決!
走了有些累了,二人坐在亭子裏歇著。
“淵兒迴程應該會經過西都吧!上次我在西都的時候,滿心都是對他安危的擔憂,以至於都沒能好好地看上他一眼。”皇後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遺憾和牽掛。
一旁的長公主微微搖頭,輕聲解釋道:“並非如此,淵兒此次已經選擇從靈州和榆州繞道而行,按照行程推算,此刻恐怕早已抵達北境了呢。”
“竟然繞行了這麽遠的路,那豈不是會耽擱不少時間嗎?”
長公主微微一笑,緩聲道:“雖說路途確實有些迂迴曲折,但聽聞淵兒的嶽丈大人要在北幽州與他會麵,所以他才急匆匆地趕過去了。”
與此同時,在南都的橫水鎮上,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悄然流逝。眼瞅著新年將至,世子迴程之路也又近了幾分。
此時的公主腹部高高隆起,身形顯得頗為笨重。由於孕期逐漸進入中期,她起身時變得越發艱難起來,如今大多數時候隻能被困在這一方小小的院落之中。平日裏,除了貞惠、郡主以及王府中的眾人會前來探望她之外,她與外界的聯係可謂是寥寥無幾。
不過,倒也並非完全沒有其他訪客光臨。楚世子妃曾經來過兩次,每次都會帶來些關切的話語;而平陽郡主則來得更為頻繁一些,並且大多時候還會帶上景兒一同前來。景兒對於即將誕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也就是昇兒,充滿了期待之情,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個新生命的降臨。
“貞孝,睡醒了呀!”貞惠輕聲唿喚著,她瞧見屋內似乎有些許動靜,便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了進來。
隻見貞孝悠悠轉醒,睡眼惺忪地應道:“嗯,這身子真是愈發的沉重了,我常常昏睡過去。唉……話說迴來,我已經足足半月都沒有踏出這個院子一步啦!”
貞惠微笑著點點頭,表示理解:“那是自然,咱們做女人本就不易,而懷孕的女人則更是辛苦呢!不過隻要能順利誕下麟兒,一切也都值得了。”
此時,公主緩緩地從床榻上坐起身子,貞惠趕忙上前幫忙,小心翼翼地為公主穿上衣物。由於孕期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原本合身的衣服如今已漸漸難以穿上身了。好在貞惠機靈,提前找來了府裏手藝精湛的下人,將一些衣服按照公主現在的身形進行了修改。這會兒,她正好拿著改好的幾件衣服走進屋來,並輕輕放置在了桌上。
“貞孝,您瞧,這幾件衣服可是專門找人裁剪過的哦,都是依照您如今的身形改的,要不試試看合不合身?”貞惠滿臉期待地說道。
公主聞言,伸手接過衣服,先是仔細端詳起上麵的圖案和針線,突然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怎的這幾件衣服大多都是紅色的呀?”
貞惠連忙解釋道:“哎呀,你有所不知,這不馬上就要過年了嘛,紅色在中原向來代表著喜慶和祥瑞啊,穿上這些紅色的衣裳更顯喜氣洋洋呢,快試試吧!”
“這麽快!都快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