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正責備文宣為何不多留個心眼,以至刺客逃脫。
“方才世子問我時,你不也在旁,怎的讓你如此不專注?”文宣亦是滿臉委屈。
恬安匆忙跑來施禮,“世子,尋你良久,甚是不易!”
希安趕忙遞上一碗水,恬安接過輕抿一口,“世子,郡主傳話,渤海公主明日下午將至南都,命你速速前往。”眾人相視無言,皆是驚愕!渤海公主!明日抵達南都!!如此驚人的消息。
“不是說十數日之後才到嗎,為何如此之快?”世子亦是驚訝!剛迴來沒幾日,正調查刺客之事,剛有了些頭緒,又有新的狀況!
“迴世子,渤海公主與燕王一行人抵達海州後,並未繼續沿陸路南下,而是改乘海船,於秀水鎮登陸,停留一日後,再乘秀水軍戰船返迴南都,又因近日起風,故日期提前了不少。”恬安解釋道。
“乘戰船?!父親竟然同意了?”世子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他不禁迴想起當年在秀水鎮的時候,自己與王爺之間來迴通信書信整整一個月,好不容易才得到了登上戰船參觀一番的機會,至於乘船,那簡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秀水軍的戰船可是舉世聞名啊!軍中擁有上百艘這樣的龐然大物,全部都是由天下知名的工匠師傅們精心打造而成。不僅如此,這支水師士卒也同樣出自於名家名將之手,戰力驚人。
多年前秀水軍的前身吳國水師,在滄州海戰中重創了不可一世的北鄴水師,天下震動!此戰之後,吳國水師便駐守在秀水鎮,於是更名為“秀水軍”。最近一次的戰績是在潤陽十年冬月,肅清了困擾吳國多年的海盜禍患,成為了南都東側一道堅實無比的屏障。
王爺竟然開此口子?”黃東亦是滿臉詫異!
“我曾聽聞渤海公主乃是未來的世子妃!”文宣解釋道。“書院中有來自渤海的同窗,他在與家人的書信中提及過此事。起初以為隻是謠言,如今看來,恐怕是確有其事了。”
“這麽說,你早知此事?”身後的希安問道。
“那時正值春闈,喝酒時聽他所言,並未放在心上,隻因想當世子妃者眾多。”文宣解釋道。
誠然,書院中除了吳國的官宦子弟,還有他國的世家豪族宗親在此讀書。由於國子監不收他國的書生,於是便湧入天印書院,那時這裏還是江寧府學,後來人多了便改為此名,以書院附近的天印山命名。
固然,覬覦世子妃之位者不在少數,北邊的梁鄴、西邊的夏,再北邊的渤海、狄人,還有更往西的西域胡人,皆有此意。有些是仰慕王爺的威名,畢竟他是一代軍神;也有些是看重世子的地位,因五年前朝廷下旨,將從聖上的孫輩中選拔儲君。在聖上的孫輩中,世子淵排行第三,第一是楚王府的世子渙,其次是齊王府的世子渝,而趙王府的世子泓尚年幼,當前到了適婚年齡的唯有世子淵。
楚王府世子妃明氏,其母家為夏國皇室,齊王世子妃則出身嶺南大族盧氏。世子成年後,聯姻的婚書如雪片般飛來,但皆被王爺攔下,朝廷亦多次下旨,均被王爺以各種理由推脫。今年春日,王爺出人意料地應允了與渤海王室的婚約,此消息迅速傳播,各國皆為之震驚!
眾人無奈,隻得趕赴南都。世子則將希安留下,命其繼續調查。至於那名女子,即莫小蝶,為戴罪立功,主動請求一同調查。
“此地距南都需多久?”世子發問。
“迴世子,騎馬約一個時辰!”恬安答道。話畢,渡口外已備好馬匹!
“為何你們事事皆能提前知曉?莫非有事瞞著我?”世子悄聲問恬安。
“迴,迴世子,奴婢隻是奉旨辦事,皆按王爺郡主之旨意行事,絕不敢對世子有任何隱瞞!”世子湊近恬安,如此近的距離,令恬安一時緊張失措。
“走,去南都!”世子躍起,文宣和黃東亦上馬,護衛們緊隨其後,待眾人離去,恬安方才騎馬返迴王府。
王府中,郡主陪王爺下棋,恬安前來稟報:“王爺、郡主,世子等人已趕赴南都,按時辰推算,此時已經抵達。”
王爺揮手示意,恬安退下。王爺凝視棋局,手持一枚黑子,思索片刻後,輕嗬一聲:“又輸了!”
“父親,並非女兒棋藝,而是您的心思早已不在棋局之上!”郡主一語道破,郡主瞬間明白王爺的心思。
“明成那邊是否已安排妥當?”王爺發問。
“迴父親,午時過後已飛鴿傳書,現今皆已安排妥當。”郡主整理著棋子,繼續與王爺下棋。
“如今禮部鴻臚寺,整個南都,乃至宮中各處恐怕都忙碌不堪吧!”郡主言道。
“那是當然,淵兒未成親時,一味催促施壓,現今即將成親,忙碌也是理所應當。”王爺一臉泰然,專注於棋局,落子堅定。
“那父親打算如何向朝廷、淵兒解釋公主乘坐戰船一事?”郡主問道。
“那是本王的兒媳,未來的世子妃,亦是你皇祖父的孫媳,有什麽好解釋。”王爺不以為意,繼續從容落子。
“我記得淵兒那時吵嚷著要乘戰船。”郡主笑著問道。
“今時已非往日,彼時淵兒的心性與如今亦不相同,”王爺邊說著,邊落子,“到你了”。
沒過多久,世子一行人就到了南都城外,馬上要進城了。城門外的士兵,正認認真真檢查著來往行人的文堞和攜帶的各種行李包裹。排隊的人老長了,還時不時有人插隊。
“喂,後邊去,我都排了一個時辰了!”
“這要排到啥時候啊,一動不動的!”
“聽說渤海公主要來咱們南都,所以官府查得才這麽嚴!”
“真的假的?渤海那麽老遠來咱們南都幹啥?”
“我聽說那公主是來跟咱們秦王府的世子聯姻的。”
“秦王同意了?我聽說秦王以前還拒絕了北梁皇室的長公主呢!”
“皇家的事少亂說,這種事切莫謠傳!”一旁的士兵嗬斥道。
不多時,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從人群中走出,前方護衛為其開道。
“明日公主與燕王等人將入城,務必仔細檢查,若有差池,定嚴懲不貸!”將軍訓話時,仍仔細檢查著。
“請將軍放心,我等絕不會放任何可疑之人入城!”旁邊的領頭人俯首應道。
忽然,將軍抬頭遠望,隱約發現是世子一行人,便匆忙跑了過去。世子見狀,下馬相迎。
“南都守備孫明成參見世子!”將軍欲行禮,世子伸手阻攔。“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姐夫!”
其餘人皆下馬,向將軍行禮。“世子,郡主已傳書於我,一切均已安排妥當,請世子入城。”將軍依舊低頭迴話。
“姐夫,切莫如此生分,叫我淵兒即可!他們也不是外人。”世子麵露難色。
將軍微笑著望著世子,啥也沒說,繼而在前方領路,眾人緊隨其後。
“你們迴去向父王稟報,就說我已入南都,讓他勿念!”世子讓護衛們迴王府。
世子從未踏足過南都,當他初次踏入城門時,立刻被眼前南都雄壯巍峨的氣勢所震撼。寬敞筆直的大道上車水馬龍,兩旁整齊排列著精致典雅的屋舍;各式各樣的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美輪美奐;遠處波光粼粼的池塘邊聳立著華麗的樓榭,池中荷花盛開,如詩如畫;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於街頭巷尾,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響徹耳畔;琳琅滿目的新奇玩意兒讓人眼花繚亂,更有來自異國他鄉的商人們帶來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商品和文化,令人大開眼界。相比之下,橫水鎮瞬間黯然失色。
世子很快注意到一個奇特之處:這裏的城牆竟然不是筆直延伸而是蜿蜒曲折的!他心中暗自納悶,畢竟自己遊曆過許多地方,但這種形狀怪異的城牆還是頭一次見到。帶著疑惑,他轉頭向身旁的文宣請教道:
\"南都的城牆為何如此與眾不同呢?我曾去過的那些都城,城牆無一不是四四方方的啊。\"
文宣微笑著解答道:\"世子有所不知,這南都的城牆之所以這般設計,乃是依據周圍的山勢、地形以及河流走向而建。這樣既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又能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
世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開玩笑地問道:\"難道這也是父親出的主意不成?\"
一旁的將軍不禁笑了,接口說道:\"淵兒果然聰慧過人!沒錯,當年一切都已籌備妥當,隻待動工修築城牆。然而王爺看過工部呈上的圖紙後,卻獨具慧眼地上書提議應根據實際情況興修城牆。此舉當時引起朝中百官諸多爭議,王爺還為此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整整三日,最終成功說服聖上下旨!\"
“我還記得父親跟著王爺在這南都城走馬觀察了數月才決定放棄古法,依形勢建城。”文宣補充道。
“南都的北門和東門離皇城很近,西門又離皇城太遠,所以尋常百姓隻能從南門入城。”將軍接過話。
世子問道:“明日公主從何處入城?”
黃東答道:“自然是北門,北門臨近北湖,北湖有水道連通江水,由北門入,一則便捷,二則離皇城較近,危險亦少。”
文宣看著黃東,先是一愣,繼而大笑道:“北湖?北湖乃皇家禁地,達官貴人平素皆不得入內,何況他國公主?”
“公主?那是準世子妃!”
“即便如此,當年世子渙迎娶明夏公主時,夏朝使臣亦欲從北湖入城,以顯尊崇,然聖上並未應允,楚王多次進宮諫言,亦未能說動聖上。此後皇室婚嫁,皆由北水關出入南都,久而久之,此已成慣例,公主亦不能破例。”文宣繼續說道。
“那兒有何隱秘?”黃東一臉好奇。話甫出口,她便察覺眾人目光皆聚於她,方知此言不當。
我覺著應該就是北水關了,除了北湖,就數那兒水深。”文宣迴頭看著將軍,不發一言,反倒是他,一臉得意,估摸是說中了。
“那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確保公主安全呀?”
“南都守備早就準備好了,黃東姑娘不必擔心!”將軍迴答道。
其實,他也不清楚公主會從哪裏入城,公主還未到,聖旨也未下,到處都有可能,北湖入城也不是沒可能,畢竟秦王可不是其他王爺。
世子一行人騎著馬,在南都大街上不緊不慢地走著。世子被南都的景色和熱鬧的市井氛圍深深吸引,一臉輕鬆。
身旁的將軍側過頭,看了世子一眼,“淵兒,對明日迎接公主,很期待吧?”
“期待也好,尋常也罷,對我來說都稀鬆平常。”世子答道。
江水自西南向北再向東流過南都,滔滔不絕的江水一路向東,不遠處一艘戰船緩緩行駛在江上。戰船上,旌旗飄揚,旗子在初夏的風中獵獵作響,公主身上的衣裙卻沒被吹起。
“公主,外麵風大,小心著涼啊!”伴隨著關切聲,公主的身後緩緩走出一名男子。他動作輕柔地將一件華麗的披風披在公主身上。
“叔父,我們現在到哪裏了呀?”此時的公主,與前些日子相比,臉上少了那份喜悅之情,反而增添了些許憂慮。
“已經快到南都了,預計明天下午就能夠抵達南都。”叔父輕聲迴答道。
話還沒說完,又有一名男子從船艙裏走了出來。定睛一看,原來此人乃是燕王——世子淵的皇叔。隻見燕王向公主行了個禮後說道:“公主大可安心,南都那邊一切都已安排就緒。隻是明日行程緊湊、事務繁雜,還望公主多加歇息,保重身體!”
公主聽聞此言,並沒有迴應,隻是默默地凝視著遠方。滾滾江水奔騰不息,兩岸的青山如詩如畫般從公主身旁掠過,但一同消逝的還有她在渤海國時那段美好的記憶。
“明天就要見到未來的駙馬來了,公主是否滿心期待呢?”男子半開玩笑似的問道,想要緩解這片沉默帶來的尷尬氛圍。
風依舊吹著,公主還是沒有作答。過了一會兒,興許是累了,公主轉過身向船內走去,“期待也好,尋常也罷,對我來說都稀鬆平常。”話說完,公主就迴了船內休息。
船外隻留著公主的叔父和燕王,他們並不是欣賞風景,而是商量著明日入城的細節。
“方才世子問我時,你不也在旁,怎的讓你如此不專注?”文宣亦是滿臉委屈。
恬安匆忙跑來施禮,“世子,尋你良久,甚是不易!”
希安趕忙遞上一碗水,恬安接過輕抿一口,“世子,郡主傳話,渤海公主明日下午將至南都,命你速速前往。”眾人相視無言,皆是驚愕!渤海公主!明日抵達南都!!如此驚人的消息。
“不是說十數日之後才到嗎,為何如此之快?”世子亦是驚訝!剛迴來沒幾日,正調查刺客之事,剛有了些頭緒,又有新的狀況!
“迴世子,渤海公主與燕王一行人抵達海州後,並未繼續沿陸路南下,而是改乘海船,於秀水鎮登陸,停留一日後,再乘秀水軍戰船返迴南都,又因近日起風,故日期提前了不少。”恬安解釋道。
“乘戰船?!父親竟然同意了?”世子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他不禁迴想起當年在秀水鎮的時候,自己與王爺之間來迴通信書信整整一個月,好不容易才得到了登上戰船參觀一番的機會,至於乘船,那簡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秀水軍的戰船可是舉世聞名啊!軍中擁有上百艘這樣的龐然大物,全部都是由天下知名的工匠師傅們精心打造而成。不僅如此,這支水師士卒也同樣出自於名家名將之手,戰力驚人。
多年前秀水軍的前身吳國水師,在滄州海戰中重創了不可一世的北鄴水師,天下震動!此戰之後,吳國水師便駐守在秀水鎮,於是更名為“秀水軍”。最近一次的戰績是在潤陽十年冬月,肅清了困擾吳國多年的海盜禍患,成為了南都東側一道堅實無比的屏障。
王爺竟然開此口子?”黃東亦是滿臉詫異!
“我曾聽聞渤海公主乃是未來的世子妃!”文宣解釋道。“書院中有來自渤海的同窗,他在與家人的書信中提及過此事。起初以為隻是謠言,如今看來,恐怕是確有其事了。”
“這麽說,你早知此事?”身後的希安問道。
“那時正值春闈,喝酒時聽他所言,並未放在心上,隻因想當世子妃者眾多。”文宣解釋道。
誠然,書院中除了吳國的官宦子弟,還有他國的世家豪族宗親在此讀書。由於國子監不收他國的書生,於是便湧入天印書院,那時這裏還是江寧府學,後來人多了便改為此名,以書院附近的天印山命名。
固然,覬覦世子妃之位者不在少數,北邊的梁鄴、西邊的夏,再北邊的渤海、狄人,還有更往西的西域胡人,皆有此意。有些是仰慕王爺的威名,畢竟他是一代軍神;也有些是看重世子的地位,因五年前朝廷下旨,將從聖上的孫輩中選拔儲君。在聖上的孫輩中,世子淵排行第三,第一是楚王府的世子渙,其次是齊王府的世子渝,而趙王府的世子泓尚年幼,當前到了適婚年齡的唯有世子淵。
楚王府世子妃明氏,其母家為夏國皇室,齊王世子妃則出身嶺南大族盧氏。世子成年後,聯姻的婚書如雪片般飛來,但皆被王爺攔下,朝廷亦多次下旨,均被王爺以各種理由推脫。今年春日,王爺出人意料地應允了與渤海王室的婚約,此消息迅速傳播,各國皆為之震驚!
眾人無奈,隻得趕赴南都。世子則將希安留下,命其繼續調查。至於那名女子,即莫小蝶,為戴罪立功,主動請求一同調查。
“此地距南都需多久?”世子發問。
“迴世子,騎馬約一個時辰!”恬安答道。話畢,渡口外已備好馬匹!
“為何你們事事皆能提前知曉?莫非有事瞞著我?”世子悄聲問恬安。
“迴,迴世子,奴婢隻是奉旨辦事,皆按王爺郡主之旨意行事,絕不敢對世子有任何隱瞞!”世子湊近恬安,如此近的距離,令恬安一時緊張失措。
“走,去南都!”世子躍起,文宣和黃東亦上馬,護衛們緊隨其後,待眾人離去,恬安方才騎馬返迴王府。
王府中,郡主陪王爺下棋,恬安前來稟報:“王爺、郡主,世子等人已趕赴南都,按時辰推算,此時已經抵達。”
王爺揮手示意,恬安退下。王爺凝視棋局,手持一枚黑子,思索片刻後,輕嗬一聲:“又輸了!”
“父親,並非女兒棋藝,而是您的心思早已不在棋局之上!”郡主一語道破,郡主瞬間明白王爺的心思。
“明成那邊是否已安排妥當?”王爺發問。
“迴父親,午時過後已飛鴿傳書,現今皆已安排妥當。”郡主整理著棋子,繼續與王爺下棋。
“如今禮部鴻臚寺,整個南都,乃至宮中各處恐怕都忙碌不堪吧!”郡主言道。
“那是當然,淵兒未成親時,一味催促施壓,現今即將成親,忙碌也是理所應當。”王爺一臉泰然,專注於棋局,落子堅定。
“那父親打算如何向朝廷、淵兒解釋公主乘坐戰船一事?”郡主問道。
“那是本王的兒媳,未來的世子妃,亦是你皇祖父的孫媳,有什麽好解釋。”王爺不以為意,繼續從容落子。
“我記得淵兒那時吵嚷著要乘戰船。”郡主笑著問道。
“今時已非往日,彼時淵兒的心性與如今亦不相同,”王爺邊說著,邊落子,“到你了”。
沒過多久,世子一行人就到了南都城外,馬上要進城了。城門外的士兵,正認認真真檢查著來往行人的文堞和攜帶的各種行李包裹。排隊的人老長了,還時不時有人插隊。
“喂,後邊去,我都排了一個時辰了!”
“這要排到啥時候啊,一動不動的!”
“聽說渤海公主要來咱們南都,所以官府查得才這麽嚴!”
“真的假的?渤海那麽老遠來咱們南都幹啥?”
“我聽說那公主是來跟咱們秦王府的世子聯姻的。”
“秦王同意了?我聽說秦王以前還拒絕了北梁皇室的長公主呢!”
“皇家的事少亂說,這種事切莫謠傳!”一旁的士兵嗬斥道。
不多時,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從人群中走出,前方護衛為其開道。
“明日公主與燕王等人將入城,務必仔細檢查,若有差池,定嚴懲不貸!”將軍訓話時,仍仔細檢查著。
“請將軍放心,我等絕不會放任何可疑之人入城!”旁邊的領頭人俯首應道。
忽然,將軍抬頭遠望,隱約發現是世子一行人,便匆忙跑了過去。世子見狀,下馬相迎。
“南都守備孫明成參見世子!”將軍欲行禮,世子伸手阻攔。“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姐夫!”
其餘人皆下馬,向將軍行禮。“世子,郡主已傳書於我,一切均已安排妥當,請世子入城。”將軍依舊低頭迴話。
“姐夫,切莫如此生分,叫我淵兒即可!他們也不是外人。”世子麵露難色。
將軍微笑著望著世子,啥也沒說,繼而在前方領路,眾人緊隨其後。
“你們迴去向父王稟報,就說我已入南都,讓他勿念!”世子讓護衛們迴王府。
世子從未踏足過南都,當他初次踏入城門時,立刻被眼前南都雄壯巍峨的氣勢所震撼。寬敞筆直的大道上車水馬龍,兩旁整齊排列著精致典雅的屋舍;各式各樣的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美輪美奐;遠處波光粼粼的池塘邊聳立著華麗的樓榭,池中荷花盛開,如詩如畫;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於街頭巷尾,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響徹耳畔;琳琅滿目的新奇玩意兒讓人眼花繚亂,更有來自異國他鄉的商人們帶來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商品和文化,令人大開眼界。相比之下,橫水鎮瞬間黯然失色。
世子很快注意到一個奇特之處:這裏的城牆竟然不是筆直延伸而是蜿蜒曲折的!他心中暗自納悶,畢竟自己遊曆過許多地方,但這種形狀怪異的城牆還是頭一次見到。帶著疑惑,他轉頭向身旁的文宣請教道:
\"南都的城牆為何如此與眾不同呢?我曾去過的那些都城,城牆無一不是四四方方的啊。\"
文宣微笑著解答道:\"世子有所不知,這南都的城牆之所以這般設計,乃是依據周圍的山勢、地形以及河流走向而建。這樣既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又能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
世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開玩笑地問道:\"難道這也是父親出的主意不成?\"
一旁的將軍不禁笑了,接口說道:\"淵兒果然聰慧過人!沒錯,當年一切都已籌備妥當,隻待動工修築城牆。然而王爺看過工部呈上的圖紙後,卻獨具慧眼地上書提議應根據實際情況興修城牆。此舉當時引起朝中百官諸多爭議,王爺還為此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整整三日,最終成功說服聖上下旨!\"
“我還記得父親跟著王爺在這南都城走馬觀察了數月才決定放棄古法,依形勢建城。”文宣補充道。
“南都的北門和東門離皇城很近,西門又離皇城太遠,所以尋常百姓隻能從南門入城。”將軍接過話。
世子問道:“明日公主從何處入城?”
黃東答道:“自然是北門,北門臨近北湖,北湖有水道連通江水,由北門入,一則便捷,二則離皇城較近,危險亦少。”
文宣看著黃東,先是一愣,繼而大笑道:“北湖?北湖乃皇家禁地,達官貴人平素皆不得入內,何況他國公主?”
“公主?那是準世子妃!”
“即便如此,當年世子渙迎娶明夏公主時,夏朝使臣亦欲從北湖入城,以顯尊崇,然聖上並未應允,楚王多次進宮諫言,亦未能說動聖上。此後皇室婚嫁,皆由北水關出入南都,久而久之,此已成慣例,公主亦不能破例。”文宣繼續說道。
“那兒有何隱秘?”黃東一臉好奇。話甫出口,她便察覺眾人目光皆聚於她,方知此言不當。
我覺著應該就是北水關了,除了北湖,就數那兒水深。”文宣迴頭看著將軍,不發一言,反倒是他,一臉得意,估摸是說中了。
“那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確保公主安全呀?”
“南都守備早就準備好了,黃東姑娘不必擔心!”將軍迴答道。
其實,他也不清楚公主會從哪裏入城,公主還未到,聖旨也未下,到處都有可能,北湖入城也不是沒可能,畢竟秦王可不是其他王爺。
世子一行人騎著馬,在南都大街上不緊不慢地走著。世子被南都的景色和熱鬧的市井氛圍深深吸引,一臉輕鬆。
身旁的將軍側過頭,看了世子一眼,“淵兒,對明日迎接公主,很期待吧?”
“期待也好,尋常也罷,對我來說都稀鬆平常。”世子答道。
江水自西南向北再向東流過南都,滔滔不絕的江水一路向東,不遠處一艘戰船緩緩行駛在江上。戰船上,旌旗飄揚,旗子在初夏的風中獵獵作響,公主身上的衣裙卻沒被吹起。
“公主,外麵風大,小心著涼啊!”伴隨著關切聲,公主的身後緩緩走出一名男子。他動作輕柔地將一件華麗的披風披在公主身上。
“叔父,我們現在到哪裏了呀?”此時的公主,與前些日子相比,臉上少了那份喜悅之情,反而增添了些許憂慮。
“已經快到南都了,預計明天下午就能夠抵達南都。”叔父輕聲迴答道。
話還沒說完,又有一名男子從船艙裏走了出來。定睛一看,原來此人乃是燕王——世子淵的皇叔。隻見燕王向公主行了個禮後說道:“公主大可安心,南都那邊一切都已安排就緒。隻是明日行程緊湊、事務繁雜,還望公主多加歇息,保重身體!”
公主聽聞此言,並沒有迴應,隻是默默地凝視著遠方。滾滾江水奔騰不息,兩岸的青山如詩如畫般從公主身旁掠過,但一同消逝的還有她在渤海國時那段美好的記憶。
“明天就要見到未來的駙馬來了,公主是否滿心期待呢?”男子半開玩笑似的問道,想要緩解這片沉默帶來的尷尬氛圍。
風依舊吹著,公主還是沒有作答。過了一會兒,興許是累了,公主轉過身向船內走去,“期待也好,尋常也罷,對我來說都稀鬆平常。”話說完,公主就迴了船內休息。
船外隻留著公主的叔父和燕王,他們並不是欣賞風景,而是商量著明日入城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