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真相
駙馬納妾我休棄,駙馬造反我稱帝 作者:紙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煊來的時候浩浩蕩蕩一群人,走的時候人更是多了幾倍。
高陽王沒再派人阻攔。
沒有那個必要了。
他向來對將死之人寬容。
他甚至不在意侯官拿出來那個書信為什麽會有他的私印,為什麽筆跡與他相同。
元煊這般聲勢浩大做了一局請他入甕,最後隻是也隻能偽造一封可憐的書信才能給他定罪。
何其天真。
真正叫他在意的從來不是任何搜查。
畢竟那個曾經與他合謀的人都死了,怎麽會有任何信件留下來。
從來都是人。
是美人。
起先元煊說起崔氏和美人之事還叫他心驚,可後來,他反倒放鬆了下來。
元煊永遠不會想到自己和元屹串通的真正證據什麽。
就算帶走了證據又如何?
隻怕元煊還想著潛入他的府中徹底搜出真正的證據呢。
畢竟那個從小被養得正派的小太子,身為女人的小太子,怎麽會想到呢。
“去給端嶽那小子傳信,叫他領他麾下中軍迴防京畿。”
高陽王看著捂著脖子的丁權,“現在去請右衛將軍入府詳談。”
丁權接連被元煊傷了兩迴,此刻幾乎語氣淬了毒,“還有個左衛將軍賀從,可是太後從侯官裏頭提拔上來的。”
高陽王皺了皺眉,“找找他親族和家眷,若不願意,處置了吧。”
“那……長公主這會兒定然要進宮告狀了,咱不攔著?”
“攔什麽?”高陽王麵容譏誚,“她還能找皇帝告狀?不過還是找太後揭發我罷了,太後也實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麵了,懼怕宗室說她淫蕩無恥,就隻敢提拔些上不得台麵的人,前些年城陽王一個旁門宗室,往上數不過是個廢太子遺脈也敢在我頭上作威作福,總攬朝政!”
“她不殺我,我也要殺她。”
丁權垂頭唯唯,抬頭一瞧,那額頭上一抹狼狽的紅。
高陽王猶自抬頭冷笑,說著壯誌,“人人都笑當年阿兄說瞧不出我的深淺,將來或許能年器晚成,背地裏說我短視無才得還少嗎?如今也該是阿兄之言應驗的時候了。”
“殿下從來都胸有乾坤,必成大業……”丁權附和了幾句,這才小心翼翼道,“咱們,要不先進去處理傷口?您千金貴體,可要好生保養。”
主仆二人再是位高權重也被這一場鬧劇搞得渾身狼狽,但所有都知道這隻是個開端,往後更是狂瀾將傾。
丁權忽然想到了個主意,“如今那些美人們都被帶走了,殿下若是擔心,不妨,我們也放一把火,報複迴去,也叫她們再說不出話來?”
高陽王已經坐了下來,由著府醫前來處理傷口,聽到這裏淡淡道,“失火而已,夏日幹燥,我的府邸能失火,明鏡府怎麽不會。”
丁權心領神會。
那一群美人卻沒入明鏡府。
元煊這會兒沒工夫處理這麽多美人的事,轉而交給了崔鬆蘿處理。
她隻親自見了王明君。
“你姓王?”
王明君知道這位要問什麽,低聲道,“妾並非太原王氏,不過是卑賤之軀,從前本是宮中……侍女,五年前被賜給了高陽王。”
元煊正在給崔鬆蘿留幾個錦囊,聽到這裏抬起頭,“五年前?”
那不就是她被廢的時候。
元煊已經從修容口中知道裏頭究竟都發生了什麽,所以打算親自見一見王明君。
王明君知道自己搶了徐昭月的功勞,但必須比她顯得更有用,“那年,您本該大婚選妃,所以宮內進了一批新侍女,後來您出事,高陽王便在我們之中挑選了不少人帶走了,那高陽王十分瞧不起您,在大醉之後為此歡慶,並……曾在醉意朦朧之時,說出鮮卑一族本是兄終弟及的話來。”
她小心翼翼抬頭看了一眼元煊的臉色,見她毫無怒意,方繼續道,“說,就算幼帝沒有兒子也不必著急,著急的隻能是太後罷了,皇帝心知肚明以女充男不過是太後怕兒子死後權柄旁落宗室,卻始終不敢殺了太後。”
元煊微微抬眉,未置可否。
“妾那時服侍高陽王,聽得他對皇帝十分恨鐵不成鋼,甚至說出了既然都已經下定決心廢太子正身了,為何不趁勢徹底收迴太後全部權柄,反倒太後一哭訴就徹底失了壯誌,不曾對太後勢力有絲毫懲戒,太後自己退居北宮,皇帝卻也沒能親政,放縱城陽王、鄭、嚴等人持續把持朝政,簡直是元氏之恥。”
元煊不意外,當年自己被廢是皇帝一黨對太後一黨的反抗,她注定是個會被廢的棋子,不管是由皇帝來,還是由死了兒子的徹底獨尊的太後來。
她的女身曾經是她輕易就可被拿捏的把柄,這事兒她從開始學習就知道,所以她學如何用人,如何攥緊權柄,力爭再拖久一點,久到自己可以強硬頂住那上位者的手。
可惜還是太早了。
“妾不曾想到五年後您已封侯,權勢日盛,高陽王一開始還不曾說起你,前些時日醉酒之時已經說出愧與王女共天下的言辭來,隻是今日瞧事發,您不願意與他共分權柄,隻怕高陽王定然會叫他在外掌握京畿之外中軍的庶長子迴京,助他勤王。”
“想必您與高陽王已經不死不休,妾飽受五年折磨,怨懟不比徐美人的少,隻是妾不知該如何幫您,但求殿下示下。”
元煊終於停下了手中的筆,看向了伏地的人,“徐昭月想要我賜婚,你想要什麽。”
“妾,願追隨殿下,隨侍身側,隻求,多見見廣闊的天地。”
元煊一時沒承諾,隻問道,“我聽鬆蘿說,你身上傷很多,裏頭那五百名姬妾,也都被這般毆打過嗎?”
王明君低聲道,“徐美人要彈奏箜篌與歌唱,所以大約稍好些,很多年長的已經被關著不被召見了,此前究竟有無毆打過,我也不知道,但高陽王其人……”
“不知殿下可曾聽聞盛宴美人。”
她猛然抬臉,含著淚,“但凡在那府中設宴招待的,必定是高陽王心腹或狼狽為奸之人,府邸中美人會被裝入大的食盒之中,送入席上,任人采擷,至於日常,高陽王更喜於美人皮上作詩與畫,隻不用尋常筆,而用玉、瑪瑙刻刀與鐵,紅粉著色,漸至淤青,引以為雅事。”
元煊從來持重,聽到這裏也詫異瞪大了眼睛,轉頭看向了簾幕之後閑閑練字的元葳蕤。
當年景昭王上位,範陽王被冤殺,其中大約也有高陽王的手筆,元葳蕤手中有範陽王許多文書,自然也包括了高陽王批駁的字跡,她日日練習,漸至醇熟,方才有了那一封“親筆謀反信”。
元葳蕤不鹹不淡輕哧了一聲,“難怪他躲在屋子裏荒唐。”
“當年景昭王住在宮中,最喜從宮外招攬美人,再將她們藏到大的食盒中帶入宮中肆意淫亂,我還當是景昭王自己的主意,沒想到還有個一道狼狽為奸的酒色之徒!”
元煊皺緊了眉頭,“你好好養傷,接下來先跟著東陽公主,待事平之後,你再細細思量,我身邊也不是什麽自由的好去處。”
門外卻傳來了腳步聲。
這腳步聲並不是尋常宮人一板一眼極有規矩的聲音,也不是男人沉重的步伐,十分急切且慌亂,王明君剛剛起身,就心生疑惑,她記得煊太子從前十分規矩,儒學禮儀學得極好,極倡導漢家禮儀,怎麽還有門人敢如此放肆。
元煊低下頭看了看自己剛剛寫了一半的紙條。
來得正好。
“殿下!!”崔鬆蘿冒出了頭,“有大發現!!!”
羅夫人留在京中,是為了給元煊調理身子,這會兒一個人看幾百人自然看不過來,還有許多女子羞於褪衣。
崔鬆蘿年紀小,幹脆就去勸瞧著年紀大些的人,拿著傷藥和點心熱血滿滿地就去了,這些年紀大的人多被整日困在屋子,不見天日,幾乎不怎麽會說話了。
誰知道有個年長些的女子吃完點心就生了許多紅斑,崔鬆蘿大驚失色,知道是過敏了,拉扯之間卻瞧見了舊時背上的疤痕,似乎很像字跡。
再去瞧別人的,零零散散幾個年長的美人都有,後頭的大多沒有這般陳年凸起的瘢痕,崔鬆蘿揣測,似乎是因為這幾個女子是疤痕體質的緣故。
隻是她搜集了很多,拚湊不出什麽完整的字句,隻拓印了來。
元煊隱隱約約忽然想到了個可怕的真相,將東西遞給元葳蕤。
元葳蕤眯起眼睛,“有點像是景昭王的小篆筆跡。”
前朝末年就棄用了簡,改為用紙,可為著當年鑄幣之事,範陽王等時任掌權之人都曾留下過多版鑄範。
元葳蕤私造過五銖錢,還有些印象。
“我瞧瞧究竟有哪些字,永巷……含章殿……元……清?”
元葳蕤聲音顫抖,抬眼看向了元煊,“元清謀反?當年景昭王誣告我阿爺謀反,正在含章殿帶兵捉拿他下獄,那奸宦關閉了永巷大門,太後無從得知南宮之事,因而得手,竟是高陽王的主意不成?”
“當年他們一個在宮外王府,一個在宮中居住,這食盒中的美人難不成就是高陽王送的?”
元葳蕤越發激動,不複先前優雅得體的模樣。
“當年我阿爺清正廉明,人人稱讚,哪裏有他高陽王立足之地!還不是,還不是當時的領軍將軍元屹殺了他,方有高陽王與元屹共總朝政!這一場宮變竟是高陽王親手設計!”
元煊也已經徹底明白了過來,“長樂王用萬思賢和景昭之亂提醒我,卻沒有提及範陽王,大約是想我明白,又怕我太明白。”
“高陽王和景昭王元屹,在萬思賢虎視眈眈稱霸朝廷之時,裏應外合揭露奪權,本該兩人一起上位,不曾想範陽王德高望重,高陽王不受太後看重,利用景昭王驕橫之心,合謀策劃了範陽王之死,順勢造成了景昭之亂。”
“我雖然早猜出來他大約一手推動了景昭王的上位,卻沒想到證據居然在人身上,當真是不把人當成人。”元煊皺著眉,“此事已經徹底清楚,我先行入宮,您切莫著急,若我不成……您與我明麵不睦……小心靜待來日。”
她將元葳蕤重新按在了座席上,一手握住了龍淵劍柄,匆匆越過站著的兩個女郎,大步出了堂屋。
外頭餘暉將斂,要快宵禁了,她得趕緊入宮。
“那崔王妃之死……莫不是發現了府內婢妾身上之事?”崔鬆蘿忽然醍醐灌頂,推演出最後一隅過去罅隙中或許可能的真相,“所以才在那個緊要關頭,囚殺了她!”
“這人生性殘暴貪婪,卻偏要偽裝得矜貴文雅,實際就是窮人乍富,偏偏要裝作自己有能力坐穩那個位置,卻隻能用量大奢靡去展露他的勢力而已!”
王明君瞧著崔鬆蘿,明白了為什麽元煊會容許這般瞧著單純不知事的女郎在她麾下。
原來是個再通透不過的人,連她也輕易地就能聽懂話中的含義。
當夜,一把火在幽靜的洛陽城中灼然亮起。
高陽王沒再派人阻攔。
沒有那個必要了。
他向來對將死之人寬容。
他甚至不在意侯官拿出來那個書信為什麽會有他的私印,為什麽筆跡與他相同。
元煊這般聲勢浩大做了一局請他入甕,最後隻是也隻能偽造一封可憐的書信才能給他定罪。
何其天真。
真正叫他在意的從來不是任何搜查。
畢竟那個曾經與他合謀的人都死了,怎麽會有任何信件留下來。
從來都是人。
是美人。
起先元煊說起崔氏和美人之事還叫他心驚,可後來,他反倒放鬆了下來。
元煊永遠不會想到自己和元屹串通的真正證據什麽。
就算帶走了證據又如何?
隻怕元煊還想著潛入他的府中徹底搜出真正的證據呢。
畢竟那個從小被養得正派的小太子,身為女人的小太子,怎麽會想到呢。
“去給端嶽那小子傳信,叫他領他麾下中軍迴防京畿。”
高陽王看著捂著脖子的丁權,“現在去請右衛將軍入府詳談。”
丁權接連被元煊傷了兩迴,此刻幾乎語氣淬了毒,“還有個左衛將軍賀從,可是太後從侯官裏頭提拔上來的。”
高陽王皺了皺眉,“找找他親族和家眷,若不願意,處置了吧。”
“那……長公主這會兒定然要進宮告狀了,咱不攔著?”
“攔什麽?”高陽王麵容譏誚,“她還能找皇帝告狀?不過還是找太後揭發我罷了,太後也實在是有些上不得台麵了,懼怕宗室說她淫蕩無恥,就隻敢提拔些上不得台麵的人,前些年城陽王一個旁門宗室,往上數不過是個廢太子遺脈也敢在我頭上作威作福,總攬朝政!”
“她不殺我,我也要殺她。”
丁權垂頭唯唯,抬頭一瞧,那額頭上一抹狼狽的紅。
高陽王猶自抬頭冷笑,說著壯誌,“人人都笑當年阿兄說瞧不出我的深淺,將來或許能年器晚成,背地裏說我短視無才得還少嗎?如今也該是阿兄之言應驗的時候了。”
“殿下從來都胸有乾坤,必成大業……”丁權附和了幾句,這才小心翼翼道,“咱們,要不先進去處理傷口?您千金貴體,可要好生保養。”
主仆二人再是位高權重也被這一場鬧劇搞得渾身狼狽,但所有都知道這隻是個開端,往後更是狂瀾將傾。
丁權忽然想到了個主意,“如今那些美人們都被帶走了,殿下若是擔心,不妨,我們也放一把火,報複迴去,也叫她們再說不出話來?”
高陽王已經坐了下來,由著府醫前來處理傷口,聽到這裏淡淡道,“失火而已,夏日幹燥,我的府邸能失火,明鏡府怎麽不會。”
丁權心領神會。
那一群美人卻沒入明鏡府。
元煊這會兒沒工夫處理這麽多美人的事,轉而交給了崔鬆蘿處理。
她隻親自見了王明君。
“你姓王?”
王明君知道這位要問什麽,低聲道,“妾並非太原王氏,不過是卑賤之軀,從前本是宮中……侍女,五年前被賜給了高陽王。”
元煊正在給崔鬆蘿留幾個錦囊,聽到這裏抬起頭,“五年前?”
那不就是她被廢的時候。
元煊已經從修容口中知道裏頭究竟都發生了什麽,所以打算親自見一見王明君。
王明君知道自己搶了徐昭月的功勞,但必須比她顯得更有用,“那年,您本該大婚選妃,所以宮內進了一批新侍女,後來您出事,高陽王便在我們之中挑選了不少人帶走了,那高陽王十分瞧不起您,在大醉之後為此歡慶,並……曾在醉意朦朧之時,說出鮮卑一族本是兄終弟及的話來。”
她小心翼翼抬頭看了一眼元煊的臉色,見她毫無怒意,方繼續道,“說,就算幼帝沒有兒子也不必著急,著急的隻能是太後罷了,皇帝心知肚明以女充男不過是太後怕兒子死後權柄旁落宗室,卻始終不敢殺了太後。”
元煊微微抬眉,未置可否。
“妾那時服侍高陽王,聽得他對皇帝十分恨鐵不成鋼,甚至說出了既然都已經下定決心廢太子正身了,為何不趁勢徹底收迴太後全部權柄,反倒太後一哭訴就徹底失了壯誌,不曾對太後勢力有絲毫懲戒,太後自己退居北宮,皇帝卻也沒能親政,放縱城陽王、鄭、嚴等人持續把持朝政,簡直是元氏之恥。”
元煊不意外,當年自己被廢是皇帝一黨對太後一黨的反抗,她注定是個會被廢的棋子,不管是由皇帝來,還是由死了兒子的徹底獨尊的太後來。
她的女身曾經是她輕易就可被拿捏的把柄,這事兒她從開始學習就知道,所以她學如何用人,如何攥緊權柄,力爭再拖久一點,久到自己可以強硬頂住那上位者的手。
可惜還是太早了。
“妾不曾想到五年後您已封侯,權勢日盛,高陽王一開始還不曾說起你,前些時日醉酒之時已經說出愧與王女共天下的言辭來,隻是今日瞧事發,您不願意與他共分權柄,隻怕高陽王定然會叫他在外掌握京畿之外中軍的庶長子迴京,助他勤王。”
“想必您與高陽王已經不死不休,妾飽受五年折磨,怨懟不比徐美人的少,隻是妾不知該如何幫您,但求殿下示下。”
元煊終於停下了手中的筆,看向了伏地的人,“徐昭月想要我賜婚,你想要什麽。”
“妾,願追隨殿下,隨侍身側,隻求,多見見廣闊的天地。”
元煊一時沒承諾,隻問道,“我聽鬆蘿說,你身上傷很多,裏頭那五百名姬妾,也都被這般毆打過嗎?”
王明君低聲道,“徐美人要彈奏箜篌與歌唱,所以大約稍好些,很多年長的已經被關著不被召見了,此前究竟有無毆打過,我也不知道,但高陽王其人……”
“不知殿下可曾聽聞盛宴美人。”
她猛然抬臉,含著淚,“但凡在那府中設宴招待的,必定是高陽王心腹或狼狽為奸之人,府邸中美人會被裝入大的食盒之中,送入席上,任人采擷,至於日常,高陽王更喜於美人皮上作詩與畫,隻不用尋常筆,而用玉、瑪瑙刻刀與鐵,紅粉著色,漸至淤青,引以為雅事。”
元煊從來持重,聽到這裏也詫異瞪大了眼睛,轉頭看向了簾幕之後閑閑練字的元葳蕤。
當年景昭王上位,範陽王被冤殺,其中大約也有高陽王的手筆,元葳蕤手中有範陽王許多文書,自然也包括了高陽王批駁的字跡,她日日練習,漸至醇熟,方才有了那一封“親筆謀反信”。
元葳蕤不鹹不淡輕哧了一聲,“難怪他躲在屋子裏荒唐。”
“當年景昭王住在宮中,最喜從宮外招攬美人,再將她們藏到大的食盒中帶入宮中肆意淫亂,我還當是景昭王自己的主意,沒想到還有個一道狼狽為奸的酒色之徒!”
元煊皺緊了眉頭,“你好好養傷,接下來先跟著東陽公主,待事平之後,你再細細思量,我身邊也不是什麽自由的好去處。”
門外卻傳來了腳步聲。
這腳步聲並不是尋常宮人一板一眼極有規矩的聲音,也不是男人沉重的步伐,十分急切且慌亂,王明君剛剛起身,就心生疑惑,她記得煊太子從前十分規矩,儒學禮儀學得極好,極倡導漢家禮儀,怎麽還有門人敢如此放肆。
元煊低下頭看了看自己剛剛寫了一半的紙條。
來得正好。
“殿下!!”崔鬆蘿冒出了頭,“有大發現!!!”
羅夫人留在京中,是為了給元煊調理身子,這會兒一個人看幾百人自然看不過來,還有許多女子羞於褪衣。
崔鬆蘿年紀小,幹脆就去勸瞧著年紀大些的人,拿著傷藥和點心熱血滿滿地就去了,這些年紀大的人多被整日困在屋子,不見天日,幾乎不怎麽會說話了。
誰知道有個年長些的女子吃完點心就生了許多紅斑,崔鬆蘿大驚失色,知道是過敏了,拉扯之間卻瞧見了舊時背上的疤痕,似乎很像字跡。
再去瞧別人的,零零散散幾個年長的美人都有,後頭的大多沒有這般陳年凸起的瘢痕,崔鬆蘿揣測,似乎是因為這幾個女子是疤痕體質的緣故。
隻是她搜集了很多,拚湊不出什麽完整的字句,隻拓印了來。
元煊隱隱約約忽然想到了個可怕的真相,將東西遞給元葳蕤。
元葳蕤眯起眼睛,“有點像是景昭王的小篆筆跡。”
前朝末年就棄用了簡,改為用紙,可為著當年鑄幣之事,範陽王等時任掌權之人都曾留下過多版鑄範。
元葳蕤私造過五銖錢,還有些印象。
“我瞧瞧究竟有哪些字,永巷……含章殿……元……清?”
元葳蕤聲音顫抖,抬眼看向了元煊,“元清謀反?當年景昭王誣告我阿爺謀反,正在含章殿帶兵捉拿他下獄,那奸宦關閉了永巷大門,太後無從得知南宮之事,因而得手,竟是高陽王的主意不成?”
“當年他們一個在宮外王府,一個在宮中居住,這食盒中的美人難不成就是高陽王送的?”
元葳蕤越發激動,不複先前優雅得體的模樣。
“當年我阿爺清正廉明,人人稱讚,哪裏有他高陽王立足之地!還不是,還不是當時的領軍將軍元屹殺了他,方有高陽王與元屹共總朝政!這一場宮變竟是高陽王親手設計!”
元煊也已經徹底明白了過來,“長樂王用萬思賢和景昭之亂提醒我,卻沒有提及範陽王,大約是想我明白,又怕我太明白。”
“高陽王和景昭王元屹,在萬思賢虎視眈眈稱霸朝廷之時,裏應外合揭露奪權,本該兩人一起上位,不曾想範陽王德高望重,高陽王不受太後看重,利用景昭王驕橫之心,合謀策劃了範陽王之死,順勢造成了景昭之亂。”
“我雖然早猜出來他大約一手推動了景昭王的上位,卻沒想到證據居然在人身上,當真是不把人當成人。”元煊皺著眉,“此事已經徹底清楚,我先行入宮,您切莫著急,若我不成……您與我明麵不睦……小心靜待來日。”
她將元葳蕤重新按在了座席上,一手握住了龍淵劍柄,匆匆越過站著的兩個女郎,大步出了堂屋。
外頭餘暉將斂,要快宵禁了,她得趕緊入宮。
“那崔王妃之死……莫不是發現了府內婢妾身上之事?”崔鬆蘿忽然醍醐灌頂,推演出最後一隅過去罅隙中或許可能的真相,“所以才在那個緊要關頭,囚殺了她!”
“這人生性殘暴貪婪,卻偏要偽裝得矜貴文雅,實際就是窮人乍富,偏偏要裝作自己有能力坐穩那個位置,卻隻能用量大奢靡去展露他的勢力而已!”
王明君瞧著崔鬆蘿,明白了為什麽元煊會容許這般瞧著單純不知事的女郎在她麾下。
原來是個再通透不過的人,連她也輕易地就能聽懂話中的含義。
當夜,一把火在幽靜的洛陽城中灼然亮起。