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的湖水波光粼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湖岸兩邊綠樹成蔭,花草繁盛,構成了一幅絕美的風景畫。而湖中則矗立著四座小島,它們猶如四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其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位於湖中心最大的小島上,有幾棟宏偉壯觀的建築,這些建築不僅氣勢恢宏,而且內部還收藏著吳國的賦役檔案以及全國各地的土地和戶籍檔案。此外,全國範圍內用於丈量土地的魚鱗圖冊也被妥善保存在這裏,可以說,這裏是吳國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檔案庫之一。


    在這座島嶼的東側,稍遠一點的地方有一座島,島上是龍居閣,還有一片花園。它是聖上休憩、調養身心的場所。而北湖的官員和匠役們,則居住在島嶼北麵的另一座島上。


    至於最東南邊的那座小島,它不僅是四座島嶼中麵積最小的一個,而且上麵僅有一座孤零零的三層樓閣。然而,千萬不要小瞧這座樓閣,因為它可是皇家商討國家大事的重要場所,許多重要的政令都源自於此。


    “這鎧甲太重了!”公主一邊嘟囔著,一邊費力地脫下身上厚重的鎧甲,然後如釋重負般深吸了一口氣。


    “前麵的島可以上去看看嗎?”公主充滿好奇地詢問身旁的士兵。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裏閃爍著對島上的好奇。


    沒有人迴答公主的問題,船上靜悄悄地。沒過一會兒,船便從大島駛過。此時,公主身旁的士兵紛紛背對著湖,麵向船艙。公主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不解地問道:“你們這是怎麽迴事?”


    站在一旁的士兵開口說道:“請公主迴到船艙裏去,或者背對著湖水!”


    公主轉過頭來,看著士兵,不滿地迴應道:“這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這裏頂多不過是皇家的花園罷了,有什麽不能看的呢?況且我可是公主,未來的世子妃!難道連看一眼都不行嗎?”


    然而,士兵並沒有因為公主的身份而退縮,他堅持道:“請公主不要讓小人為難,小人隻是奉命行事!”


    看到公主沒有返迴船艙的跡象,士兵們不得不采取強硬措施,強行將公主請迴了船內。


    在大島和南岸之間,有一條水道相連。岸邊不遠處便是宮城的北門,那裏由禁衛軍守衛。同時北湖水軍也駐紮在宮城北門靠西邊的位置。他們平日裏會進行訓練和巡邏,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北湖的西部。由於大島的東麵和東南方向被視為除宮城外的禁地,所以無論是普通登島的工匠還是島上的官員,經過此地時都不得窺視這兩座島嶼。即使是朝廷中的重要大臣,也都嚴格遵守著這個規定。


    宮內的儀仗隊伍在岸邊已等候多時,皇後也在岸邊急切地張望著、等待著。


    “皇後娘娘,外邊風大,小心風寒,您還是迴輦車上歇著吧!”一旁的公公輕聲問候道。


    “不礙事,不礙事!這可是哀家的孫媳,哀家早就迫不及待了,這點風又算得了什麽!”皇後滿臉笑容地說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畢竟,皇家已經有些年頭沒有迎來重要的新成員了,上一次還是渙世子大婚的時候呢。


    隨著船隻漸漸靠岸,儀仗隊也開始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整個儀式莊重典雅,宮女們紛紛撒下花瓣,宮人們齊聲吟唱,樂師們則演奏起悠揚的樂曲。公主在來的路上從燕王那裏學到了不少吳國禮儀,因此麵對這樣的場合,她絲毫不感到陌生。再加上她從小就在宮廷中長大,也參加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儀式活動,自然而然地就知道該如何應對。


    隻見公主緩緩地下了船,她身姿挺拔,儀態萬千,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既溫柔端莊,又不失大氣穩重。她一步一步地朝著皇後走來,仿佛一朵盛開的鮮花,顯得那麽優雅。


    皇後立於道路盡頭,麵沉似水,微微頷首,似是對這公主頗為滿意。畢竟此女乃是秦王所選,想來應是不差的。


    “渤海貞孝公主拜見大吳皇後,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公主正欲向皇後下跪行禮,卻被皇後一把托起。


    “好孩子,即將嫁入皇家,日後便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不必行此等繁文縟節了。此處並無外人,無需如此!”皇後沉聲道。


    言罷,皇後拉著公主走向輦車,欲一同乘車迴宮。“皇後娘娘,使不得!我與世子尚未成婚,仍是渤海公主,與皇後娘娘同乘輦車,於禮不合!”公主識得大體,連連擺手拒絕。


    “這孩子倒是懂事,罷了,哀家不勉強你。”皇後連邀數次,皆被公主拒絕,無奈隻得乘兩輛車駛向宮城。


    在駛向宮城的路上,公主心中暗自納悶不已。原本說好的是要從北水關入城,怎麽突然就改變路線到北湖去了呢?而且,世子他人又在哪裏呢?


    \"公主可是心中有所疑惑?\"車外的公公突然出聲問道。


    公主不禁渾身一震,有些緊張地應道:\"是……是……\"


    公公微微一笑,解釋道:\"今日上午淵世子曾來過宮中,與聖上一同商議了關於公主您入城的相關事宜。最後,聖上親自決定讓您從北湖進城。這北湖啊,可不是普通的湖,它象征著無比的高貴和尊崇。\"


    這位公公姓胡,已經侍奉聖上多年,深得聖上信任,可以說是聖上的心腹之人。此番他隨著皇後前來迎接公主,也是聖上的旨意。


    公公接著說道:\"此時此刻,淵世子仍然身在北水關。公主無需擔憂,聖上早已派遣了禁衛軍前去保護世子,確保他的安全無虞!\"


    聽到這裏,公主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她不解地追問道:\"安危?那裏會有什麽危險嗎?\"她越聽越是迷糊,心中的疑慮也越來越深。


    “待會兒世子返迴宮內,自然跟公主您解釋這一切。”公公接著說道。


    橫水鎮上,秦王府內,下人們一如既往地各司其職,並未因公主即將入府而顯得緊張忙碌,仿佛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此時王爺正在府內閱覽各地的軍報,不時查看案幾上擺放的輿圖。此時郡主神色慌張地走了進來。


    “父親,不好了,北水關出事了,淵兒遇險!”郡主焦急地說道。


    王爺聞言,先是停頓了一下,然後放下手中的折子。“莫要驚慌,有禁軍相助,淵兒不會有事。”王爺沉穩地迴複道。


    “父親,此刻淵兒雖無大礙,但此次入南都,並未帶上針具,算上日子,淵兒體內之毒將在這兩日發作。”郡主心急如焚,此刻的她不知所措。


    王爺連忙擺手,“無妨無妨!”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世子體內之毒所剩無幾,毒性雖然強烈,但是有魑魅針法壓製,倒是對身體造成不了傷害,隻是此次針具未攜帶,帶來了諸多變數。畢竟世子使用的針具是神兵穀的巧匠用特殊技藝鍛造出來的,常人難以複製。


    話畢,王爺低頭沉思,似是又想到了什麽,突然神情嚴肅起來,活動了一下手指,好像算漏了什麽。


    “沁兒,去安排輛馬車速速前往南都,再讓蘇姨收拾好世子的房間。此外讓管叔準備好迎接公主入府。”王爺安排好後,與郡主一同前往南都。


    此時,世子一行人仍然停留在北水關。他們仔細地搜索著現場,試圖找到任何可能被遺漏的線索。突然間,文宣似乎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衣袖抽刀,這可是明夏獨有的技藝啊!我曾經在書籍中讀到過,明夏擁有一種奇特的礦石,經過工匠們的精心錘煉,被敲打成紙張般的薄度,然後製作成刀劍,可以藏匿於衣袖之中而不被察覺。當需要使用時,隻需用力甩出,這些刀劍就會變得堅硬如鐵;然而,如果將它們浸入清水中,又會變得柔軟異常,實在是詭異至極。”


    “世間竟然存在如此神奇的技法?”黃東聽完後同樣感到難以置信。他隨即從地上撿起一把劍,並將其放入江水之中。果然,正如文宣所描述的那樣,這把劍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特性。


    就在此時,燕王和公主叔父一同下了船。燕王端詳著世子,頷首表示滿意,沉聲道:“淵兒,多年不見,你成熟不少,與數年前相比,變化頗大。”燕王端詳著世子,眼神一刻也沒離開,而後轉頭向旁側的公主叔父介紹道:“此少年乃秦王府世子-立淵,乃本王兄長秦王之子。”


    世子恭敬地向前,向燕王身旁的公主叔父施禮,“小侄立淵拜見王爺!”


    公主叔父急忙上前扶起世子,“賢侄,不必多禮!”公主叔父喜不自禁,眼前的世子與書中及他人所傳大相徑庭,世子風度翩翩,氣宇軒昂,眉宇間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氣質。想到侄女能有個好歸宿,渤海有個好依靠,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淵兒,身體可安好?”燕王關懷備至,同時引領眾人向北水關而入。


    “並無大礙,跟許久前相比,也不過就是多施加幾次針法罷了。”世子的語氣顯得十分輕鬆,但他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此次渤海向大吳上國敬獻極東之花,助力世子早日康複!”公主叔父手指著遠處的船隻。


    然而,就在這時,世子突然警覺起來,轉身向身後的黃東示意。黃東立刻明白了世子的意思,毫不猶豫地向著船上疾馳而去。與此同時,岸邊的南都守備孫將軍、北湖水軍郭將軍和禁軍統領聚在一起,他們似乎正在低聲商量著什麽。


    “三位將軍,船上有渤海敬獻的極東之花,世子有令,不得有失,還請諸位務必妥善看管!”黃東來到眾將軍麵前,恭敬地行了一禮。正當眾人交談之際,一個黑影突然從船邊一閃而過。眾人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船底竟然隱藏著一名刺客。這名刺客一直潛伏在暗處,等待著最佳時機。此刻,眼見眾人放鬆警惕,他便趁機一躍而起,穩穩地落在了船上。


    刺客動作矯捷,迅速向著船內跑去,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極東之花。眾人見狀紛紛向著船上趕去。“傳我命令,封鎖上下遊,來往船隻嚴格盤查。”郭將軍讓北湖水軍迅速出動。


    “所有南都守備把好城內各關口,不得走失!”


    眾人緊趕慢趕還是慢了一步,刺客背著裝有極東之花的盒子,一步越入水中,接著衝船上露出鬼魅的眼神,然後消失在碧波中。船上眾人紛紛拍著欄杆,十分氣憤。


    這眼神黃東識得,跟他在風鈴渡那女刺客的眼神一模一樣。“又讓她逃了!”


    “你是說這刺客和刺殺王爺的刺客是同一個人?”身旁的孫將軍問道。


    眾人皆驚,沒想到還是被刺客鑽了空子。


    “王爺此番前來南都,如此行程,卻不曾見到陪從?”世子好奇地睜大眼睛,疑惑地問道。


    “哈哈哈……”渤海王爺爽朗一笑,接著解釋道:“此番行程路途兇險,燕王殿下建議分開行事。自錦州登船後我們便兵分兩路,到了滄州又再次分作兩隊,一路輾轉至海州。由於途中眾人水土不服,折返迴渤海者亦不在少數,因此最終能抵達南都之人本就寥寥無幾。他們多數走的是陸路。”


    燕王緊接著補充道:“你和公主的婚事傳出後,遭到多方勢力的強烈反對。尤其在滄州,北鄴水師更是屢次無緣無故地登船檢查,導致我們耽擱了大量時間。幸得你父親親自修書一封給北鄴皇帝,這才得以繼續前行。然而,到了海州,北鄴軍又與邊軍發生衝突。為避免影響行程,本王遂命海州將軍護送隨從們快馬趕到南都。至於公主與王爺,則隨我一同乘船而來。”


    就在此時,世子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四肢無力,重重的向後倒去,還好後麵有文宣死死的撐著,世子又冷又熱,沒過一會兒便失去知覺,昏迷了過去,此次昏迷似乎比之前要深很多。“世子毒性發作,快迴秦王府!”文宣大喊著。此時又是一團大亂。


    “迴橫水來不及了,速速去宮中!禁軍何在!”燕王大聲說道,此時他比任何人都緊張。身旁的公主叔父也是嚇得不知所措,臉色都變了。沒想到世子體內殘存的毒竟然如此強烈,想想當時中毒,那世子遭了多大的罪。


    “讓開!讓開!”禁軍嗬斥著圍觀的人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立淵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餘並收藏立淵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