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紅單用之妙:湯藥食用法十例


    一點紅,作為大自然饋贈的良藥,雖為單味卻功效不凡。其味微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 ,在日常的湯藥食用中,能應對多種身體不適。下麵為您詳細介紹一點紅作為單味藥的用法用量及十例湯藥食用方法。


    一、用法用量


    一點紅可鮮用,也可幹用。一般幹品用量在9 - 15克,鮮品用量則為30 - 60克。用於煎湯時,先將一點紅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沒過藥材2 - 3厘米為宜。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20 - 30分鍾,使藥效充分溶出,待湯汁溫熱後即可服用。需注意,孕婦及體質虛寒者應慎用。


    二、湯藥食用法十例


    (一)咽喉腫痛調理湯


    材料:鮮一點紅60克。


    做法:將鮮一點紅洗淨切段,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煎煮20分鍾左右。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一點紅有清熱解毒之效,能緩解咽喉部位的熱毒壅盛,減輕腫痛症狀。


    (二)目赤腫痛舒緩湯


    材料:幹一點紅15克。


    做法:把幹一點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慢煎25分鍾。


    服用方法:每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可清肝明目,改善目赤腫痛、眼睛幹澀等情況。


    (三)口舌生瘡愈合湯


    材料:鮮一點紅50克。


    做法:鮮一點紅洗淨後切碎,加水煎煮20分鍾。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數次含漱並咽下。其清熱燥濕的特性,對治療口舌生瘡有積極作用。


    (四)癰腫瘡毒消散湯


    材料:鮮一點紅100克。


    做法:將鮮一點紅搗爛,加適量清水煎煮15分鍾。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同時可將藥渣外敷在癰腫瘡毒處,能起到內服外用雙管齊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五)便血調理湯


    材料:幹一點紅12克。


    做法:幹一點紅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煎30分鍾。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飯後溫服。對於血熱引起的便血,一點紅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發揮作用,幫助緩解症狀。


    (六)尿血緩解湯


    材料:鮮一點紅80克。


    做法:鮮一點紅洗淨後入鍋,加水煎煮20分鍾。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可清熱涼血,對尿血症狀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


    (七)濕疹輔助湯


    材料:幹一點紅15克。


    做法:將幹一點紅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至湯汁濃稠。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同時可用藥湯清洗濕疹部位,內外兼治,有助於緩解濕疹帶來的瘙癢、紅腫等問題。


    (八)乳腺炎初期湯


    材料:鮮一點紅100克。


    做法:鮮一點紅洗淨後切碎,加水煎煮15 - 20分鍾。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乳腺炎初期症狀有改善作用。


    (九)小兒風熱感冒湯


    材料:鮮一點紅40克。


    做法:把鮮一點紅加水煎煮15分鍾左右。


    服用方法:根據小兒年齡適量分服,每日一劑。一點紅的清熱解毒功效可幫助小兒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咽喉不適等症狀。


    (十)上火調理湯


    材料:幹一點紅10克。


    做法:幹一點紅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


    服用方法:每周服用2 - 3次,可在感覺有上火跡象時飲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火氣,改善上火引起的口幹舌燥、牙齦腫痛等症狀。


    一點紅單味藥煎湯服用,操作簡便,在日常養生和一些常見病症的調理上有獨特的效果。但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用法用量,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在廣袤的中華本草世界裏,一點紅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不僅以其獨特的形態在大自然中獨樹一幟,更以豐富的藥用價值和多樣的食用方式,為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一點紅的奧秘,領略這一自然恩賜的神奇之處。


    一、一點紅的形態與特征


    一點紅,學名 emilia sonchifolia (l.) dc. ,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通常較為矮小,高度一般在 10 - 40 厘米之間 ,莖細而直立,基部分枝,表麵被稀疏的柔毛,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微微的光澤。


    其葉片形態多樣,下部葉呈琴狀分裂,有長柄;上部葉較小,呈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抱莖,邊緣具不規則的齒裂或全緣。葉片兩麵均有稀疏的短毛,色澤翠綠,質地柔軟而堅韌。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葉片上的脈絡清晰可見,如同大自然精心繪製的紋理。


    一點紅最顯著的特征,當屬它那獨特的花朵。頭狀花序直徑約 1 厘米,排列成疏散的傘房狀;花序梗細長,被腺毛;總苞呈圓柱形,苞片 1 層,覆瓦狀排列,呈綠色或略帶紫色。小花均為管狀花,花冠呈紫紅色,色彩鮮豔奪目,在翠綠葉片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嬌豔。花期通常在 7 - 10 月,花開時節,漫山遍野的一點紅,宛如繁星點點,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果實為瘦果,圓柱形,具棱,長約 3 毫米,有白色冠毛,易脫落。當果實成熟時,微風拂過,冠毛帶著種子輕盈地飄散在空中,尋找著新的生長之地,延續著生命的傳奇。


    二、一點紅的功效與作用


    (一)藥用價值


    1. 清熱解毒:一點紅性涼,味微苦,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在傳統醫學中,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清除體內的熱毒之邪,從而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不適症狀。現代研究表明,一點紅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萜類、生物堿等,這些成分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能夠有效抑製多種病原體的生長和繁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抑製效果 。


    2. 散瘀消腫:一點紅還具有散瘀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癰腫瘡毒等病症。當人體受到外力損傷後,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瘀血,導致腫脹疼痛。一點紅能夠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其散瘀消腫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外用治療跌打損傷方麵,對於一些體內瘀血阻滯的病症,如痛經、閉經等,也有一定的調理作用。臨床實踐證明,將一點紅鮮品搗爛外敷於患處,能夠迅速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口愈合。


    3. 涼血止血:在中醫理論中,一點紅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出血性病症。當人體外感熱邪,或體內髒腑功能失調,導致血熱時,血液會變得黏稠,運行速度加快,容易衝破脈絡,引起出血症狀。一點紅能夠清熱涼血,使血液恢複正常的運行狀態,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藥理研究發現,一點紅中的某些成分能夠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增加血小板數量,促進血液凝固,發揮良好的止血作用。


    (二)食用價值


    一點紅不僅是一味良藥,還是一種營養豐富、口感獨特的野菜。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 等)、礦物質(如鈣、鐵、鋅、鎂等)和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 a 對於保護視力、維護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 c 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效;膳食纖維則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和腸道疾病。


    一點紅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在春季和夏季,可采摘其鮮嫩的莖葉,洗淨後用開水焯燙一下,然後加入適量的蒜末、生抽、醋、香油等調料涼拌食用,口感清爽,味道鮮美。也可以將一點紅與雞蛋一起炒製,製作成一點紅炒雞蛋,這道菜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此外,一點紅還可以用來煮湯,如一點紅瘦肉湯,具有清熱潤肺、滋陰補虛的功效,尤其適合在幹燥的季節食用。


    三、一點紅的用法及注意事項


    (一)用法


    1. 內服:一點紅可煎湯內服,一般用量為 9 - 15 克(鮮品 30 - 60 克)。在煎煮時,可將一點紅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煎煮 20 - 30 分鍾,取汁飲用。也可以將一點紅製成藥丸或散劑服用,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配和使用。


    2. 外用:外用時,可將鮮品一點紅搗爛敷於患處,或取幹品研末調敷。對於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病症,外用一點紅能夠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發揮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在使用鮮品搗爛外敷時,要注意將藥物覆蓋整個病變部位,並保持適當的濕度,以促進藥物的吸收。


    (二)注意事項


    1. 孕婦慎用:由於一點紅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在使用時需要謹慎。在懷孕期間,女性的身體處於特殊的生理狀態,用藥不當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果孕婦出現相關病症需要使用一點紅,應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用藥。


    2. 過敏體質者慎用:雖然一點紅在臨床上引起過敏反應的情況較為少見,但對於過敏體質者來說,仍存在一定的過敏風險。在首次使用一點紅時,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都應先進行少量試用,觀察是否有皮膚瘙癢、紅腫、皮疹等過敏症狀出現。如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就醫進行抗過敏治療。


    3. 不宜過量使用:一點紅性涼,過量使用可能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因此,在使用一點紅時,應嚴格按照醫囑或規定的劑量使用,避免過量服用。


    4. 食用注意事項:在采摘一點紅作為野菜食用時,要注意選擇生長在無汙染環境中的植株,避免采摘受到農藥、化肥汙染或生長在工業汙染區的一點紅。此外,食用前要將一點紅徹底清洗幹淨,去除表麵的雜質和灰塵。如果食用後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四、一點紅治病的十個用方舉例


    1. 治咽喉腫痛:取一點紅 30 克,金銀花 15 克,桔梗 10 克,甘草 6 克。將上述藥材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 20 - 30 分鍾,取汁飲用,每日 1 劑,分 2 - 3 次服。一點紅清熱解毒,金銀花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症狀。


    2. 治目赤腫痛:鮮一點紅 60 克,洗淨後搗爛,用幹淨的紗布包裹,絞取汁液。將汁液滴入眼中,每次 1 - 2 滴,每日 3 - 4 次。一點紅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直接將其汁液滴入眼中,能夠迅速緩解目赤腫痛、幹澀等症狀。


    3. 治口舌生瘡:一點紅 15 克,黃連 6 克,生地黃 15 克。將藥材加水煎煮後,取汁含漱,每次含漱 3 - 5 分鍾,每日 5 - 6 次。一點紅與黃連均能清熱瀉火,生地黃滋陰涼血,通過含漱的方式,使藥物直接作用於口舌生瘡部位,起到清熱燥濕、解毒斂瘡的效果。


    4. 治癰腫瘡毒:鮮一點紅適量,洗淨後搗爛如泥,加入適量的蜂蜜調勻,敷於患處,每日換藥 1 - 2 次。一點紅清熱解毒、散瘀消腫,蜂蜜具有解毒、潤燥、止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有效促進癰腫瘡毒的消散和吸收,減輕局部紅腫熱痛症狀。


    5. 治跌打損傷:將一點紅 30 克,當歸 15 克,川芎 10 克,紅花 6 克,放入 500 毫升白酒中浸泡 7 - 10 天。取藥酒適量,外擦於跌打損傷部位,每日 3 - 4 次,並輕輕按摩至局部發熱。此藥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緩解疼痛和腫脹。


    6. 治便血:一點紅 30 克,地榆炭 15 克,槐花 15 克,側柏葉 10 克。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 1 劑,分 2 次服。一點紅涼血止血,地榆炭、槐花、側柏葉均為涼血止血之要藥,諸藥配伍,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便血症狀。


    7. 治尿血:一點紅 20 克,白茅根 30 克,小薊 15 克,石韋 10 克。加水煎煮後,取汁飲用,每日 1 劑。一點紅與白茅根、小薊、石韋等藥材合用,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治療尿血以及泌尿係統感染引起的相關症狀。


    8. 治濕疹:鮮一點紅 100 克,苦參 30 克,黃柏 30 克。將藥材加水煎煮後,取藥液趁熱熏洗濕疹部位,待藥液溫度適宜後,再用毛巾蘸取藥液濕敷患處,每次 15 - 20 分鍾,每日 2 - 3 次。一點紅清熱解毒、燥濕止癢,苦參、黃柏清熱燥濕、殺蟲止癢,通過熏洗和濕敷的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濕疹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症狀。


    9. 治乳腺炎:鮮一點紅 60 克,蒲公英 60 克。將二者洗淨後搗爛,敷於患處,每日更換 2 - 3 次。一點紅和蒲公英均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乳腺炎初期,乳房紅腫疼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促進炎症的消散。


    10. 治小兒疳積:一點紅 15 克,獨腳金 10 克,雞內金 6 克。將藥材加水煎煮,取汁分多次喂服小兒,每日 1 劑。一點紅清熱消積,獨腳金健脾消積,雞內金消食健胃,諸藥合用,可調理小兒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小兒疳積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脹、消瘦等症狀。


    一點紅,這一平凡而又神奇的植物,以其獨特的形態、豐富的功效和多樣的用途,在本草世界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無論是作為藥用還是食用,它都為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了諸多益處。然而,在使用一點紅時,我們也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確保其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讓我們珍惜大自然賦予的這一寶貴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一點紅的價值,讓它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綻放光彩,為人類的健康和幸福貢獻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草藥材:百草療愈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交天下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交天下友並收藏百草藥材:百草療愈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